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参与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机理
——基于青少年价值观形塑视角

2022-03-17 22:16
河南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研学黄河青少年

王 宁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2021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黄河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江凌[1]提出,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基本支撑和集中体现,以中原文化繁荣兴盛推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以黄河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为统领,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以夏文化研究为龙头,深化黄河文化的研究阐释;以打造重大黄河文化品牌为载体,讲好“黄河故事”;以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推进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有利于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的制度体系。李庚香[2]提出必须对黄河政治文明的思想内涵与实践得失进行审视、提炼、转化、创新、运用,以增强国家现代治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文化自新、文化自强。樊跃发、任静华[3]提出推动中原黄河文化传播的三个重要途径包括创立实践观光教育基地、运用新媒体传播、开展课堂教育。杨艳萍[4]探索了开发黄河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路径。罗春芳[5]探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原因、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引导青少年儿童主动阅读经典,规范青少年儿童的行为,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等手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学术界对黄河文化的研究多是以宏观层面总结为主,对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青少年如何通过黄河文化核心价值的学习引导的具体实施办法阐述较少。笔者以河南省图书馆对黄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创新的作用机理入手,以期能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形塑提供有效手段。

1 黄河文化精神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塑影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是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的总和,包括一定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黄河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能够为铸魂育人提供重要支撑,其中的道德、思想可帮助立德修身,文学、艺术可用来提升素养,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宝贵财富。在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中,通过家庭、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学校等多共建,将黄河文化通过简便、易得的形式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去,将“文化传承”“黄河文化”的观念厚植青少年心中,对青少年的品格培养、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能故步自封,要看到黄河文化的多样性,让青少年更加了解和学习黄河文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赓续国家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将黄河文化“走”进开学第一课,树立感悟黄河文化的家国情怀、发掘学习黄河文化的理论深度、实践高度,感受黄河文化历史厚重,在参与中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认同,通过拓展青少年学习黄河文化的空间,激发青少年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认识和体会到黄河文化与他们息息相关,使其以后参与应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时能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

2 图书馆参与黄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机理

2.1 以特色资源挖掘实现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功能

有百年历史的河南省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珍贵的善本,引领着全省的数字化建设,研究黄河文化特别是中原地区黄河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从人文、地理、民俗、科技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梳理,向读者推介有关黄河文化的馆藏图书资源。并通过读书分享会、专家论坛、特色资源展示等手段系统介绍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及传承。河南省图书馆一直以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先后通过申报专项资金,打造鲜活的特色资源。比如河南省图书馆从河南诗词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全唐诗》《全宋词》《百年绝句大典》《诗韵合璧》《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等众多资料,从中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诗词。运用科技手段,再造场景,拍摄成短片。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游”“学”结合的形式呈现,内容为河南籍诗人写河南地域或事件的诗词,以青少年可接受程度为脉络划分,讲述河南区域内杜甫、李清照、岳飞等著名诗人以描写河南地域文化历史的诗词故事。完全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诗词故事里的黄河文化资源,帮助青少年树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造黄河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通过建设黄河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平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以独具地方性、交互性、特色性及便捷性的互联网数据库服务于广大读者,把黄河文化的传承与科技创新推广到全省各地公共图书馆,进而普及到更多读者人群。比如河南省图书馆通过申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确定“中原神话故事”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三年计划,计划完成《中国神话经典动漫·河南篇》建设,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等10个神话故事,进行全新创作,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图书馆通过加强各类资源、平台、载体的整合,进行数字化展示和品牌化宣传,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打造黄河文化遗产品牌文化活动,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传承。

2.3 开展沿黄流域城市青少年特色研学活动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目前弘扬民族文化、黄河文化、振兴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方针政策不谋而合,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通过搜集、筛查、整理黄河文化文献资料,与沿黄流域城市图书馆进行黄河文献及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合作,策划省内外各级公共图书馆参与黄河文化相关的系列数字资源建设,以及特色研学案例和研学基地推介展示。在利用好图书馆资源的基础上,创新青少年校外教育模式,遴选推广一批黄河研学精品课程,组织开展系列研学实践活动,进一步畅通青少年黄河研学实践路径,搭建黄河流域研学高品质共享合作平台,引导青少年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历史文脉,有效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比如利用实地考察沿黄地区地理环境、文化生态,打造以黄河文化、历史遗产、古代科技为主题的研学之旅,让广大青少年通过学习精品课程,参观博物馆,走访历史遗迹、研学基地等,亲身感受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

3 黄河文化传承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黄河文化精神价值及符号意义的挖掘还存在困难,相关文化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梳理及充分开发,文化价值与科技产业融合度较低。一是黄河文化的内涵不明确,价值阐释较为薄弱,缺乏系统挖掘、研究和保护;二是黄河文化的传承在活态展示方面形式不丰富;三是黄河文化宣传方式和传播手段相对滞后,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不高。各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产业的跨界创新发展[6]。

另外,青少年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黄河文化的深入了解,缺乏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符号,缺乏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引领及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的展示黄河文化的载体及体验手段。黄河文化面向青少年的传播体系尚不完善。省内特色优势公共服务平台在为青少年提供黄河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显现出相对落后和发展缓慢的特征。黄河流域的大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偏弱,给传播发扬黄河文化的先进性和持续性带来较大考验。

3.2 应对策略

3.2.1 丰富传统黄河文化故事的传播形式。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现黄河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及时吸收黄河文化的新形式、新标志,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对黄河文化符号的认同感塑造方面,要构建黄河文化元素的媒介传播矩阵,积极策划黄河知识普及活动,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平台,加强青少年黄河文化普及教育。

3.2.2 提升黄河流域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发展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巩固和完善黄河流域公共文化服务。通过组织或举办各类黄河流域民间文化艺术的推介或研讨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嫁接和创新,促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彰显黄河文化的当代价值。

3.2.3 创新各种文化建设的载体。从文化产业角度出发,对黄河流域的发展载体进行全新的谋划和建设,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符号的意义与内涵,设计含有黄河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研学基地、文化传承馆等,提高黄河文化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促进各种黄河文化载体的更新,为黄河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坚实的生长根基和弘扬平台。

猜你喜欢
研学黄河青少年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青少年发明家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