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从王尽美行状看早期中共党员的精神追求

2022-03-17 10:00石荣伦王绪益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王尽美济南山东

石荣伦,王绪益,吴 波

(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督导室,江苏 连云港 222006;2.连云港市王尽美研究会,江苏 连云港 222001;3.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1]70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从王尽美一生行状看,王尽美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六句话,即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志存高远的奋斗精神、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施民济众的大爱精神、勇于抗暴的爱国精神、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这些精神反映了早期中共党员的精神追求。

一、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

祖籍连云港市当路村的王尽美出生在胶东半岛的一个普通乡村的佃户之家,家境贫寒[2]。王尽美的祖父王兴业逃荒到诸城大北杏村一个名叫王介人的地主家做佃户,租住在地主家的柴房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英年早逝,而王尽美的父亲在王尽美出生前去世了,两代寡妇带着王家一根独苗,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王尽美本无条件上学读书,但王尽美的祖母和母亲一直在想办法让孩子识字读书。起初,王尽美作为地主家的儿子陪读而启蒙,之后,王尽美家所在的大北杏村办起了村塾,收费很低,目的就是让像王尽美那样贫家子弟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这样,王尽美进了村塾。再后来大北杏村根据清政府兴办新学的政策,将村塾改办为小学,镇里也办起了高小。王尽美由此一直顺利地高小毕业。1918年,王尽美到省立十中读初中,期间听说省城济南有官费学校可以报考,于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预科班,一年后升入本科。王尽美参加中共一大的时候,还是一个大二学生。如果王尽美不去济南读书,是很难有机会参加中共一大的。

王尽美是一个特别好学的人。读书成绩优异自不用说,乐器、表演也样样在行。在中共一大会议期间,他在会议休息时总是抓紧时间阅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浅说》等书籍以及《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因为他知道,要解决中国革命的诸多问题,革命理论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他向中央建议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济南分部(王尽美是负责人)与北方分部合并,就是想向罗章龙学习,甘愿做罗章龙的副手。1922年,王尽美在莫斯科参加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留俄考察大革命后政治、经济及国际革命运动状况,凡数月,学问益进”[3]71,他学会了用俄语唱国际歌。后来王尽美领导工人运动时,“都积极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的学说和理论”[3]68-69,这与他平时钻研好学是分不开的。

二、志存高远的奋斗精神

人生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理想,王尽美少年时期是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乔有山一隅之地,过上有体面的生活。在完成第一个目标后,他一直追逐着时代的潮流,向人生的顶峰迈进,成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参加中共一大会议,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会后,他将自己的名字由“王瑞俊”改为“王尽美”[4]96,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尽善尽美的社会,彰显了他为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到底的决心。

王尽美是落实中共一大决议最为坚定的代表之一。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先后参与领导了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京奉铁路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四方机车厂工人大罢工、青岛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等,并多次前往海州开展革命工作[2]。这些工作,都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王尽美在京奉路山海关独自领导工人运动时,当时东北地区的工厂大多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工头、厂长、工贼、军警助纣为虐,工人的待遇极差,饱受欺凌,但因没有强有力的工会组织和共产党的领导,工厂与工厂之间、工人与工人之间矛盾冲突不断,帮派纷争,极不团结。加之山海关系是重要的军事要地,盘踞在东北的奉系军阀对工人的一举一动皆严加防范。为了有效地开展活动,王尽美不惜做一“工钱奴隶”[3]71,以铁厂学徒的身份,将具有较高威信的工人组织起来,以夜校、补习班的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三个月后,在王尽美的精心组织下,山海关工会宣告成立。此间,王尽美将所有精力和有限的经费都投入到革命活动中去,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身体,肺病就是在山海关工作期间罹患的。

