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共产党人信仰的四个维度及其贡献

2022-03-18 09:29王子愿王习明
关键词:理政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王子愿,王习明

(1.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厦门361005;2.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多个维度论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理论。认真学习和体会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概念体系、价值功能、行为表现、生成过程等四个维度梳理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论述及其原创性贡献。

一、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理想信念话语体系中的灵魂地位

从概念体系的维度来分析,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表述的重要创新是,既将“理想信念”当成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中的灵魂地位;又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了“信仰”“理想”“信念”“信心”等系列概念,从而明确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概念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内涵,规范了信仰的表述(1)刘建军:《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表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丰富了党的信仰教育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组织起来的政党,第一个党纲就确立了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理想(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一直是不容置疑的,不是问题,因此,中央的重要文件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很少论及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逐渐成为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邓小平提出了“理想”“信仰”“信念”“信心”等系列概念。他在1980 年提出,社会主义国家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包括“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要提高全党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7、369页。。他后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们能战胜困难)“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党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63、110、137、144、173、190页。这些论述表明,“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同一的,“马克思主义”既可被称为“信仰”又可被称为“信念”,“共产主义”既可被称为“信念”又可被称为“理想”。由于邓小平经常并列使用“理想”“信念”,为“理想信念”成为一个重要概念奠定了基础。1994 年,中央文件首次将“理想信念”当成固定的词语,其表述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民教育》1994年第10期。;1999 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38、1048页。。此后,“理想信念”成为重要概念。

习近平一直将“理想信念”当成重要概念,并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放在特别突出的重要位置,以突出其灵魂地位。他当选总书记后主持第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共产党人来说,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理想信念,政治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信仰(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页。;他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42页。”;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4页。。

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的信仰的表述,有四种情况:一是“信仰”单独表述。如“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53页。;军队高级干部“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全军理想信念教育就会大有成效”(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02-403页。;“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陈云同志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动摇”(12)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6月13日第2版。;“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3页。;在周恩来的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14)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日第2版。”。在这种语境下,“信仰”既可分别指“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也可同时指两者,但多数是同时指两者或单独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都可被称为信仰,而且在信仰的维度上含义相同,是因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都是指如下精神状态: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及其构成的科学体系)及其创新理论(主要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指引人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奔向共产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二是“信仰”“理想”并列使用。如习近平2013 年6 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412-413页。、2015 年12 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6)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等。在这种语境下,“信仰”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理想”既可单独指共产主义理想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又可同时指,在同时指时往往在“共产主义”后面加“远大理想”或“最高理想”,多数时候是同时指,因为二者是统一的。“信仰”“理想”并列,分别突出了信仰的精神激励作用、理想的方向指引作用。将理想分为远大理想(或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分别指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强调二者的统一,是因为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能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是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努力,是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或远大理想;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中国特色,其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阶段性目标,就是团结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逐渐实现的过程,也是向远大理想(最高理想)奋进的过程。三是“信仰”“信念”并用,并将“信仰”放在首位。如2012 年11 月17 日的讲话(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5页。、2013年1 月5 日的讲话(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5页。、2015 年9 月11 日的讲话(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676页。、2019 年5 月31 日的讲话(2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525页。、2021 年2 月20 日的讲话(2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2021 年6 月30 日的讲话(22)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6月30日第2版。。在这种语境下,“信仰”多指马克思主义,少数时候指共产主义;“信念”在党的十九大前通常泛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十九大后通常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信仰”放在“信念”前面,突出了前者对后者的统摄作用,因为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党的十九大后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必须推进的伟大事业,可促进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主义发展,逐渐向共产主义目标靠近。四是“信仰”“信念”“信心”三者并列。如2018 年12 月18 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739页。、2019 年4 月30 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334页。。在这种语境下,“信仰”“信念”“信心”分别指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三者在理论层次上是逐渐聚焦、逐渐落实的过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坚定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向共产主义的信念,在新时代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分别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科学指南、根本保障、精神动力,就会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就会积极主动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坚信中华民族能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伟大复兴,就是坚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共产主义理想的真实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三者都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关键点位和必要环节,其形成过程是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贯通的三位一体过程。(25)李忠军,杨科:《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关键:信仰、信念、信心》,《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6期。

综合来看,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信仰的表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狭义、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信心三者并列,前者对后面三者具有统摄作用;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含义基本一样(26)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求索》2020年第4期。,包括后面三者。而且,习近平在分别独立使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想信念”概念时,二者的含义常常是相同的。

二、强调了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功能的论述,突出了信仰坚定对党员个人的安身立命、对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兴衰存亡、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这是习近平任总书记以来反复强调的观点。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即精神上的“钙”):信仰坚定就能不骄不躁,不怕挫折和困难,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信仰动摇就会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及时行乐,贪图私利(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5-117页。。只有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2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413页。;才能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才能奋斗不止、精进不怠,才能辨别是非、廓清迷雾,才能抵御侵蚀、防止蜕变(29)《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1版。。邓小平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能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新中国建设的艰难局面能励精图治、百折不挠,面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能信念执着、从不消沉,面对国际国内政治风波能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3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页。

