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程思政视角下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改革

2022-03-17 02:34于春伟张军温莹莹
教育现代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明思政生态

于春伟,张军,温莹莹

(海南医学院 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南 海口)

一 引言

重大生态危机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是自然对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给出的惩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定程度上的不和谐,环境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而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思考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关系,督促社会和全体公众树立科学自然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人人参与的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入。因此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大学生也日益增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文明意识及行为的养成就显得更为重要。高校作为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实施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人才培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仍然需要抓好课堂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的关键是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通过巧妙和科学的内容设计,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要继续坚持不断地改革,通过各方面的改进完善,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校园环境、网络媒体等,逐渐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新时代的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并且融入到同其他课程中,形成协同效应。

二 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不足

(一) 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知识以及主观意识还很薄弱

当前,通过学校、社会、媒体等多种形式,尤其是一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多数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有所认知,也能够知道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但是他们对生态和环境的相关知识储备还表现不足,例如对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对大量自然资源浪费与能源消耗认知不足,如攀比消费、超前消费。

目前社会和就业竞争压力大,招聘单位片面地关注专业技能等功利性的因素,同时在以专业考试成绩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心里还是只注重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受教育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活动的主动性学习和参与。

大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与现行的价值观教育存在反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构建。

(二) 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

首先,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还很单一,辐射面不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针对性的环境教育课程,仅是开设公共选修课,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使得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系统性了解;其次,当前高校内有关环境生态类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一般来讲,高校老师的学科背景往往是单一的,对非环境专业的老师来说,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同时进入高校后,也缺乏系统培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最后,高校内生态文明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也只是教师讲授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的教学成效较差,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高,造成学生兴趣不高,难以达成共鸣。

(三) 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高校内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一般采取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适当的实践教学等方式,尽管开发的教学方式不少,但考核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成效的手段却相对单一和笼统,大部分采用提交一份文献总结、心得体会等结果评价方式,未能体现出学生在系统学习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后的阶段性成果,没有体现出公平科学性。

三 “课程思政”视角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 教育计划的制定中加大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设置比例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素质教育。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普及化,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不应该简单地体现在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中,还需要逐渐在全校范围的通识课程中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并且由选修课逐渐过渡为必修课,显著提升课程的辐射面,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教育计划的设计,研制有关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促使大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内涵、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导大学生自觉投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整体认知水平,使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其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多课程等合力育人的新格局。

(二) 重塑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全过程,因此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教师特别是非环境专业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一些生态文明案例,这样容易造成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缺乏,而是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各专业体现生态文明的相关教学素材,让学生体会到生态文明就在身边,而不是遥不可及。同时高校教育需要研制适合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系列教材,以及相适应的考评方式,切实把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行”情况纳入到大学生成长档案体系中。

(三) 丰富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实践教学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最终达到身体力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把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程作业,不再是提交一份总结、一份文献等等的作业作为课程结课成绩。为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式:

1)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上课方式,逐渐挖掘他们喜欢的生态文明案例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的环境需要人人参与保护。

2)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知识应用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它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参观体验,也不是简单的研学旅行,严格意义上实践教学是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加强有关生态文明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关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的实践及优秀案例介绍,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寓教于实践。通过与相关的实习单位合作,将校内的生态文明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对接,注入现实感、体验感和亲和力于生态文明思政课中,为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构建平台,可以更有效地全面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实践水平,自觉投身于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3)丰富课外活动

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保护环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活动。比如开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竞赛,还可以开展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讲座,垃圾分类活动、低碳出行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实践水平,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行为。

4)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成效,因此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对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不少教师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掌舵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知识,用心挖掘专业知识中各种生态文明教育元素进行传授讲解,注重强调价值引领,能够撰写出体现生态文明“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形成可推广、可示范的教学改革经验。这是一个生态文明知识长期积累的效果,为此需要通过校内外培训等多种渠道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可以在教师进修培训体系中纳入生态文明课程,并引导教师进行生态文明实践,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生态文明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能力。

(四) 创新高校生态文明管理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一个原因在于高校生态教育理念的滞后以及管理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因此需要创新。对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着手:1)建立一个生态文明教育的机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中央和地方政策,与时俱进地塑造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教师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最新的生态文明发展前沿;2)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团队: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指导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从工作的方向、内容及实施等方面给予专业的指导,便于工作的精准;3)完善的管理评价制度: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的意识。

(五)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绿色消费校园,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重要的传播载体。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践行者,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实施素质教育。为此,通过在校园文化中增加生态文明元素,可以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校园绿化,为师生营造优美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广大师生切实体会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最普惠的福祉,有助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趣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实践者提供途径。

四 结语

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中,不少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还是处于比较狭隘的层面,局限于空洞的理论,并且基础知识不够全面,尤其是行为素养不够积极。基于此,高校需要重新思考,找到解决途径,可以从教育计划的制定、生态文明的素材、教学方式包括实践方式、高校教师的生态文明理念、管理奖惩机制、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形成连锁效应,让学生从学到实践都能被生态文明的氛围熏陶。课程思政是一种价值导向,是思政元素和专业课内容的“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有课程上加和。高校不仅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的平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还要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相结合,使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中,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形成协同效应,让课程思政充满感情,让教育的过程赋予温度和爱,改变以往单纯环境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局面,达到普及化地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猜你喜欢
文明思政生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