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2-03-18 04:00野,莫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农村体育

袁 野,莫 铭

(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新千年伊始,国家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日益重视,从2004 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体育三下乡”活动到2006 年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再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体育开展的扶持力度。广大农村是我国体育开展的薄弱地区,而身体健康是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因此,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对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而且对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农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各方面呈现较大差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体育需求逐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因此,乡村振兴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就意味着要对体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等政府部门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出台[2],为农村体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农村体育服务建设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当前,体育资源投入分散、体育场地使用率较低等仍然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见,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新时代建成体育强国的社会使然

相关研究显示,体育需求与人均收入有紧密联系,当人均收入达1000 美元时,人的体育需求就开始凸显。早在2013 年,我国人均收入就已超过1400 美元,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为8000 多元[3],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新时代建成体育强国的社会使然。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因时因地因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大健康理念,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各类民族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无疑有助于加快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步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村民体育需求可以通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得到很好的表达。特别是借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机制来保障村民参加体育治理的权力和享受体育的权利。其二,新时代建成体育强国离不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可以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来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为新时代建成体育强国增添活力。其三,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对促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废弃之地建设运动场,营造更好的健身环境。

(三)加速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新时期健康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

乡村振兴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落实的重要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加速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不仅契合了党中央对农村地区发展的殷切关怀,而且也是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2016 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显然,要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蓝图,需要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转变民众对体育的认识,尤其是提高村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激发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定期举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来培养村民体育锻炼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讲座、墙报宣传、广播等方式对体育信息及其重要作用进行推广和宣传。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体育场地设施与健身指导现状

近年来,长株潭农村地区通过“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工程实施,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健身指导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调查显示,长株潭农村地区室内外体育设施分别为2014 件和13418 件,建筑面积为2225322.76 m²,场地面积为19649827.60 m²,健身路径器械为26357 件,场地从业人员和健身指导人员为17237 人[4]。以长株潭农村地区总人口数量来看,当前,长株潭农村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如下特点:第一,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存在不均衡现象,长沙地区明显好于湘潭和株洲地区,而株洲地区要好于湘潭地区;第二,体育场地设施种类单一,以单双杠、健身广场、乒乓球台等为主;第三,健身场地器械闲置情况比较严重,后期保养也很难保证。可见,当前长株潭农村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健身指导人员配备与乡村振兴战略未能很好契合。从求知和求乐视角来看,民众在体育求知方面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体育技能提高方面,期望获得体育技能学习、体育知识学习、体育培训等机会;而民众在体育求乐方面主要体现在体育情感或精神上的体验与满足,如阅读体育信息、观赏体育赛事、参与体育锻炼等。总的来说,目前长株潭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和健身指导人才匮乏等因素都制约着长株潭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

(二)体育经费与体育活动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暴露的问题,湖南省也响应国家号召,出台《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2020 年全省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要点》等文件和通知[5],从政策和经费投入等方面来着力破解“三农”问题。从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来看,长株潭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投入也明显增加,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财政拨款575413 万元,其中体彩公益金、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的费用分别为11836万元、249523 万元、10702 万元[6]。通过建立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有效缓解了长株潭农村地区体育经费不足情况,然而,受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基础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长株潭农村地区体育经费仍需要增加投入,方可满足村民日益增加的体育需求。此外,在“十三五”期间,长株潭农村地区举行了“全民健康日”“篮球赛”“体育节”等体育活动,但从总体来看,长株潭农村地区举行体育活动的次数偏少,而且以现代体育活动为主,以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为主开展的活动次数很少。因此,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构建长株潭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拓展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村民余暇时间文化生活。