1924年10月,因军阀纷争而爆发的北京政变,致使直系军阀在山东的统治土崩瓦解,山东民运勃然而兴。从东北地区回到山东的王尽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去,他精心筹备,将山东地区的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妇女组织起来,以活动为载体进行革命宣传。由他主编的《现代青年》团报,每期都刊发揭露帝国主义与其走狗的文章,一时轰动泉城。1925年是王尽美生命的最后岁月。1月24-26日,王尽美亲赴趵突泉组织党团员连续三天进行反帝反基督教的宣传活动,多次登台演讲,因劳累过度,多次呕血;2月,病情稍转的王尽美赶赴青岛,与邓恩铭共同领导了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预期目标。3月1日,作为山东的代表出席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3月12日,参加了孙中山的葬礼,后回到山东着手安排山东地区追悼孙中山的活动;3月16日,王尽美率领一个工作小组自青岛上船赶往海州开展革命活动,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海州大浦港业务归山东的胶海关管理,大浦与青岛之间辟有客货轮船航线,人、物交流频繁,加之海州从事物流的产业工人众多,具有开展革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王尽美由于积劳成疾,临终前,他留下的遗嘱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5]179-181。这个遗嘱较为完整地表达了中共早期党员初心如磐的为中国民众谋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坚定信念。王尽美的一生,志向高远,轰轰烈烈,他“重研究务笃实,宣传与组织均为其所特长。”平素时的王尽美,“不矜不伐,确为一有理论能行动的革命天才。其对于党义服膺尤为忠诚。”[3]72

三、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

在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作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大二学生他,出身最为贫寒、学历最不完整,职业收入最低,确实是“比较特殊的一个”[6]。同时王尽美又是一个初心如磐,在落实党的指示和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上不惜任何代价甚至以命相拼的共产党人。他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唯一的尽善尽美的社会理想作为终生的目标,并认为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共党员的奋斗,这一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

1921年7月,在上海出席了中共一大,标志着王尽美由一位早期党组织的领导者转变为职业革命家。他回到山东后,严格按照中共一大决议的精神,积极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是山东以及华北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22年1月,他随中国代表团一行44人乘坐火车赴苏俄,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出席了由共产国际组织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7]193-194,并抓住机会在苏俄学习考察数月。5月返回山东后,按照中央的指示在济南组织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山东支部的主任就是王尽美,从此便积极投身于有组织领导的山东工人运动。1922年7月,王尽美又赶赴上海,出席了中共二大,他是在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参加了中共二大会议的人,在党制订最高与最低纲领时贡献了智慧。同年8月,山东省委组织正式成立,王尽美担任了中共山东“首任书记”[8]。1923年11月,中共三届一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尽美第三次前往上海全程参会。会后,根据中共三届一中全会的决议,王尽美和多数共产党人一样,以个人的名义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王尽美当选为山东省国民党党代表,作为国民党“一大”第三号代表,与指定的山东代表丁惟汾、王乐平等人一起,赴广州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王尽美向国民党中央报告了山东省党务工作的情况,在国民党政纲关于教育部分的制定时贡献了自己的成果。会后,他所领导的山东地区,国民革命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925年3月,王尽美去青州,“讨论在青州召开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问题”“这次王尽美没有直接出面对外活动,他安排好就走了,他说他想多跑几个地方,尽可能地多召开几个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以扩大革命宣传”[9]。随后,王尽美率领一个小组,自青岛上船,前往海州开展革命活动[2]。

作为中共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22年,他在莫斯科开会期间发的粗毛毯子,十分珍惜,走哪带哪;他在山海关铁工厂亲手打造的铁饭盒,舍不得丢掉,一直带在身边,已成为王尽美少有的现存文物之一。他把党组织提供给他的生活经费大多用在党的事业上,而自己却节衣缩食,不得温饱,出差的地方只要是有朋友可投,便到友人家借宿,实在困窘时,便去典当能够典当的物品[10]156。在罹患肺病后,为了节省经费也为节约时间,病情稍稍好转便出院,以致病情不断恶化,英年早逝。王尽美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1]。

