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病毒知识点 优化高中生物教学

2022-03-22 02:01韩军
高考·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生物教学

摘 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应注重生物教学方式革新,与社会现实情况进行融合,以病毒为例,深化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病毒知识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使学生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还能间接促进学生智力、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能力的双重开发。因此,本文将对挖掘病毒知识点,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策略来进行论证,并进而探讨其实际意义。

关键词:生物教学;病毒知识点;联系生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注重与社会现状联系的课堂教学方式,即在实行生物教学时,课堂讲授生物知识时,联系社会现状如利用现在与病毒有关的知识点,融入生物课程教学内容,深化生物教学方式,全方面促进学生生物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成长。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着重于强调学生要从课本内容的解读出发,并与当前社会生物现状密切联系、思考,促使学生从课本内容的观察与思考中正确理解生物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各项能力经过课堂的历练,不断进步。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授课形式单一

生物作为求学时代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学生知识文化的载体,更对学生的生命观以及生物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内容安排过于单一,偏于理论讲解,学生实践练习机会少,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同时生物课程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此类教学方式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师与学生是两个相互分离的个体,由于两者之间没有建构互动性、交融性和引导性,导致学生在接受生物学科专业知识点时,总是不能够达到完全的理解,难以活学活用,课堂传授知识效果质量呈下降趋势,更别说生物课程中涉及的对于现实病毒知识点的理解。

(二)学生理解方式产生偏差

与此同时,毕竟每个学生的思维表现以及逻辑方式都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上述教学方式。从相关的调研成果来看,一味地采取固定的生物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只能被迫地接收大量生物理论。教学中没有注意到学生理解知识方式的差异,没有引导学生沿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层层递进,逐步去发现、去领悟知识,让思维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次,而是让学生突兀地接受研究得到的诸多知识性结论。再有现知的知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又会有新一轮的知识狂轰滥炸,课程内容与学生思考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因此,生物教学现状急需面对教学现实出现的各种盲区,寻找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等,让课堂不仅成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阵地,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使他们成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挖掘病毒知识点,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一)探究式生物教学:病毒知识点的挖掘要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方式

探究式生物教学法,在于生物课程内容与病毒教学课题的融合探讨,它主张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通过介绍病毒知识点中涉及的生物、生命体问题的给予或者小组合作议题研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对于病毒的传染方式、速度,促使学生最终凭借自身解决更多的疑难问题。

高中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认识,但高中知识更深入,从亚显微层面进一步认识生物知识,需要教师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适当的提问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若将多媒体技术与课件的结合应用于教学授课,课堂再充分利用生物体验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唤起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注意,课堂主体要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即在进行病毒相关知识研究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以及兴趣出发,设置一定的问题吸引学生关注。

比如:在学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内容时,为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可以联系病毒知识,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问题进行引导:“DNA病毒(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增殖过程?”“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的生活方式?”等,在生物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所给予问题的引导下对课程的内容边思考边领悟。面对复杂的病毒物质组成分析,探究式的生物教学可以及时发挥学生的思维与求知性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合作式生物教学:挖掘病毒相关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生物合作学习意识

高中生物教学方式融合了病毒寄生的生命历程,这是由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对知识求知的欲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运用生物理论试图研究病毒的组成结构、传染源、传播方式以及防范病毒侵染的方式?不断加强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发散思维,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还能够在生命教育意识的引导下,积极尽力地参与到病毒的相关研究当中。

现在大部分高中学生可能缺乏合作意识,再有自身的生物基础学识薄弱,教师需要采取一定课堂方式进行改善,如采用生物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可培养学生间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病毒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同学,互帮互助进行自主学习。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章节分析时,由于知识重点便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验证,其中涉及病毒的物质组成、增殖、变异以及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因素与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在学生开始总结交流之前,教师可以将有关病毒知识的学习任务发给学生,学生自选组成学习小团体,小组成员接收到学习任务之后,将问题分工分配给每一位成员,各位同学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生物基础知识和思维水平,积极落实相关问题,当遇到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互相答疑,随后小组进行整合,在问答中可促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与跳跃性,在互问互答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病毒的理解,还直接促使学生间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查漏补缺,可促使每位学生的生物水平不断提升。

(三)发现式生物教学:挖掘病毒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现式教学的特点,是模拟科学家的发现创造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家并不是为了认识才去发现,而是为了发现才去认识。可是,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被倒置了。在教学中,教师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为了习题答案而解惑,而学生则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为了寻求答案中的为什么而听。那么学习认识又是为什么?是为了认识还是为了发现呢?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解释,而发现式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回答而且还从实践中解决这个疑问。

