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实践研究

2022-03-20 13:41庄虹子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凤阳花鼓文化

庄虹子

(滁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凤阳花鼓是凤阳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滁州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草根文化的优秀代表,凤阳花鼓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无形性与活态性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与传承必须要以“人”作为载体。纵观凤阳花鼓600余年的历史,其传承的核心在于传承人,正是通过数代花鼓艺人的艰苦传承才使得这一民族瑰宝得以延续。对传承人的关注与研究,对于非遗的合理传承以及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凤阳花鼓传承人传承形态

凤阳花鼓不同时期的传承形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凤阳花鼓传承人的传承形态也完成了从民间传统到制度认定的历史性跨越。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振兴故土,在凤阳建立明中都,将数十万移民迁徙至凤阳,这些移民将他们原籍的文化艺术带至凤阳,与凤阳当地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花鼓小锣”的艺术形式。自明正统年间起,凤阳连年灾害,老百姓外出求生,“花鼓小锣”表演成为乞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将这一艺术形式传播到其他地区。由于表演这种“花鼓小锣”的大多是来自凤阳的难民,故定名为“凤阳花鼓”。清康熙年间,诗人徐豫贞在《逃庵诗草》卷六《岁暮即事》的诗作中有诗句写道:妇姑歌鼓生涯贱,乞丐傩驱礼意亡[1](P99)。这首诗表现了灾荒之年人民的悲惨生活,也说明凤阳打花鼓者,是妇姑,即姑嫂二人。1979年10月10日,夏玉润在对凤阳县燃灯公社金桥大队坝中小队的民间艺人刘司氏(78岁)的采访中谈道:打鼓打锣的都是女的,有婆媳、姑嫂、姐妹、亲邻[1](P112)。这一时期,凤阳花鼓的传承目的是一家人外出逃荒时能掌握一门技艺,家族中技艺娴熟的艺人自然地成了传承人,担负起传授凤阳花鼓的责任,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推动着凤阳花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凤阳花鼓在社会更替中紧跟时代步伐,开始了自身的变革。民间艺人们根据凤阳民歌的曲调创作改编了29首表现当时社会生活的曲目。1955年,凤阳县红心乡燃灯寺的欧家林、刘明英、邓泽菊等表演的《王三姐赶集》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取得成功,成为当时中国文艺界瞩目的亮点。1955年,凤阳县文工团创作编排的《双条鼓儿敲起来》《欢送大姐上北京》等作品,在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安徽省文艺调演上获大奖,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凤阳花鼓的热潮。这一时期,凤阳花鼓传承的目的是宣传党的丰功伟绩和方针政策,赞美新社会与新生活。传承活动是由政府或文化部门组织集体创作来开展,艺人不再是传承活动的唯一主导者,而是创作活动参与者,是传承集体的一部分。

2006年5月20日凤阳花鼓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5月文化部发布了第45号令,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二条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2]。这一条款首次对传承人身份进行明确的制度认定,把民间自然形成的传承人模式制度化了。传承人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传承人群体的重视与肯定,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潜力与积极性,更好的延续传承人作为传播主体在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二、凤阳花鼓传承人传承特征

虽然社会形态与传承模式发生了变化,但一代代凤阳花鼓传承人在沿袭、求变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平民性、开放性、政治性的传承特征。

(一)平民性

凤阳花鼓是植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民间歌舞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凤阳花鼓传承人的平民化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1.传承人是从农民当中自然产生的。明清时期凤阳地区的农民女性,农忙时到田间劳作,是地道的农民,农闲时则要穿州过府卖艺讨生活,成为受欢迎的花鼓艺人,特殊的时代与生活环境造就了“花鼓小锣钱杆子、大脚婆娘出凤阳”的地域奇观[3]。2.内容的平民化。凤阳花鼓曲目的题材主要有生活歌、情歌、劳动歌、时政歌等几类,大多是流行于乡间地头的俗曲、小调,如凤阳花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凤阳花鼓》:“我命苦,真命苦,一生一世嫁不到好丈夫,人家的丈夫作威又作福,我家的丈夫只会打花鼓”。另一首《凤阳歌》:“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些曲目用最朴实与真诚的语言展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与喜怒哀乐。3.表现手段的平民化。花鼓艺人表演时使用的伴奏乐器——花鼓、小锣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演唱的曲目主要以劳动时演唱的秧歌为基础,结构简单,大多是规整的四乐句,加上俏皮的衬词与衬腔。艺人在表演时采用凤阳当地的方言,将说、唱、坐、打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

