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共享理念下的儿童教育福利

2022-03-17 02:06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福利理念儿童

钱 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理念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升华。以共享理念为基础的公共福利政策研究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的思考,也是对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追求。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城市化、全球化、后人口转变时期等多重转型,儿童教育福利已成为公共政策议题。

无论身处何方,地球上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王国——童年。让儿童在这个共同的王国里过着幸福的生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关注儿童的幸福和健康发展既是人类进入民主社会的动力,也是社会民主的必然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关注儿童教育就是在构筑全人类未来的财富。

梁启超在刊于《清议报》上的《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将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前途系于青少年儿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些激情洋溢的文字鼓舞起了社会的热情,肯定了儿童的地位。然而,如蒙台梭利所说,“孩子在成人世界遭到压制,是一个在全世界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古今中外,儿童教育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当前,中国儿童教育福利研究面临以下挑战:

第一,儿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有人说,21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但当前我国依然面临着福利资源相对有限,儿童群体数量庞大的客观制约。如考夫曼所说,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着人口、文化、经济、国际化等挑战。中国儿童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师收入偏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凸显,按照世界银行新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人均1.9美元生活费/天),我国有2亿贫困人口,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儿童是农村留守儿童(超过六千万),另有约四千万城乡流动儿童有待关注。农村儿童、特殊儿童、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在教育、文化、医疗服务等方面依然处于不利位置,儿童教育福利的制定与推进面临众多困难。

第二,儿童教育福利研究刚刚起步

儿童教育福利研究起源于社会福利、儿童福利与教育福利研究。从词源上来看,“福利(welfare)”一词在英语构词法中是由well(好)与fare(生活)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指的是幸福的人生、美好的生活,或者是追求幸福生活、令人满意的生活。

在儿童基本的营养和健康等生存权利得到保障以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也逐渐被重视。随着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儿童早期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有重大影响,教育公平始于学前教育阶段。为使所有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首先要确保贫困、残疾、少数民族、移民等弱势群体儿童能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儿童教育因此带有福利性,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儿童教育福利研究需要跨领域的合作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指出,“将人力资本的投入直接指向儿童是对社会公共资金更有效的利用”。今天,儿童教育福利问题引起了教育家、社会学家、政策研究者等社会各界的普遍兴趣。从儿童身上,我们看到人类社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蒙以养正”“幼有所长”,对儿童教育福利观的研究既具有促进儿童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意义,也有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意义,更具有追求公平公正、实现共享发展的社会意义。从福利观的视角来研究儿童教育,既是为了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更加美好的童年,也是为了让人类社会拥有更加璀璨的未来。

追求公平、共享福利已经成为国际儿童福利政策研究的总体趋势。当下,发达国家多转为关注全体儿童的教养发展模式,开始提倡尊重儿童需求的社会参与式整合性福利,支持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和儿童优先原则。但全球性变革刚刚起步,中国儿童也依然面临不平等、脆弱的童年。

猜你喜欢
福利理念儿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