四、施民济众的大爱精神

王尽美成长在赤贫的佃农家庭,对农民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儿童的困苦感同身受。“可怜那些贫农的孩子,不到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帮助他父兄去地里操起沉重的工作,日未出即下坡,深夜方回家,终年勤勤恳恳,不敢偷一点闲暇,结果凭血汗所得的食物、衣料,还要让强有力者尽量掠夺了去,什么赋税、租粒……割肉敲骨,卒致自己还不免冻饿死亡。”[12]19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便波及王尽美的家乡山东诸城,革命党人不惧牺牲,与邪恶势力拼死搏斗的情景在王尽美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在枳沟镇读小学时的新派老师王新甫,不断对学生灌输革命思想,把他由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朴素理想引向了一个新高度,即通过抗争来改变全体民族的命运。1918年,王尽美离开家乡去济南读书前登上村前的乔有山,一股豪气油然而出:“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12]34,明誓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改变黑暗社会的战场中去,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尽美考入济南一师后,便开始向封建的传统教育发出挑战。1920年10月,他在《泺源新刊》第七号发表了《乡村教育大半如此》;11月,在《泺源新刊》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号连载了《我对于师范教育根本的怀疑》的长文;1921年1月他撰写的《山东的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在《励新》山东教育号(一)第一卷第二期发表。三篇文章旨在揭示当时的中国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民众“知识太简,不能辨别是非”[12]7,故而当下急迫的任务是“提高贫民的知识”,而要实现“提高贫民的知识”的目标,就要从改造乡村教育和师范教育入手。这是因为“乡村教器,而师范教育又为乡村教育的基础”[12]18,这也是王尽美考入山东第一师范学校的最初动力。后来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解决问题。1921年初,他在《山东的师范教育和乡村教育》一文中写道:“有些人说‘要普及乡村教育,使贫民都有识字的机会,非先打破贫富阶级不可。’这话我很相信。”[12]221921年5月,王尽美等筹创《济南劳动周刊》,在他参与起草的《出版宣言》中宣告:“我们出这周刊,为的是促一般劳动者的觉悟,好向光明的路上去寻人的生活”,明确标示自己的办刊旨趣:“(一)增进劳动者的智识;(二)提高劳动者的地位;(三)改造劳动者的生活”[12]29-30。为了凝聚工人的力量,唤醒工人的阶级意识,王尽美作诗《肇在造化——赠友人》一首,意在明志。诗中开篇便是“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即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作是“尽善尽美”的事业。1922年7月,王尽美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邓中夏、各分部林育南、袁大时、毛泽东、谭平山、王尽美关于劳动立法的请愿书》所附的请愿者名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请愿书》中有这样的文字:“方今国会重开,国人希望急于制宪……,同人等素从事于劳工运动,连年来亲睹国内劳工饱受暴力摧残之惨状,深知国内劳工无法律保护之痛苦,加以感受操政权者之巧于舞文玩法,益觉得劳动法案规诸宪法之重要。”[12]49请愿书还附有《计开劳动法大纲十九条统祈》,第一条便是“承认劳动者之集会结社权”,第二条是“承认劳动者同盟罢工权”,其他还有“承认劳动者之团体的契约缔结权”“日工不得过八小时,夜工不得过六小时,每星期连续二十四小时休息”“禁止雇佣十六岁以下之男女童工”以及“照常领取工资”和“受补习教育的机会”等[12]49-50。要求众议院议长在大会议决后施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王尽美为劳苦大众谋权益、争解放的事业,是中华文化宝贵的历史遗产。

五、勇于抗暴的爱国精神

五四运动期间,作为一师北园分校代表的王尽美参加了“济南学界联合会”成立大会,《罢课宣言》也是在王尽美的参与下完成的。他积极参加由社会各界组织的集会、游行、罢课、宣传等活动[13]551,并直接领导了省立一师与济南各校联合开展的抵制日货的斗争。1919年7月,王尽美参加了济南学生暑假讲演团,回到诸城开展各种活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他的家乡组建了“十人团”组织,以有效地抵制日货[13]552;他还用《长江歌》的调子为讲演团谱写歌词,明示学生的爱国精神像长江那样永远滚滚东流,永不止歇。1921年6月,王尽美到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开展活动,倡议创办了工会组织,“该组织是山东省境内的第一个产业工会组织”。王尽美以“本书记部”名义亲笔起草了《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工会成立贺词》,贺词把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工会看成是“传播文明的利器”,是山东各个产业未来工会的“榜样”[12]37。1922年5月底,王尽美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济南组织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王尽美当选为山东支部第一任主任。6月,王尽美与王用章等人一起去淄川、博山一带矿区,发起成立矿业工会淄博部。7月,王尽美将已停刊的《济南劳动周刊》改名为《山东劳动周刊》,亲自负责周刊的编辑工作。由王尽美亲笔起草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宣言》在《山东劳动周刊》第一号上公开发表,声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是由山东的一些劳动团体所发起的,是要将各个劳动团体联合起来的总机关。他的事业是要发达劳动组合,向劳动者宣传组合的必要,要联合或改组已成的劳动团体,使劳动者有阶级的自觉,并要建立山东工人们与各地工人们的密切关系……我们相信劳动团体会日见发达,日见有力,并且相信将来的世界一定是工人的世界。”[12]36《山东劳动周刊》第一号还刊登了济南大槐树机车厂工会成立的消息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的贺词,由王尽美撰写的《矿业工会淄博部开发起会志盛》一文同时刊登在《山东劳动周刊》第一号《特别记事》栏目中。8月,王尽美被李大钊调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协助邓中夏开展工作,任副主任兼秘书。根据总部的安排,王尽美到任后便前往山海关,化名“刘瑞俊”领导开展工人运动。10月4日至12日,山海关京奉路工人的罢工在王尽美的领导下全线展开,为此,王尽美还以“山海关京奉路工友俱乐部公启”的名义专门撰写了《山海关工人宣告罢工真相》一文,投稿《民国日报》,声明这次罢工是工友们“因受经济和恶势力的压迫不过”被迫举行的,特别提出了三条要求:“(一)当局必须要正式承认本俱乐部为正当团体。(二)罢工期间的工资,无论多少日,必须完全发给。(三)罢工事过,无论俱乐部职员或部员,不得借端开除;若犯大过必须开除时,也要先通过本俱乐部。”[12]36经过九天的斗争,罢工赢得了胜利,在这次罢工运动中,王尽美展现了杰出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但由于过于劳累,加上衣食不周,王尽美罹患了肺病。1925年2月,王尽美抱着病弱之躯前往青岛,在胶济铁路四方机车厂开展工作,经过精心准备,他和邓恩铭等人一起组织领导了工人大罢工,这次罢工取得了胜利。

