初中数学教材优化策略分析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

2022-03-17 00:51福建省福州第十二中学阮佩洁
亚太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核心

福建省福州第十二中学 阮佩洁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应运而生。这对数学教学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以提升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审视数学教材,并结合数学教材知识点来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知识结构更为全面、系统,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探究性、拓展性学习,为实现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式下数学教材的育人目标

(一)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有着自身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体系。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之前,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结构体系以及相关的数学概念,让学生从整体上审视数学学科,从而拟订一个科学的数学学习计划。基于数学教材对初中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进行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从整体教材结构上来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概念的学习相对抽象,而且和其他知识点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在学生掌握了具体的数学概念之后,应将这些概念放到整体的教材框架结构中,让学生建立和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这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理顺所学的概念知识以及和其他知识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数学整体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促进学生实现拓展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提供有利条件。第二,让学生基于对概念的学习,深入了解数学教材结构体系。在概念的学习中,教师不仅应注意某个具体数学概念的学习,还应将其置于学生的认知体系中,置于整体教材中来认识到概念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不仅仅掌握数学概念对数学课程的影响和作用,还能了解到数学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一种数学价值,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领悟数学知识学习的要领,达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逻辑思维

数学学习并不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也不是基于某个章节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虽也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培养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从长远的数学学习前景来看,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数学学习框架。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有明显的不同,基础的数字、图片、概念、运算的学习逐渐减少,学习内容逐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旧按照固有的学习模式来进行教学,采用重复学习、加强练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基于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在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将某一个知识点放在整体教材框架中学习,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将数学知识进行升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推理能力、抽象知识理解能力、理论知识转换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对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规律、数学知识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学应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研究,实现跨越式、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三)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通读初中数学教材后,发现初中数学教材中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紧密的衔接,前后的学习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对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应根据教材中所罗列的教学内容来完成数学知识的教学,还应注重教材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保证数学知识教学、学习的系统性,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核心素养的育人观念要求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只掌握了片面的数学知识点,就很难实现深入的数学学习,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也很难达到知识灵活应用的目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新旧知识点的连接,让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具有整体性,进而有效地实现数学知识的拓展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期末代数复习课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上再建构知识体系,做到“竖成线、横成片”,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灵活地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材优化策略

(一)读出教材“结构点”,让教学更有序

核心素养模式下注重学生数学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很难企及,对此教师应基于数学教材构建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教材“结构点”。从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知识点相对分散,如果不进行仔细分析,很难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致使数学教学中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点的简单学习,而无法形成整体的知识学习,导致数学知识体系学习相对片面,很难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数学教材,明确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制订教学方案,使数学教学层次化。第二,根据教材内容,主动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明确了教材“结构点”之后,教师应对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统一教学,并在新知识点的教学中联系相关联的旧知识点,以此形成系统的数学学习体系,为实现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深层次学习打下基础。

(二)构建新颖的数学教材结构体系,使教学更有魅力

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是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各个知识点之间衔接性较差,学生很难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打破了固有的数学教材结构体系,让数学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不仅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还使学生实现了拓展性、探究性学习。

新颖的数学教材结构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数学结构体系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观念,符合循序渐进的数学学习方式,教材结构应是由浅入深的结构体系,这样才有助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第二,教材结构体系应突出重点,做到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是一个系统的学习体系,但是学生的学习时间、课程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应做到合理规划教材,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在重点问题解决完毕之后,再进行零散知识点的学习。第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无论多完美、科学的教材结构体系都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如果教材结构体系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应进行整改,以此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三)创新数学教材发散区域,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力

数学教学中既要满足一般性的学习,也要满足拓展性的学习。一般性的学习是针对数学知识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难度较低,只要学生努力学习,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拓展性的学习是发散思维的学习,需要在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探究、拓展、整合,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导学习等才能完成。数学教材构建拓展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应注重课本教材例题和习题的优化,挖掘题目本质,寻找例习题的教学优化策略,而不是大量施展“题海”战术,应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

例如,几何教学中有很多数学模型,但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模型教学呢?有的教师会在上完这一章新课之后再进行这些模型的专题教学,但往往又因课时量不够而使这些模型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和整合,挖掘教材的发散区域,在平时的新授课或讲练课时就进行适当的渗透。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一章教材第14页例3:如图1,∠C=∠D=90°,AD、BC相 交 于 点E。∠CAE与∠DBE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图1

这个例题是“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性质的一个简单应用。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就题说题,那么就失去了对课本教材的一个很好的挖掘机会,因为在这题里就隐藏着对角度的一个“八字”模型的处理。我们可以把题目变为:如图2所示,AC、BD相交于点O,连接AD、BC。请证明:∠A+∠D=∠B+∠C。

图2

甚至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进行“A型”和“反A型”的变式。如图3、图4所示,证明:∠1+∠AED=∠2+∠C。

图3

图4

引导学生对图形多进行观察,并把模型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这种对教材的整合和优化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为学生的拓展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读熟教材思想点,融入思政元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通读数学教材后可以看出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学习体系,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学习体系。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对此,数学教材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尤其是具有规律性的知识点,让学生树立规律意识,通过找规律来简化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式学习。此外,数学学习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数学学习,因此数学教材中应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规律发现的故事等,为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精神提供有利条件。

比如,教师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刘徽,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七年级上册“整式加减”教学时出现的南宋著名数学家杨辉等数学家的故事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应打破固有的教材学习模式,树立科学的育人目标,即通过优化数学教材来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并构建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数学教材优化策略。比如读出教材“结构点”、构建新颖的数学教材结构体系、创新数学教材发散区域、融入思政元素等,以此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供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