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生活情境和游戏情境的高效整合

2022-03-18 09:23陆凤清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生活化幼儿

陆凤清

摘 要: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逻辑性,学习数学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情境化可以使学习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数学情境的整合,能让幼儿学习数学更加有效和有趣。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6-0011-03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Life Situation and Game Situation in Kindergarten Math Activities

——Take "Ring Count" and "Sort by Law" as Examples

LU Fengqing  (The No. 1 Kindergarten in Chengdong, Gutian County,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knowledge is highly abstract and logical,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huge challenge for young children. Contextualization of collective mathema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make learning concrete, vivid and interesting. The integration of life-oriented and game-oriented mathematics situations can make children's learning mathematics more effective and interesting.

【Keywords】Children; Mathematics; Teaching situation; Life-oriented

数学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由于幼儿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数学知识却是高度抽象的,所以学数学对于幼儿来说富有挑战性。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情境化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学习,让学习数学变成具体形象、可感知的过程,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因此寻找和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情境化,会使幼儿学习数学更加有效和有趣。其中,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数学情境的整合,让幼儿数学学习更加高效。

1.抓住生活契机,巧妙利用数学情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提出数学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幼儿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不是要生硬灌输数学知识,以免产生厌恶的负面心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能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活动需要幼儿在操作中调动各种感官与材料互动,进而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抓住生活契机,利用生活情境教学能为数学教学减负,缓解教师数学教学时要自制很多操作材料的疲惫感,让教师教数学时也能体验“一支粉笔走天下”轻松感,解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方法的研究,让生活化情境更好地融合所授数学知识和技能,让幼儿真正体会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1)数学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

幼儿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书写概念的含义。以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感兴趣的事物、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为学习数学的素材,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内容,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是触手可及的。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联欢会”“过生日”这样的情境创设,这样会给幼儿错觉:数学都跟节日等特殊的日子有关。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其实还是不够贴近幼儿的生活,应该要跟幼儿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环形计数”(中班计数)活动中,结合幼儿每次玩了玩具都要收拾玩具的生活环节,教师设置了“送玩具回家”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在产生的问题冲突中发现问题,引导其自主解决问题。首先投放不同的环形玩具,通过数玩具边缘图案的数量进行归类整理,由于还没教授环形计数的方法,在归类摆放时一些幼儿会因计数错误而将玩具送错,成果展示时小组间互相观察纠错,自然过渡到环形计数方法的学习(确定起点,按一定方向依次数数)。“按规律排序”(大班ABC创造模式)活动时,先搜集幼儿生活的幼儿园里(如班级、操场、大环境等)环境创设中两种颜色按规律排序的图案或物品,拍摄照片,取舍、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制作成影集课件供幼儿欣赏学习。“引导幼儿观察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有两种颜色按规律排序自然过渡到三种事物按规律排序的学习。玩具、环境布置是幼儿每天来幼儿园都要接触的,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有助于缩短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距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化,更易于幼儿接受。数学是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炼出来,将事物的共性集中起来,具有抽象性。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实物琳琅满目,幼儿数学活动取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选材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类比,选择典型的、科学性强的素材和操作材料,正向引导幼儿不断观察探索、思考总结,真正感受到新知形成的过程,才能更有助于数学知识经验的获取。

(2)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

数学活动要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幼儿将已有的数学经验重新建构和组织,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指导不是外部的强迫,它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以使它最充分地实现自己。”只有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才能激發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一些数学活动喜欢设计这样的结束环节:请幼儿回家去找找看,什么事物也是运用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方法?而这句话常常变成一句空话,大部分幼儿听过却忘了,或者教师没有组织幼儿再次集中交流分享收集到的信息。数学不是纸上谈兵,教授新的数学知识后教师应该让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数学活动才会真正发挥学以致用的效果。“环形计数”活动最后环节抛出问题,让孩子说说生活中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能用环形计数的方法,让孩子思维跳舞、尽情畅谈。目光扫视就能发现很多可以用环形计数的物品,如班上的点钟、美工区摆放泥工的边缘有镂空图案的盘子、吸顶灯上的环形图案、皮球等,自觉跳出形状(圆形、方形、扇形等)和图案排列方法(四周环绕、中心旋转、里外交错等)的局限。教师则准备了课件:妈妈的项链、摩天轮、西瓜、莲藕、青花瓷盘等,让幼儿学习计数的同时感受环形图案排列疏密的区别,感受环形图案的美,拓展所学知识,丰富了生活经验,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按规律排序”活动中,主要是运用颜色规律(红、黄、蓝)和自我身体动作(拍手、点头、叉腰、蹲下、声音等)规律来学习和练习的。将知识经验整合和升级后,将获得的三种不同事物按规律排序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班上的环创花边图案、唱歌时的音乐节奏、时间(每天、每小时、分钟等)、季节等,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幼儿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理解练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数学认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使生活更加方便。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与数学教育有关的事物,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材料和经验,将数学与幼儿一日生活融合,从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再用所构建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现了生活中数学的美和价值。