以上罢工斗争,矛头都指向“洋资本家”或“洋把头”[14]44。王尽美的一生,是和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坚决斗争的一生,是高扬爱国主义的一生。据曾与王尽美多年共事的罗章龙回忆,王尽美与“帝国主义作斗争不遗余力。”[3]69

王尽美不仅在行动上开展一系列的反帝爱国的罢工斗争,而且还积极撰写文章,揭露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我国以及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伤害。1918年7月,王尽美在专门为济南学生暑假演讲团所创作的《长江歌》的歌词中写道:“看看看,滔天大祸,飞来到身边,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此耻不能甘,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听听听,山东父老,同胞愤怒声,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反对卖国廿一条,保护我山东,堂堂中华,炎黄裔胄,主权最神圣。”[12]2-3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鲸吞山东的滔天罪行。1921年,为了宣传马列主义和反帝斗争的需要,他先后创作了《革命天才明(五首)》:“其四对学生:反帝反封建,五四大运动,打烂旧世界,民族才振兴;同学快觉醒,革命学列宁!其五对士兵:小兵死千万,大官立了功;为何打内战,道理讲不清;枪口要对外,反帝是英雄!”[12]32-331924年8月,王尽美撰写的《呜呼!北政府的外交!》在《十日》第31期上发表,揭露北洋政府外交团的媚外政策:“顾维钧辈本是英、美等国豢养出来的西崽,哪里敢在他洋大人跟前说一句违反颜色的话?北政府更是洋大人撮弄起来的傀儡,更不敢有正当主张。”[12]81同月,根据中共中央与团中央关于九七运动的指示,王尽美以国民党党员的身份将山东省和济南各界十余个团体的代表组织起来,并以各界联合会和国货维持会的名义,在国民党省党部发起成立了“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王尽美起草了《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集中体现了王尽美的反帝爱国思想。“自鸦片战争至今,这八十余年的期间,我中华民族之受列强欺辱压迫,无所不至其极!……帝国主义者目的在搜括吾国之财富,他是使我国贫弱的唯一原因;军阀之能事只在打仗争夺地盘,他们是使我国混乱的唯一原因。”[12]32-33为此,王尽美提出四条主张:“(一)吾人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凡为帝国主义国家,不论其为英为美为日为法,皆在我们反对之列。(二)……凡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不论其为过去或是现在及将来,都要一律反对。已成立之特权及不平等条约,我们要努力使他废弃及收回。正在进行之借款,贩卖军火,经济及政治侵略,我们更要努力打破他!(三)我们反对帝国主义,也绝不放松他在我国豢养下的代理人及宣传者,……(四)……凡是世界上反对帝国主义之国家和民族,我们也要和他亲近联络,使我们的力量浩大澎湃如巨潮而不可压抑。……形成一个国际的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以增厚我们的势力!”[12]85-86《宣言》控诉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对我国进行的全面侵略的罪行,号召山东民众“与全国同胞一起奋斗,以求达到吾民族之完全独立”[12]85。王尽美的这份宣言,字字千钧,力透纸背,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列强及其在中国的走狗封建军阀,充分体现了中共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性质、任务和目标有着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六、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第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是山东学生界的领袖。组织领导济南学生进行总罢课,积极开展反日宣传。为抵制日货,积极联络商界进行大罢市。暑期回到家乡,把运动引向了乡村集镇。

