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3-22 01:53郑州大学付嘉
区域治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郑州市政策科技

郑州大学 付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创新与发展。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驱动日益成为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郑州市在科技创新发展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短板,探索如何提升郑州市科技创新水平,将对郑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助力郑州在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形成更多比较优势。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郑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与现状,然后对标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及周边主要省会城市,分析了郑州科技创新发展现存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了促进郑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郑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与现状

(一)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增长

近年来,郑州市的研发投入、科技项目资金、创新孵化补贴、研发人员数等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2019年郑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236.7亿元,同比增长27.8%,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也是郑州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指标首次突破2%。而2020年,郑州市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76.7亿元,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较上年仍增长16.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31%,较2019年提高0.27个百分点,为郑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树立了新起点和新高度。

(二)科技平台建设步伐加快

2019年郑州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26家,同比增长54.8%,总量首次突破了2000家;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6家,同比增长43.8%,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861家,科技创新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超算郑州中心、信大捷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1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落地,引进了包括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郑州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中科院中国建筑信息财政地位研究所、中科院轨道交通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郑州分所、中科院郑州大数据研究院等11个中科院系统和高校的研究机构,累计引进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超过30家,建成各类研发平台3680家。

(三)科技创新成效初步显现

2020年郑州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55%,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75604件,比上年增长26.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2件。超大直径硬岩盾构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技术奖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至2020年,郑州市主持项目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9项、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0项,参与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2项。其中,2020年郑州市主持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5项;参与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项。

(四)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加强

2019年郑州市出台了科技“1+6政策”,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加大研发投入、科技金融、成果转化、高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若干配套政策,全方位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近两年,郑州市又陆续出台或修订了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专家库管理、科技计划诚信管理、众创空间管理等方面的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规范性文件,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水平。

二、郑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与短板

(一)研发投入强度不足

郑州市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虽然在逐年增长,但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或主要对标省会城市相比仍然过低,科技财政支持力度有待提高。2020年郑州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2.31%,低于全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4%),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中排名较为落后(见图1)。

图1 2018-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

(二)缺少创新引领型企业

郑州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引领型龙头企业,更无世界500强科技企业在郑设立研发中心或产业技术研究院,本地现有龙头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部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虽在郑州设有加工中心,但很少在郑州布局研发中心。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截止到2020年,郑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为2944家,规模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末位,未培育出重量级独角兽企业和瞪羚等科技高成长企业,市场主体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动力及能力不足,战略偏于谨慎。另一方面,本地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虽然有少数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但大多规模偏小,创新投入资源有限,未形成能够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的引领作用。

(三)缺乏高端科创平台

郑州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数量、科研人员等创新基础薄弱,创新序列不完整,缺少高端科技创新平台,颠覆性基础创新产出缺失,源头创新供给有待增强。截止到2020年,郑州仅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2家,高端产业技术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匮乏,已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考核机制和针对性政策仍需改善和创新,核心创新资源集聚较差。郑州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211高校,省内多数高校仍以学历教育为主,研究型高校较少,且缺乏全球知名一流大学的联合校区或核心研究机构。截止到2019年,郑州拥有107.9万本科在校大学生,其规模在周边省会城市中是最高的,但从在校研究生数量上对比,武汉(14.93万人)、成都(10.3万人)、西安(13.2万人)均是郑州(3.16万人)的三到四倍,差距显而易见。此外,郑州市在其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及数字经济产业中,在国内各领域排名靠前的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也偏少。

(四)区域创新资源不协调

区域之间的创新资源匹配、创新投入产出、科技企业培育不协调,全域创新格局尚未形成。郑州市六大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现代食品产业、新型材料产业、铝加工制品产业、生物医药等,但域内高校及主要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与主导产业领域匹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在本地的转化率和创新投入产出水平,高校与科研院所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创新活力不足。再者,郑州市各区县之间虽然按照顶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错位发展的格局,但各区域间科技创新资源不平衡问题依然较为显著。政府各部门间沟通机制有待完善,同一业务领域的不同职能常涉及多个局委部门,而部门间缺乏畅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导致未能充分利用科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五)双创载体“造血”能力不足

