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看媒体报道需要鉴别力

2022-03-19 00:57韦云
清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卫生部长信任度信任

韦云

普通民众想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主要是借助各方媒体,过去是看报纸、看电视、听收音机等,如今也有很多人从网络上获得资讯。但是当遇到各种媒体说法不一的时候,要相信谁的?比如在如今的德国,你会发现不同的媒体报道同样的事情常常有不同的说法,这个专家这样说,那个政客那样说,同一件事情,两种不同的见解,有时甚至自相矛盾。至于到底要信哪一个,这就需要民众自己去甄别了。

德国民众信任指数大跌

全球最大的公关咨询公司美国爱德曼(Edelman)公司,每年都会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推出反映各国民众对政府、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的信任指数报告。2022年1月18日,爱德曼公司发布了最新的2022年全球信任调查数据(见左图)。

此次调查中,中国引人注目。中国2022年的公众信任指数,也就是中国受访民众对国家整体的信任指数为83,位居调查报告榜首;其中除了对非政府组织的信任度排名第二,中国民众对其他3类机构的信任度都位居全球第一,对中国政府机构的信任度指数更是达到91,比2021年增加了9点。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公众信任指数与2021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德国的民众信任指数下跌幅度最大,整体从2021年的53点,下跌到2022年的46点,下跌了7点;而德国人对德国政府的信任度从上一次位居中等的59点跌到了47点,一下子跌12点,直接跌入不可信行列。

对于德国而言,在过去的一年里,疫情中个别官员的营私舞弊,再加上执政党更替中政客们的糟糕表现,都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大大减低。而调查数据显示,从2021到2022年,德国媒体的受信任度也从52点下跌到47點,同样跌入不可信行列。

科学家、医学专家成为媒体红人

在2020年2月26日,德国爆发新冠疫情初期,德国联邦卫生部和联邦内政部针对新冠疫情成立了联邦政府危机管理小组,由当时的内政部长泽霍夫(Horst Seehofer)和卫生部长施潘(Jens Spahn)共同负责。

政治人物为百姓熟知不足为奇,而随着新冠疫情的流行,德国的一些医学专家、病毒研究专家等也走出实验室、医院,来到摄像机前侃侃而谈,讲述自己对新冠病毒的分析,评价政府的防疫措施并献计献策,且因此成为媒体红人。

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Koch-Institut)一直与各州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搜集并分析评估来自各州的信息,监控德国疫情发展趋势,并每天向外界发布疫情资讯,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制定和调整防控方案。所以该所所长洛塔尔·威勒(Lothar Wieler,兽医和微生物学家)也频频出现在电视、报纸上。

另外就是柏林夏洛特医院的病毒专家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作为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和卫生部长施潘的防疫顾问,在疫情爆发后他也成为“头号网红”,无论是脱口秀舞台、社交网站,还是电台、电视台,几乎所有的媒体平台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但是德罗斯滕却多次公开抱怨,称德国某些媒体缺乏严肃,对他的采访断章取义,制造恐慌情绪。他表示德国某些媒体发表的文章只为吸引读者眼球,而不顾及他对不同防疫措施的情景假设;更严重的是德国一些媒体对民众造成误导,好像科学家能直接决定防疫措施。而且德罗斯滕认为科学家并不靠流量和粉丝数量来证明自己,过多的媒体曝光并不利于他的科研事业。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是德国病理学家、汉堡大学法医研究所前所长波舍尔教授(Klaus Püsche,2020年9月底退休)。他在德国率先对新冠肺炎死者做解剖分析,并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主要死因是血栓引起的肺栓塞,而非肺炎!德国媒体对这一发现的及时报道,对全球的新冠病患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病毒学家亚历山大·凯库勒(Alexander Kekulé)教授因经常对新冠疫情发表评论而受媒体以及德国民众关注,自疫情开始,他就主张要实施严厉的管制措施,为此他还和其他病毒学家以及德国原卫生部长施潘都有冲突。

2021年12月21日,凯库勒教授的任职单位——哈勒马丁路德大学对其发出“临时解雇”通知。《中德意志报》(Mitteldeutsche Zeitung)报道称,这是一次纪律处分程序。而凯库勒教授则表示这是政治处理,因为他一再表达过对联邦政府以及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批评。很多德国媒体报道过此事,如《明镜周刊》(Spiegel)和《法兰克福汇报》(FAZ)。但凯库勒教授在推特上批评这两家媒体的报道失实,并表示:在新冠危机中,“优质媒体”决不能失去信任。

如果说德国传统媒体甚至主流媒体都在误导大众的话,那德国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给人们带来的不实信息就更多,这也是德国民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大滑坡的重要原因。

听专家的还是听部长的?

德国卫生部原部长施潘的大学专业是政治学,他并不懂医学和病毒,面对新冠疫情自然要依赖专家小组解疑释惑。但是德国新政府官员上任后,卫生部长的继任者是社民党政治家、传染病学家卡尔·劳特巴赫(Karl Lauterbach),他本身就是业内人士,而且在新冠疫情初期曾因力主严加防范而遭德国人抨击。近日这位卫生部长就和一直给政府提供意见的德罗斯滕教授“杠”上了。

德罗斯滕教授认为疫情大流行应该已结束,而卫生部长劳特巴赫仍在发出警告。德罗斯滕教授认为奥密克戎(Omikron)是抗击新冠的“机会”;而对于劳特巴赫来说,奥密克戎会造成“数十万人重病,数千人死亡”。劳特巴赫认为疫苗接种是必要的;而德罗斯滕教授虽然也认为必须进一步接种疫苗,但他不支持每隔几个月就打一次加强针来提高民众的免疫力。

两个领军人物意见不能统一,德国未来的防疫政策要如何制定?专家意见是否还有用?卫生部长又是否会坚持己见?看着德国媒体五花八门的说法,使人越来越懵,这一届新政府能否让民众的信任度有所提高呢?只能骑驴看账本——走着瞧!至于德国今后 的疫情防控,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距离总是没错的。

2899501186309

猜你喜欢
卫生部长信任度信任
疫苗接种“开后门”阿根廷卫生部长辞职
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最高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信任
2014,如何获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