挖掘有关的病毒遗传物质知识点与实验,再去发现、去认识病毒就从对艾弗里的实验怀疑开始。把有关实验过程的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发现问题,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DNA的纯度不高,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那怎么办呢?再提供给学生有关生物材料——肺炎双球菌、病毒(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SARS病毒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提供相关的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杂交重组技术、差速离心法等。若再想发现点什么?又怎么办呢?在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动脑思考,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四)生物教学:挖掘病毒知识点应与生物课本内容情境相契合

情境式生物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书本上文字教学内容采用体验式、情境安排、实践化的教学方式,即情境再现、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或者不断地进行思考反馈等各种方式,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上述各种创设情境式教学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和认识,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可能教师在展开情境式生物教学与病毒知识点联合时,有的学生可能在初期适应不了,出现差错,或者对知识从不同角度理解,从而存在差异。因此面对此类情况,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对于正面的、正确的充分予以认同,对于有的学习效果差些、对知识的理解有偏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积极引导并帮其脱离创设情境式学习瓶颈,进入适应后的平稳状态。

在进行情境式病毒知识点挖掘时,教师需要进行相关情境的安排,学生在实际探讨过程中,由于情境的引入、实践的思考,对于该类病毒之类的生物议题会产生代入作用,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联系自己的所学知识或者联想病毒传播情境、病毒增殖过程等方式,从而会不断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热情,大大提升学习能力。当然,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联系疫情生物情境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比如: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学生只看文本知识不容易理解,这时可利用网络视频,自主观看“人体免疫系统被病毒攻克”,即免疫系统失调内容,或者采取实验手段进行实验探究,如: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或酶解法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烟叶的过程?”“预防病毒的有效方式?”等等,这些方式既直观地反映出与课本内容息息相关的病毒传播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也能使学生直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交融性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使得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里,感受到生物体的变化、病毒生活过程等知识内容,最后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生物探究新体验。

通过挖掘病毒知识点与生物课本内容情境相契合,使得学生从单一的记忆基础知识中解放出来,开始用探究的態度对待生物学,对于不懂的地方先是自己思考,然后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将课程内容与互联网课件信息相互融合,并最终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优质的生物课堂呈现方式传达出更多的课堂信息,此种情境式教学方式的课堂会很有效的。

三、挖掘病毒知识点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效果

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来源于真实的科学研究与真实的生活实际,包括对原核、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的研究,对人类自身健康的研究,与农业生产效率相关的研究以及病毒、癌症、传染病等的相继出现。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新情境,真实的新情境包括:科学实验、农业生产、遗传现象、人体健康等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事例等,这些事例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运用探究式、合作式、发现式、情境式等生物教学方式,挖掘病毒知识点,可以在新情境下呈现真实可靠的问题任务,学生的观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可以得到真实的体现,应用效果极大地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生物学科鲜明的特色。

例如:在学习“基因突变及其应用”时,为使病毒知识点得到最大挖掘,教师可以事先引入病毒引发的疾病暴发现场,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帮助,共渡难关。再具体讲解病毒DNA的结构、病毒的特异性等知识点,学生由于初次接触与病毒变异有关的生物学知识,会产生极大的研究与学习兴趣,此时学生可以根据病毒特性生物知识进行自主研究,或者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观看此类知识点的实验操作过程,直观感受病毒的变异、传染、增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旁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信心,培养团体合作以及责任的担当,这样学生不仅使得学习质量大大提升,而且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再如:在学习“单克隆抗体”制备时,若诱导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过程中,用到了“灭活病毒诱导法”,需要将病毒的结构进一步深究,其表面含有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相互凝聚,发生融合,实现了单克隆抗体制备。现在既可以用作诊断试剂,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组织中成像技术,定位肿瘤、心血管疾病,也可以运载药物,用于治疗疾病。通过病毒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应用、细胞工程中利用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制备疫苗等各方领域不断发现、研究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弥补对社会面临的各种疾病知识的匮乏,也能随着对病毒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全面的看待问题,特别是通过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医学观点。

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挖掘病毒知识点的教学开展,有助于学生针对实际现实状况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解决问题的实战演练。这种生物教学的优化,既是新时代下对于学生学业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也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学生间团结合作的友善关系,还能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并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再观察、再思考、再应用的循序渐进地探索过程,使得学生能够团结互助,以学习为乐,最终实现对生物知识接收与生活、社会实际等内容的交流、融合、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英伟,郑琳时.高中生物教育课程与道德教育正确意识的建立和相关发展建议[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68-69.

[2]李魏,郑芝琳,冯志.学校对于学生生物发展所作出的未来计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课程教育研究),2014(6):36-37.

[3]谈魏,郑林华,冯晓彤.高中生在成长中学校所作出的规划思考活动设置的标准与要求分析判断[J].健康分析,2017(6):122-125.

作者简介:韩军(1970—),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方向:生物教学研究。

2291501705390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生物教学
语文课不能缺失语文的独有个性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