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香港特区行业构成的原因及转变趋势的预测

2022-03-19 23:36李姣亮陈靖王熙然
中国市场 2022年8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

李姣亮 陈靖 王熙然

摘 要:我国香港特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服务业,但由于世界发展等的各种因素,我国香港特区的服务业不再具有竞争力,行业转变迫在眉睫。文章基于现在科技发展以及我国香港特区行业现存问题,分析及预测未来十年内我国香港特区行业转变趋势,寻找香港特区持续高速发展的机遇与方法,并认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保持自身在国际事务上的优势,发挥自身特色,是香港特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香港特区产业结构;服务业;粤港澳大湾区

中图分类号:F124.7;F1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8-0024-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8.024

1 我国香港特区过去到现在的产业结构状况

我国香港特区行业结构经历的重要阶段:在1842年中国香港开埠前,香港特区主要以捕鱼业为主。香港特区作为岛屿,四周临海,面积较小,资源受限,居民多以捕鱼为生。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战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同意割让香港岛,使香港特区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香港特区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中国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很近,北上就是江南富庶之地,可以方便英国运送物资到其他殖民地。另外,香港特区拥有大而安全的港口,这一系列条件使香港成为英国重要的转运港口。香港特区逐渐从一个渔村变成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

20世纪50年代,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对中国执行禁运,致使香港特区作为转口港的利益受损。香港特区只得走工业化道路。由于内地战争,一些工厂及拥有技术和资金的人才搬迁到了香港特区,使香港特区拥有了发展工业制造业的条件。同时,发达国家正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将一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不发达地区,为香港特区带来发展制造业的机会。香港特区在服装出口、纺织成衣和电子工业以及钟表业的制造和出口上首屈一指。从此中国香港走向了工业化道路,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阶段,奠定了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轻工业制造和出口中心的地位[1]。

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国香港特区制造业大批涌向内地的广东沿海等地区,香港特区需要寻求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同时由于内地经济发展,需求提升,对香港特区的贸易、金融业发展十分有利。在这一阶段,香港特区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工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金融服务业的转型,第三产业兴起[2]。香港特区成为了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旅游以及商业服务的中心。目前,金融、物流、旅游和专业服务是香港特区的四大支柱行业[3],其产值约占总产值的80%。

虽然我国香港特区的第三产业仍在发展阶段,但目前香港特区经济发展逐渐展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制造业难以向高端技术领域发展使得科技知识含量较小、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空心化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产业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

2 我国香港特区行业转变的必然性

首先,香港特区独特的地理条件。香港特区面积较小,资源有限使香港特区无法发展农业,只能发展工业,但同时,产业聚集提高了经济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为行业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4]。由于无法提供大规模生产资料,只能发展如纺织业等的轻工业。香港特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航运便利,并且拥有优良港湾,成为重要的港口。

其次,香港特区与国内外关系十分紧密,其发展受国际形势和内地发展的影响很大,香港特区要想发展就必须顺应国际大形势和内地发展的政策。例如在发达国家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时,香港特区借机进行工业化,使制造业飞速发展。在内地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时,香港特区转移一部分制造業,并且与内地进行金融贸易往来,抓住了新发展机会。由于诸如此类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香港特区选择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其必然因素。

最后,对于目前的香港特区而言,金融等服务业发达,但由于大量的制造业迁出,使第三产业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这不仅导致第三产业难以长期支撑高速的经济发展,还让香港逐渐与高科技信息技术领域脱节。因此中国香港有必要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 我国香港特区行业转变趋势预测

我国香港特区服务业是其优势行业,是香港特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其中支柱行业有金融、物流、旅游和专业服务。

3.1 金融

我国香港特区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一国两制”的制度和地理优势是香港特区拥有庞大金融产业的条件,它们为香港特区带来了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司法独立,方便的营商环境,简单税制和低税率,资讯及资金自由流动等一系列竞争优势,这些优势吸引了大批世界上的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进驻和投资[5-6]。但香港特区以传统金融业为主,随着内地金融业和区块链的发展,香港特区金融业渐渐与内地脱节,在金融科技上尤为明显。为了适应内地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大湾区金融发展规划的支持,未来十年香港特区传统的金融服务将转变为金融科技服务。得益于香港特区本身金融体系的完善以及大湾区的发展,香港特区发展金融科技仍有优势,香港特区应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规划的机遇,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强化香港特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大湾区内资本可自由流通,香港特区可以借此推动融资平台的建设,弥补在金融科技上的不足,同时还解决了香港特区传统金融发展腹地小的问题。特区政府应该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发展技术研发创新和引进人才,推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扩大香港特区和内地的跨境投资空间[5]。

