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问题及提升思路研究

2022-03-18 01:59贵州工程职业学院袁世界
成才 2022年17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教育素质

■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袁世界

0 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的全新理念,贯彻落实党的方针,以提升国民的综合素养水平,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培养出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推动当代教育体系改革,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1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

1.1 道德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生源背景复杂,家庭条件、学生成绩、生活环境等质量参差不齐,是一群复杂多样的群体。通过与学生长期接触,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综合素质存在明显问题,特别是在道德素质方面。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素质发展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未能保证政治素质的全面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低,难以将优秀的道德品质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导致行为的规范与自律效果不佳,影响自身的发展。

1.2 文化素质不够高

文化素质不高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存在的素质问题,如学生的文化理论素质较低,在计算机应用、空间判断、观察分析、信息处理、创作书写、思考学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最终影响学生的人格完善,对后续的成长与学习产生一定的限制。

1.3 职业素质不扎实

职业素质包含的内容较多,如交往素质、劳动素质、职业岗位素质、知识技术运用素质、协作素质等,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现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素质不够硬,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对市场适应性降低,降低就业几率。

1.4 身心素质不够健康

身心素质包含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等,可以说是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融合,要求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注重身体的综合素养,同时发展自身的心理素质,如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等。但现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身心素质呈现出不健康状态,尤其是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负面思想,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2 高等职业生综合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对高等职业学生综合素质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综艺节目、电视剧、自媒体等信息的传播,对当代的学生精神思想产生一定的侵蚀,危害大学生的精神健康。同时由于全球化发展步伐加快,大量西方的不良思想文化传入我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强权主义,最终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2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素质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是学生在未踏入社会时的主要生活场所。如父母外出务工家庭、低学历父母的教育问题、言谈举止和日常生活环境等,均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家庭结构也在发生明显的转变,大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产生一定的“溺爱”,导致学生的吃苦耐劳、意志力、独立性逐渐被削弱,降低自身的责任感,甚至形成性格上的缺陷。

2.3 学校原因

学校因素产生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在民办高职院校方面,学校只重视学生技能教育,缺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过度注重课本知识,加上学校缺乏既有深厚的思政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要求及社会期望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整体的教育目标不够清晰,呈现出一定的片面化,未能根据现阶段社会对高等职业的要求培养,导致人才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差距,造成现阶段的人才自身素养水平降低,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4 学生原因

受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性质影响,其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导致学生自身的心理与普通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对学生自身产生影响。如学生自卑心理较为明显、逆反心理较强等,造成自身容易出现情绪失控情况,缺乏自我控制。同时对未来的迷茫,缺乏上进的动力,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未来能做什么。

3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思路探索

3.1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化素质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应根据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开展创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化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同时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制定全新的发展计划,打造优质的理念,以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例如,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常见的实践法、引导法、形象法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从学生的思想、知识、道德、能力、心理等多个角度开展,帮助学生全面开展实践,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水平,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态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3.2 建设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教育能力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前提。在发展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教育能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整体的教育效果。例如,某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以“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理念为主对教师开展培训,完善教师的人格与专业素养能力,促使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学会为人师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育人的目的,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基础课程设置提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基础课程设置,明确现阶段教育发展目标,形成完整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明确当前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机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渐产生良好的自信心。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开展学习,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研,深入开展分析,保证素质教育呈现出系统化,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技能水平提升空间,设置出合理的课程,以培养出综合型素质人才。

3.4 强化辅导员队伍素质教育培训与培养

辅导员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引导者,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明确辅导员自身发挥的作用,积极强化辅导员队伍水平,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培训,通过提升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来引导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合理地引进辅导员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综合型人才,掌握当前最新的教育理念,遵循人才引进原则,拓宽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知识视野,促使其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引领学生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其精神传递。同时深化学生的思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强化自身的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3.5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能力评价体系

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学生素质能力评价体系,优化现有的评价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整体的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通过科学的评价明确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现状,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素养水平。明确学生素质能力评价标准,优化评价方式与路径,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开展自我教育,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掌握知识内容,形成学习自觉性,自我进行约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6 强化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完成职业技能教学,职业技能鉴定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等的主要场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和企业环境。建立全面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素质的重要因素。同时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采取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能够帮助高职院校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利于学校实现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4 结论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并随着教育改革创新,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技能型人才,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应加强重视力度,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促使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得到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教育素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