(三)体育组织与体育宣传现状

从长株潭农村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来看,有90%的乡镇都建立了文体工作站并配备了全民健身工作的专员,负责乡镇文艺及体育相关活动的开展。此外,长株潭单项体育协会、共青团、妇联、乡镇农民体协等组织也会承担和指导部分农村体育工作。可以看出,长株潭农村体育组织建设相对完善。然而,在长株潭农村体育组织实际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首先,在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上,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仍处于次要地位,而经济建设仍是考核干部的首要指标。在以GDP 论英雄的大环境中,长株潭农村地区很多体育组织机构形同虚设,有部分农村根本就未设有体育组织机构,体育管理制度以及分管体育管理干部的人事安排就更无从谈起。其次,对长株潭农村体育信息宣传方面的调查显示,有23.8%的村民对体育信息宣传非常满意,还有45.7%和30.5%的村民对体育宣传比较满意和不满意[7]。整体上,当前长株潭农村体育信息宣传还有待加强。追根溯源,主要由三个方面造成:其一,部分长株潭行政村在体育信息宣传上存在缺位现象;其二,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体育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和优势;其三,与体育信息服务相关内容的宣传过少。可见,从长株潭体育组织与体育宣传开展现状来看,其与乡村振兴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长株潭农村体育组织建设滞后、体育保障难以为继,需要加强乡村振兴力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建立一系列配套保障机制来提高政府主导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力度。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一)以乡村振兴需求为导向,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及健身指导队伍建设

在某种意义上,“供给”与“需求”很好诠释乡村振兴战略精髓所在。以体育需求为导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点。一方面,要对长株潭农村贫困目标人群进行精准识别;另一方面,需要对村民参与体育意愿情况进行准确掌握。只有在对农村贫困人群和参与体育意愿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才能从“需求侧”的角度进行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加强体育场地设施与健身指导队伍建设。首先,在加强长株潭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坚持均衡化发展原则,全面协调长沙、湘潭、株洲三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健身跑道、灯光篮球场等硬件设施建设,让更多村民享受到健身实惠。(2)充分利用荒山、荒丘等空闲之地建设村民体育活动场所,满足村民日益多元化的体育需求。(3)配置专业人员对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延长体育场地及设施的使用年限。其次,在完善长株潭农村体育健身指导队伍建设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完善薪酬体系,完善健身指导人员激励制度。健身指导人员只有对工资和福利感到满足之后,才能安心积极投入工作之中。(2)加强对健身指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长期培训体系,方能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健身指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3)重视健身指导人才引进质量。从体育技能和文化素养两方面来考核健身指导员,提升长株潭农村健身指导队伍整体水平。

(二)以乡村振兴问题为中心,拓展体育经费来源及开展体育活动

如果以政府作为唯一供给主体,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就难以全面落实和开展。因此,以乡村振兴为中心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单位的多元化主体乡村振兴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激活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来,而且对拓展长株潭农村体育经费来源以及开展体育活动也大有裨益。首先,在拓展长株潭农村体育经费来源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软硬件”水平,需要增加农村体育预算,而农村体育预算增加离不开财政投入持续跟进;另一方面,运用体育彩票、场地出租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融入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来,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高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其次,在积极开展长株潭农村公共体育活动方面,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比如,加大对长株潭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扶持力度,同时,利用中秋节和端午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三)以乡村振兴效果为节点,健全体育组织及加大体育宣传的力度

乡村振兴效果的实现与制度化建设不无关系。换言之,建立服务型政府以及构建乡村振兴的问责机制与效果评价机制是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序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健全体育组织及加大体育宣传力度的重要保障。首先,在健全长株潭农村体育组织方面,可以重点围绕村干部及体育社团组织等方面进行。(1)要重视村干部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开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要转变村干部“轻文化建设,重经济建设”的传统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农村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村委会根据村里实际情况,通过资金扶持和税收等手段加强农村体育社团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体育社团在组织体育赛事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其次,需要注重对长株潭农村体育的宣传。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来创新长株潭农村体育信息服务方式,让多元化、丰富化、个性化的体育信息内容便于村民获取和浏览;另一方面,加大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宣传,激发村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营造村落良好体育开展氛围。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建设和完善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对开展长株潭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长株潭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过程中,要加大政府和社会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从“质”和“量”两个维度来建设完善长株潭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等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体育动力”。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农村体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