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2022-03-17 15:33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春华学校周利军
天津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整本书文本小学生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春华学校 周利军

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的每一个主题都不同,充分体现了其多样性的特点,语文中段课程设计强调中外经典、中外童话,强调阅读的广泛性。整本书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向,可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阅读眼界,对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培养产生了积极作用。整本书阅读区别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更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主张文章阅读的完整性并以此进行阅读研究、分析工作。整本书阅读符合小学生阅读的发展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深受教师、学生的欢迎。《快乐读书吧》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主要目的,强调阅读的整体性,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不谋而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

一、整本书阅读的优势

(一)走出了单篇局限性,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以单篇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限制于单篇的阅读文本,对学生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学生发现阅读篇幅较大的文本就失去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发现生字过多的文本就不愿意学习,这些都成了小学生的阅读障碍。整本书阅读走出了单篇阅读的局限性,注重阅读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从简短篇幅向大篇幅的内容进行过渡,提升了学生阅读的能力。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基于整本书阅读的思维强调利用导读等优势完成阅读的整体理解和整体内容构建,学生对整本书有了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单篇阅读实现了“高屋建瓴”的效果,便于学生完成单篇内容的学习。事实上,整本书阅读环境下,基于整本的需要,教师通常会给出一定的导引。学生在导引过程中完成整本书内容的有效把握,同时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和拓展,帮助学生逐渐了解单篇与整本的关系并初步培养整本书阅读意识。

(二)丰富学生阅读资源,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完成了简单生字的学习,也掌握了查字典等方法,并在阅读方面呈现出更多的需求。传统单篇指导方案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如很多学生对教材中的单元文章开始感兴趣,但熟悉以后兴趣下降并想要尝试更多的阅读资源,恰巧整本书满足了学生阅读的需要。统编教材在中年级的《快乐读书吧》为学生精选了阅读资源,如三年级上提供的是《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三年级下提供的是《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四年级则准备了《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十万个为什么》等内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丰富了学生阅读资源,同时神话故事等题材也符合中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需要,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在中年级学生中的实践具有可行性。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合理导读,提升阅读兴趣

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在以《快乐读书吧》为代表的环节接触到整本书的内容,在此之前基本是以单篇或绘本故事为主,没有接触过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合理导读的目的是通过导读设计让学生从整体上对阅读文本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建立具体的概念、知识认知,培养学生整体思维,从而在具体阅读指导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合理导读对教师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在现有教材内容、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导读内容,体现导读的价值。

以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为例,教材的导读是这样的:有一个地方,大树与小鸟是一对好朋友,雪孩子跟小白兔快乐地玩耍嬉戏,王子和公主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个地方就是童话王国,在童话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导语介绍后引入了《安徒生童话》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安徒生童话》引出后教师可以继续设计导语,导语的思路应该是:作者、代表作,再引发学生讨论,即《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其中有《丑小鸭》等代表作,那么同学们看过或听过里面的故事吗?谁来讲一讲?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小学生通过绘本等方式看过其中的一些故事,如丑小鸭的故事、公主、王子的故事,教师可以随机让1~2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读过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学生发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进一步讨论故事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并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些规律性内容。如公主、王子的故事最后都是完美的,公主是漂亮的、王子是善良的,但都会有一个恶毒的婆婆从中作怪。学生讨论以后教师根据导读的设计内容进行总结并为学生准备《安徒生童话》相关的6~7篇童话故事,鼓励学生在课下搜集文字版的童话进行阅读(非绘本),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精选角度,引发阅读期待

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角度引发阅读的期待。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下,小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大而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倾向,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面对“大而全”的内容时容易出现选择上的困难症。因此,需要教师在选择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角度,并围绕角度进行解释说明和指导,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为例,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教师可以先从教材中的故事入手: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做客,发现主人家的烟囱旁边放着很多的柴草,他提醒主人这样会容易发生火灾,但是主人不以为然,结果过了几天果然因为烟囱里面的火星跑到了柴草上引发了火灾,幸亏周围邻居帮忙得以扑灭。因此,这家主人请帮忙灭火的邻居吃了饭,但确遗忘了提醒的人。介绍故事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里面可以总结出什么道理?很多学生一开始都比较茫然,不知道其中蕴涵什么道理,有的学生则从道德的角度提出“这家主人应该感谢救火的人、有很多人救火体现了邻里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将道理展示出来:如果这家主人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将柴草移开是不是就不会着火,也就不用请客破费了。教师将道理阐述以后,有的学生陷入思考,也有学生有自己的考量,但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思考的大门,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思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提供寓言故事,如小马过河、夜郎自大、以羊替牛等,每一个故事教师都可以先提供内容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思考感悟道理,从而体现“小故事大道理”,实现角度的合理切入,引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期待,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课程的结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中国寓言故事》整本书的内容,提出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都是这本书里面的,想要了解更多的道理可以在课下去阅读这本书,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实现阅读指导的教育目标。总之,整本书阅读要精选角度,从小学生的阅读规律入手,选择正面、积极向上的内容为切入点让学生先行阅读,以小的故事、小的案例为内容进行指导,再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中。利用小的角度与内容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体验,进而带动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

