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类试题演练

2022-03-19 16:01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整段语意横线

备考锦囊

1.理解材料基本内容及词语的含义

科学技术类材料的内容具有准确性、真实性,不夸张,不歪曲。考生在阅读时,首先要弄清材料介绍的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2.把握其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科学技术类材料以说明为主,因此,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如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等,这些方法都是用来说明事物特点或介绍科学知识的。另外,有时为了更生动地说明,这类材料还往往采用一些修辞手法。所以,考生要体会这些表达方式在这类材料中的作用。

3.对信息进行筛选

筛选,就是依据试题要求,锁定范围,进行过滤、选择,从选项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在答题时,考生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

4.结合试题运用排除法

这类材料涉及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知识点,给作答造成困难。命题者往往会考虑到考生答题的困难,为考生提供一些解题信息,使错误选项有破绽可寻。这样,对错误选项的排除成了我们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的阶梯。

【崔翔/供稿】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剧烈降溫的气候现象,主要是依据    。冬季基础温度相对较低,日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很难达到8℃,不易满足寒潮标准。但是处在季节转换的11月和3月,气温在下降或上升过程中,冷空气叠加基础温度的起伏变动较大,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反而容易出现更加极端的寒潮天气。全球变暖后气温偏离平均态的振幅越来越大,因此不排除某些地区某些时段      。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今冬预测消息称,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同时预测今冬将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对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统计结果表明,冬季到次年春季,拉尼娜年一般会出现19.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有3.4次可达到寒潮等级。因此,明年1月至2月,寒潮次数还有可能进一步攀升。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2)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简述第二段内容,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答: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陶器是考古遗址中最常见的人工制品之一,但是对它们进行精确的放射性碳测年已被证明难度极大。

古代陶器中常能发现食物残渣的脂肪成分,这些成分在前人烹饪时被黏土吸收或保存下来,或能作为放射性碳测年的另一个碳来源。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给古代陶器测定年代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对脂肪酸形式的食物残渣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利用名为制备气相色谱法的技术,从陶器中提取出了棕榈酸和硬脂酸,再用加速器质谱法对这些残渣进行碳测年。

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对英国、安纳托利亚、法国、欧洲中部和撒哈拉非洲考古遗址出土的新石器中获取的乳制品和动物脂肪进行了测年。

在一项对如今伦敦市所在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分析中,对脂肪残留的测年可以在没有其他可测年资料的情况下提供时间上的新启发。

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我们不需要种地,也不需要绿色植物,而以太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工厂里就可以像植物一样源源不断生产出淀粉,你是否会感觉遥不可及?然而,在不久的将来,

自合成生物学诞生以来,人们就开始尝试人工构建非自然途径,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以突破植物媒介光合作用的瓶颈。但是,因为技术路线不清、瓶颈问题难测,这条科研之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6年技术攻关,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

,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这被国际学术界认为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

(2)如果你是一名到研究所采访的记者,请就这一研究成果为你主持的“创新改变世界”栏目设计两个问题。

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睡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十分简单,只需躺在床上放松神经和肌肉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漂浮于太空中的航天员来说,     。

首先,光是人体生物钟最核心的控制因素,飞船绕地球运转一周为90分钟,这意味着,24小时中航天员共经历了16个白天及夜晚,

不符合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造成了宇航员生理系统的紊乱。另外,因工作需要,飞船和空间站从不关灯,因而,为更好地休息,宇航员需科学地调节睡眠时间,睡时需戴黑眼罩,以避免舱内过于频繁的明暗变化;飞船内也需要在休息区降低光照强度,以营造夜间环境。

其次,飞船内的失重状态,会使宇航员产生类似地球上倒立时的不适感,身体也会在空中随意漂浮。为给宇航员营造地面睡觉的感觉,空间站上设置了专门的卧室,床铺垂直安放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床上有固定在睡眠区里的可以帮助航天员保持卧姿睡眠的睡袋。当然,     ,也可以用带子把自己捆在舱壁上睡觉。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两个较短的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祝融号”着陆火星以来,环绕器一直在承担着数据中继的角色并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对于环绕器而言,承担好中继通讯的角色必须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     。环绕器要始终保持在中继轨道,才能使     。为此,它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轨道维持,确保稳定运行在中继通讯轨道。二是      。环绕器携带了2个太阳电池阵,同时通过优化调整器上的设备工作模式,成功应对光照不足带来的能源问题,保障持续能源供应。

2021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环绕器迎来“日凌现象”的考验,在此期间,火星、地球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受夹在中间的太阳的电磁辐射干扰,环绕器与地球的通讯中断约50天,“祝融号”转入安全模式,暂停探测工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2)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答: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題。

21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变化随着全球碳排放量的迅速增长正影响着人类的未来生存。

到底是什么破坏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要想回答这一问题,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固定与释放两个阶段: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     ;然后在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返回到大气中,完成了碳的释放。近年来,人类社会工业化迅速发展,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大气吸收的极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2)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猜你喜欢
整段语意横线
Can you solve them?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Noun Riddles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难得的生日礼物
运用思维导图,做好提炼语意题
动脑筋,仔细看
除夕(节选)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多媒体课件字幕同步显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