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菌型复合肥减施对结球甘蓝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2-03-23 06:29周旋杨嫔玲彭建伟柴慧清钟雪梅康兴蓉龙俊佑张慧茹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结球菌肥露地

周旋,杨嫔玲,彭建伟*,柴慧清,钟雪梅,康兴蓉,龙俊佑,张慧茹

(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 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3.湖南沃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常德 415907)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1-2]。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深入调整,蔬菜的种植比重不断增加,到2015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3.3×108hm2,总产量7.69×108t,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而产值达种植业总产值的30%以上[2]。但是,部分菜农为追求产量滥用化肥,不仅增加成本、浪费资源,还导致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安全,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进而影响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4]。

结球甘蓝为四季主菜之一,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和耐贮性[5]。研究表明,蔬菜品种、肥料类别、施肥量及生长环境等因素对蔬菜硝酸盐的吸收、转运和累积均有较大影响[6],过量施肥会导致蔬菜体内硝酸盐大量累积,因此,合理施肥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关键举措[7]。大量研究表明,蔬菜的营养品质不仅与遗传特性有关,还受栽培环境、农艺措施等外界条件的影响[2-3,8]。微生物菌肥含有多种高效活性有益菌和天然发酵活性物质,能在根区土壤进行繁殖,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微生物优势菌群,恢复土壤微生态平衡,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提高养分利用率;有利于促进植株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9]。龙明华等[10]研究表明,使用微生物肥料后,番茄、苦瓜、菜薹等产品中硝酸盐和有害元素含量均达到蔬菜安全质量标准要求。因此,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及作物种类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效果稳定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对提高蔬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王冰清等[11]发现,与常规化肥施用量相比,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能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且对蔬菜的产量及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V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大力推广发展绿色蔬菜的今天,微生物菌肥的开发与应用对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绿色农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关于不同环境中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对蔬菜产量、品质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露地和大棚栽培试验,以结球甘蓝为材料,研究不同养分配比的功能菌型复合肥及施用量对结球甘蓝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其在结球甘蓝生产应用中的效果及潜力,为绿色蔬菜增产提质、微生物菌肥高效合理施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露地试验于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坪头山村农田(E 113°18′45″,N 28°14′18″,海拔98 m)进行,前茬为水稻。该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光照较足。年均气温17.4℃,年均日照1 516.7 h,年均降雨量1 680 mm,无霜期266 d。大棚试验于2018年11月—2019年5月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湘江西村农田(E112°32′42″,N28°20′8″,海拔56 m)进行,前茬为辣椒。该地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9℃,年均日照1 553.7 h,年均降雨量1 432.8 mm,无霜期272 d。露地和大棚试验地供试土壤0—20 cm的基本理化性质详见表1。

表1 试验地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Table 1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1.2 供试材料

露地试验的供试品种为京丰1号甘蓝,大棚试验的供试品种为春秋双冠王甘蓝。供试肥料为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宁复合肥(N∶P2O5∶K2O=25∶10∶16)及湖南沃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功能菌复合肥1(N∶P2O5∶K2O=25∶10∶16,有效活性菌≥2亿·g-1,主要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和微生物功能菌复合肥2(N∶P2O5∶K2O=20∶10∶20,有效活性菌≥2 亿·g-1,主要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内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

1.3 试验设计

露地和大棚试验均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CF,600.0 kg·hm-2)、功能菌复合肥 1(BF1,600.0 kg·hm-2)、功能菌复合肥2(BF2,600.0 kg·hm-2)、功能菌复合肥1减量25%(25%BF1,450.0 kg·hm-2)、功能菌复合肥2减量25%(25%BF2,450.0 kg·hm-2)共6个处理,各处理具体施肥用量详见表2。各处理肥料均作为底肥在结球甘蓝移栽前一次性撒施,其后不再追施任何肥料。露地试验的小区面积为39.6 m2(6.0 m×6.6 m),定植119株(3.0万株·hm-2);大棚试验的小区面积为63.0 m2(6.0 m×10.5 m),定植378株(6.0万株·hm-2)。各处理均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栽培。