(二)开放性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初的移民文化,其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一方面,朱元璋的移民政策使数十万移民将他们原籍的文化艺术带到凤阳,与凤阳当地歌舞相互影响、融合,逐渐成为社祭、庙会、上元灯会、村田乐等场合中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明中叶开始,凤阳民众表演着这些歌舞外出卖艺,又将外地的艺术元素经过选择、加工融入进来,经过一代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凤阳花鼓。另一方面,随着乞讨艺人将凤阳花鼓唱遍神州大地,其极具生活气息的文化特质对当地的戏曲、曲艺、音乐、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地域来看,除西藏地区以外,几乎在任何一个省市都能找到凤阳花鼓在当地流传的踪迹,或是与当地艺术交融的实例。比如《凤阳歌》,被山东琴书、河南曲子、湖北小曲、四川清音等曲艺代表性曲目多次运用,有些还把《凤阳歌》作为主曲和音乐曲牌,传播地域非常之广[4](P442-444)。在我国的很多省份都有“花鼓戏”这一戏曲剧种,很多剧种的经典剧目《打花鼓》,核心情节就是一对凤阳夫妻打花鼓卖唱的经过。传承人博采众长,使凤阳花鼓成为融南北文化为一体、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民间歌舞代表。而众多凤阳花鼓与当地艺术交融的实例,也使凤阳花鼓在世界各地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三)政治性

在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中,没有哪一种能够像凤阳花鼓一样具有如此鲜明的政治色彩。花鼓艺人的语言通俗即兴,曲调流畅简洁,加上有歌有舞的表演形式,能够表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极其生动、形象。“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句与朱元璋关系密切的歌词,已经成为凤阳花鼓的名片,是旧时中华民族贫穷苦难的象征。抗战时期黎莉莉通过演唱《新凤阳歌》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民间艺人钱邵英演唱的《划成分》则表现了建国初期划分成分的重要意义;著名的《王三姐赶集》,其内容是宣传我国第一部婚姻法。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凤阳花鼓成为新旧社会对比的生动写照。随着凤阳县小岗村成为大包干的首发地,又使得凤阳花鼓成为展示中国农村改革成果的重要载体。通过凤阳花鼓,我们可以了解王朝的兴衰,了解时代的变革,了解民众的文化基因,600年凤阳花鼓传承史生动地向我们揭示了政治与文化、时代与艺术的辩证关系。

三、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实践分析

2007年12月孙凤城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成为凤阳花鼓项目国家级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孙凤城出生于凤阳花鼓世家,她将凤阳花鼓传统打法、唱腔与舞蹈、声乐、戏曲相结合,创新发展了凤阳花鼓的表演语汇,改编创作“上山步”“拔泥步”“风摆柳”“三回头”“雁落沙滩”等舞步,形成了热情奔放、敏捷灵巧、活泼多样、优美细腻的表演风格。

表1 凤阳花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凤城主要传承活动(2006年以来)

因篇幅有限,以上表格仅列举孙凤城2006年以来部分代表性传承活动。2006年以来,孙凤城的传承足迹从中央到地方,还去过新加坡的一些地区;活动单位包括政府、媒体、学校、文化机构;传承方式包括表演、编创、教学、推广等,其中各级政府与高校主办的占多数。可以看出,当代凤阳花鼓的传承是一种以传承人为主体、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学校为重要传承场所的传承模式,三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体现了非遗政策驱动下当代凤阳花鼓的传承路径。

这一时期凤阳花鼓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有以下特征:

(一)传承形式——双条鼓

凤阳花鼓是一门蕴涵了歌舞、音乐、曲艺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早期的表现形式有坐唱与走唱。坐唱是艺人按照“左锣右鼓”规则坐着演唱,舞蹈动作较少。走唱是艺人在演唱时加入了更多的舞蹈动作,花鼓小锣既是伴奏乐器,也是舞蹈道具[5]。1955年,随着《王三姐赶集》的诞生并取得全国瞩目,开创了凤阳花鼓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双条鼓”。双条鼓从根本上改变了“一鼓一锣”“一男一女”“锣鼓伴奏”“口唱小曲”的花鼓特性[6](P989),通过结合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增加了表演人数和伴奏乐器,使演出效果更加丰富精彩,是一门结合文学、音乐、舞蹈、化妆、舞台设计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目前,凤阳花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大多是以培训、编创、表演舞蹈形式的双条鼓为主。

人的思维是无限的,可以自由想象,因此语文思维也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并且语文知识涉及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历史、社会、自然等等,所以也需要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只有灵活运用语文思维,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传承平台——校园成为前沿阵地

一方面,在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一批学者敏锐地察觉到凤阳花鼓的文化价值,率先在学术研究、特色化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滁州学院为例,下属音乐学院成立了凤阳花鼓艺术团,承接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文艺演出;聘请孙凤城担任客座教授开设凤阳花鼓特色课程;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凤阳花鼓)传承基地,成立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取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也为传承人的传承活动得以在学校长期延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环境。

