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情怀与真切
——评红日《驻村笔记》

2022-03-17 14:59农迎春
河池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红日驻村笔记

农迎春,杨 珩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0)

作家红日的长篇小说《驻村笔记》一举获得2019年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和2020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两项大奖,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作家红日的一次重大收获,也是广西文坛的一次重要收获。河池籍瑶族作家红日原名潘红日,是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河池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近几年写作势头很好,时至今日,在《小说选刊》《北京文学》《小说月报》《民族文学》《花城》等刊物发表作品100多万字,获奖颇多。作为从贫困山区走出来,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河池作家群”的优秀代表、领军人物,红日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和自觉的创作意识,他总是关注社会基层,关注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从中寻找创作的源泉。《驻村笔记》是2015-2017年“美丽南方·广西”文学创作签约项目的成果,“小说撷取的素材正是一个恢弘的主题——人类向贫困宣战,这既是一个国际性的大主题,同时精准扶贫也是我国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在这一大主题的涵盖下,小说进行非虚构写作式的全程报道,大量本质生活的揭示,典型性手法的运用,以精准扶贫工作为主线,组合了与之相关的生活场景”[1]。这部作品获奖并非偶然,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可以说是广西乃至全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具有特殊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作协制度扶持的成效和对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精品的定位。而作家的使命、情怀和真切的书写表现得十分突出。

一、抓住历史机遇,带着使命高唱新时代的赞歌

2013年中国大地开始的“精准扶贫”(精准摆脱贫困)是史无前例的、举世仅有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提速脱贫奔小康的一次壮举,全中国人民都成为这段伟大历史的见证者,而只有作家才自觉地成为这段历史的记录者。就在2015年10月,这项工作刚刚推进之时,时任河池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兼广西作协副主席的潘红日就自愿申请出任“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从而成为当时广西出任“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里年龄最大、资历最老、行政级别最高的。《驻村笔记》获奖后,红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揭晓了答案,他饱含深情地说:“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是这个伟大时代最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历史事件,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又曾在少数民族地区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我有责任、亦有义务完成一部关于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为这个伟大时代留下一个属于民族的见证。”[2]毋庸置疑,历史是抽象的,是流动的,文学是具体化了的历史,文学将历史以文字固定了下来,人民创造的每一段历史都要有人记录,有人谱写华章,如何在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凸显时代的精神,批判歪风邪气,弘扬正气,作家的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驻村笔记》是红日根据自己驻村一年半时间记录的40多万字的笔记提炼创作的15万字的反映“精准扶贫”的长篇小说,也许现在还不能为时过早地说是“精准扶贫”的扛鼎之作,但是作为首部反映国内“精准扶贫”现象的长篇小说,红日贯彻了中国共产党一向提倡的“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的文艺路线,学习前辈的吃苦精神和创作精神,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准扶贫”“驻村干部”等名词被写入《驻村笔记》中,俨然也成为时代的印记、历史的记录,丰富着文学的词库。而以毛志平为代表的工作队员直接面对社会现实,直接面对“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比如拆桥与保桥,比如是否带警察去抓村干的弟弟,比如村干阻碍了工作的开展怎么办,比如怎样才是真正的扶贫,比如如何克服形式主义,比如遇到贪腐和官僚主义怎么办……我们可以循着小说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小说全面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也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真实地了解当下的农村,直面贫困的现实,了解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及生活于其上的人民。尤其是一些琐碎的事件是我们很少关注的,例如为了“获贫”而造假的手段,不甘贫困的寡妇的现实生活,工作队员的内部生活,当前仍存在的贪腐和官僚现象……

作家认真地为时代画像,时代也以丰富的源泉滋养着作家,正如广西著名文艺评论家容本镇所言,“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照亮艺术。读完瑶族作家红日的长篇小说《驻村笔记》,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柳青扎根农村14年精心创作《创业史》的情景,强烈感受到了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强大生命力。”[3]在创作理念和政治意识上,《驻村笔记》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柳青的《创业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明确指出,作家必须深入生活,“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4]在毛泽东发表讲话之后,延安等解放区就曾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农村题材作品。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都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上光明大道的历史画面;柳青的《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是‘历史、时代、现实和理想’的结晶,这些英雄形象的真实的性格内容,既高唱着豪迈的语言,雄壮的调子,又显示了鲜明的色彩,成为鼓舞和教育人民的榜样”[5]。而《驻村笔记》则是描写了某市文联主席毛志平担任河城县红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克服了不曾预见的各种困难,经过不断向困难挑战,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扶贫工作,经历种种波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表面上看,三部作品分别描述的是土改运动、合作化运动和精准扶贫工作,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作家都是亲身参与了在当时来说,关乎政治、社会民生和国家发展大势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斗争,都是作家给自己命题,都是以一种使命感记录下时代的印记,讴歌时代的楷模,人民的英雄,也就是正面描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三部作品都不回避社会问题,不美化人物,都真实展现了人物自身的弱点、缺点,不唱高调,不掩盖事实,把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实实在在地摆出来,好的就加以歌颂,不好的就加以批判,但最终都回到了主旋律——用文学的形式阐明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和人民才有希望的深刻道理,也是历史一再证明的深刻道理,这在奉行坚持“四个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今天,体现出更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坚持为人民创作,以崇敬的情怀勾勒扶贫英雄的事迹

