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教室教学应用及推广路径探析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2022-03-17 02:34熊小进李玲
教育现代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室智慧功能

熊小进,李玲

(华中农业大学 信息技术中心,湖北 武汉)

一 问题的提出

智慧教室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的契合点,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智慧教室通过技术的引进和融合,将教育带入新的境界,在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上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为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范式的推广提供了条件保障和物质支撑。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许多教师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中仍然是延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加之激励政策的缺失,教师使用智慧教室进行教学创新的动力不足。当下,智慧教室存在着重硬件建设、轻软件集成,重示范引领、轻普及应用的现象。

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20年暑期建成9间智慧教室,经过1年的使用,得到师生的好评。为了深入了解智慧教室的使用情况,信息技术中心针对相关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期全面、客观了解智慧教室的使用情况,为后续的建设和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二 相关研究述评

(一) 智慧教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教室是在传统多媒体教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诉求。其“智慧性”涉及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学习资源的便利性获取、课堂教学的深度互动、情境感知与检测、教室布局与电气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需要具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信息素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将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与多样化的教学功能有机结合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实现其教育教学价值。毛齐明等通过调查,指出教师在智慧教室中仍然“以教为主”,教学方式亟待转变,智慧教室硬件设施更新和维护不到位,配套资源尚需完善等问题[2]。蒋立兵等以智慧教室中的课堂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转型状况进行分析,认为高校教师利用智慧教室开展教学转型处于一般水平[3]。蒋立兵等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智慧教室的配套教学资源比较缺乏,设备需要及时维护更新,高校教师使用智慧教室的层次和能力亟待提高[4]。综上分析,智慧教室的应用普遍存在着应用水平不高、应用的有效性不强等问题,如何促进师生有效使用智慧教室,促进教学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

(二) 师生对智慧教室的功能需求

教学活动作为一项高度个性化的智力活动,具有极强的需求针对性。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不同学生均对教学环境提出不同的需求。崔亚强等认为目前建设的很多智慧教学环境只能说是现代教育环境,还不能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要真正实现智慧教学环境,还需要在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大幅提升[5]。邓琴等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作为具体案例,研究了外语类院校对智慧教室的需求。认为师生对这一新型学习环境需求度较高,对外语教学功能表现出极大兴趣;教师看重有助于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学生更关注学习资源的获取以及良好的环境服务[6]。王培顺等认为智慧教室应为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提供舒适的教学环境、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更强的课堂交互功能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7]。综上,广大师生均对智慧教室的功能需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充分运用成熟技术,尽可能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紧迫任务。

三 智慧教室使用情况调查

(一) 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

以我校近一年来使用智慧教室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为调查对象。

2.调查工具

(1)问卷设计

依据智慧教室的主要功能和相关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用问卷星平台,制定《华中农业大学智慧教室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在智慧教室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逐一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设计分为四大部分。从教师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称、院系、课程名称)、智慧教室使用意愿(使用方式、培训情况、后续使用)、智慧教室使用情况(总体感受、熟练程度、使用频率)、智慧教室使用效果(功能效果、成功案例、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对教师使用智慧教室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

(2)数据与分析

共发放问卷127份,回收109份,有效回收率为85.83%。剔除无效问卷后,利用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二) 分析结果

1.智慧教室使用意愿分析

智慧教室的使用途径上,有51位教师“因课程教学需要,主动申请”使用智慧教室,占被调查教师数的46.79%。其他58位教师均是由“教务部门统一课程安排”使用智慧教室,占被调查教师数的53.21%。

参与智慧教室相关使用培训方面,56.88%的教师“参加过,且愿意继续参加更深入的培训”,6.42%的教师参加过培训,但是“不愿意再参加了”,28.44%的教师没有参加培训,但是“希望有机会能够参加”,8.26%的教师没有参加培训,且认为“没必要参加”。

智慧教室的后续使用意愿方面,73.39%的教师“愿意”继续在智慧教室上课,24.77%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在什么教室上课都可以”,1.83%的教师表示“不会再在智慧教室上课啦”。

对不愿意再在智慧教室上课的两位教师的调查显示,原因分别为“设备操作繁琐,影响正常教学”和“没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没有必要使用智慧教室”。

从使用智慧教室的意愿来看,教师们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个别教师甚至呈现出排斥的态度。

2.智慧教室使用情况分析

从智慧教室的总体使用情况来看,22.94%的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与智慧教室功能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熟练使用”,26.61%的教师认为“教学功能对教学促进较大,每堂课都会使用”,15.6%的教师认为“部分教学功能比较实用,教学中经常使用”,23.85%的教师认为“某些功能对教学有所帮助,偶尔会使用一下”,还有11.01%的教师“只是当作普通教室使用,没有使用任何功能”。

从教师对智慧教室各项功能的熟练程度来看,飞屏截屏同屏、圈点批注、白板书写和分组讨论四项功能的熟练程度最高,“非常熟练”者均在35%以上。互联黑板、远程教学和对比教学三项功能的熟练程度最低,“不会使用”者均在35%以上。

从智慧教室各项功能的使用频率来看,教师使用频率“非常高”占突出优势的功能为飞屏截屏同屏、圈点批注、白板书写和分组讨论四项,均超过40%,教师“完全不使用”占比最多的功能为互联黑板、对比教学、远程教学、课程录播和教学资源管理五项,均超过30%。

