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舞蹈节目的创新表达与传播研究
——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舞蹈为例

2022-03-17 18:16胡沛静许海燕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卫视舞蹈融合

胡沛静 许海燕

(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

2014 年8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了关于媒介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 提出推动媒介融合发展,要积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传播方式使得传统媒体生态的改变翻天覆地,我国的电视舞蹈节目也在适应媒体融合趋势,努力探索不同以往的发展途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舞蹈节目现状分析

媒体融合并非是对旧有传统媒体的简单叠加,也不是新旧媒体业务并行,而是要对各类媒介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实现平台、内容、科技和资本的共享、共通和共融,促进一体化和个性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的形成[1]。

观看先于言语。视觉传播的优势在于能够高效还原舞蹈表演过程的肢体语言,电视媒介与舞蹈艺术因此联系紧密。中国电视舞蹈的萌芽阶段多以简单照搬舞台舞蹈的艺术欣赏节目为主, 舞蹈表演的节奏韵律、舞蹈演员的优美姿态,配合以一定的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使得电视舞蹈节目演变为大众传媒时代舞蹈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 不同于传统剧场式的表演舞台,电视舞蹈节目必然会打破舞蹈艺术的固有秩序和规则,借助视听语言的工具对其进行重新编码与改头换面[2]。 虽然近年来以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综艺为代表的电视舞蹈节目大放异彩,舞蹈综艺和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但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节目形式单一。 目前的电视舞蹈节目普遍以素人选秀或者明星综艺的形式出现,千篇一律和过度娱乐的舞蹈真人秀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微弱,难挽收视颓势。

(2)节目内容僵化。 舞蹈是最能展现个人特点和个性的表达方式之一。 但是国内电视舞蹈节目的另一通病是缺少对舞蹈内容编排的思考。 节目所运用的新媒体技术形式僵化,过分强调为“融合”而融合,难以产生“1+1>2”的效果。

(3)节目内涵缺失。 为了追求流量和眼球效应,许多电视舞蹈节目过于迎合大众的娱乐化倾向,节目制作理念恶俗,审美价值过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

电视舞蹈节目要想实现模式转变和形式突破,亟须跳出传统节目编排的枷锁束缚, 精准节目定位,制作出耳目一新、贴近观众审美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舞蹈作品[3]。 河南卫视自2020 年底近来依托文化“奇妙游”战略,以“中国节日”为主题,打造并推广了一系列电视舞蹈节目。 我们可以看到,《唐宫夜宴》里仕女稚气与娇憨,《祈》 中水下洛神的迷人与惊艳,《龙门金刚》里金刚力士的威严与奇特……,这些节目皆是在中国传统节日的节点,围绕河南省特有的中原文化,创意性地运用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辅助以独具一格的呈现方式和光怪陆离的新媒体技术,勾连过往与当下、传统与时尚、人文与科技,每逢佳节倍“出圈”。

二、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舞蹈的创意传播策略

(一)主题清晰,依托舞蹈展现传统文化

光辉绚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造就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从而为舞蹈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宝藏。 笔者仔细梳理“中国节日”系列舞蹈节目发现,从洛水边美丽的洛神到星空下出游的少女,从《龙门金刚》到《鹤归来兮》,河南卫视的创意主题并非简单粗暴地堆砌传统文化元素,而是巧妙地使用实物去描绘再现出沉睡于历史长河深处的场景。以最早出圈的《唐宫夜宴》为例,节目创作者将博物馆中的唐三彩仕女俑造型与系列艺术形式相互嵌套,塑造了娇憨动人却又不乏一丝稚气的可爱唐朝宫廷乐师角色,扭转了观众对古典舞过时的刻板印象。河南博物馆陈列的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妇好號尊等具有鼎鼎大名的文物集体为传统文化做注脚,艺术水准极高的《仕女簪花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一改冷冰冰的文物形象,而被赋以人情味的表达,成为有温度的物件;少林寺、龙门石窟等河南省文化地标,少林弟子、乞巧少女、书法大师等人物符号,可以从象形符码的“能指”引申为图示符码、体验和情感符码的“所指”,从而具有更为引人深思的文化内涵,给予观众对其进行深层次解读或想象的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中国节日”系列舞蹈节目对其进行“艺术性还原”和“现代化诠释”,跨越了诗歌、绘画、民俗等众多门类领域,历史场景与人物中传递出的古典风韵和家国情怀,从不同角度全方面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即便是面临分属于不同圈层,有着不同趣缘和业缘的观众群体, 此类节目糅杂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审美趣味,依旧让现代与古代成功对话,也反映了传统文化符码转化的新路径。

