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

2022-03-18 03:02韩秀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韩秀丽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两个结合”总结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范畴内,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走向复兴的济世良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马克思主义落地中国的精神沃土。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探寻促进其更深一步结合的路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1 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科学性与发展性是“结合”的前提

1.1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与生俱来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诞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扬弃吸收了以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理论成果,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初步探索和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可以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摸索尝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开创性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深度剖析,彻底揭开了资本主义缠绕已久的遮羞布,使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无处遁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赋予了其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十九世纪的欧洲脱颖而出。真理的风暴席卷二十世纪的俄国,也似一缕春风送至沉睡已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初,吸引众多中国知识分子钻研学习,并得以传入中国的深层缘由,正在于其是先进的、科学的。此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它不同于农民阶级思想具有的先天局限性,也迥异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立场鲜明的品格,它揭示了旧制度与旧文化的腐朽之处,合理地预见了未来的光明社会。中国共产党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批判旧社会、建立新中国。也正是在这一强大理论武器的指导下,中华大地破旧立新,焕发蓬勃生机。最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与分析问题,就要做到既尊重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成果,又坚持批判继承,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始终不变质。

1.2 发展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虽是时代的产物,但其不拘泥于特定的时代,其独有的发展开放性使其能紧跟时代发展,历久弥新。发展开放才能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突出特征正体现在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不断与新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积极吸收各种精神成果,而由此焕发更强大生命力的理论。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恩格斯认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2]560“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691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实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3]经典作家是如此,中国共产党人亦如此。中国共产党人深知“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4],马克思主义也不能一下子预见其身后几百年所能发生的一切事。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致力于结合中国国情,将其“中国化”。“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5],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实际形势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踵事增华,形成中国本土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如今,新的时代,中国正在让马克思主义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也自然吸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入地结合。独有的发展秉性让马克思主义拥有超强的气魄和吸纳各方优秀文明成果的胸襟,开放的胸怀也让马克思主义得以继续扎根中华大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绽放更多中国化的旖旎花朵。

2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耦合性是“结合”的保障

2.1 主体的耦合:人民是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理论。其中,人民的理论是从主体论的角度讲的,这个主体就是人民,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价值的主体,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在马克思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大都从抽象的角度回答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摒弃以往哲学家们解释世界的说辞,致力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以“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角度,探求人的本质问题: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为其唯物史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性是马克思的首创,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的最高追求目标,即真正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天人合一论相契合。人在中国古代是至关重要的研究主题。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天、地、人是不可或缺的三大主体。“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即人既要归于自然感受天道,也要重视人道,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人既是顺应自然天地规律的主体,也是自在践行客观人道的主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现实社会真正的主人。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然蕴含的丰富民本思想相契合。民本,即以民为本,这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执政者倡导的执政理念。“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6]执政者体恤民情,关爱百姓,有利于高效治理国家,防止君王暴政。同时,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经历了由顺应天命到真正体恤民众的过程。从害怕被上天惩罚而去关注人民疾苦,到真正体察民情提出“民贵君轻”,这既体现了中国古代为政者思想的向好发展,也体现了人民主体思想的根深蒂固。

2.2 属性的耦合:实践是不可磨灭的基因

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突出特点,就是其不是教条般的词句,是从一开始就具有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7]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实际探索工人解放道路和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真正做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结果来看,俄国革命实践的胜利,东欧共产党在政权角逐中的成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无一不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取得成功的案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不可磨灭的基因,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精神内核。首先,作为实践精神的延伸,经世致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的概念。虽然“经世”与“致用”合二为一使用自晚明起,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著书立说为一众国家治国理政建言献策时,就已初见端倪。从孔子为解决现实政治问题“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到南宋事功学派与理学大家们争锋论辩,无论是“内圣外王”,还是“修实政”“行实德”,经世致用思想始终兴盛不衰。此外,晚明三大儒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在总结前朝覆亡教训时,即指出:学者“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使学界徒添争论,脱离实践空谈道论更使决策脱离实务。由此,使经世致用的内容更加丰富。其次,知行合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文化中历来就有“力行为重”“行重知轻”等说法。荀子在典籍中曾对“知”与“行”二者的关系作了明确阐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被深深刻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实践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为寻找救国救民之良方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探索中,升华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百年的不竭奋斗中。

