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2022-03-18 03:02贾丽红杨丽超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乡风视域

贾丽红,杨丽超

(1.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54;2.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贫困是影响人们美好生活的限制因素。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要遵循的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而人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人类的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阶段。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进入了相对贫困的治理时期,优良的乡风文明能够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撑、思想引领。因此,在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1.1 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相对贫困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绝对贫困主要解决基本生存物质问题,相对贫困是贫困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解决精神文明发展的问题。在绝对贫困时期主要是依靠外在政府的帮扶,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关键在于个人脱贫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的是村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培育。正如习近平所说:外力帮扶非常重要,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不作为,即使外力帮扶再大,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只有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2]。通过培育乡风文明激发村民的内在动力,激发其提升自身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内外融合,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1.2 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提供优良环境

在相对贫困治理中乡村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开展及成效。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3]134。优良的外部环境是推动相对贫困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乡风文明建设就是在新时期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质的新型村民群体,从而构建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崇尚现代科学文明的新乡风;形成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和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关系,以及清正廉洁的党群关系,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提供优良环境。

1.3 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提供主体力量

相对贫困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相对贫困治理中需要坚强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相对贫困治理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相对贫困治理工作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乡风文明建设能够通过宣传最新时事政策、表彰先进乡贤、给予脱贫攻坚中的先进模范物质奖励等途径,向村民群众展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断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是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主体力量,从而主动参与到相对贫困治理工作中去,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内生主体力量。

1.4 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思想支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以后,要继续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乡村振兴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乡风文明建设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能够为乡村民主政治发展提供思想条件;能够为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乡村提供精神支撑;能够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提供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优良的乡风能带领乡村经济整合、政治交融、文化融合、社会和谐、生态和谐,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思想支撑。

2 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境遇

2.1 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机遇

2.1.1 乡村经济逐渐多元化

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乡村经济成分也呈多元化形势。由传统单一的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向以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乡村的主流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乡村经济转变。市场经济其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激发了村民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的思想。在脱贫攻坚战的时期,党和政府采取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经济、创办扶贫性工厂等一系列经济措施,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同时也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元化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乡村经济基础的不断夯实,也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下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机遇。

2.1.2 民主政治感逐渐加强

脱贫攻坚战的有效实施也使得乡村相对贫困人口对于反贫困思想、反贫困政策的了解逐渐深入。激发其主动关注反贫困工作的热情,使其对于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有了全方位的认识。这不仅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也使其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政治感不断加强,为相对贫困治理工作下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机遇。

2.1.3 村民主体性认识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解决了相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资料的问题,在基本生活物质资料满足的基础上,相对贫困人口的思维方式也日趋理性化。逐渐意识到自身在相对贫困治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到相对贫困治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自身的内生动力,要通过自身不断学习专业技能才能做到不返贫。同时反贫困政策也保障了村民的土地经营自主权、农场产品经营自主权,相对贫困人口主体性的不断增强也为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主体机遇。

2.1.4 崇尚科学技术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进入相对贫困治理时期,随着人们主体性的提升、政治参与感的加强,人们也逐渐从信奉封建迷信转向崇尚科学技术。在消除绝对贫困的进程中,科学技术使得他们受惠,也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从而自身具备掌握一门生存技术的能力。崇尚科学技术思想为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技能机遇。

2.2 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中存在的问题

2.2.1 道德水平不高

在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的建设依旧存在村民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是个人主义抬头,忽视集体利益。一些村民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公德、集体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一己私欲、不惜将集体利益抛掷脑后。价值取向不符合主流价值观,随手乱扔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出口成“脏”,造成不良社会风气。另一方面,金钱至上错误观念较普遍存在。长期以来的贫困使得村民们对贫困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解决了绝对贫困基本生活资料满足的基础上,村民们对金钱的渴望很强烈,有时候邻里关系也因“重钱轻义”的不良思想而陷入僵化的状态。

2.2.2 不良陋习依旧存在

一是奢侈之风盛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现象盛行。一些相对贫困人口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盲目攀比,传统的勤俭节约思想逐渐异化,容易造成再度返贫局面。二是宗教迷信思想依旧盛行。部分相对贫困人口将宗教供奉为自己的信仰,对于宗教的过度依赖易导致返贫。三是聚众赌博现象时有发生。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的相对贫困人口也更容易出现喜好休闲、贪图享乐的不良倾向。

2.2.3 仍有“等靠要”不良心理

在绝对贫困时期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外力帮扶为贫困人口解决了基本生活资料的问题。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部分相对贫困人口依旧存在着“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心理。缺少勤劳致富的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种消极的意识也促使他们行动力不足,自主致富能力欠缺。

