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应然取向:德育与法育统一

2022-03-18 01:59武汉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杜晓雯
成才 2022年17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德育

■ 武汉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晓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兼顾法育与德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不能代替法治教育,正如“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法育与德育两者在思政教育中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高校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建设、培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

1 现实指向:德育与法育相统一的时代诉求

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高校作为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高校法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包含一部分法律内容,但是教育内容缺乏全面性,没有形成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这使得高校法治教育缺乏系统性。

高校法治教育要始终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科学的学理性转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深、悟透、做实,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从而结合社会实际问题,提高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法治水平提高对国家的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2 优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环境的时代要求

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法治文化的建设。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不仅受刚性制度的约束,也受文化氛围的影响。培养人的法治思维,推动高校法治教育就要激励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信奉法律。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法治文化在精神层面的熏陶,如果全社会都将法治意识、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治教育就具有现实性。

法治意识是行为个体在法律运行中对法律的本质、法律的价值的动态认识过程。高校法治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而且要在实践中坚持依法治校,法治工作是一个贯穿性和经常性的工作,需要学校从各个环节和各个角度不断地渗透。其中重视法治文化,重视思政教育对法治文化的引导作用,强化道德教育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与法律相关的社团活动,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如在校园开展模拟法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平时所学的法律知识,这种体验式、互动式的法治活动让学生真正实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1.3 高校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培养具有时代担当的高素质的时代新人,高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不断下功夫。新时代高校必须确立符合国家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德育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要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需要追求教育的终极目标。

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法治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自觉践行相关的法律要求是大学生成为推进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专业人才和知法守法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关键路径。另一方面,在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又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每个人都是生活于社会上的人,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社会道德的束缚,法律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高校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法律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自觉守法、遇事用法的自觉性的培养,让学生从内心遵循和信仰法律,养成依法依规办事的好习惯。

2 逻辑指向:德育与法育相统一的可行性

2.1 德育与法育相融合的理论契合性较高

法律作为一种意识形式,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分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法律的起源具有一定的物质性,存在于人们的物质活动中,与现实的物质行动直接相关。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注重法律的完善,法律的健全离不开每个公民对法律的学习。

抓好意识形态领导权就要坚持法育与德育协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一定经济关系中,资产阶级除了以国家形式进行统治,还产生学校、监狱等专政机关作为统治的国家机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权益。抓住思政教育平台,加强法治教育就是为了让更多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全社会都对法律产生信仰,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必然,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

2.2 德育与法育相融合教育内容关联度较高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成就和科学总结。思政教育旨在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建立良好的政治信仰,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新时代自由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从内容看,德育和法育都在培养政治信仰和法治信仰上达到契合。坚持成功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什么意义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坚定法治信仰,提高法治能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重视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这块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不断完善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学习蕴含科学真理的法治思想,同时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主动运用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高自己的法治能力,为全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德育与法育的育人方式互补性较强

法育和德育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手段。法治教育一般是以一种刚性的法律约束人的行为,让人们认识到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德育则是柔性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道德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这两种不同的育人方式来看,他们都发挥着价值引领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在育人方式上具有互补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良性互动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早在《唐律》就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法治需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先行,在治理的过程中,如果对道德建设没有追求,那么法律就成为奴役人们的工具。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征。法治的运行离不开道德的支持,法律是对人的行为做出的一种外在的规范;道德则是对人内心进行约束。要加强法治教育,其中的一个前提就要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保证在思想道德层面切实地遵守法律,在行为上自觉地与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高校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做到法育与德育两手都要抓,为学生更好的立足社会保驾护航。

3 实践取向:德育与法育相统一的方法路径

3.1 把握思政教育主阵地,培养法治意识

高校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法治与德治在国家治理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既要发挥法治对德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也要突出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高校作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重要主体,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法治教育的融合。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加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用法治案例,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理清法治思想,提高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采用辩论赛、新闻播报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注重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通过设计历史情景剧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法治国家的探索之路,以史鉴今;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注重学生视野的开阔,开拓学生的世界视野,提高学生对现实方位的认知。

3.2 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坚定法治信仰

“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只有树立对法律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法律源自于人们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人们内心的法治价值是人们在不断学习法治知识的过程中内化于心的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和调控,学生应对社会上的难题自觉地信任法律,积极用法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利用专业优势,精心打造校园法治文化,才能使法治文化更接地气、润人心。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重视新媒体的传播,打造具有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的法治文化宣传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坚定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治的情感认同,在实践过程中对法治自觉遵循。加强法治教育,必须在学习法治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强化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让法治内化于心,坚定法治信仰,坚守法治。

3.3 融合教育理念,深化法治实践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之必行。”良法善治,判断法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就要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同样高校法治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学生学习了多少法律知识,学生的法治意识有多么强,而且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始终坚定法律信仰,在具体的生活中灵活运用法律的能力。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不断与他人进行交往,这样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上的交织。在交往的过程中,运用法律知识对问题的解决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法治教育的主体,高校思政教育主体要始终把提高学生的法治能力作为教育现实目标。一方面,提升法治能力,在于可以对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有理性的判断。人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选择和干预。培养法治能力,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已经产生的行为或者还没有做出的行为进行预判,从而清晰地知道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要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把法律知识的学习作为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安全网”,最大程度实现学生“软着陆”迈入社会。因此,高校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有道德修养的个体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在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也要提高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一些侵权事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作斗争。

4 结语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将法治教育贯穿到思政教育的始终,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具有关键导向作用。一方面,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度契合是法治教育的时代要求。坚持以时代诉求为契机,结合科学的法治思想,实现法治教育的科学化。另一方面,法治教育要实现规范化,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主体的法治意识,从隐性层面营造法治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法律能力。但是对于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上需要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探索,改变传统教学范式,实现由知识传输向素质提升育人目标,这也是今后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