文艺必须是“为人民大众的”,这是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确立了的方针和路线。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6]12“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6]14红日完全可以称得上为人民创作的作家。作为秉持现实主义的作家,自创作以来,他一直关注社会基层生活,写身边人身边事,其创作故事性强,语言通俗朴素、诙谐幽默、略带乡土气息,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驻村笔记》也不例外,它秉承了红日一贯的风格,小说一开篇就用通俗易懂、朴实幽默的语言写道:“乙未年九月初五傍晚,我与冰儿、国令以及阿扬和阿才抵达红山村村部。联络员阿才同志向‘前指’报告,河城县天马乡‘精准扶贫’攻坚第七小分队奉命到达指定位置,进入前沿阵地。这既是报平安,也是报考勤,相当于往出勤栏上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圈定了我们的具体位置和攻坚方向。进入具体位置……”[7]3作者就这样不动声色地以乡村特有的味道和红日特有的创作姿态向世人发布了他们的定位,宣告驻村扶贫的开始,朴实中带着调皮,庄严中带着诙谐,这是作家面对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份轻松的自信和饱满的情怀。

《驻村笔记》吸引读者的不仅是宏大的主题,还有朴素的形式和巧妙的构思。作品一经发表就引来大量的读者(最早在《小说月报》发表),一经发行,迅速得到读者青睐,迄今印数已突破5万册。

《驻村笔记》的魅力首先表现在叙事策略的选择上。红日采用了最原始的笔记体的叙事形式,用第一人称的内视角来记录河城县天马乡“精准扶贫”攻坚第七小分队工作的全部过程,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过虚实结合的加工,用“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共同构建了小说的“真实”,给人真实的感受,让读者与作者有心灵的交流。红日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录了主人公每天见到的人和发生的事。可以说,《驻村笔记》既可以看作“精准扶贫”的“档案”,也可以当作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的“回忆录”。受笔记体的限制,小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展开叙述,但这并不妨碍作家的发挥。红日无疑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虽然形式朴素,但总体构思还是十分巧妙的。小说悬念迭出,总是让读者忍不住往下看,作者写正经事儿也带着点儿诙谐,让人发笑也让人深思。我们会讨厌一些作品“戏不够,瞎来凑”,假历史真实之名,行哄骗戏弄之实,明知自己的作品打动不了读者,就靠瞎编造来糊弄读者,来增加噱头,塞进去很多私货。而《驻村笔记》写的是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是大家都熟悉的事,这也是一些作家不愿意涉足这一写作领域的原因。在佩服作家红日的创作勇气的同时,读者更佩服的是他的叙事技巧,他把现实生活中的实事演绎得有声有色,真实可信,又巧妙和谐。例如,为了揭示工作中遇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小说用一个个细节来展示:小小的一个村部办公楼大门两侧及门楣上,竟然挂了28个各色机构牌子(按照村支书“老瘸”给的解释:牌子是上面统一制作并挂上去的,不挂就扣掉绩效分);一个帮扶对象的建档资料,居然需要填写28种表格;一个预脱贫贫困户的档案材料,共有26项内容;设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提交16份材料。小说还披露了部分党员干部为了完成档案的建立,必须与户主照相、与联系户的房屋照相、与联系户的猪马牛羊鸡狗照相,千篇一律,完全是在搞形式主义,不是扎扎实实做工作,尽是在材料上做文章,让材料生出花来,为了完成档案而做材料。除此之外,小说还揭露了有的工作组工作比较难以开展,因为有的村干部本身对“精准扶贫”就没有热情和积极性,政治觉悟和素养不高,自己的小算盘打得紧,把“精准扶贫”不当一回事儿,有的在外面跑兼职,有的村干部还搞封建迷信活动敛财……这些现象给村民造成了不良的印象,村干部起不到带头作用,这无疑给脱贫攻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和压力。