2.3 目标的耦合:大同与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诞生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即为人类求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为建立一个真正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这一理想追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们对理想生活的畅想相耦合。中国自古有着“公天下”的情怀,实现所有人公平公正的天下,自然也就是不存在剥削和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这一思想有更为清晰的描述。《礼记》中提到一种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即天下为公,大道通行,人人相亲相爱的社会。这种近乎完美的社会构想也得到了后世人们的向往与追求。首先,农民阶级在掌权之后曾经做过相应的尝试,太平天国运动的代表洪秀全曾给“大同”丰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内容,渴望将“大同”的理想落地生根。虽然最终难逃失败的结局,但也形象展现了古代农民阶级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康有为也曾将“大同”作为长远的目标,并试图为之探索实现的路径。康有为对于理想中“大同”社会的描绘,是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社会,并且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具体阐释,使理想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对“大同”社会也曾有一些设想。孙中山先生立志“振兴中华”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公天下”。他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8]。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曾对“大同”有过具体的阐述:“努力工作,创设条件,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9]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鲜少提到“大同”的愿景,但我们结合实际国情,提出了更多更具可行性的具体化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中国梦”到“全人类共同价值”,每一阶段的目标都汇聚在党带领人民对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孜孜追求的征程中,也天然蕴含在中国人血脉深处绵延不衰的对世界“大同”愿景的追求中。

3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

3.1 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是指引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预言书”,是必须坚持的科学真理。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点,我们之所以建党,是因为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确定了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想要远航,没有船是不行的;有了船,没有方向也是不行的。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近代中华民族之远航建造了航船,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如同为我们的航船送来了罗盘,指引我们前进。一百多年来,饱经风霜的中国人民在英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领航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有了如今的伟大成就。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1]要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旗帜不动摇。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根不离马克思主义。“以马废儒”不可取,“以儒代马”更是极大的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旗帜永远鲜艳。无论形势如何发展,我们都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动摇不得的客观真理。另一方面,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智慧和思路。如习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10]发掘古老东方文明的优秀价值内核,为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增添新的内涵、焕发新的光辉。

3.2 初心不忘: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确定自己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阅卷人,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凝合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坚持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等方式,不失时机地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使马克思主义以无声的方式浸润人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时刻谨记人民是我们所作一切事业的检验标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事业上,要秉持公正合理、谦虚谨慎的做事态度,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出现任何脱离群众的情况。此外,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好期盼。如今,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虽给各个国家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巨大的风险挑战也与之伴随而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危害世界秩序的因素仍然威胁着世界人民的安宁与团结。面对摩擦与争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念,力求“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5]。

3.3 立足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之根,既要坚持培根铸魂,也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语境。一方面,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毛泽东指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11]“新文化”即推陈出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时代价值。深入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治国理政思想,借鉴前人在处理官民、政商关系等治国理政问题上的智慧和经验,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改造升华,使其容纳新的时代内涵,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另一方面,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有内容资源,进行创造性文化再生产。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以网络文学、影视创作等现代化手段为载体,整合重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演绎和阐释。传统的饮食文化、传统的工艺技巧以及传统的医药种植方式等颇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我国的地域分布极其广泛,具备自然赋予的规模化、产业化优势和极大的发展创新潜能。同时,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同时更应坚持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其产业开发价值,激发其创新活力,使其更好地惠及人民。

3.4 对外传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然蕴含着具有广泛普适性的真理和智慧,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要恰当处理古与今的关系,也要妥善处理中与外的关系。如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0]要打破国际社会现存的固有观念,在世界范围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以自信从容的姿态和包容并济的胸怀,加强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既着眼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自身,也要着力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对外传播内容,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要充分地发掘利用中国戏曲、典籍、医药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要素,以更加新颖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魅力。另一方面,“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2]为全人类共同繁荣兴盛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和思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世界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思考和创新勇气。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包含的胸怀天下的逻辑理路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有助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人类共同进步提供了路径启示。

猜你喜欢
中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