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湖石造型艺术的手工艺品可塑性研究

2022-03-17 22:51黄竟芳
天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太湖石手工艺品造型艺术

黄竟芳 陈 晨

南京工业大学

太湖石作为中国传统审美符号之一,自魏、晋、南北朝便风靡在文人雅士以及士大夫阶层,经常被收藏、欣赏、把玩,到唐、宋达到成熟的高峰,而后更是在园林设计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太湖石因产于江浙太湖流域一带而得名,其在太湖中经自然的日夜雕琢而不尽相同,千姿百态。天然的孔洞是成就其独特并深得人心的关键。太湖石在造型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结合这一优势以及采用合理的方式对未来手工艺品进行开拓创新,从而达到基于太湖石造型艺术的手工艺品具有更大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一、太湖石的历史与其造型特征

(一)太湖石的历史与其审美价值

1.太湖石的历史

太湖石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名于东晋,至唐、宋时期风靡于世。太湖石的闻名与其成因息息相关,太湖石形成于江浙的太湖中,由于长年水浪冲击,产生许多窝孔、穿孔、道孔,形状奇特。太湖石根据形态可分为三种,即白太湖石、青黑太湖石、青灰色太湖石。由于太湖为其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太湖石文化也因此具有深厚的美学价值及社会价值。这样看来,太湖石实属大自然精心雕琢之物。

2.太湖石具有的审美价值

大自然雕琢的太湖石经风与浪的洗礼,虽为石却带着水的柔美与婉转,可以说具有一种阴阳并济的美。这也难怪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对这种奇石情有独钟。诗人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就有这样一句话:“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概括出了太湖石作为天然雕塑之石的完美,以及带给了人们壮观的景象。由此可见诗人白居易对太湖石之美以及太湖石独特的审美价值的认可。

(二)太湖石的造型特征

1.太湖石的造型艺术美感

宋人米芾最早提出“皱”“瘦”“透”“漏”四字赏太湖石的标准,这一赏石标准的提出似乎也成了形容太湖石的四字真言。“皱”即褶皱,太湖石因其独特的形成原因,表面褶皱遍布,多有凹凸。“瘦”体现在坚硬的磐石经过湖水的冲刷变得棱角分明,有瘦骨嶙峋之态,但却只有不同于病态的瘦之美才能形容太湖石之“瘦”。“透”即形容石身之透,太湖石的通透为它增添了柔美与柔媚,同时空间感增强,这应该也是后来太湖石被人们作为盆景的原因之一。“漏”字应最好理解,因太湖石的孔洞特征尤为明显,孔洞相连可观宇宙之奥妙。

2.孔洞的特征

孔洞是鉴别太湖石与其他石头的主要特征之一。石之所以会造就赏石这一文人活动,是由于石有品相之分,也分三六九等。区分太湖石品相的根本特点还在于其孔洞的分布以及形成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孔洞在分布上的叠加性、空间性以及不重复性决定了太湖石造型的不同,孔洞的分布恰到好处,平衡在不多不少之间,同时符合一种石性,富有石之气韵才被认为是一块好石。

二、太湖石造型艺术的应用

(一)古典太湖石造型艺术的应用

1.太湖石在古典绘画中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赏石艺术在宋代达到高潮。太湖石在宋代绘画中起到衬托庭院生活场景的作用,其作为配景,同时配以林木竹石。例如,在卫贤的《高士图》中,太湖石的造型是画家对太湖石的高度描摹并依据石之韵的修饰而得来,使太湖石更引人注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湖石作为画家的绘画主体跃然纸上,轮廓线条凝重,主体采用圆笔、侧锋的手法绘出太湖石孔洞的凹凸,再加以暗部的渲染,生动形象地向世人展现了太湖石的奇特与浑然天成。

2.太湖石在古典园林中的空间造境

太湖石本就是自然形成的 ,而在中国古典园林布置中,它却富有了生命力 、有了人性 ,根本原因是太湖石与人之间有着历史的 、文化的、美学的渊源 。建造园林者在将太湖石转变为园林风景的过程中融合了自己的意愿 、情感和韵味 ,在营造自然景物的同时 ,更是建造园林者一种情感意绪的描摹 ,这也是古典园林中太湖石作为园林景物的基本特征。加之石本身孔洞的虚与实更是将其形神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 现代太湖石造型艺术的应用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环境中,当代艺术应始终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放在首位,通过对传统经典文化元素进行再创造,并巧妙结合不同材质,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精神内涵,进而追求更高的审美理想。

1.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太湖石造型文化的应用

人们对太湖石的喜爱从古至今未见削减,以至于越来越多基于太湖石造型艺术的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诞生。艺术家巧妙地将陶瓷与太湖石形态相结合,陶瓷本身的白净、圆润、通透更凸显了太湖石孔洞的奇妙特点。

2.在现代雕塑艺术品中太湖石造型文化的应用

王长明的太湖石雕塑作品《云上的生活》对太湖石进行了大胆切割,对这个极具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符号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与创新。太湖石不再以完整形态出现,它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孔洞,改变太湖石婉转的形态,结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对理想的追求,着重突出艺术品本身的特点,使古韵焕发出新韵,将被赏的石头蜕变成一件当代艺术品。

三、基于太湖石造型艺术下手工艺品的可塑性

太湖石的造型艺术之美有利于传统艺术继续在当代艺术中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艺术家基于艺术的思考,通过对表现手法、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部分或整体的解构和重建,从而衍生出独具当代韵味的艺术品。如今人们生活在追求物质与美的时代,设计的需求在市场上的地位愈发升高,这也是现代基于太湖石造型艺术下手工艺品应该重视和追逐的状态。

(一)材质选择的多样性

传统的太湖石独立于天然的石灰岩之上,古朴、自然是其主要特点。随着人们对不同材质、肌理的挖掘、探索,在传承太湖石文化的同时将不同材质融入手工艺品的创作中,并且致力于孔洞造型的体现。

(二)孔洞造型的表现形式多样

太湖石造型并不一定是圆润的、秀美的。太湖石本身未经雕琢的“皱”也是一种独特。孔洞造型也并不局限于圆润、光滑。

(三)局部与整体的展现

太湖石造型表现在绘画中可作配景也可作主体。太湖石本身的孔洞特点识别性高,在手工艺品的制作中也可选择局部特点并结合其他符号元素来展现。

四、结语

基于太湖石造型艺术的手工艺品只有通过不断地传承与变革,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突显其自身的文化魅力与艺术价值。太湖石作为中国的一种审美符号应不断地扩展其可塑性,不断地创新,让太湖石类别的手工艺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猜你喜欢
太湖石手工艺品造型艺术
李卫平作品
李卫平作品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赏石:太湖石
洱海太湖石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意大利手工艺品传承百代
民族手工艺品创客教育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