第二,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20年11月21日,王尽美、邓恩铭、王志坚等11位青年学子在济南商埠公园发起成立了“励新学会”,王尽美参与起草了《励新学会章程》,明确规定该学会“以研究学理促进文化为宗旨”[12]14。同时还创办了《励新》作为学会的会刊,由王尽美具体负责会刊的编辑工作,王尽美参与起草了发刊词《我们为什么要发行这种半月刊》。励新学会和《励新》半月刊所刊发的文章,多为介绍新思潮、批判旧制度、学说、风俗,唤醒青年新觉悟,“好去和黑暗环境奋斗”。其中,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新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山东,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王尽美等人。”[14]27

第三,作为济南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0年3月,代表共产国际的魏金斯基、库兹涅佐娃来到中国。4月,李大钊介绍他们去上海与陈独秀联系,魏金斯基及翻译山东人杨明斋一行去上海途经济南时,魏金斯基按照李大钊的建议特地会见了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三人[13]552。陈独秀致信在山东颇具影响力的进步人士王乐平,希望由他发起成立济南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而王乐平则为陈独秀推荐了王尽美和邓恩铭,并介绍他们与上海的党组织联系,所以济南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主要是由王尽美和邓恩铭负责筹建的[13]552。1921年6月,负责会务的李达、李汉俊给各地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负责人写信,通知每个城市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选派两名代表赴上海参加会议。济南共产主义早期组织按要求推举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会议。在会上,王尽美汇报了筹建济南党组织的情况,介绍了济南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所做的工作。

第四,他是山东工人运动的创始人,也是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早在中共一大召开前,王尽美就与王荷波等人发起成立了山东历史上第一个工会组织——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11]。开展工人运动是中共一大的重要决议之一,为此,1921年8月11日,党中央决定在上海成立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同时决定在各省成立支部。1922年5月,山东支部成立,王尽美为主任。山东支部成立时,王尽美还亲自起草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宣言》。不久,王尽美响应中央的召唤,到上海参与《劳动法案大纲》的起草工作。1922年8月,中央要求王尽美赴北京,协助时任书记部主任的邓中夏工作,任副主任兼秘书,具体负责领导东北地区工人运动的重任。在10月及11月的二个月里,王尽美先后领导了京奉铁路山海关铁厂工人罢工、秦皇岛码头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其间,王尽美起草了《山海关工人罢工真相》《秦王(皇)岛矿务全体工人痛告国人书》《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第二次宣言》《京奉铁路山海关工人俱乐部为支援开滦矿工痛告全国同胞书》等檄文,投稿国内外报刊,寻求声援,“一致起来为我们惨死的苦同胞们报仇”[12]61。1923年7月,回到山东任书记的王尽美又领导了济南理发工人大罢工;1925年2月,王尽美又和邓恩铭等领导了胶济铁路全线和四方机车厂的工人大罢工。

第五,拥护国共合作,是山东国民会议运动的领导者。和早期共产党人一样,王尽美是遵照党的指示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在1923年11月,他被推选为出席国民党一大的山东代表。参会期间,王尽美经山东代表丁惟汾、王乐平的介绍结识了孙中山,从而给孙中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924年底,孙中山在天津国民饭店主动约见了王尽美,委任他为“国民会议宣传员特派员。”[15]128这项工作与中国共产党在11月19日发表的《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中在全国发起一次召集国民会议的群众运动的号召不谋而合。在王尽美的精心组织下,青岛、淄博、张店等地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很快便建立起来。“由于出色的工作、灵活的方法,王尽美在国共两党中享有崇高的威望”[6]。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1]72当下,我国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而艰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风险和考验百年未见。使命光荣,需要以英雄为标杆;任务艰巨,更需要以英雄为榜样。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学习他们初心如磐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猜你喜欢
王尽美济南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封入土墙的照片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