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2022-03-22 00:50陈亚娟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时效性本课

陈亚娟

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活跃的知识交流、思想碰撞的舞台,双方进行互动的有目的的活动不可缺少。很多时候为了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度与参与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落实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等目的,我们在教学中设置不少学生个人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但无论课堂活动多么丰富,指导课堂活动的基本理念应当是如何使活动能为课堂“三维目标”的落实服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优良的課堂活动,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很多教学类文章中都提到了课堂活动的设置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等创设原则,但今天我想借着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第五分册第六单元第2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和各位探讨下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也讲究时效性与实效性。

在校庆20周年之际,我选定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课作为面向全区开放的公开课,实际上这节课很多老师都曾上过公开课,那么我为何还会选择这节课呢?当然是基于本课的教材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是继第五分册第一、二单元所学的西学东渐和维新变法思想之后的中国又一波影响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旨在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它所带来的思想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为第21课中所讲的中共的成立奠定基础,因此它在整个第五分册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根据现在上海市历史学科三维目标设计的最新要求,结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大致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等内容及其意义。

2、初步掌握分析提取历史史料信息的能力。

3、理解辨证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方法。

4、感悟社会转型交替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以及思想启蒙引领的作用及青年人的历史使命。

开课期间正值胡适先生诞辰121周年,学生在网络上看到海内外大量胡适的纪念网站,不解胡适是谁?他对一百年前的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致大陆、台湾两岸同胞如此敬重怀念他?他和新文化运动究竟有何关系?我们常常说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及时捕捉到社会热点,也是学生急需解惑的点,确立课堂活动的内容,我以“时间树”的形式,介绍胡适的主要经历,串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等。由走近胡适,学会如何辨证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由认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感悟社会转型交替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以及思想启蒙引领的作用及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的内容的时效性吧,社会热点存在时效性,它不能适用任何时候,抓住这个时效性,发挥其在学生中的话题的热度,带领学生深入探讨、理解为何大陆和台湾都对胡适先生高度认可的历史背景,如此设计课堂活动,本课的难点也能迎刃而解。

当然注重课堂活动的内容的时效性的同时更需注重课堂活动的形式服务于内容,并能与是否是重难点、是否为课堂“三维目标”的落实服务等有关系,也就是突出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如果说时效性是指课堂活动的内容的时间维度,那么实效性的指向是在这个内容的时效性下达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的有效作用。

以本课为例,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从理想变为现实。中国国内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也出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如何理解思想引领在社会前进中的作用,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课堂活动形式是教师给出材料: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胡适和李大钊等发生了激烈的讨论,在当时的杂志《每周评论》上“问题”与“主义”间的争论火药味十足。教师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如何理解这种争论?此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处在新旧思想交替的中国,这种争论恰恰是各种思潮涌动下,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改造社会,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中共成立及五四运动青年的奋起这些史料,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增加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内容。胡适、陈独秀等一些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新文化运动又推动影响了更多人,尤其是青年,可见思想引领在社会前进中的作用之大。从而突破本课难点。此时,学生再回到课堂一开始的热点话题,自然能够理解为何两岸人民在100年后的今天会同时纪念胡适先生了,对于这些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也就更深刻感悟了。

历史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历史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引发学生对知识、观点、结论、方法等内容的思考,从而有效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吧。从本课的设计来看,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的时效性需要教师的敏感度,需要贴合生活,才能走进学生的认知度。而其实效性来自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的设计是否贴合学生的理解度,并能围绕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落实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从本课来看,有效的历史课堂活动需要创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这个活动环境可以贴合社会热点,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学生历史思维展开的层次,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期实现其实效性。

2021501186382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时效性本课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略论新文化运动的法兰西风格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