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2022-03-22 10:36冯刚孙贝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着力点新时代

冯刚 孙贝

摘 要:高校作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聚集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从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队伍建设基础、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建设基础、厚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建设基础三个方面着力,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断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着力点

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队伍建设基础

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环节在于队伍建设,只有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能有足够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1.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全体师生意识形态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关键力量,其队伍建设成效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局,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第一,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统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和管理,确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目标,制定高校意识形态的具体落实方案,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负有重要责任。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等是落实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不断锤炼自身的业务能力,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帮助学生、赢得学生、影响学生。

第三,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的关键所在。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2]。

第四,网络宣传工作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力量。伴随网络技术与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深刻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网络宣传工作队伍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网络环境治理维护、网络舆情监控等的专门力量,必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不断提升网络环境治理和网络舆情风险的防范力、控制力、处置力。

2.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

第一,意识形态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主动抓、带头抓、全面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按照黨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职责;高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坚力量,要落实好相应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齐抓共管、严格落实、形成合力;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师生开展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担负着直接联系引导、团结组织广大师生群众,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重要职责。

第二,意识形态工作要坚守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3]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具有忧患意识和前瞻思维,找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薄弱环节;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预判意识形态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科学制定处理预案,做到有备无患、从容处理,掌握意识形态发展的主动权。

第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树立法治思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4]。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施办法、实施细则,以明确责任、履职尽责、行政问责等为手段,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机制,同时纳入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施的全过程中,层层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3.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激励评价体系构建

质量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的关键保障[5]。

第一,评价内容上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统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评价内容既要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又要遵循高校意识形态质量生成规律,在二者的统一中实现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评价全面性和重点性的把控。全面把握教育对象接受质量、教育过程质量、教育结果质量、教育领导管理质量的评价,并重点突出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态度评价、过程评价、成效评价和师德师风建设评价等。

第二,评价方法上坚持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统一。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其工作核心是要看到人的内心变化,即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教师育人行为的变化等。这就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的统一,既要通过量化评价测量师生思想动态的具体指标,又要通过质性评价描述师生思想变化的总体情况,从而增强意识形态工作质量评价的实效性。

第三,评价标准上坚持科学性与激励性相统一。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意识形态工作评价标准能有力地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评价标准方面要坚持科学性和激励性的统一。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在评价标准设置上突出激励性,引导激励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潜心育人,并在选拔、培训、绩效、评职、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建设基础

我们对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决不能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6]。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全局,必须加强主动性、把握主动权、打赢主动仗,丰富课堂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阵地等意识形态教育载体,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基础。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7]。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途径。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学校党委行政带头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进教学管理手段,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纲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纳入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全局,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学科建设、课程改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全力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锤炼自身专业素养、品德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建设。科学完备的教材体系既是意识形态的导向,也是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于教材研究和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坚持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遵循,构建具有导向性和政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要求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破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全体教师、全部课程都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2.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联系最广泛、最紧密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重点加强的阵地。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增强实效性,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多渠道并举,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

第一,注重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引导作用,高校党委、共青团组织加强对学生党团支部和社团组织的教育引导、运行指导、监督管理,构建学生日常活动管理监督机制;建立辅导员班主任联系党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联系社团组织的机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党团建设和社团建设,牢牢把握学生日常活动的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加强高校学生青马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等思想政治性社团建设,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价值引领作用。

第二,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方式,组织开展名师讲堂、专题报告、主题教育等理论宣讲活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入耳、入脑、入心;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实践、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品格,坚定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温度。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发展的前提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管理,强化心理健康预警网格建设,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和日常咨询辅导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管理,增强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妥善处理突发心理危机的善后工作。

3.广泛开展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9]。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涵养功能。以文砺人,用大学精神引领文化自信,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底蕴、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育人,以特有的大學精神引领文化自信。以文育人,注重知识传授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要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用富有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知识和品德的发展。以文化人,以校园文化涵养学生品德修养,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创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建设、自觉维护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构建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建立健全网络文化阵地建设责任机制,高校党委宣传部和网络管理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有效履责尽职,恪守意识形态底线,积极捍卫网络文化阵地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防控处理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管理,对可能出现的舆情危机增强预警研判能力,迅速有效处理各种潜在的舆情风险问题,构筑网络文化阵地的安全防线;强化网络文化阵地的价值引导能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培养理性平和的网络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网络文明素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空间。

厚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建设基础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0]。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以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解决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困境,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掌握主动权。

1.坚持理论创新

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11]。

第一,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师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师生的思想困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工作重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都不是一种声音与一种声音的斗争,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要处理好主流思想与多元思潮的关系,要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壮大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掌控能力,及时回应,敢于亮剑,以有力量、有温度、有影响的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吸引力、生命力。

第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发展体现时代特征、反映中国特色、彰显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法宝。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平易近人、贴近生活、富有亲和力,将系统化、理论化、抽象化的政治语言转化为学生都听得懂、愿意听、听进去的话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亲和力、感染力。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体现时代特色,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兴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入手,采用网络化、新颖化、个性化的网络话语凝练意识形态话语,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

第三,加强思想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成才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加强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锤炼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实践养成,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推动内容创新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2]。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涌动,既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也面临内部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适应性挑战,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危机意识,以意识形态的内容创新抵御风险挑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武器,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最有力的制胜法宝。高校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入耳、入脑、入心,用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学生明辨错误观念和西方思潮的能力,澄清学生的价值混乱和模糊认识,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防线。以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凝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高校要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上下功夫,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阐释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性,做到内化于心;要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彰显真正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转化为日常行为,真正做到外化于行。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13]。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学生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品格、明德修身,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赓续中华文脉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续奋进,青年学生要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发扬者、传播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3.加强方法创新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14]。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审时度势,深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手段创新。

第一,打造“互联网+”的育人模式。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也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启了新思路。高校要积极打造“互联网+思政”的新型育人模式,通过翻转课堂、微思政、雨课堂、慕课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以灵活、便捷、丰富的传播渠道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与学生的教育沟通达到思想引领的目的,以往更多地采用正面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对象特点的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单一讲授”为“双向交互”,改“集体灌输”为“分众沟通”,充分运用民主讨论、谈话谈心、朋辈沟通、心理疏导等方法,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

第三,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和手段,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教学载体、统筹实践教学资源、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等途径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课堂教育的小课堂走向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真正走出校园、走进基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理论水平、道德素养、行为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开放课题“十四五期间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SZZX01)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29.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34):28-3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4:114.

[4][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9,26.

[5]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时代特点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2021(1):157-162.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5.

[7]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3.

[8]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12-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9]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1).

(作者单位:冯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孙贝,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jscpu202203231053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着力点新时代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肖亚庆宣布下半年工作“五要点”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基层政府内部审计的着力点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多元视角,准确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