共产党人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事关共产党的兴衰存亡。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提出的。习近平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而不是因利益结成的政党,要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动摇就会地动山摇,苏共垮台就是因为理想信念荡然无存(31)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求是》2019第19期。。政党的衰落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每一位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定是政党坚强有力的表现(3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4-35页。。政党的团结统一是以信仰坚定为基础的,只有全体党员忠诚党的理想信念,才能自觉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33)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

共产党人坚定信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认为,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就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就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11、35页。;就能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7页。。

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重要意义的论述,是一个一体三面的整体: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信仰,就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建立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就是党员个人超越自我、建功立业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实执政基础的过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这些论述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建设应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应将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灵魂。

三、提出了检验共产党人是否具有坚定信仰的标准

习近平从行为表现的维度提出了检验共产党人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标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

对党忠诚,必须坚定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能为理想拼搏、奋斗、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习近平认为,共产党人信仰坚定的最好诠释是对党忠诚。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标准,革命年代,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和平时期,是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执行组织决定和服从组织安排。(3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9月2日第2版。勇挑重担,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也是和平年代的检验标准。这样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3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415页。习近平还重申了陈云的观点: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奋斗到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需要共产党人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38)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6月13日第2版。

对党忠诚,必须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习近平认为,没有政治定力的表现有: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耍滑头(3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414页。。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就要像毛泽东那样对共产主义矢志不移、执着追求(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88页。,像邓小平那样相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4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页。,像朱德那样相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真理(42)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党的文献》2017年第1期。,像陈云那样相信马克思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43)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6月13日第2版。。

为民服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信念和道德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行动体现。(44)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3期。毛泽东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马克思主义者唯一标准是,这个人与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即能否结合在一块(4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6-567页。。邓小平说:“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4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2页。习近平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衡量共产党人信仰坚定的客观标准是,坚持根本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6-117页。。

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习近平认为,敢于担当是衡量共产党人信仰坚定的重要标准。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敢于亮剑,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坚决斗争(4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413页。;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工作中敢于碰硬和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4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190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5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9月2日第1版。。

在习近平的论述中,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三者是统一的,分别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员对组织、对人民、对错误或敌对势力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对党忠诚就要坚定理想和政治定力,牢记宗旨,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定政治定力包含着坚定人民立场,敢于担当包含着敢于和善于与损害人民利益的思想行为做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忠诚和敢于担当的体现。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信仰坚定检验标准的论述,为党的组织建设特别是干部的选拔考核提供了指南。

四、指出了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途径

习近平根据理想信念的生成机理指出了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途径: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四史,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缅怀革命先烈,向伟人学习,党的高级干部发挥示范作用;经常开展主题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自我革命。

学习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习近平认为,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51)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求是》2019年第22期。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深刻认识中国国情为基础(52)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求是》2019年第19期。。学习马克思主义要自觉主动、及时跟进、联系实际、笃信笃行(53)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21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在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并用以指导实践(5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1月12日第1版。。要学习领悟“四史”,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5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只有认真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才能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漫长历史过程,需要若干代人接续奋斗;才能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才能把践行共同理想和坚定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5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5-117页。。

向革命先烈和伟人学习、党的高级干部以身示范,是坚定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很重视革命传统教育,经常要求党员从红色资源中汲取信仰力量。习近平认为,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共产党人可从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57)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求是》2021年第10期。。习近平在号召共产党人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伟人时,都要求首先学习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他认为,抓理想信念,最关键的是要抓好高级干部。如果军队的高级干部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军队,知行合一、笃志躬行、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全军理想信念教育就会大有成效。(5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02-403页。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以此来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以此来提高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让广大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59)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求是》2019年第19期。

经常开展主题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这些教育的目标都含有培育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首要目标就是立根固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6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76页。;“两学一做”着力解决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23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体目标就包含思想政治受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信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6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525、49、538页。,其目标都含有坚定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6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就是要严格党规党纪的约束,及时处理丧失理想信念的行为,引导共产党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品位和情趣,为信仰的蜕化防微杜渐(64)刘建军:《习近平理想信念论述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勇于自我革命是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品格保证。习近平认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独有的政治品格和坚定信仰的保证;有了这一品格,中国共产党才能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才能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中国共产党要在成就辉煌、美誉不断的情况下不迷失自我,必须勇于自我革命(65)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自我革命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全体党员都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6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1月12日第1版。。

习近平关于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四个途径的论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习理论和历史,学习革命先烈和伟人的精神,开展主题教育,进行自我革命,都可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四者无法严格区分,学习、感悟、体验、实践是结合在一起。而且,四者都需要长期坚持,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些论述对于加强党的信仰教育和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理政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