如何取得村民和村干部的信任,打开精准扶贫的局面;如何宣传政府的政策主张;如何面对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有意的为难,而策略性地突破瓶颈等等,就如同非虚构写作的新闻通讯,但它是实实在在的小说,是作者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演绎出来的历史画卷。

其次是在人物塑造上。小说没有太多的技术成分的参与和各种主义的裹挟,而是运用典型化的现实主义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第一书记毛志平是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兼主人公,因此,作品对毛志平这一形象着墨较多,符合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事原则。对于这一人物,作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不仅正面描写了他的干练、坚韧、无私的一面,而且通过他对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解决,既突出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又刻画了人物的多个侧面,使其形象更为丰满。例如,毛志平刚入村就发现村干部的水平不高、能力有缺陷,开展工作时形式主义相当严重,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机械性地按部就班,不假思索,不想办法,不化繁为简,缺乏科学性。面对这一问题,毛志平抓住了脱贫攻坚的主要环节和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尤其关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工作。有两个细节最值得一提:一是团结先进人物,走访退休干部“伍老”—— 一位退休不褪色、一身正气而又心系乡梓、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党员,从他那里了解村子里的实际情况,得到了他的支持。虽然作家对退休干部“伍老”的描写着墨不多,但通过他协助毛志平解决一连串的问题,从其身上体现了党的核心作用。二是感化落后村民。下岗村干部吴海龙这个人物,原来一心阻碍精准扶贫工作,他有“可恶”的一面,自私、妄为,曾经搞封建迷信、装神弄鬼给扶贫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包庇犯法的弟弟。虽然其为人如此,但是毛志平在争取体检指标时不仅为乡村教师争取到了,也为已被撤职的吴海龙争取到了。这让吴海龙“表情看起来有些别扭,目光却充满了感激”,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的他,反省了自己的过去,成为一个合格的村民。通过这些细节,小说从侧面描写了毛志平的工作方式、原则以及为人。作家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其是以崇敬的情怀来塑造人物的。

三、正视现实人生,真切地再现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

文艺评论家谭为宜认为:“阅读红日的小说,仿佛脚踏着厚重的桂西北土地,在那份坚实中又充满着依恋,我们从他塑造的大部分人物形象中,都能寻到与这方‘土地’的生命之脉,或立足于这片土地所生长的故事,或在故事的推进中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文的养分,或从这土地上发现历史的变迁。”[8]阅读《驻村笔记》,在读者面前展现的不仅是全新的,超越城市视角的,甚至是带着泥土深层气息的真切人生。

小说开篇交代了由“我”和冰儿、国令以及阿扬和阿才等各路人马组成的“精准扶贫”攻坚第七小分队在河城县天马乡红山村入住安定后,随即开始走村串户进行精准识别、认定贫困户,调查村里的基础设施情况,看到的都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一切都比他们之前想象的更为糟糕,基础设施落后不说,争取扶贫项目更是艰难,扶贫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就在他们刚刚开展工作不久,雪上加霜的事情又突如其来,扶贫路上突然遇到火灾,失去家园、一无所有的村民们只能搬进政府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度过年节,接下来的易地搬迁和重建家园又成为落在他们肩头的一系列艰巨的任务。“节外生枝”显然进一步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读者也会心生疑惑,这样艰难的条件怎么完成“八有一超”(有稳固住房,有饮用水,有电用,有路通自然村,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电视看,有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一低四有四通三解决”(“一低”即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5%;“四有”即有合作组织,有特色优势产业,有村公共服务设施/场所,有好的领导班子;“四通”即通硬化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宽带;“三解决”即解决饮水问题,解决贫困户无房或危房问题,基本解决贫困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问题)的脱贫指标?巨大的困难就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扶贫小分队面前,他们能如期完成任务吗?这种反衬的手法既映射出党中央决心解决贫困问题的正确、英明和伟大,同时又让读者真正理解脱贫攻坚工程的艰巨性,更是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驰骋的空间。

