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误区、转变与方向

2022-03-22 13:13宋妍张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

宋妍 张明

摘 要: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尚未形成合力,没有发挥好协同效应,这与大众误认为专业课程建设本质只是知识观的传播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直指价值观教育,带来高校育人理念和目标发生转变。新时代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需要从高质量人才培养着手,从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深入做好“价值观+知识观”的一体化和同频共振建设。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知识观;价值观;高质量建设

误区: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本质只是传播知识观

从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到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大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指示精神,为我国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但专业课程如何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高校内外并未达成普遍共识[1]。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瓶颈”,与知识经济背景下人们对高校专业课程的本质存在认识误区紧密相关。

1.误区一: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使命只是知识的发现、加工与传播

知识经济1.0,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的新经济时代。进入新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高校因为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处在社会制高点,要肩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尤其是一大批理工农医类高校,在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侧重于造就各种专业人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攻坚人才;制度配套方面,倾向于早出科研成果,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显而易见,这符合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贝克对高校存在意义(在于高深学问)的哲学思考。依此逻辑,高校课程的使命被理解为是对高深知识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

近年来,受全球化、数字化和高校普及化等多重冲击影响,知识生产加剧表现出高度分化与膨胀,专业课程不再局限于高校提供的正式教育,还向着非正式经验构成的隐性课程不断拓展。面对后现代语境对高校知识价值解构的局面,有学者指出[2],高校当前责任在于将已然分裂的知识形象重塑,建立起知识发现、加工与传播的连续体,高校课程在此期间担负着重要使命,要在知识加工过程中重建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这一呼吁显然有助于推进高校及其课程演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单维度强调了课程的知识加工作用,难免会将专业课程建设成为高校高深知識身份的权威性代表。

2.误区二:“互联网+”只带来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知识传播模式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使知识经济进入2.0时代。知识经济2.0,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高新科技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潮流与经济形态。信息技术改变原先知识生产方式,使知识生产从整体知识、点状线性知识、非线性交叉知识,向多维网状知识群跃变[3]。这不仅加速高校传统教学模式被信息化教学取代,而且使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了拓宽。例如:“互联网+教育”的新产物—慕课,就是在原先单向课程教学传播模式基础上,开创的一种具有多向反馈效果的知识传播新模式[4]。这一模式在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基础上,具有知识资源可反复利用、碎片化知识整合可灵活学习、科技文化可分散化向高校内外传播辐射等优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从主导变为引导,教学设计从说课表达变为问题开篇,这些特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其与主讲教师建立起双向互动、平等对话乃至辩证统一的主体间关系。信息技术带来了高校课程在知识传播模式、运行效果等方面变化,但在推进高深知识向深层次方向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息技术催生了高校课程新的知识生产形态和属性表征[5],但知识生产效率的系统性提升,并不意味着课程建设已然完成了其“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应尽职责。信息技术让传统课堂讲授内容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张力,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也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部分教师由于只是片面学习了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意识和数据素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问题。实际上,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渗透能够切实改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知识探索过程,促进知识生产超越已有限度,向着前所未有的领域开拓创新。

转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价值观教育

1.高校课程思政具有立德树人价值意蕴,根本问题是要树立“红专并举”的教育理念

事实上,无论是以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对话式教育,还是以经院哲学、博雅教育等为特色的古典模式教育,教育注重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人格的养成。无论东西方,高校在其建立伊始,都把追求永恒的真理作为教育的目标。这里,真理既体现在科学中、哲学中,也体现在艺术中。真善美的合一方为最高真理,是各高校的终极追索。与之相对应,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提出问题,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态度、方法和能力,是各课程的本质特征。而研究型大学模式创立,尤其是知识经济兴起以来,高校侧重于追求普遍知识,一种可以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力量,高校课程开始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的专业化,强调“学问”“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人格养成或道德训练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当立德树人被明确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时,不难判断,我国高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面前,坚持“红”“专”结合,重塑“又红又专”,是我国高校消解课程思政建设误区,做好课程思政的基本逻辑。

2.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遵循基本逻辑,根本举措是要把价值观融入育人过程

做好课程思政,正视一些高校在教育理念与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重“专”轻“红”倾向,根本举措就是要把人格养成的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发现、加工与传播的连续体中[6]。如前所述,知识经济1.0向2.0的进步,是科学技术日臻成熟、高深知识不断发展的结果。通过催生新产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赋能传统产业,旧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改造和转型升级。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由此受到影响:知识积累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要素,仅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然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创新并不意味着其一定朝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知识的简单传播和强化也并不必然带来社会差距的缩小、福利水平的提升。因此,当课程思政被认识到影响甚至决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时,不难判断,思政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乃至我国高校整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正发生重大改变。对于高校教育来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过程中,高校才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方向: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关键是“两观”同频

1.从高质量人才培养着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价值观+知识观”协同建设

在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需要从高质量人才培养着手。这是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国高校育人理念的改变与课程思政建设任务的明确,是建立在国家发展从注重经济增速到经济提质的模式转变基础上的。紧扣国家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高校教育亟须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高质量人才需要符合四个标准:政治坚定,具备正确的政治追求和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锐意创新,具备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勇于实践,具备突出的社会实践和发展能力[7]。这些标准从道德品行和知识才能方面对高质量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

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高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未来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制造等方面的差距,需要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专家型人才攻坚克难,用“人才”强国,实现以知识创新加强传统经济优势,以原始创新突破基础研究短板。映射到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过程中,就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管齐下,使学生在教育体系中润物无声地获得高质量发展,教师在教书育人协同的职责担当中获得荣誉感和幸福感。教师作为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第一主角”,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特点,充分提炼蕴含其中的价值基因,通过“显性灌输+隐性渗透”有机结合,做好高校课程“价值观+知识观”一体化建设,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赋予其科学思维、大国工匠精神与正确的审美观念等。

2.从讲好中国故事着力,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来引领教育向初心使命回归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不是把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进行简单相加或机械组合,而是结合具体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认知科学要求,将价值观融入知识体系,从知识体系中提煉价值观要素,这需要从讲好中国故事着力,让课程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这是因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新目标、新要求,而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要深刻理解中国故事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所谓中国故事,不仅是先辈留下来的、永不褪色的故事,而且还包括普通人努力奋斗、创造新未来的故事。这些故事继承民族核心价值观念,凝聚民族独特经验与情感,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述好。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国家内部的变化、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变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就能够做到做好“价值观+知识观”的协同与同频共振,解决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瓶颈”问题,使教育回归育人初心使命,使课程思政工作落地见效。

参考文献:

[1]徐兴华, 胡大平. 推进课程思政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5): 60-64.

[2][6]王一军. 大学课程新使命: 再造知识发现、加工与传播的连续体[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 41(4): 115-129.

[3]张明, 宋妍. 一流大学建设中知识生产创新优化路径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5): 22-28.

[4]欧阳康, 张梦, 赵贝斯特. 慕课教育教学和知识传播研究—以“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11): 85-89.

[5]逯行, 陈丽. 知识生产与进化: “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形态表征与演化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19(9): 1-9, 92.

[7]苏伟. 高质量人才的四个标准[N]. 大众日报, 2018-04-04(13).

(作者单位:宋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明,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sdjzdx202203231313

猜你喜欢
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认识自我:判断自己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