2.开展竞赛游戏,悉心设置学习情境

游戏是最受孩子喜爱的,在数学集体活动中创设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情境,有利于幼儿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能马上反应幼儿是否掌握了所学数学知识,并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竞赛游戏是中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方式,竞赛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幼儿总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为了游戏的需要,幼儿往往玩中生智,争取最终的胜利。竞赛游戏的方式可以分为个人竞赛、小组竞赛和全班竞赛,在集体活动中中班可以适当地引导幼儿合作竞争,在个人竞赛之余慢慢增设小组竞赛;大班幼儿竞争意识强且富有合作精神,在个人竞赛之余可以更多地设置小组竞赛和全班竞赛。竞赛游戏的内容可以分为对抗游戏和闯关游戏,在互动、竞争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体會成功的喜悦。

(1)闯关游戏

数学闯关游戏是设置不同难度(由易到难)的关卡,让幼儿层层攻克,训练数学技能,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小组闯关游戏不仅能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积极地进行思维碰撞,还能让幼儿互相借鉴学习,构建自己的数学经验。幼儿数学闯关游戏要明确游戏规则,每个幼儿都要清楚地明白游戏的每个步骤和规则,注意不要随便变换游戏规则,要在难易程度上进行由浅入深的调整。幼儿主要是单维思维,多维思维容易导致他们知识概念混乱。“按规律排序”活动中设置了小组闯关游戏,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A、B、C三个不同事物的排序练习,一共设置三个关卡,每关规则不变,在内容上提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一关是三个动作(ABC)排序,每组队员商量出三个不同动作,确定起始点和方向,然后用身体动作排出有规律的队伍。第二关是创造排序,每组队员商量创造出与ABC不同的排序规律并合作排列出队伍。由于规律排序要求两组动作以上,所以排序的时候要注意各组人数,可以按AABC、ABAC、ABCC之类的四个一组的规律排序,也可以按五个一组排列等。第三关是你排我猜,一队商量创造出规律并排好队伍,另一队猜测对方所排列的规律。为了不让对方猜出自己的排序规律,幼儿绞尽脑汁,推陈创新。在闯关竞赛时不需要选队长指挥,以免有个别幼儿懒于动脑思考,限制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要求幼儿能主动与同伴商量协调,自觉接龙配合动作,具有高度的自主与合作能力。队员们既是参赛者,又是裁判员。当一组队员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排序时,另一组队员当裁判验证判断,确定排序规律正确与否,让所有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中,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分析判断对方的排序规律是否过关。闯关游戏也常常伴随着有趣或有意义的故事情境,如勇士救公主、寻找宝藏、环游星际等。闯关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数学,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全身心投入游戏、积极主动地学习,还注重幼儿数学品质的培养。幼儿在小组闯关游戏中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沟通交流、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思维特别活跃,还要求幼儿具有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勇于挑战,最终体验到成功的自豪和劳动的乐趣。

(2)对抗游戏

数学对抗游戏,就是幼儿之间互相竞争、巩固或创新所学数学知识。小组对抗游戏不仅让每个幼儿都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想方设法取胜,还培养了幼儿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数学集体教学更加有效。“环形计数”活动一开始就使用了小组对抗游戏“送玩具回家”。先将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每个小组的环形玩具形状相同(方便教师验证时辨认边缘图案的数量),但颜色不相同(红、黄、蓝),这样既使游戏公平,又区分了各队。各队队员在送玩具回家的过程中争分夺秒、争先恐后,注意力高度集中,既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动力,又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按完成时间的先后和正确率排名,并请成功的幼儿分享交流“又对又快”完成任务的秘诀,然后再次打乱玩具进行环形计数分类,使两次操作有质的推进,行之有效。在分组活动时,教师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材料,第一组是“给盘子分类”,提供不同形状且边缘一圈带有不同数量图案的盘子若干,请幼儿数一数盘子上的图案数量(10个以内),然后把有相同数量图案的盘子叠放在标有数字记号的分类格里;第二组是“数花朵”,提供花环若干(颜色干扰、大小形状干扰、摆放位置干扰),请幼儿数一数花环上花朵的数量(10朵以内),然后将有相同数量花朵的花环放在标有数字记号的分类格里;第三组“小小设计师”提供各种形状的彩纸,让幼儿根据中间贴的数字,在彩纸边缘或中间按照环形方向画上(或贴上)相应数量的图案。幼儿在这个环节自发地进行了对抗游戏,小组间进行了竞赛。对抗游戏一定要注意公平公正,材料要一致,规则要明确,小组间成员的能力水平要势均力敌,才能保证对抗赛结果相对公平。不能为了追求对抗的胜利而排挤能力弱的幼儿,甚至让他们放弃参赛。数学能力弱的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更需要教师的保护,可以让他们与能力强的幼儿搭档调配。

竞赛游戏是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获得数学知识。游戏一定要注意难度的把握,要了解每个幼儿的前数学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制定出适合孩子“跳一跳就能得到”新知识的游戏内容。竞赛游戏一定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自信心,在游戏分出胜负时注意语言的表达:“××队胜利(赢了),××队差一点点胜利(赢了)”,尽量不要用失败(输了)等字眼,以免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不用承诺胜利后将会有什么奖品,让孩子单纯地享受游戏的过程,不用物质诱惑,如果一定要奖励,那就要同等对待,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

3.结语

在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将生活情境和游戏情境高效整合,幼儿在感性经验和兴趣中学习数学,使数学集体活动不再枯燥,不但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幼儿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推波助澜,而且在操作学习中构建自己的数学新知识。在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情境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整合,不仅使数学教学更加有效,也是对《指南》的再次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张俊.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本文为2020年度古田县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基于核心经验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情境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TJYKT2020-187)研究成果。

3722500589285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生活化幼儿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