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动迁社区农民市民化研究

2022-03-19 01:27胡雪莉尹俊芳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

胡雪莉 尹俊芳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动迁社区大量出现,随之出现的还有其社区中农民市民化的困境:生活习惯不适应、社区参与度低、社会认同障碍等,社会工作作为当代社会助人行动的主体,在推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力量。文章在分析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困境后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市民化的具体策略,为我国社区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动迁社区 农民市民化 社会工作

中圖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215-03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镇人口9091162人,占全国人口的63.89%;农村人口50987562人,占全国人口的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市人口增加236415856人,农村人口减少16436884人,城市人口比例增加14.21个百分点[1]。在城镇人口数量、城镇化率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市民化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要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的征用和拆迁已司空见惯,动迁社区作为了农民安置的主要场所。这些农民被整体性卷入城镇化的进程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下,他们对城市公共服务和参与基层治理有了新的需求。

一、动迁社区和农民市民化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我国政府目前对“社区”概念的权威性定义,可见2000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中所明确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动迁社区是我国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将拆迁农民从农村集中性地安置到城镇而形成的一个城镇社区管理单位,本质上属于地域共同体的范畴。

与普通的城镇社区相比,动迁社区的主要特点集中在三个方面:社区人口结构、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社区形态。就社区人口结构而言,不仅有拆迁村落安置的农民,还有越来越多的租房居住的外来流动人口和购房居住的本地城镇居民,社区人口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就居民生活行为方式而言,虽然村民从外在社会身份上转变为城镇居民,但其行为方式仍表现出对传统村落的依赖,这些特征直接或间接导致居民生活习惯不适应、社区参与度低、社会认同障碍等问题。就社区形态而言,动迁社区社会空间更加开放,人口流动性更强,社区居民需求日益多样化[4]。

农民和市民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农民”是指居住在农村,拥有农村户口,从事农业生产或实际从事非农生产但具有农村户籍身份的人[5]。“市民”一般是指长期或固定生活、工作在城市里,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居民,其基本特征之一是拥有城市户籍[6]。广义的“农民市民化”是生活在农村的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长期从事城市非农产业的社会现象,在本文中的“农民市民化”特指拆迁安置社区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正式进入城镇或者城市生活,角色转变的过程。

从居住空间、户籍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农民市民化是个复杂的过程,农民市民化不仅包括农民在生活场所、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变化,还包括其他的一系列转化,这些转化主要包括生活习惯、身份角色、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转变。

二、动迁社区中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困境

(一)生活习惯不适应

农民在失去原有土地和村落后进入城镇社区生活,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习惯不适应,可划分为空间适应问题和生活成本问题。在空间适应方面,动迁社区中有大量老年人居住生活,他们习惯于长期居住在村落庭院的低层生活,很难适应城镇社区中高层的居住环境;从前村落庭院面积大空间充足,活动范围广,放置农业工具和小型交通工具等相对便利,现在迁入城镇社区,面积有限空间局促,除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面积,没有多余空间堆放杂物,这也是让农民无法接受的。除空间适应问题凸显之外,还有生活成本上升问题的出现,在原居住村落中,农民拥有土地,可以通过种植蔬菜实现自给自足,进入城镇他们由于失去土地,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生活成本大大增加。

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大多数动迁社区居民以原居住村落地缘为纽带形成小团体、物业管理意识淡薄、随意停车、随意晾晒,同时还有农村动迁社区的特殊性,农民破坏绿化私种蔬菜、公共空间堆放农具、产生农业垃圾等。

(二)社区参与度低

在农民进入城镇社区之后,原有的熟人社会关系逐渐削弱,社会支持网络被解体,充满强烈情感认同的村落逐渐衰落甚至消失。在新社区中,出现了邻里交往闭塞、人际关系冷漠和社会网络断裂等问题,直接影响该群体在社区中的参与度,甚至导致安全感、信任感和生活意义的丧失。大多数农民在村落生活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为主,忙于从事农业种植等劳动,无闲暇时间进行文体娱乐活动,导致了他们生活封闭和排他。在刚进入社区生活后,由于农民组织能力低和自身排斥心理,使农民很难进入社区事务管理和文化娱乐活动之中。

上述问题长此以往,社区共同体意识衰落,人际关系越来越陌生,合作意识被打破,集体行动机制变得松散,不仅对社区治理绩效有负向影响,更会阻碍进城农民的职业选择、收入提升以及市民化进程[7]。

(三)社会认同障碍

社会认同是个人对其所属群体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在本质上既是包含了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又是各种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8]。

“农村人—城里人”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身份认同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指职业上的差异,还包括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一是在户籍制度方面牵制着农民身份认同。不同的户籍类型所带来的不仅是制度上身份的不同,同时还有社会资源分配的差异,将社会上一部分人排斥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9]。二是在地域方面也影响着农民的社会认同。在某一地区生活的时间越长,与其形成越深入的交往,就越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越容易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动迁农民在获取新的居住空间后,归属感变弱,对新的城镇社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远远低于原居住村落。

(四)城乡文化冲突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实践过程中的产物,受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和乡村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理念[10]。

在农民原居住的村落中,包含了大量的熟人、亲戚等,这种稳定而密集社会关系网络的存在,使得农民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时,更加注重以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约束为主。这种模式具有非常严重的感情色彩倾向,形成了利己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当农民进入城镇社区之后,由于农民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不成熟的社会性,因此,在大多数市民看来,他们认为农民是“无公德的个人”,缺乏公共意识和集体精神。在市民长期居住的城镇社区中,陌生化社会关系的存在致使市民缺乏人情味道,他们更注重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法治去维系交往关系。因此,在众多农民的视角中,他们认为市民过度重视城市规则制度,缺乏交往熱情感。城乡文化理念存在的显著差异,让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种种不适应。

