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通法巧转化,提高解题效率

2022-03-21 04:06陶炳宏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转化

陶炳宏

[摘  要] 传统教学多采用“题海战术”,但高考题型变幻莫测,这种机械的训练容易造成学生思路僵化,思维缺乏变通性,对同一类型问题习惯于从单一角度分析,从而无法找到最优解题思路,解题效率低下. 为提高解题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去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利用科学的方法将问题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特殊为一般.

[关键词] 解题效率;变通性;转化

因高考试题的题型新、题量大,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部分教师认为需要让学生多做题、做难题、做偏题,这样在遇到新颖复杂的题目时不会产生畏难心理. 这种片面的认知,容易使学生因多做题而出现思维疲劳和思维定式,解题缺乏变通性,解题效率低下;因做难题和偏题使学生忽视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反而在遇到综合题目时显得力不从心.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对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能只关注于“教”和“练”,也应关注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技能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 那么如何提升解题效率呢?笔者浅谈了自己的几点认识,以期共鉴.

[⇩] 利用必要条件化繁为简

必要条件因其可以简洁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数学解题中应用较广泛,例如,其常出现在解决含参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探究存在类等相关问题中. 其实解题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转化的过程,通过已有认知找到等价条件进行等价转化,但因有时问题较为复杂,使之在寻找等价关系时思维受阻. 对此,我们可尝试利用必要条件解题,利用必要性对问题进行合理转化,也许会收获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

例1  已知函数f(x)=x2-m(x-1)+1(m>0),当x∈[0,1]时,都有≤f(x)≤3成立,试求m的取值范围.

题目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二次函数f(x)的对称轴与参数的m值有关,因此为动对称轴. 虽然已知给了定区间上的函数值域,但因对称轴的位置不确定,所以在求解本题时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问题可以转化为f(x)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小于等于3,最小值大于等于,又m>0,所以需要分成三类进行讨论:第一类为0<<,第二类为≤<1,第三类为≥1. 因为本题没有必要确定最大值的位置,所以可以将分类优化,即把第一类和第二类合并,此时只需要满足f(0)≤3,且f(1)≤3,f≥;第二类为≥1.

解:当x=0时,由条件可知≤m≤2,所以二次函数f(x)=x2-m(x-1)+1(m>0)的图像对称轴为x=∈,1⊆[0,1]. 由f(0)≤3,且f(1)≤3,f()≥,可得2-≤m≤2.

评注:对于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若需要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经常会用到分类讨论,但有时也可以从必要性的角度出发,这样可以达到缩小参数范围的效果. 这样合理地利用必要条件,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提高了解题效率.

[⇩] 利用分类讨论化难为易

分类讨论是数学思想的重要成员,因其具有多样性、逻辑性和综合性,在历届高考题中从未缺席. 但在解决分类讨论问题时,有些学生因对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原因缺乏清晰的认识,常出现分类重复或分类遗漏等情况,从而不能正确求解问题. 为提高分类讨论的能力,学生必须注意夯实基础,认清问题的本质,搞清楚分类讨论的标准,遵循分类原则,做到科学合理分类,由此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 利用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

数学问题常以抽象著称,尤其复杂的代数问題更为抽象,若从数的角度出发无从下手,则可以尝试转变思路,结合图形进行直观观察,从形的角度尝试求解. 在处理复杂的数量关系时多从图形的性质出发,这样往往可以简化问题,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思考,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直观化,以达到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评注:若一个二元方程组含有3个未知量,用代数法求解会很难实现. 设b=x,c=y,将a看为参数,转化为含有参数的二元方程组,方程组转化后容易联想到直线和圆,因为方程组有解,所以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必然相切或相交. 这样将“数”完美地转化为“形”,问题不仅变得更加直观,求解也变得更加容易.

数与形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进行相互的转化.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多元等式、向量、最值、不等式、立体几何等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利用形的直观性变抽象的问题为具体的问题.

[⇩] 利用变式化特殊为一般

数学题目千变万化,欲使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必须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通过必要的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通法,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变化莫测的数学问题.

例4  已知tanα=,求sinα,cosα的值.

题目解析:

方法1:用同角三角函数求解. 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可得tanα==,sin2α+cos2α=1. 两式联立可以求解. 方法2:由于tanα=,因此可以确定α在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接下来可以根据α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 方法3:利用比例的性质,由tanα==,可得 =,利用此种方法解题更妙.

例5  已知sinα=,α是第二象限角,求tanα.

解:因为α是第二象限角,sinα=,所以cosα=-=-,tanα=-.

变式1:已知sinα=,求tanα.

题目解析:本题未给出α在哪个象限,由sinα=>0可知,α是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变式2:已知sinα=m(m>0),求tanα.

题目解析:本题是在变式1基础上的变式,若0<m<1,则与变式1解法相同;若m=1,则tanα不存在.

变式3:已知sinα=m(m≤1),求tanα.

题目解析:在求本题时需要对m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若m=1,-1时,tanα不存在;若m=0,则tanα=0;若0<m<1时,α为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1<m<0,α为第三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

评注:通过变式训练不仅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根据变化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化特殊为一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通过变式也可以将其与有关的知识互相关联,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另外,通过有效的变式训练可以暴露出学生的知识盲区,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要提高解题效率,提升学习的热情,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积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通过合作和探究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415501908212

猜你喜欢
转化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大学生外在压力的转化研究
引例浅谈导数应用中的转化策略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