此时,精心塑造的驻村第一书记毛志平的智慧与担当,在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在一系列铺垫中逐步凸显出来,读者的疑云也被逐一驱散。毛志平是“既来之,则安之”,面对困难,不急不躁,敢于担当。他先是组织小分队分析问题,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坚定信念,做好心理建设,然后勇往直前,带领驻村工作队团结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开展工作。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而是不断为村里办实事——找资金、跑项目、拉赞助、修建公路、整治不正之风,尤其是他利用村支书提供的信息巧妙地追回官员们收受的财物;利用民主评议方式,让不符合吃“低保”条件或贫困户标准的村干部等主动退出……这一系列的举措,使他逐渐赢得了小分队和村干部、村民的认可。但种种改革和措施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在扶贫期间,他受过委屈、碰过钉子,甚至吓得尿过裤子,但是他并没有退缩。“天桥风波”是小说的一个高潮,也可以说是整个作品中最为重大的事件,是最能突出毛志平赤诚担当的事件。事情的经过大抵如此:记者冰儿发现村里悬崖上有一座木头铆成的作为附近村屯通行捷径的简易桥梁,就以生态景观的名号通过微信和微博发布了出去,没想到报道引来游人的围观,并因此引发县领导担心“安全”问题而要拆桥的风波,村里唯一通往外边的桥面临着被拆的命运。拆桥又引发道长老人坠崖而亡,事件的翻转速度令毛志平猝不及防,而县委办公室蒋主任来了解和解决天桥问题的时候满嘴官腔,不切实际,令人生厌。如何立项建桥、筹集经费修建屯级公路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字。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峰回路转,一家影视公司在冰儿的微信上看到她发布的报道后,主动联系他们,愿意捐助400万架设一座铁索桥,但繁杂的行政程序又像层层阻碍关卡,最后经过毛志平等驻村干部的努力,获得省发改委的支持,终于在村民的期盼中修通了全村4个片区通屯水泥公路。事件一波三折,可谓悲喜交加。通过“天桥事件”,小说真实地反映出扶贫工作的艰难和扶贫干部的担当。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和县里干部的工作作风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绝不能将此看作是一个“个案”。将毛志平放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精心塑造,既是作者正视现实人生后的感悟,又是他对千千万万驻村扶贫干部的典型提炼。正如小说中所言——“使命就是这样,它有一种强大的魔力,将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人凝聚起来,战斗在一起”[7]11。在《驻村笔记》这部小说中,有两次提到扶贫干部的牺牲,其中有一段冰儿哽咽着给“我”复述年仅28岁的陈老师下乡扶贫遭遇车祸因公殉职的细节,读着让人心痛不已,止不住热泪盈眶。

小说不仅成功塑造了毛志平这一主要人物,还有村支书“老瘸”。虽然“老瘸”有一定的弱点,自身有格局的局限性,做事情有些胆怯,但是身残志坚、为人善良正派的他是受到村民的尊敬的。小说写到“我”和国令第一次去到村支书“老瘸”家时,通过“老瘸”瘫痪的妻子冬梅“充满了一种自豪”的叙述,以侧面描写的手法,勾画出“老瘸”性格中充满爱与担当的一面。还有心直口快、敏锐直接、敢作敢为的省报记者冷暖,具有北方男孩热情爽快、该出手时则出手的看似文质彬彬的博士钟国令等扶贫工作队员,政治觉悟高、有担当的被选举为村干部的退役军人覃文科,爱摆老资格但是正直的退休干部“老伍”,以及胡宗强、吴海龙等红山村的村民们,他们都是作者有心勾勒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都在脱贫攻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红日通过对这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的描写,将一幅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的时代画卷极为生动、真切、感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激起读者内心的情愫并共同为时代主旋律讴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家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是小说成功的前提,或者说,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才有可能产生真切的感受,才有可能如此真实地还原这种多彩的人生。

小说跌宕的结尾无疑是最精彩的部分,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既符合作品的内在逻辑,又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红山村经过艰苦奋战,按计划实现了脱贫目标。但没想到,到了“精准扶贫”进入“双认定”的关键阶段,竟然有24个预脱贫户拒绝在《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验收表》上签字。工作队里一时间气氛紧张起来,“我提醒冰儿和国令,做好接受组织处分的思想准备。”[7]208工作队经过一番调查得知:原来24户脱贫户这一举动源于一个淳朴的想法,他们希望工作队永远留下来,简单地认为只要找理由拒绝签字,工作队就不能离开,就会留下来。故事到此结束,柳暗花明,以“欧·亨利式结尾”完美反转!小说结尾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真心为民办实事的扶贫干部和尊敬、信任他们的村民建立起来的最淳朴、最美好的情感的动人画面,多么温馨美好。“我们充分见证了党的光辉政策照耀下的贫困山区正在发生的深刻的变化,见到了洒在山民脸庞、眉梢甚至睫毛上的雨露和阳光。”[7]186

红日的情怀是朴素的,抒写的形式是朴素的,亲临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他对扶贫工作是充满敬意的。身为瑶家山乡的儿子,他对山区人民是饱含深情的。小说没有豪言壮语的说辞,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庄子在《天道篇》里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9]72《驻村笔记》可以说是用最朴素的形式抒写的时代赞歌,是用情怀、使命与真切谱写的一首心曲。

猜你喜欢
红日驻村笔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勤劳为国本 红日映中国
祖国 你是喷薄的红日
那抹红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