三、社会工作介入动迁社区中农民市民化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助人自助”理念,改善农民生活适应度

社会工作想要为动迁社区中的农民提供精准化的专业服务,就要社会工作在助人实践的过程中践行其专业价值理念。社会工作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推手,在面对生活习惯不适应的“新市民”,社会工作要向其传递“助人自助”理念,在改善农民生活适应度的情况下,形成“互助群体”,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在解决空间适应问题方面,社会工作携手社区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老人安抚工作,从视觉效果上点缀美化居室环境,安定老人的情绪,可以在阳台、室内栽种绿叶植物和花卉;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防止和消除老人心中的孤独,可以招募志愿者,定期安排志愿者进行上门活动,与老人们谈心、读书、对弈等以增添他们生活中的乐趣,社会工作还可以联结社区工作人员有计划地组织老人结伴外出旅游、体育锻炼等让老人们走出高楼,呼吸新鲜空气。在解决农民生活成本问题方面,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自己资源链接的作用,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合作,在动迁社区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在结课后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针对物业意识淡薄、随意停车等不良习惯,社会工作可以与社区物业人员组织“我爱我家”宣讲讲座,提升他们的物业管理意识,努力改变“新市民”在生活习惯方面的不良行为,提高“新市民”携手创建美丽社区的意识。

(二)开展多元化活动,提高农民社区参与度

提高农民社区参与度,最重要的是让新市民有机会参加社区活动,并逐渐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以社区为依托,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增强社区活力。

社会工作可以在社区居委会的指导下,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掌握动迁社区中农民的需求和兴趣,并以兴趣为纽带发起多元化的居民集体性活动,开展一些贴合居民自身特点与实际需求的社区自治项目和社区自组织,通过社区不同群体代表、社区居民志愿者的辐射,充分激发农民参加社区组织、社区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归属感,进而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实现社区自治。

(三)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农民社会认同感

有效解决农民社会认同障碍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力量,通过多方面深度协作,社会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动迁社区中农民建立由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等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联合其居民群众团体、邻里构建其非正式支持网络。

政府作为动迁社区中农民正式支持网络的主导性力量,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对政府部门来倡导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减轻社会排斥。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和各项法规制度时,要考虑到平等和公正的原则,进行舆论宣传和引导,重视保护“新农民”的各种权益。除此之外,在社会政策支持上应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给“新市民”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社会生活环境,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关于构建农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社会工作在社区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持续地进行社区动员和教育,提倡邻里间的关心和帮助,弘扬邻里守望相助的传统,逐渐形成居民互助的社区共识,呼吁社区居民共同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帮助动迁社区中农民提升其社会认同感,并培养他们学会充分利用和完善非正式支持网络。

(四)贡献社会工作力量,缓解城乡文化冲突

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想要充分化解城乡文化冲突,单纯依靠社会工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最核心的是,社区与居民要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市民的身份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社会工作要鼓励新市民大胆利用原有合理的农村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合理取舍,实现城乡文化理念的积极对接。

在社区方面,社会工作要联合社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新市民”,为“新市民”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提供指导和便利。协同社会工作进行上门走访,做好调研工作,掌握“新市民”关于城乡文化理念的看法和建议,为后续社会工作开展文化服务奠定基础。在“新市民”自身方面,要积极配合社会工作和社区,做好转变观念意识的准备。社会工作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城市文化,设立“社区文化读书日”活动带领他们阅读一些关于城市文化及其理念的书籍、报刊资料,对城市文化精神有一个前期性的了解。在充分意识到城乡之间的文化理念差距后,社会工作组织“普法知识活动”让他们积极理解城市文化理念背后的内在精神,重视城市规则制度,力争做好新的守规守法公民。

四、结语

社会工作在动迁社区的治理中,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实现动迁社区治理的精准化和科学化,社会工作与社区基于动迁社区中农民城市化困境为基础,以多元化项目活动形式展开治理,从需求出发,主动对其进行市民化服务,以专业的视角,发现动迁社区居民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潜在优势,为其建立更牢固、更紧密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还要针对服务的效果、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展开评估,以评价机制带动服务的完善和服务效果的持续。面对动迁社区中农民市民化的问题,社会工作将肩负起重任,努力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市民化的新路径,同时也为我国社区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

參考文献:

[1] http://www.zyrm.com/xingming/news/3969.html

[2] 王亚民.浅析城镇化过程中动迁安置社区治理困境及消解——基于江南小城镇动迁安置社区的调查[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06):71-76.

[3] 李文茂,雷刚.社区概念与社区中的认同建构[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09):78-82.

[4] 宋辉.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城市拆迁安置社区治理体系重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01):62-71.

[5] 季良佼.农民市民化视野下的三元社会结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757-762+840.

[6]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农民市民化的趋势与国内相关理论学派的主张[J].经济研究参考,2003(05):2-8.

[7] 黄云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村民参与度研究——基于社区能力视角[J].农村经济,2020(09):123-129.

[8] 张淑华.新生代农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重构及其与偏差行为的关系——心理结构变化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158-165.

[9]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61-67.

[10] 曾祥明.农民市民化离不开城乡文化融合[J].人民论坛,2017(14):76-77.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晋中 030600)

[作者简介:胡雪莉,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通讯作者:尹俊芳,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责编:贾伟)

3812501908260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服务系统构建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人力资源视角下武汉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