表2 田间试验施肥用量Table 2 Fertilizer rates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kg·hm-2)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于幼苗期(露地:2018年11月8日;大棚:2018年11月14日)、莲座期(露地:2018年11月30日;大棚:2019年2月27日)和结球期(露地:2019年1月3日;大棚:2019年3月29日)分别采集结球甘蓝鲜样,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结球甘蓝收获时(露地:2019年3月12日;大棚:2019年5月4日),按小区取其地上部进行测产,并计算平均单株鲜重;去掉未结球的叶片后测量单株球高、球周长和球重,并计算净菜率;取结球叶片测定硝酸盐、Vc和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硝酸盐含量采用水杨酸法比色测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12]。净菜率和生产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2019年当地结球甘蓝平均价格为1.0元·kg-1,种苗成本为0.25元·株-1,普通复合肥价格为2 400.00元·t-1,功能菌型复合肥1、2价格均为3 200.00元·t-1,人工施肥及移栽成本为2 250.00元·hm-2。

1.5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结球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施肥对结球甘蓝的生长发育(单株球重和球周长)具有显著效应(P<0.05),种植环境对结球甘蓝生长(单株球重、净菜率和球高)也具有显著效应(P<0.001),但两者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与CK处理相比,2种种植环境下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结球甘蓝的球重、球周长等生长性状。与CF处理相比,功能菌肥处理的单株球重分别提高5.0%~18.5%(露地)和18.1%~27.0%(大棚),球周长分别提高2.0%~5.2%(露地)和1.4%~5.4%(大棚)。功能菌肥减量处理与未减量相比,各性状均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功能菌肥有利于促进结球甘蓝的生长发育,使结球更紧实,并且减量25%后仍能保障甘蓝的正常生长。

表3 不同施肥处理下结球甘蓝的生长性状Table 3 Growth characters of head cabbage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结球甘蓝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如图1所示,结球甘蓝叶片SPAD值随生育期进程呈上升趋势,于结球期达到最大值,CK处理的SPAD值在各生育期均显著低于施肥处理。结球期,施肥处理的SPAD值较CK处理增加4.1%~11.0%(露地)和11.9%~17.2%(大棚);与CF处理相比,BF1、BF2、25%BF1和25%BF2处理的SPAD值在露地环境下分别提高5.3%、4.9%、6.7%和6.5%,大棚环境下分别提高0.7%、4.4%、4.7%和3.4%。功能菌肥减量处理与未减量处理相比,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功能菌肥能有效提高结球甘蓝中、后期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产物的合成,并且施用量减少25%后仍然具有较好的效果。

图1 不同施肥处理下结球甘蓝各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Fig.1 SPAD value of head cabbage at different growing stages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结球甘蓝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施肥对结球甘蓝的单株鲜重和产量具有显著效应(P<0.05~0.01),种植环境对结球甘蓝单的产量具有极显著效应(P<0.001),但两者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露地种植环境下,各施肥处理的产量较CK处理增加11.7%~24.7%;与 CF处理相比,BF1、BF2、25%BF1和25%BF2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2.0%、10.4%、11.7%和11.2%;其中,25%BF1和25%BF2处理的单株鲜重和产量较高。大棚种植环境下,施肥处理的产量较CK处理增加4.7%~24.5%;与CF处理相比,BF1、BF2、25%BF1和 25%BF2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11.1%、16.2%、17.6%和18.9%;其中,25%BF2处理的单株鲜重和产量较高。由此表明,450 kg·hm-2的施用量即可保障结球甘蓝实现稳产甚至增产。

表4 不同施肥处理下结球甘蓝的产量Table 4 Yields of head cabbage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结球甘蓝品质的影响

由表5可知,施肥对结球甘蓝的品质(Vc、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具有显著效应(P<0.05),种植环境对结球甘蓝中Vc和硝酸盐含量具有极显著效应(P<0.001),但两者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露地种植环境下,施肥处理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13.1%~40.0%和11.5%~38.5%;功能菌肥处理的硝酸盐含量较CK处理降低3.5%~14.9%,而CF处理增加9.6%;与CF处理相比,BF1、BF2、25%BF1和25%BF2处理的Vc含量分别提高16.9%、18.8%、20.7%和23.8%,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2.2%、3.8%、24.2%和17.3%,而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3.6%、12.0%、22.3%和19.4%。大棚种植环境下,施肥处理结球甘蓝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较CK处理增加20.3%~67.2%和18.0%~37.2%;功能菌肥处理的硝酸盐含量较CK处理降低8.2%~13.3%,而CF处理硝酸盐含量较CK处理增加12.43%;与CF处理相比,BF1、BF2、25%BF1和25%BF2处理的Vc含量分别提高10.4%、36.6%、17.9%和38.9%,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4.8%、2.6%、16.2%和10.5%,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8.3%、19.1%、22.9%和21.2%。2种环境下,均为25%BF1和25%BF2处理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由此表明,功能菌肥不仅促进结球甘蓝的生长、提高产量,还可改良其品质。