3.2 物流

物流业一直是香港特区的经济支柱,香港特区的地理优势、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珠三角进出口的贸易需求和发达便利的金融环境使其一度成为全球连续多年吞吐量最多的港口之一。但随着内地的发展以及香港特区物流业的内部因素,其港口吞吐量出现负增长情况[7]。

从外部因素来看,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给香港特区物流业带来威胁,其中广东沿海港口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其吞吐量迅速上升。随着内地港口的开放和自由贸易的发展,广东省内港口的营商环境已具备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从以前依附香港特区自由港口的格局变为与其激烈竞争的格局[7]。在航运方面,广州和深圳港口的供应链和专业物流服务能力已是国际一流水平,取代了香港特区航运物流市场。广东省内港口借自贸区和大湾区建设的政策红利,不断改善创新服务体系,吸引大量的服务载体在此集中发展,香港特区港口的相对优势不复存在。

从内部因素上看,香港特区人口老年化严重,仓储物流行业工作量大且多为重活,年轻一代偏向于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物流行业招工困难[7]。我国香港特区以服务业为主导,其制造业在早期不断向内地转移,与物流相关的制造业也随着迁移,香港特区的物流需求下降,扩大规模动力不足。与内地港口相比,香港特区的港口成本高,加上过去的优势被削弱,香港特区的港口竞争力下降。我国香港特区寸土寸金,物流业的发展一直受限于土地不足,本地高技术含量的新兴工业发展受限,物流的振兴受阻,这些缺陷推动香港特区物流业的转变。要抓住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凭借原有的基础建设配合内地庞大市场、技术商品化能力以及先进的制造能力,推动大湾区物流协作建设、拓宽经济腹地。进一步与广东省内港口合作,形成大湾区区域整体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加快从低增值业务向高增值业务发展。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向“智能港”加速转变。同时,特区政府应该重新考虑物流业的土地分配问题,放弃公开竞争和价高者得的做法,解决物流业土地不足的问题。特区政府还应加强对物流业的补贴,吸引更多年轻一代加入物流行业,解决招工难题。

3.3 旅游

我国香港特区回归以来,香港特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由港制度、发达的經济、独特的文化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而旅游全球化和潜力巨大的内地市场,使香港特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成为中国香港第四大经济支柱产业。

我国香港特区的旅游业主要依靠外来游客,其中中国内地的游客占据主流,因此,香港特区的旅游业极易受到中国内地市场的影响,增加了香港特区旅游业的风险。2015年由于签证政策变动,内地游客数量明显下降,香港特区的旅游业一度陷入低谷[8]。2019年香港特区动乱,大量暴力冲突使内地及其他客源地旅客对赴港旅游失去信心,香港特区的旅游产业在2019年下半年再度低迷[9]。社会运动的负面影响还未减弱,香港特区旅游业又受到疫情的冲击,近期全靠本地人支撑香港特区旅游业,旅游相关消费明显下降。此外,赴港游客的消费结构极不健康,游客把消费的重心放在购物上,一旦香港特区在购物上的优势不再明显,香港特区的旅游业将迎来低谷[8]。

未来几年,海南将建成自由贸易港,届时,海南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加上它的购物优势,将成为香港特区在旅游发展上的劲敌[10]。 还有众多竞争对手给香港特区的旅游带来压力,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地纷纷简化签证申请审批程序,加大旅游宣传以吸引旅客。香港特区吸引游客的方式,不能仅靠入岛低门槛和“购物天堂”的招牌,更应该打造地方特色,开发创新路线,发展文化、古迹、绿色及创意旅游。虽然我国香港特区旅游业发展面临重重阻碍,但同时也迎来更多机遇。

首先,交通便利,与内地沟通的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桥相继开通,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新增多个国际及内地航点,并按计划建设新跑道,以提升机场承载量,这将增加香港特区人口流动,方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赴港旅游[9]。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为香港特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而沿线的人口也将成为潜在的赴港游客[11]。面对疫情,为在疫情趋于平稳时吸引游客,香港特区开启“旅游气泡”,即在一定条件下,无须14天隔离、不需要检疫,便能够自由穿梭两地之间。然而香港特区的疫苗接种率仍较低,“旅行气泡”是否会造成疫情反复仍未可知[12]。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如果香港特区能抓住机遇,保持内部稳定,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线路,加快购物零售业的转型,我国香港特区的旅游业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4 专业服务