(三)传承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近年来,孙凤城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实话实说》等媒体栏目专访,其他各级传承人也在央视《小崔说事》《星光大道》、福建东南台《走南闯北》、安徽卫视专题片《看安徽》、教育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纪录片《传承的力量》等栏目中利用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凤阳花鼓,有关部门也已经开展用数字化手段记录、保存传承人文化档案的工作。除了在各类学校开展的凤阳花鼓教学课程外,在泛雅、学银在线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均有凤阳花鼓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据调查,2018年凤阳花鼓市级传承人高静开展的在线凤阳花鼓课程,至今累计页面浏览量达到247万次,累计选课人数近5000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采取数字化保护,突破了传统传承方式所不能达到的传播效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保护与传承凤阳花鼓的新思路。

四、当代凤阳花鼓传承人的传承困境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凤阳花鼓作为民间传统艺术,它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生态环境与文化语境的改变,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都给凤阳花鼓的当代传承造成了困境。

第一,凤阳花鼓在旧社会是苦难的化身,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凤阳人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富裕,凤阳花鼓不再是群众所依托的生存工具,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已经消亡。虽然在政府和各类机构的推动下,传承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但由于当代语境下人们的心态、生活的状态、花鼓的功能与表演形态都和传统语境下有巨大差异,使得凤阳花鼓距离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生活越来越远,很多传承活动只能是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学一学,流于形式。

第二,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把凤阳花鼓列入“曲艺类”,指的是“花鼓小锣”。但这种凤阳花鼓的原生态曲艺模式已经逐渐被具有舞蹈属性的“双条鼓”所取代,造成了世人对于原生态凤阳花鼓的曲艺艺术属性认识不清。同时由于“花鼓小锣”的传承人大多已经去世,目前健在的也年事已高且文化程度低,很多传统的曲目与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所以对于国家认定的凤阳花鼓曲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第三,我国现行的法规只规定了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传承人的权利却没有加以描述。政府部门对于代表性传承人的活动虽然给予了一定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但是一些民间自发的传承活动却鲜少得到有效的保护。比如凤阳县小溪河镇的刘霞花鼓队,演出形式丰富多彩,队员表演热情高,除了自娱自乐以外,也给乡亲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但由于缺少资金和制度支持,传承前途未卜,如今演出活动的开展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五、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策略

(一)加强生态文化区建设

生态文化区建设的任务是对凤阳花鼓自然生态环境较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有相对基础的地区开展保护与建设,重塑凤阳花鼓创生与传播的社会生态环境。目前在凤阳花鼓的发源地——凤阳县燃灯乡和临湖镇的部分村庄建立了多个“凤阳花鼓艺术保护点”,全县成立了30多个凤阳花鼓业余表演队,同时把凤阳花鼓的传承发展向大、中、小学延伸。自2005年起,凤阳县举办了三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力图通过推进文旅融合,提高凤阳地区与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建设非遗生态文化区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要突出传承人的主体作用,着力在大众中营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让花鼓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认同感。同时通过创建凤阳花鼓传习基地,从小学生抓起,让花鼓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

(二)实行传承人分类保护

目前对于凤阳花鼓双条鼓表演形式的传承保护各方面做得比较充分,传承活动比较多,种类比较丰富,传承人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是,作为国家认定的曲艺类表演形式——“花鼓小锣”,所得到的传承保护还远远不够。当然,对于原生态“花鼓小锣”的保护难度要更大一些,原因是“花鼓小锣”的传承人大多年老体弱,基本上已经无法再进行表演、演唱。由于他们没有专业音乐知识,文化程度较低,很多曲目没有文字和曲谱记录,所以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问题。鉴于这些现象,实施传承人分类保护的举措,就显得迫在眉睫了。政府和非遗保护部门应成立专项资金和专业队伍,对“花鼓小锣”的传统曲目进行抢救性挖掘、收集与整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老艺人的表演开展录音、录像,建成传统曲目数据库。有关部门要组织安排“花鼓小锣”传承人开门收徒,让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使“花鼓小锣”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三)加大传承人扶持力度

为更好地调动传承人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传承人的援助。可以采用政府出资与民间捐款相结合的方式,成立非遗项目凤阳花鼓民间发展基金会,提高对各种传承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标准,同时建立非遗项目传承奖励制度,对其他各级传承人,包括民间优秀的非遗传承人的工作予以肯定与奖励。国家应着力扩大非遗传承与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对凤阳花鼓项目进行战略性投资,开发文化产业的新价值,达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循环。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国际交流,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非遗文化学习营的方法,与国外非遗传承人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学习他们非遗传承经验,以推动我国非遗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凤阳花鼓经过漫长的发展,至今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当今中国的高速发展,为凤阳花鼓的保护传承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时机,但世界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也让凤阳花鼓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时代如何传承是更合理和有效的,是凤阳花鼓传承人群体一直努力探索和实践的命题,他们在不断地调整与适应中试图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从亲缘传承到社会传承,从自然形成到制度认定,几代传承人严守凤阳花鼓的艺术特质与精神内涵,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以强烈的使命感应对不断变化的各种外在因素。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创造,才让凤阳花鼓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青春长存、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凤阳花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见证改革开放成果,探究凤阳农业产业变化
谁远谁近?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旧凤阳花鼓
花鼓桥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