(二)内容充实,全方位展示中华美学

“中国节日”系列舞蹈隶属于河南卫视的节目综艺晚会,呈现出独具风味的中华文化盛宴,借助风格鲜明的传统文化符号, 弘扬主流价值观和中华美学,在精神层面努力寻求与观众全体的深度共鸣和情感共振。每个舞蹈节目的编排都无一例外地精心凸显了传统人物形象特点,包括肢体动作、妆容表情、服饰花纹等在内的诸多细节性视觉元素均得到了具象化呈现。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由静态到动态的呈现。 系列节目改变了“文物”固定不变的静态属性,以动态方式走进开放式的奇幻空间。 借助于一组组运动镜头和特效技术的叠加,沉睡已久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生机,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完成与现代观众的互动。 《端午奇妙游》中的舞蹈表演《祈》以《洛神赋》为创作灵感来源,舞蹈表演者化身为翩若惊鸿的洛神,在水下逼真演绎飞天的姿态和灵韵,配合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将原本停留于纸面的文字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动态视觉画面,不仅带来了紧跟时代审美的沉浸式视听体验,也让观众的文化共同体意识得到强化。

2.由单一到杂糅的呈现。 该系列节目结合时代语境,打破了充满严肃性和距离感的优秀传统文化呈现方式,提供了更多角色弹性和表达张力,使得节目的调性更有人情味、情感化。 以《中秋奇妙游》为例,该舞蹈编排以耳熟能详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为原型,将书法艺术与舞蹈表演相融合,舞蹈者在宣纸上潇洒自如地写出行云流水的《墨舞中秋帖》,丰富了影像语言和舞蹈编排的多元化传播途径。

(三)理念创新,多维度讲述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发展的使命”。 “中华节日”系列舞蹈节目将其目标群体瞄准了以Z 时代为主的青春大众,通过节目编排、技术辅助和传播渠道等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为中国故事的创新性讲述和创造性表达提供了新的范本[4]。

1.还原经典,诠释中原文化

“中国节日”系列舞蹈节目采取了别具一格的“戏剧剧场”形式,编织了观众直观交错的故事线。 高冷的嫦娥与玉兔在《中秋奇妙游》的《广寒宫》中翩翩起舞,同时结合彼时刚刚结束太空旅行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借三名航天员的启程与返程之际,献上中秋佳节美好祝福。 通过四位唐小妹的视角,《端午奇妙游》则延伸出了一张彼此交织的关系网:船家小女、宫廷乐官后代、医圣后代、民间戏班孤儿表征着龙舟比赛、糯米粽、菖蒲、艾叶等端午节特色符号,她们均以兼具趣味性与观赏性的手绘卡通漫画的形式轮番登场,隐喻着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与继往开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飞天与金刚共同献艺的《七夕奇妙游》中,节目创作者没有将如今被商家包装的七夕节等同于情人节, 而是追溯并还原七夕节的本真含义即乞巧节,不仅停留在少女祈求爱情的层面,也是古代女性真诚祈求织女神,希望拥有灵巧双手和聪慧头脑的特殊日子。