(三)指导阅读方法,开展阅读实训

方法指导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内容。中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真正形成,通过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方式,教师积极开展阅读方法的分享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并开展阅读实训工作,在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并丰富学生阅读认知,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不同阅读方法的指导思路,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实施方法渗透。

在《快乐读书吧》的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将喜欢的书籍带到班上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给予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首先,拿到一本书,先看一看简介,了解简介里面都写了什么内容;其次,看一下目录,通过目录可以看到书籍大体的内容并对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最后才是阅读。掌握了整本书基本的阅读逻辑以后,教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指导(随机从学生中选择一本书)。第一步是浏览,主要是浏览这个故事的大意是什么,浏览是快速阅读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要完成大致内容的分析和学习;第二步精细阅读,主要是对文章故事、里面的重点段落等进行充分学习,了解故事的全部内容并完成内容的分解工作,以此完成内容的整体掌握;最后是批注、摘抄,主要是对阅读文本内容的批注和对经典内容或名言警句进行摘抄等,通过摘抄的方式对重点内容进行研究,通过批注对故事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最终完成阅读的任务。总之,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是要贴近学生实际,积极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并做好方法渗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师生共读,创设阅读环境

中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利用阅读开展指导并实现有效渗透的目标。师生共读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思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利用师生共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阅读场景并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语文阅读综合素养,最终实现有效提升的教育目标。

以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为例,主题是:十万个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提问题后阅读的方式进行,问题一:每个同学都看过飞机,有的同学还坐过飞机,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飞机能飞但却不是和鸟儿一样扇翅飞行呢?问题提出以后让学生讨论思考,然后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飞机为什么能飞的阅读文本,师生一起阅读获得答案;问题二:为什么手脏了要洗手?水能带走脏东西吗?问题提出以后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再利用大屏幕展示水能带走脏东西的阅读文本,师生一起阅读。师生共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有了更多的底气,也为学生阅读创设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了学生阅读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准备好的阅读文本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结组。每一个阅读文本里面都有一个科学小故事,有的是讲铁为什么生锈、有的是讲面包为什么放久了会发硬,在以小组为单位的阅读中,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每一页纸都成了学生解密的道具。在课堂的结尾,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在屏幕上看到的、纸张上写的都是来自《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有兴趣的可以在课下继续拓展,也可以看一些其他的科普书籍,如《灰尘的旅行》《看看我们的地球》等书籍,这些书籍都有科普性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总之,师生共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阅读,以整本书为共读的内容让学生与教师在阅读方面产生了一些共鸣,而且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教师在共读过程中准备的信息化的手段与幻灯片的场景也实现了环境的创设,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五)交流体验,丰富阅读体会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抓住阅读交流的契机,积极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指导,通过阅读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并互相交流阅读的感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会。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阅读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阅读课等多种课型让学生将近期阅读的内容和感受合理地进行表达,从而体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以《中国神话故事》整本书阅读为例,在“快乐读书吧”的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交流讨论课。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围绕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如有的学生对夸父追日有所感悟,认为夸父在追日的过程中没有讲究策略,应该和马拉松运动员一样边跑边喝水可以避免口渴,也不会在追日的过程中累死;有的学生对女娲造人有所感悟,将西方的亚当、夏娃与女娲造人进行了对比;有的学生对古代神话中的洪水故事进行了对比,如中国古代涉及洪水的故事有《三过家门而不入》,而西方的故事则是《诺亚方舟》,从中总结了遇到问题应依靠自己解决的思路。每一个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体验都有所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了自己的体验并逐渐形成了一些阅读的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总之,交流阅读感受和体验是丰富学生阅读体会、帮助学生积极开展广泛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抓住阅读交流的契机,积极利用多种课型为学生提供整本书阅读交流的场所,以交流提升学生阅读的体会,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三、结语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教材中的亮点,以丰富学生阅读资源、提升学生阅读行为为出发点,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契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快乐读书吧》在不同年级中的分布情况给予指导,围绕整本书阅读开展广泛交流与实践,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构建了良好环境,对学生阅读产生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整本书文本小学生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是小学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