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22-03-18 01:59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成才 2022年17期
关键词:竞赛比赛英语教学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杨 慧

0 引言

随着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技能要求逐渐提高,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其对于提高学生未来岗位英语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突飞猛进,成效显著。但从总体来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相对滞后,大多院校仍采用以教授为主的方式,注重知识理论,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导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出现学生学得累,教师教的苦,学生整体英语应用能力较弱,社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因此综合教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提出需针对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本论文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各类竞赛作为载体,采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教育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其能够给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1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含义界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从本质上来看是基于英语学习特点出发,能够为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技能竞赛,使其获得技能实践经验,最终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等。在开展比赛过程中,教师能够将在学科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融合,进一步实现教学合一,真正达到教学做一体化,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改革的动力,能够使技能竞赛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同时采取技能竞赛的方式考核学生英语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还能够对教师整英语教学质量进行考核,检验最终改革成效。

2 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具体策略

第一,第一课堂比赛。在开展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合比赛,真正使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进行融合,根据课程单元内容进行技能设计比赛,可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演讲、话剧,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能够将原有口语部分与传统课程脱节教学逐渐发展为问答模式和视听说一体化演讲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使用的教材为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其涉及到社会、职业、旅游、健康等多个方面,学生可从中挑选熟悉话题开展主题演讲。除此之外,高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教育,目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为提高学生参与率,要求在开展教学中结合不同单元为学生合理安排英语比赛,开展方式形式多样,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率。比如教材中每个单元第一环节——口语表达部分: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主题。例如:第一单元 Hi,Hello!本单元内容简单易懂,但对于学生来说,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问候方式并不在意,只会机械地重复上小学就已掌握的问候语。比如,在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第一次见面,我们就不能使用早已倒背如流的英语句式来打招呼,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医生的问候可能是:hello?(用声调,表示询问)what's wrong/the matter with you?通过这样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英语的学习、使用要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教师可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恰当使用英语。这样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实用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相互评比,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能在同伴的互学、互评中扎实掌握对英语的准确使用。

第二,第二课堂比赛。随着线上英语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线上教学方式不断更新,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我校采用的教材——新编实用综合英语教材(第五版)配套的线上教学App:Ismart学习软件,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读、写、练的平台,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评、比、测的好助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学习主体地位更明显。另外,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传统教学环境下,有限的课堂时间剥夺了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而线上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随时分配各类小组或个人竞赛任务,学生按时提交。相比传统教学,学生有更多施展个人英语使用能力、综合技能机会。通过线上线下课堂的结合,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不同行业中英语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参赛能力,另一方面更是培养适应行业的英语人才。

第三,教学内容应体现实用性、职业性。结合目前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出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不只是帮助学生打下良好语言基础,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中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将英语运用到具体行业中的能力。通过各类技能大赛,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在各行各业中的准确运用的重要性,更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与行业有机整合的过程。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介绍与行业相关的术语、语法、句式等内容。比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能够充分围绕岗位需求,将旅游管理方面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相融合。以各类竞赛作为平台,学生不仅展示了专业知识,更是实现了英语教学与行业自然融合。

第四,将比赛成绩纳入到学生考核体系中,近年来,高职英语考核中一般采用终结性或过程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使用更为广泛。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集中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其中第一学期学生总成绩分为: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比例为6:4;第二学期以考察课方式进行,在学生平时成绩中需纳入课内外英语活动以及竞赛成绩,对于课内小规模比赛,教师应当制定符合课程标准的考核方案。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因此需进行分层考核,为学生构建成绩档案,并保留竞赛成绩,使其能够成为学生英语课程考核的重要参考。对于课外比赛获取的成绩也可适当加入考核体系中,并将其计入学生平时成绩,进而能够鼓励英语基础良好的学生不断努力,安抚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不断进步,以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最终目的。

3 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成效分析

第一,采取比赛模式更好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改革。针对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采用比赛方式推动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教师做中教。比如按照不同单元的主题内容教师设置不同的行业情境,根据行业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设置目标任务,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英语比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任务准备和完成过程中能够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第二,采取比赛方式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的方式,传统教学趣味性较低,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然而将英语比赛与教学进行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将“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比如:在电影对白比赛准备时,以小组作为单位,学生可以合作寻找素材,并主动向老师进行问题解惑,教师帮助纠正发音。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评价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把比赛成绩纳入参考范围,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比如:在全国英语大赛和“外研杯”大赛中会涉及到图表描述、情境交流这两个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地道的发音,更需要提升学生英语应变能力。现场描述和概括能力就是极大的挑战。鼓励学生参与这种类型比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第三,通过比赛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采取英语竞赛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由于很多英语比赛是以小组或班级的方式开展的,比如单词比赛,短剧表演等,为获取好成绩,一些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学生会主动帮扶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为获得良好成绩努力进步。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采用英语比赛的方式能够逐渐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为之后就业提供良好基础。除此之外,采用比赛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面向观众进行演讲,缓解不良情绪,也能够提高公众场合讲话能力,对于后期就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打破传统教学束缚,以实际运用为导向,一方面促进教学内容合理整合,另一方面学生对英语学习与行业运用紧密相连。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其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联,整个教学过程由通用型转为融入型教学,有利于建设高质量教学团队。在参加各类英语技能竞赛指导时,对英语教师来讲,是专业能力提升的机会,更是了解行业的机会,这将加快教师走进行业、了解行业的步伐,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设。

4 小结

总而言之,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采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英语竞赛中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习创新竞争能力,对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竞赛比赛英语教学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我看竞赛
选美比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