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诏山上的“三七战士”

2022-03-22 02:01林浪平
含笑花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山轮作消毒

朴实的文山三七人

他们沸腾了

从此,他们将不用

再在这片土地上

定期“流浪”

不用再做文山特有的

三七“吉普赛人”

从此,三七种植轮作障碍

将成为历史

退伍军人王麟猛

成为书写这段历史的第一人

在三七种植文化的发展中

嵌入了一颗

熠熠闪烁的红五星

融入了一滴

退伍军人的热血

伸展出一面

飘扬的双拥大旗

军人铁一般的信念

磐石一般的担当

让王麟猛一直执着于

研究三七老地复种技术

他像一盏灯

照亮了这片土地

照亮了文山三七的未来

央视农业频道

邀请他做了专题片

——《高山上的种植能手》

中国首席土壤消毒专家

兼中国农科院创新团队

首席科学家曹坳程老师

专程来到了文山

在“七麟三七”公司的

基地里指导试验

并提供方法与消毒处理剂等技术支持

通过王麟猛与伙伴们的

不断实践

2016年

三七高效轮作集成技术

解决老地轮作问题的技术

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王麟猛介绍说

全套技術体系主要包含

土壤活化

土壤熏蒸消毒处理

及三七全程植保管理

此技术具有三个特点:

环境友好

——不会对空气、水、土壤等

造成污染

能减少化肥农药用量;

提质增效

——可实现亩增产30%-50%

产出原料符合并优于

2020年药典标准;

防治病虫害效果显著

三七连作障碍

最主要原因在于三七根腐病

——被称为三七“癌症”

这项技术

可将三七根腐病发病率

控制在5%-10%

父亲的遗愿

终于实现了

王麟猛

他把复种出来的

第一棵三七

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向这片红土地

发出了庄严的宣告

三七连作障碍问题的攻破

让那些离开文山的

七农们又回来了

他们惊叹老地里的三七

竟然可以长得

比他们在外地种植的还要好

他们终于可以在家门口

种植三七了

他们说:

“以后再也不用像找媳妇一样

去找新地了”

为了让三七都“回娘家”

2017年

王麟猛毅然辞去了公职

放弃了手中的“铁饭碗”

积极投身于

三七产业的

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技术带来新经济

新经济催生可持续

“七麟三七”一直秉着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的理念

不遗余力地进行

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将技术转化为

成果应用

在发展过程中

公司荣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市龙头企业

定制药园

高品质药园等20多项证书及殊荣

“七麟三七”高效轮作集成技术中的

关键新技术

《三七种植土壤障碍因素消减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七麟三七”高效轮作集成技术项目

在“农行杯”第四届全国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

云南赛区中荣获成长组二等奖

全国赛最具网络人气奖

王麟猛也荣获了

第二届“建行杯”云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

“现代农业”组三等奖

饮水思源

反哺社会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

公司组织捐赠了价值210万元的

三七系列产品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

捐赠了13万元的

定点帮扶资金

王麟猛

一个不曾停歇过战斗的

退伍老兵

他不忘军人本色

守初心,担使命

始终保持着

敢想,敢拼,敢干

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作风

他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在文山三七土壤消毒服务行业

一马当先

他敢于啃硬骨头

勇闯三七种植技术禁区

勇于技术创新

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用技术带动了农户

创业增收

实现小康

直到今天

王麟猛仍然把自己

当作一个“老班长”

一心一意地带领着

这个顽强的团队

将公司发展壮大

并像守护孩子一样

守护好文山三七

让离开文山的七农们

回家

像曾经在部队

保家卫国一样

在家乡

守护好

珍贵的三七

做一个真正的

文山“三七战士”

【作者简介】 林浪平,笔名海莹,1965年9月生于云南文山,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民族文学》《小说月报》《诗神》《诗歌报月刊》《边疆文学》《含笑花》《文山日报》等全国各报刊,部分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精选》等书,长篇小说《七王传奇》,长篇历史文献《滇南抗战》在报刊连载。曾获首届全国情人岛诗歌大奖赛优秀作品奖,滇东南笔会优秀作品奖,含笑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编辑奖等。

1213501705385

猜你喜欢
文山轮作消毒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自律是青春的必修课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后来,我们都走散了
绥棱县耕地轮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门把手消毒滑块
文山 ,春光中写下的赞美诗(组诗)
如果人生有橡皮擦
草莓—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