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外语类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以《政治经济学》为例

2022-03-17 02:34王恒焦贝贝
教育现代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立德育人

王恒,焦贝贝

(西安外国语大学 经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一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新时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3],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向。《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应加强课程思政属性的特点和优势,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进行系统化建设与培育,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确看待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现象,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弊端和制度缺陷,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4],自觉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肩负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二 《政治经济学》课程概况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以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为学习教材,同时结合马工程重点教材《资本论》以及《资本论》(1-3卷)、《政治经济学教程》等相关著作和书籍为参考教材。本课程主要包括商品和货币、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等相关内容。

三 课程思政培育和建设目标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培育和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政治经济学》课堂中融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相关内容。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6]。通过对国内外重要事件和热点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进行系统剖析,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认清当今世界发展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使学生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立德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

四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现状

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难以达到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预期目标,主要现状如下:

(一)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效果不显著

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核心知识点和相关概念较多,部分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过程中,偏向和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案例和相关素材的举例较少,使课程思政目标未达到预期效果,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如何生动形象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效果,是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 教学内容设计和课程安排存在偏差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课时限制和教学课程安排,存在着重讲解资本主义部分内容、淡化社会主义部分内容的现象,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安排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都应在教学课堂中有所体现,由于社会主义部分内容对教师政治素养、综合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现代信息掌握程度等方面要求较高,在部分章节授课过程中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现象,较少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现象结合在一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若只讲解资本主义部分内容,会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和理解不到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尚未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难以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有效地理解和分析[8]。

(三) 课程思政教法创新性不足

在《政治经济学》授课过程中,传统板书式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对于部分难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剖析,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相关内容。新时期,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掌握各种信息和知识,传统教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多元化需求。由于教法的创新性不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8]。

(四) 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主要以平时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等组成,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相对过于传统和单一,平时课堂互动和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融入政治经济学的关键,但现实教学中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不强、分析现实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学生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无法体现和反映《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和立德树人目标。如何完善学生考核机制和学习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育人育才效果,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关键。

五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启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重点是如何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经济学》专业课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政治站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建设中应明确目标和着力点,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如下。

(一) 始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学习教材,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全过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育人育才目标融入到教学各环节,加强《政治经济学》课程与思政建设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努力打造一流课程,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挥《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在育人育才的核心作用和价值目标[9],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二) 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与课程安排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的大纲,由于政治经济学本身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内容安排,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政治经济学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制定标准,使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理性看待和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增强实践育人探索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注重国际视野开阔,强化知识体系储备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通过课程思政元素与《政治经济学》的有机融合,深入挖掘课程育人育才资源,积极弘扬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强调思政课程内容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步伐,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发展和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四)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政治经济学》课程特色,不断优化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综合运用视频和网络资源等辅助工具和手段,通过学习强国、人民网、政府网站等相关学习资源和渠道,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雨课堂、学习通、慕课等做到“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课前导入相关话题和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课堂中将政治经济学相关教学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内容讲解中,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靠暴力手段攫取的,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家对劳动者的雇佣和剥削,最大限度地获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并且对美国经济大萧条、金融危机、英国圈地运动、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等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源进行整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将专业学习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思政核心素养的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始终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立场、方法和观点,实现育人育才目标。

(五) 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运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课前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讨论、交流、观看视频,课后布置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汇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兴趣。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优化平时成绩组成结构,对学生课堂参与互动程度、知识掌握程度、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

六 结语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构建。始终践行“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确保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真正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