2.3 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问题存在的根源

2.3.1 乡村经济发展薄弱,消减了乡风文明建设经济基础

乡村经济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进入相对贫困治理时期,乡村经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资料问题。然而从整体上看乡村经济的发展仍然薄弱,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依旧很悬殊。乡村经济的主体产业主要是依靠政府建立的政策性资助性产业,缺少其他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私人产业。农村需求市场小,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的特点,限制了大工厂、大企业进入的机会。从而大部分乡村劳动力都涌向了大城市去寻求务工机会,以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农村的经济产业匮乏,乡村经济总体发展薄弱,缺少内生性经济产业,消减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2.3.2 乡村党组织职能缺失,削弱乡风文明建设组织保障

乡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3]。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基层乡村党组织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不够。进入相对贫困治理时期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松懈、行动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层乡村党员干部思想僵化,缺少自主性创新意识。部分党员不注重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将旧的知识理论照搬照抄,仍然沿用一套老思路、老方法。三是乡村党员教育缺少常规化、制度化、常态化学习。在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教育学习,没有系统理论的学习安排计划表,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不注重内容的学习。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平时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削弱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2.3.3 乡村文化发展生态失衡,损伤乡风文明建设文化根脉

乡村文化根植于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实践。在上下五千年于生产实践的不断交融、磨合中形成了稳定的乡土文化。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一方面由于乡村传统农耕方式的不断变迁,乡土文化丧失了其原有的农业根基,较之传统的以农耕为主向的农耕方式逐渐减少,以外出务工方式为主,乡土文化的发展缺乏传统的农业载体。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生态失衡。一是农村生态环境遭受污染。不良的外部环境易使得村民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影响乡风文明建设的进度。二是相对贫困人口接触信息多元化,城市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使得传统文化失衡,相对贫困人口教育的水平低容易受不良文化的侵蚀,损伤了乡风文明发建设的文化根脉。

2.3.4 乡村规则制度不健全,减弱乡风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乡村规章制度是一个乡村发展的制度保障。在农村乡村规章制度不健全。一是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健全,导致农村党员学习能力差,业务素养低,缺乏创新性意识,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缺少带头作用。二是乡土文化保护制度缺失。在乡村对于乡土文化的相关保护制度不健全,原有的传统乡土文化日渐淡出村民们的视野,乡村文化的发展得不到村民的重视。三是基本的村规民约不健全。在乡村,村规民约缺乏完整的法律制度支撑,使得村规民约过于流于口头化、形同虚设,乡村规章制度不健全,减弱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3 相对贫困治理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3.1 发展乡村经济,夯实经济基础

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要使得整个农村的乡风文明有所提升,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一方面,政策上要鼓励农民们承包经营种植经济作物,给予承包经营者相应的补贴。调动农民们承包经营的积极性,使得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从而让农民的口袋逐渐地鼓起来。另一个方面,要在农村招商引资,建立相应的工厂。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让农村有些出行不便,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民可以去工厂里面干活,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的报酬,从而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让人们的生活有基本的保障。

3.2 健全乡村组织,完善组织保障

基层乡村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4]4-8。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才成长既靠个人努力,更靠组织培养”[6]50。让基层党组织统筹规划,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合力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另一方面,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乡风文明建设如果缺乏农民的参与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让村民参与管理村里面的各项事务,制订相关的管理规则,将农民内部的监督提升到新高度,从而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3.3 弘扬乡村文化,厚植文化底蕴

要在农村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巩固乡风文明建设的根基。 “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5]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具有悠久的乡村发展史和浓厚的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地区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一方面,“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6]707-708。要选取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村民进行宣传,让村民学习“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在耳濡目染中让村民的精神修养不断地提高,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带领当地的村民去参观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诸如名人故里、英雄事迹展览馆等地方,让村民真切感受到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3.4 健全乡村制度,强化制度规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7]。在农村,关于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就必须要完善农村的规章制度。一方面,要健全农村的村规民约。要健全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向作用,在不断总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使得农村村规民约更加专业、更加科学、更加精细化,让乡风文明建设有章可循,使得村规民约真正成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要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制度。在相对贫困治理时期要健全党在乡村中的领导核心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统领作用,使得党在基层民主、经济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后,建立村规民约规范作用与道德强化作用相结合制度。道德与村规民约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都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农村推行村规民约的同时还要发挥农民自身道德的强化作用。要通过利用乡村的规章制度去规范村民们的行为,涵养村民的道德素养,促使其道德素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遵守村规民约。规则制度与村民自身的道德相结合才能不断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乡风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乡风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构建新时代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