从智慧教室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智慧教室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各项功能的熟练程度和使用频率上具有显著的差异。

3.智慧教室使用效果分析

智慧教室功能多样且丰富,能够为教学带来有益的促进。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们认为智慧教室在呈现展示,互动交流,整合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在“加强师生互动”“学生自我展示”和“清晰展示课件”三个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均有超过60%的教师认为其对教学有作用。但是在“回看查阅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仅有不足50%的教师认为其对教学有作用。

从智慧教室使用效果来看,互动展示效果更为显著,资源建设效果明显不足。

(三) 研究结论

1. 教师使用智慧教室的意愿不太强烈,还需加强引导激励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一部分教师对学校建设智慧教室不知情,对智慧教室的环境和功能不了解,所以没有使用的意愿。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认为课堂教学只是日常工作,延续传统的讲授模式即可,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

智慧教室的装修设计清新靓丽,环境雅致而富有人性化;可移动的桌椅布局,延展了师生在空间中的移动性,拉近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空间距离。新颖多样的教学设备,丰富全面的教学功能,能够使教师产生强烈的新奇感和愉悦感,如果教师了解到智慧教室的技术特征有助于教学创新和学生学习,会产生对教学应用的憧憬和遐想,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和应用。

2. 教师对各项功能的使用不均衡,智慧教室具有的技术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教师对于飞屏同屏截屏、圈点批注、白板书写和分组讨论四项功能的熟练程度和使用频率最高,对于互联黑板、对比教学、远程教学等三项功能的熟练程度最差,对于互联黑板、对比教学、远程教学、课程录播、教学资源管理等五项功能的使用频率最低。对于各项功能的使用,呈现出不均衡性。展示、互动类的功能受到教师的欢迎,而资源建设类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使用。

智慧教室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产物,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功能,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机会。相关研究表明,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技术和功能的利用程度,采取有利于发挥新型空间功能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改变。

3. 智慧教室的使用效果初步呈现,但是教学应用尚不深入普遍

与传统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学相较,在智慧教室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互动工具进行实时交互,及时了解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利用交互显示设备推送展示课件内容,确保每位学生清晰看到课程内容;通过活动桌椅的拼接组合进行分组,开展灵活多样的研讨,通过录播设备进行课程录制、直播和回放,实现校本资源的生成和远程在线教学。各种功能的应用为教学带来了转变和创新,也给教和学带来了挑战和契机,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结合教学内容有效运用,成为制约智慧教室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在新型的教学空间中,技术功能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间接的、隐性的[8]。这是由于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比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需要教师花费相当的时间去了解、学习、熟悉并掌握这些技术和功能的使用方法,然后还需要教师深入思考这些新型的功能如何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和优化。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导致智慧教室的教学应用不够普遍和深入。

四 智慧教室使用提升策略

智慧教室的建设是为了使用,使用智慧教室是为了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推动智慧教室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 广泛宣传推介,促进普及应用

智慧教室毕竟还是新生事物,不少教师对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对智慧教室的宣传推介显得十分必要。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智慧教室的先进性及智慧教学活动的创新性,使教师了解智慧教室的分布及基本状况,了解智慧教室在教学中的功能及作用。相关部门可以以自身的业务工作为出发点,密切配合,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宣传部可以重点展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总体状况;教务部门着重宣传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应用案例;信息技术中心则重点展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应用。

(二) 制定政策规范,激励引导使用

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贯式的活动。智慧教室能够激起部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兴趣,但是,在缺乏激励机制和政策引导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昙花一现,导致教学重又回到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学校层面可以通过制定使用管理制度、教学奖励制度等相关管理政策,规范智慧教室的合理有序使用,激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创新,开展引导性的应用,以点带面,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教学转变。

(三) 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员开展系列化、针对性的培训。既要有针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了解、熟悉、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学的发展,也要有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让技术人员掌握设备的技术原理和维护方法;既要有初级的入门培训,让生疏的教师熟悉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也要有深入的应用培训,让有基础的教师能够融合应用逐步提升;既要有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促进教育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应用,也要有针对设备使用的基础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使用技能和信息素养。

(四) 强化技术保障,确保正常运行

智慧教室较传统多媒体教室更为复杂,对运行和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教室的保障需要从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两个方面着手。智慧教室的运维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设备维修和保养,还包括为授课教师提供教学辅助工作,为学习者搭建学习支撑平台等[9]。技术维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胜任维护和建设工作。教学运行中需要随时监测和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力争及早发现问题,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避免因为故障导致的教学停用。

五 结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我校智慧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使用意愿不强烈,还需加强引导激励;教师对各项功能的使用不均衡,智慧教室具有的技术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教师使用智慧教室的效果初步呈现,但是教学应用尚不深入普遍。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广泛宣传推介,促进普及应用;制定政策规范,激励引导使用;开展教育培训,提升信息素养;强化技术保障,确保正常运行,提升智慧教室的使用效益。

本研究由于条件所限,仅以近一年来在智慧教室中开展过教学活动的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范围比较狭隘。后续研究可以考虑以全校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后期智慧教室的建设和应用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猜你喜欢
教室智慧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有智慧的羊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