郑州的高能级双创载体、精准孵化载体发展不足,科技孵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优化。以场地租金和政府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二房东”式载体仍占有一定比重,多数双创载体仅能提供空间入驻等一般性基础服务,但投融资、技术支撑、市场拓展等基于科创孵化的增值服务偏少,检验检测、第三方研发、委托研发等专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较慢,难以匹配区域科技创新的需求,对外难以吸引高质量初创企业入驻,对内导致已入驻企业成长缓慢,“投资-孵化-发展-壮大”的模式还未完全建立,载体的“自我造血”能力亟待提高。根据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创孵指数2018》,从创孵经济绩效、创孵创新绩效、创孵社会贡献、创孵基础设施、创孵服务水平、创孵运营绩效六个维度综合考察测度城市创孵指数,郑州市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末位。

(六)科技政策体系相对滞后

科技财政支持力度相对偏低,政策制度设计缺乏主动前瞻性以及支持新业态新动能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且政策的落实执行能力仍需提高,产生的有效作用较为有限。虽然郑州的科技政策体系近年来持续不断完善,但科技支持政策仍以模仿学习其他领先地市为主,缺少基于区域现状的主动机制突破,满足新型应用场景或新商业模式所需的政策灵活性有待提高。现存的后补类政策缺乏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多倾向于强调规模而不注重实效产出,且常会以中间型指标代替结果型指标,有可能会导致奖差去优的逆向选择窘境。在政策落实执行方面,政府部门间沟通不畅通,同一业务的不同职能常分布于不同的局委部门,但各部门间又缺乏常态化的沟通机制,造成部分优秀政策不能实际发挥有效作用,且政策解读的统一性和政策连续性有待增强,政策服务兑现力较弱,政策的宣传普及也存在不充分问题。

(七)创新人才吸引力不足

郑州市营商环境整体水与发达一线城市尚存较大的差距,科技创新软环境较落后,缺少高层次人才通过技术创新完成自身价值提升的途径,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厚,未形成活跃的创新文化环境,缺乏中高端创新人才知识交流更新的常态化渠道,对于具备实现基础性或源头性创新潜能的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剽窃仿造、违约侵权等现象的存在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城市优质社会资源不足,城市平均薪酬水平偏低,优质高等教育招生资源匮乏,在购房安居、就医保障、子女入学、配偶随迁等方面的需求满足程度不高,对于外籍、外省的创业创新人才吸引力较低。

三、郑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打造高端科创高地

持续提升郑州市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提升重大项目中科技创新类项目比重。全面建设中原科技城和沿黄科创带,打造郑州市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地、中原高水平研发机构集聚高地,使中原科技城成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科学装置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本地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争取实现新突破。

(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推动考评体系改革

强化政策设计的前瞻性和精准性,科学研判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和立法与时俱进;完善面向行业的针对性意见措施,重点鼓励郑州主导产业研发创新。在政策执行层面,建立政策相关部门间的常态化沟通机制,统一政策执行口径,合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政策服务水平,动态反馈,持续优化。加快建立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考评体系改革,发挥综合绩效考评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将科技创新作为全市重点攻坚项目,注重目标导向,强化过程管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积极性。

(三)强化双创载体职能,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建立双创载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相关单位为主要成员,综合协调载体建设中面临的税收、申报、交通、能源等问题。积极推动双创载体转型升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多科技金融、技术支撑、市场拓展等基于科创孵化及科技提升的增值服务,实现盈利的多元化;探索建立“投资-孵化-壮大”运营模式,引导双创载体建立持久盈利模式;探索灵活扶持模式,采取直接补助、绩效奖励、政府购买服务等扶持方式,引导双创孵化载体进一步提高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办好“郑创汇”等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更多创新创业明星企业。

(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创新资源,着力引进外部科技资源;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培育本地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基础性创新平台建设,谋划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域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大与郑州市主导产业相匹配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力度,提升高校与科研院所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创新活力。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对于应用型研究领域的科技成果,强化以成果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导向的改革成果考评体系。培育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提升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五)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建设创新人才队伍

建立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释放和激发科技创新潜能,营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支持本地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创新活动。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充分体现人才和知识价值的分配制度,畅通人才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专家学者及团队到郑开展学术交流、讲座培训、难题攻关、项目合作等活动,灵活引才用才。组建科技创新人才智库,围绕科技创新战略与规划、政策与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政策、技术预测等方面开展研究和交流。

猜你喜欢
郑州市政策科技
政策
政策
小蒜苗成长记
贠红松作品选
助企政策
政策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