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的辉煌
——从《紫藤萝瀑布》中学写作

2022-03-17 10:52盛建新
语文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通感紫藤萝紫色

盛建新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审美性极强的散文,兼具文与质之美,既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心灵盛宴,紫藤萝呈现出一挂紫色飞瀑,也折射出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富有典型性的阅读与习作教学素材,在“形”与“神”两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借鉴。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把握并学习这篇文章的形与神,是本课教学的问题主线。

一、先学“形”——字字珠玑

《紫藤萝瀑布》在语言文字表达上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善用修辞、清新明快,最值得学习的便是其生动传神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文章的开头也富有借鉴意义。

1.学开头

不少学生在为文章开头时,喜欢使用“题记”式、排比式、名言警句式、开门见山式等,虽然也能体现一定的习作技巧,却显得千篇一律、平平无奇。将写作模式化,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产物。《紫藤萝瀑布》中的开头为:“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简明而神秘,短短9个字,让人生发出一探究竟的欲望:到底是什么事物如此勾人,让作者停住了脚步?于是继续阅读下去,发现原来是那如瀑布般华丽盛开的紫藤萝。此处,教师请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为自己即将创作的状物散文写一个简明的开头,思考片刻后,有学生生硬地将句子变成了“我不由得定睛一看”“我的思绪一滞”,也有部分学生写出一些更有灵气的句子:“她是春天里最热烈的一抹红”“我心目中还有一个第五君子”“黛玉似何林似何”等,粗略得到了简明且神秘式的开头的精髓。

2.学比喻

这篇课文中的比喻句不仅数量多,且十分精当,诸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在作者的比喻中,紫藤萝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富有动态美。但学生对比喻手法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借鉴通用比喻的水平上,缺乏自己的想象与思考,诸如“圆月如银盘,弯月似弯弓”“深潭如碧玉”“河流似玉带”,贴切却没有灵气,缺乏创新。于是教师请学生想一想有哪些自己曾想到过的富有新意的比喻,学生们一时之间难以给出答案,只有极少数同学展现出自己别具一格的想象力:“被揉制后的茶像是皱巴巴的老头,浑然不似翕动于茶树上时那般明媚耀眼”“眼前的月亮如同故乡,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晨光间温柔的日头让我误以为它是尚未离开的月”。

3.学拟人

在作者宗璞笔下,紫藤萝挨着、挤着,又会笑又会嚷,好不热闹,将紫藤萝瀑布的勃勃生机用拟人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在拟人手法运用上的问题仍然是缺乏新意。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绝妙的修辞手法,教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围城》这本书,告诉学生书中有不少令人叫绝的修辞手法。例如“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同样给予学生运用拟人手法进行造句的机会,有一名学生的句子是:“山茶花苞绽放笑颜的梦想幻灭,被一场风雨折断腰肢”,令人印象深刻。

4.学通感

通感是初中生较少接触到的一种修辞手法,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仅对通感这一名称感到陌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时常会接触到通感这一手法。《紫藤萝瀑布》中运用通感这一手法的体现为将紫藤萝的香气形容成紫色,学生此时还并不理解什么是通感,也不懂为何作者觉得紫藤萝的香气是紫色的,教师在为学生解释完通感一词的概念后,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桂花的香气甜甜的。甜是一种味觉,此处的甜却说的是嗅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通感的表达效果:突破语言限制、增添文采、增强表达效果……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分析作者为何说连紫藤花的香气都是紫色的——因为单个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群体生命无休止,群花的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浓烈的氛围感,给人带来“紫色香气”的印象。

5.学结尾

《紫藤萝瀑布》中的结尾是“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与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相呼应,停住了脚步是因为紫藤萝花辉煌的美丽,而加快了脚步是因为作者从紫藤萝花中悟出了生命长河永无止境的道理,由外形到精神,这不仅是一种呼应,更是一种升华。于是教师请之前几位写开头的学生来写一个与开头相呼应的结尾:“山茶花谢,明年春又红,而我的金色童年逝去,迎来多彩青春”“第五君子,茶当之无愧”“山如黛玉林如海,养育了同样灵秀的大山子民”。

《紫藤萝瀑布》在语言表达上十分值得学习与借鉴,无论是其活泼清丽的语言风格、恰到好处的修辞运用,还是其首尾呼应的结构,都可成为借物抒情类习作教学的经典范例。

二、再学“神”——主题升华

《紫藤萝瀑布》的精髓在于作者从华丽绽放的紫藤萝花身上所悟出的生命真谛: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文中,作者先说眼前紫藤萝花的辉煌,继而回忆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不幸的紫藤萝,然后由花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

1.悟文章

青春期的学生在作文中总喜欢“少年强说愁”,其中一个原因大概在于学课文时便不知道文中的作者为何“愁”,为何能生发出那般有深度的感慨来,却又想成为和作者一样有思想有深度的人。对此,教师在讲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时,再次强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弟弟身患绝症,作者十分悲痛,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人的不幸”。紧接着,教师设疑“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结合创作背景,学生不多时便给出答案:“此时的作者已经悟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道理,努力盛开的紫藤萝花激励着作者不断向前,乐观面对生命中的不幸,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永恒的价值。”

2.悟生活

与其说是学习课文中的“神”之所在,不如说是要引导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悟出生活的道理,只有亲身体验过,创作出的文章才是真实的、有味道的、有灵魂的。在这样真实的文章中,有真情,也有灼见。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借物抒情几个大字,并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给本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预设,你将借什么景,抒什么情,景与情之间有什么联系。一位学生说:“我要借活生生的翠绿的仍然生长在茶树上的茶叶,启迪人们许多事物或人物都有另外一面鲜有人知的活力与光辉。因为大多数人都只认识已经被揉制好的干枯的茶叶,并不了解鲜活的茶叶其实也富有魅力,足以成为第五君子。”“我想借山茶花抒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感慨,山茶年年盛放,我却从孩童变成少年,开启了一段更丰富的征程……”

总而言之,在习作方面,不论是在“形”上,还是在“神”上,《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都十分值得学习与运用。

猜你喜欢
通感紫藤萝紫色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美丽的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搜索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紫藤萝瀑布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紫色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