2.技术赋能,体验沉浸式艺术

媒介融合时代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在VR 、AR、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中华节日”系列舞蹈节目将虚拟与现实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节目情感氛围,观众穿梭于具象化的虚拟空间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视觉饕餮,传统文化随之裹上了“国潮”文化的外衣。 《唐宫夜宴》节目将原本静止的珍贵文物以VR 全景影像的形式,传送至电子屏幕和千家万户,14 位乐伎俑苏醒过来,成为宫廷少女乐师,观众可以随着她们的美妙舞步和节奏,形成宛若“画中游”的沉浸式体验。 传统电视舞蹈节目创作过程经常会出现技术与内容割裂的现象,河南卫视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作品,将技术严丝合缝融入到整个舞台时空与剧情进展中去,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以一种沉浸贴合的视听形式呈现,使得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展开对传统文化和古典世界的无限遐想。

3.打破常规,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

《唐宫夜宴》中一群身穿红绿襦裙、体态丰硕的乐伎形象打破了人们对中国古典舞者“纤细、柔美”的认知;《唐印》则是把台前木偶与台后操作者合二为一,集中凸显出古代女性美中的“柔中带韧”,扭转了“白”“瘦”“幼”等标签化的流行审美,从细节之处重新审视女性的审美变迁。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以更具人情味的姿态融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中,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与新一代观众的交流与互动。 以满足年轻受众追寻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古典审美趣味的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前期造势预热,后期延续热度”的节目营销准则,河南卫视在每次节目播出前,定期发起 “# 唐小妹征名#”“# 全民当编剧#”“# 七夕节的真正含义#”等网络热门话题,调动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自发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思考与探寻,主动搜集并积累相关文献资料或常识,以对即将播出的节目视听元素进行 “完形填空”。 众多微博意见领袖深度解读“中国节日”系列舞蹈节目的构思和细节,能够更佳地实现传播效果。

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传播价值与意义

(一)突破传统节目形态,打造文化IP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能仅依靠一个视频或一期节目的出圈,而是需要打造独特的文化IP,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持久性传播。[5]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强大内聚力、包容性和情感共鸣的文化符号,受众对其具有高度的认同感,河南卫视选取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等代表性传统节日,立足于中原地域文化,通过深度挖掘文化习俗, 进而呈现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精心打造出“中国节日”文化IP,使得传统文化既得到了充满仪式感和趣味性的创意表达,又最大程度尽可能地淡化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意义的冗杂性,能够激发年轻一代的受众主动探索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媒介融合时代里最大化融合年轻用户、聚集流量、聚拢粉丝,取得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促使审美价值回归,引领时代精神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传播格局中,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容易受到各类不友好的西方思潮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建构符合中式古典美学特征的视听场域,平衡东西方、古今、个体与圈层的诉求,创意性阐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举措,均有助于年轻群体树立更为健康的审美旨趣, 形成新时代的思想锚点。新媒体技术的应运而生,改变了传统电视舞蹈节目的意象呈现方式和文本叙事结构,在综合考虑年轻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习惯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不同以往的艺术时空,也使舞蹈这种主要诉诸视觉的古老艺术形式也焕发出了新的青春活力,将更进一步提升电视舞蹈节目的艺术审美价值[6]。

(三)融通新旧媒介形式,提供实践范本

河南卫视“中华节日”系列节目的传播意义与价值不仅仅停留在内容生产层面,对于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改革路径也有一定的借鉴、示范作用。 新的传播技术进一步延伸了人的视觉感官,在媒介融合时代,传播技术不断推层出新,媒体形态日趋全媒体化、智媒化的背景下,视觉传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河南卫视恰如其分地将新技术紧融入内容创新当中,选择用文化内涵吸引流量,而不是用大行其道的资本堆砌流量。 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日益多元化、 多角度和全方位的展现与传播,对标志性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意性诠释可以书写出“中国故事”的新篇章。

四、结语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舞蹈节目,如若无法实现自我颠覆, 就可能被颠覆。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说:“节目用心,观众自然走心。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不仅准确把握了传统文化脉络,更懂得贴近年轻观众的情感。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回归, 节目品质与市场流量的正态发展等改良信号,都让人们看到了电视舞蹈节目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对过度娱乐化和同质化的风气始终保持高度警醒,新时代的舞蹈节目创作者需要始终坚持职业情操和专业素养,不忘初心,使得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舞蹈节目不断推陈出新, 踊跃发挥自己的热情与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卫视舞蹈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融合》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