我国香港特区是亚太地区主要的专业服务中心,拥有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和经验,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各种贸易、金融、会计、法律和其他专业服务。香港特区拥有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制度和最开放的司法管辖区。专业服务机构可在香港特区接收最新的国际市场资讯及专业服务科技资讯。香港特区的专业服务主要包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审计服务、建筑及工程活动、技术测试及分析、科学研究及发展等。

作为亚洲的国际法律服务中心,香港特区以其卓越的专业水平而闻名。特别是它在中国内地投资的专业服务备受客户青睐。随着一些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特区上市,以及内地企业在香港特区设立机构的程序简化,市场对香港特区律师事务所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的需求增大。

由于香港特区采用国际标准会计准则,拥有较为完善的监管架构和大量的会计人才,邻近中国内地及东盟国家等增长迅速的经济体,商机涌现,吸引众多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来香港特区开业[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特区经济腾飞,基建项目数量剧增。与中国大陆相比,香港特区在基建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专业的服务经验,在香港特区落户的许多建筑事务所旗下基建项目遍及全球,香港特区房地产开发商也涉足各类基建,拥有丰富的经验[14]。

作为全球商业枢纽中心之一,香港特区拥有完善的技术支持、庞大的客户群和众多经验丰富的人才。这些优势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咨询服务公司来港开展业务。这些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除了服务香港特区外,大部分还服务中国内地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13]。

从2016—2019年的数据来看(见表1),专业服务占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和占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一直比较稳定[15]。 在“一带一路”中,由于香港特区的专业服务人才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与内地的资本和发展经验相结合,事半功倍。我国香港特区在“一国两制”下奉行普通法,较为外国政府及企业接受,加上香港特区专业人士熟悉外国营商环境,亦有处理相关项目的丰富经验,这都是香港特区独特的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上,香港特区的专业服务能帮助内地产业适应不同的贸易环境。由此看来,未来十年香港特区的专业服务仍有巨大潜力。

4 结论

香港特区行业历经几次过渡与转变,到现在趋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服务业一直是香港特区的经济支柱,但随着内地的发展以及其他内外因素,我国香港特区服务业的优势不复存在,行业转变迫在眉睫。从香港特区当前的产业结构和香港特区与内地的联系看,香港特区的金融、物流、旅游和专业服务仍有很大改进空间。香港特区进一步发展,需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保持自己在国际事务上的优势,引进人才,发挥本地特色。

参考文献:

[1]任书梅,徐大立.香港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8).

[2]肖懿,尚思廷,彭翼.金融科技背景下香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1(7).

[3]刘泽昊,张浩然,朱玥瞳.中国香港地区产业结构转型问题[J].全国流通经济,2020(27).

[4]全津松.我国香港特区行业转变分析及趋势预测[J].经济师,2021(3).

[5]管浩.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困局与优势[J].华东科技,2019(10).

[6]马岱煊,郭百里.双重危机下香港金融市场发展展望[J].企業改革与管理,2021(1).

[7]吴乐燕.香港港口物流竞争力下降原因剖析[J].国际融资,2021(4).

[8]李娴.香港旅游消费结构演变对旅游相关产业变动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9]杨益涵,李咪咪.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10]郭嘉沂,张梦.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由港来了[R].2020.

[11]刘婷婷,李咪咪.2018—2019年香港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12]余莉.香港“旅游气泡”作用有多大?[N].香港经济导报社,2021-04-27.

[13]王德生.香港专业服务业发展概况[EB/OL].(2018-06-28).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11480.

[14]港澳 香港代表处.香港专业服务独特优势 利港商创「一带一路」商机[EB/OL].(2016-12-02).http://www.ccpit.org/Contents/Channel_4124/2016/1202/728123/content_728123.htm.

[15]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政府统计处.表188:四个主要行业的增加价值及就业人数[EB/OL].(2020-12-28)[2021-05-14].https://www.censtatd.gov.hk/tc/web_table.html?id=188.

[作者简介]李姣亮,女,汉族,北京人,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陈靖,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就读于珠海科技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工程;王熙然,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

2965500783217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