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改革

2022-03-17 17:58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供给政治

罗 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1)

“供给侧改革”是应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而提出的新理路,是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虽然供给侧改革的侧重点在经济领域研究,其目的是要解决经济中的供需错位问题,但教育中也存在供需矛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其供给侧有其特殊的作用。以经济领域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指导,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实践,优化供给结构,实现供需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进行供给侧改革不是紧缩需求,也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推进供给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由此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是指在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从而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精准的教育教学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平衡与良性互动,从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目的。要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必须注意两点:

1.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供给者本位论”的上位

所谓供给者本位论,指“以社会需要为本位,认为社会利益高于一切,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社会的发展要求,认为人活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3]。供给者本位论的课程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价值为中心,认为课程建设的目的以及由此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这种观点有明显的理论缺陷,即重社会需要轻个人发展,未意识到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这种理念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致使学生的价值迷失,从而导致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误解,因而是我们要摒弃的。

2.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需求者本位论”的退出

需求者本位论者强调,教育教学的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以“满足人自身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4]。这种观点虽然充分地认识到了个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要注重个体的发展,但由于只强调和注重个人利益,忽视甚至完全否认其社会价值,有可能驱使人们无节制地追逐个人财富和个人权利,助长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所要解决的供需平衡,是对“供给本位论”和“需求本位论”的扬弃,其“需”是坚持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外在环境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经济建设理念从原有的需求侧改革理念转向了供给侧改革理念。经济发展从原来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要素转换为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四大要素。在以上四大要素中,只有人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供给侧改革要求高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技术。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理当先行,如果仍然采取原来的运行模式,则会日益失去生存的土壤而难以为继。高校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核心课程,应顺势而为,与时俱进,进行供给侧改革。

2.教育教学供给与需求的内在机制的必然要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教育教学中,其实也存在供给和需求的问题。前者包括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平台等,后者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愿望和客观需求。需求的存在,要求供给的存在。同时,教育供给的提高,能够满足教育需求而且能够引领形成新的需求。二者相伴相生、相互作用,统一于教育活动中。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即不是对一般科学知识的接受,而是传递做人准则和价值导向。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的特殊地位,要求优化供给,提供更科学、精准、优质的教育“产品”,满足当下和未来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

二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表现

供给与需求关系告诉我们,供给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该商品的数量,因而供给侧是产品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就是向受教育者所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产品。这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渠道、供给环境是构成它的四种实体性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又自成体系,进行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当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如下:

(一)供给主体结构不完善,素养有待加强

在教育供给侧结构中,供给主体是根本,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供给水平和质量,正如英国课程学者凯利指出:“任何教育实践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负责此事的教师;任何课程改革的努力,如果没有意识到此点,而只是从课程领域的外部进行尝试的话,都注定不会成功,或最多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动。”[5]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供给主体吸收了一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因而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方面得到优化。可是在专兼职人数、专业背景结构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具体表现在:

1.供给主体人员实际数量与教学需求人数比例失调的矛盾

学生思想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教育者持续发力。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规定: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师生比按1:350—400配备;专科院校师生比按1:550—600配备。事实上,各高校并未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备不足,或者将辅导员充数,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为了弥补专职教师不足,还聘用了大量的兼职人员,部分高校甚至兼职人数过半。

2.供给主体学历背景结构单一与对教师素质高要求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涉及到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还包括哲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同时,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普遍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全科”的基础,又要有“专科”的特长。目前,教师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基本上来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哲学专业、党史专业,这与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高要求尚有差距。部分教师虽已意识到想不断地充电补充自己,但因负担了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而不了了之。

3.教师量化考核制度与教师教书育人之间存在的矛盾

一般来说,教师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书育人要求更高,必需加大对供给侧改革的投入,加强师生交互,以强烈的政治情感、人格魅力、学识能力感染学生。目前教师的考核制度,因为对教书育人的考核难以量化,在评优、职称评定方面的主要依据就是科研课题和经费、著作和学术论文、获奖和社会反响。这个指挥棒,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天平向科研倾斜,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下降,教学热情降低、投入相对减少。

(二)供给内容结构欠优化,供需对接失衡

大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汲取的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对其影响深远。在其一生之中,不管是思考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想问题、去做事情。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供给至关重要,就需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优化内容供给结构,满足大学生求知、求新、求真、追求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供给内容方面存在以下结构性矛盾:

1.供给内容的统一性和学生需求的层次性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必修课,课程科目是中央经过认真和慎重考虑统一设置,课程教材是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和认真思考统一编写,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中本科院校开设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开设两门。这虽满足了社会对大学生所应具有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要求,但本科院校学生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识水平、理论功底是有差异的、不同专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差异性。如果在教学设计方面不区别对待,将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供给内容的抽象性与学生需求的生活性之间的矛盾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准备其完备的生活。”[6]这无疑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内容要扎根于大学生主体的生活之中,为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生活经验和思维方法。在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内容,往往被抽象为知识、原理、规律,没有差异性、时代性、发展性。部分大学生因为觉得“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关系不大”,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较少关注。

3.供给内容的严肃性与学生需求的愉悦性之间的矛盾

从供给内容的形式方面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体现社会性质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要求的课程,其内容的呈现形式往往显得很庄严、神圣、严肃。现在学生接受信息,大多在微媒体背景下进行“碎片式阅读”,喜欢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喜欢短小精悍的视频格式、喜欢在愉悦的游戏、交流中就完成了学习。因此,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形式呆板、严肃,往往不被学生所喜爱和接受。

(三)供给渠道单一,媒体意识偏弱

供给内容很关键,供给渠道也很重要。目前,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渠道主要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种形式。其中,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是第二课堂,网络教学是第三课堂。三者之间各有所长,不可替代。如果配合得当,则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有效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心理“动”的要求与课堂灌输“静”之间的矛盾

当下的“0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表现欲强,期望在参与中寻找成就感。因此,他们喜欢以参与为主导的课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模式,把学生当作没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个体进行道德说教。这容易导致学生逆反,“使得在‘静听’的课堂里,个体养成了对别人头脑的依赖,习惯于被动地吸收,结果人的主体性地位丧失了,鲜活的人性泯灭了,创造的冲动消逝了,这与德育的追求恰恰是背道而驰的。”[7]

2.学生参与愿望的“全员性”与实践教学形式之间的矛盾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极为重要的一环,有利于学生走进社会、提升素质和快速成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学生也希望能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而目前实践教学却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缺乏科学评价机制等问题,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学生学习的“网络化”与网络供给的滞后性

在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的环境下,网络学习已成为当下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调查,“在大学的日常学习中,近72%学生通过电脑和网络来查阅资料,近47%的学生是直接通过电脑和网络来完成作业的”[8]。这意味着,网络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但没有回避,而且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2003年-2010年,全国34所高校的46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从总体上说,目前的思政类网络课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契合度还不强,其点击率、浏览率、利用率并不高。

(四)供给环境复杂,影响效力受限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因此,供给环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挥作用的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环境因素十分广泛而复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既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也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还可以分为课堂物理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这些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目前,供给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1.国家宏观政策环境重视和学校微观政策环境欠缺的矛盾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一切政策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和学校微观政策环境,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国家宏观政策环境是方向,引领学校微观政策的制定。同时,学校微观政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两者不可缺失。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队伍建设、经费拨给等,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学校落实起来却打了折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这在高职院校尤为明显。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并没有完全独立,尚未形成良好的组织环境。

2.重硬件物质环境建设和轻软件精神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硬件物质环境与软件精神环境相互影响、相互牵制。软件精神环境需要物质环境的有力支持,否则就难以有效、全面发挥其功效;硬件物质环境的供给需要软件精神环境的指引,否则就会失去方向和灵魂,没有生命力。高校在大力加强硬件物质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精神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普遍存在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精神环境建设的现象,二者之间没有实现有效平衡。

3.重传统课堂物理环境和轻网络虚拟环境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课堂物理环境不断得到“净化”,对教师的言论强调“学术有自由,课堂有纪律”,在职业道德方面也有严格要求,不能传播有悖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内容。然而,网络虚拟环境却没有“净化”,网上一些“毁三观”的信息为学生所接受,部分抵消了课堂教学的正面内容。例如,“对网上一些所谓‘网络红人’的恶意炒作、颠倒是非美丑的不良现象,31.6%的大学生对此存在‘好奇或羡慕、红了就是本事’的态度。”[10]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供给,必须充分考虑影响供给质量的因素,加强改进,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具体路径如下:

(一)加强供给主体建设,构筑多元的供给主体格局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提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这就意味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需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加强建设。

1.吸取各层次精英以优化专兼职人员的构成

加强专职教师的人员匹配,数量上要保证,质量上要提高。在实施小班授课,多开展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如果专职教师不够,吸收校内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的辅导员作为兼职教师。完善“业师”制度和外聘专家制度,提升“业师”待遇,降低行业专家的“学历门槛”,建立一支以名师、大师领衔,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支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构筑立体化的师资培训体系以弥补学历单一短板

教师应根据技术变化和教学新要求,实现转型升级。然而,教师自我提升的渠道和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外出培训、顶岗实践等多渠道的培养力度。在培训形式方面,形成专题培训、高级研修、教学观摩、社会调研、攻读学位、挂职锻炼等立体化的师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培训内容方面,加强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品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3.建立科学化的师资管理制度以确保育人实效

邓小平说过,解决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1]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例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师德师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门槛,同时对不适合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实行调岗或退出机制;完善经费和时间的保障机制;完善与创新评优奖励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加大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投入的考核比例。

(二)加强供给内容建设,构筑立体的优质供给内容体系

1.解构重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针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各自需求,需要以教材为依据,进行解构或重构教学体系。因此,首先要把握好课程间的层次结构、数比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四种基本结构,并不断加以促进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的岗位要求,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有所侧重;再次,开设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类选修课程,满足部分学生对必修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的需求。

2.摒弃理论内容的抽象化以实现生活回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理应回归大学生生存实践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因此,满足其需求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控制机制。为了实现生活回归,一方面可从学生现实需求出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例如,针对近期出现的准大学生受骗事件,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适应大学新阶段中加强安全观教育;另一方面可从时代需求出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针对不良的网络信息,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法规教育。

3.创新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以吸引学生参与

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3]教学中,忌用教条主义的话语和思维、呆板严肃的形式。一方面,教师要开展互动式教学,把握语言艺术,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体系与学生言语风格的结合点,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知识点通过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或设置游戏的形式,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从而吸引学生眼球和参与,在信息爆棚、知识爆炸的时代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加强供给渠道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供给渠道

1.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以巩固课堂固有阵地

课堂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守土有责,必须固守这一阵地。首先要发挥传统讲授—接收教学模式的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优势;其次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多采用学生参与型的教学形式,例如ISAS教学、PBL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性,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师授课内容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分析能力、团队精神、文档处理能力和演讲能力。

2.创建实训室以做实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和提升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14]。因此,除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灌输之外,还需要优化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覆盖面过窄,已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瓶颈。为了突破此瓶颈,可借鉴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经验与方法,创建校内实训室,或者走出去开展实践教学。目前,比较成功的做法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一廊五室”的素质教育“研练中心”,搭建了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3.开辟网络新阵地以满足虚拟学习需求

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举行的信念理念。这是一项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工作的重点就应该在哪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1亿,其中以青少年网民为主体,占网民总体的74.7%[15]。因此,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加强微课资源建设,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满足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开展网络微讨论、网络微投票等活动,线上与线下进行联动。

(四)加强供给环境建设,构筑有序和谐的供给环境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好整体建设各个方面的关系。要重视校园政策环境建设、网络新媒体环境建设和软件精神文明建设,三者“齐驱并驾”,方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实效。

1.优化校园政策环境

要以国家宏观政策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进行化解,因为“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6]。面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人员不足、课时缩减、组织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起草相应的文件,并坚决贯彻下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保障,使供给侧改革顺利实现。

2.重视软件精神环境建设

重视软件精神环境建设,主要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功能,高校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社团、班级、寝室为载体,开展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熏陶,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3.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进行网络学习,已成为大学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网络并非一方净土,面对各种不良信息,进行“防”“堵”“删”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加强校园网络监管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出击,遵循认知协调律,进行思政理论网络课程的资源建构,提高其引导力。高校要建设具有吸引力、引导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网站,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质,在网站论坛挖掘影响力比较大的学生,发展成“意见领袖”,进行舆论引导。

猜你喜欢
理论课供给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