表5 不同施肥处理下结球甘蓝的品质指标Table 5 Qualities of head cabbage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2.5 不同施肥处理对结球甘蓝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6可知,施肥和种植环境对结球甘蓝的经济产值、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均具有显著到极显著效应(P<0.05~0.001),但两者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露地种植环境下,施肥处理结球甘蓝的济效益较CK处理增加4.2%~19.8%;与CF处理相比,BF1、BF2、25%BF1和25%BF2处理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4%、12.1%、15.0%和14.4%;其中,25%BF1和25%BF2处理的经济效益较高,且25%BF1与CK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大棚种植环境下,施肥处理结球甘蓝的经济效益较CK增加 1.0%~24.5%;与 CF处理相比,BF1、BF2、25%BF1和25%BF2处理结球甘蓝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3.1%、19.4%、21.7%和23.3%;其中,25%BF2处理的经济效益较高,且与CK和CF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施肥处理产投比分别表现为25%BF1>25%BF2>BF2>CF>BF1(露 地)和 25%BF2>25%BF1>BF2>BF1>CF(大棚)。综上所述,功能菌肥450 kg·hm-2的施用量既能实现结球甘蓝增收,又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投入,提高产投比。

表6 不同施肥处理下结球甘蓝经济效益Table 6 Economic benefits of head cabbage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3 讨论

3.1 功能菌型复合肥对结球甘蓝生长的影响

常梅[1]研究表明,生物菌肥能显著增加黄瓜的叶片数、株高、茎粗和产量。庞强强等[13]研究发现,化肥配施微生物菌肥较单施化肥显著促进白菜生长发育,增加株高、叶长、叶宽、单株鲜重及叶绿素含量。本研究表明,无肥处理时结球甘蓝生长缓慢、净菜率低、结球小、产量低;施用化肥(600 kg·hm-2)能显著提高结球甘蓝的产量;而施用功能菌肥(600或450 kg·hm-2)不仅显著提高甘蓝产量,还能有效改善结球甘蓝的球周长、球重,促进甘蓝生长,并进一步提升其感官品质,与牛振明[14]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是生物菌肥对结球甘蓝的根系、叶球重和抗性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研究还表明,结球甘蓝缺肥时叶片黄化明显,叶绿素含量较低;施用化肥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施用等量功能菌肥能有效提高生长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且施用量减少25%后效果更好。因此,适量施用化肥和功能菌肥,既能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投比。

3.2 功能菌型复合肥施用量对结球甘蓝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化肥作为影响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盲目增加施用量不仅不会使产量持续增加,甚至可能导致产量降低[15]。大量研究表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并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蔬菜产量[16-18]。吕爱英等[19]研究发现,氮肥、磷肥用量分别减少20%和50%,配施微生物肥料可使花生和辣椒分别增产7.5%和20.0%。朱小芳等[20]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提高蔬菜产量。钱咏梅等[21]研究发现,意大利生菜施用微生物菌肥较施用化肥和不施肥显著增产。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施用功能菌肥使结球甘蓝的产量显著增加(露地:2.0%~11.7%;大棚:11.1%~18.9%);不同配比功能菌肥所获产值和经济效益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生物菌肥可固定氮素、分解磷素和钾素等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营养物质,同时有益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消除有害细菌,为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22]。但不同种植环境下微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施用微生物肥料。

3.3 功能菌型复合肥减量施用对结球甘蓝品质的影响

一般而言,蔬菜的品质与品种特性、环境条件(温度、光照等)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3]。梁颖等[8]研究指出,露地种植环境下光照强,受光合作用影响大的营养成分含量(如可溶性糖和叶酸含量)较大棚环境高;而在大棚种植环境下,光照和温度较低,蔬菜生长中Vc和酚类等作为遭受低温胁迫的自我保护成分被大量合成并积累。本研究中,大棚种植环境由于长期避雨栽培,加之过量施肥,造成营养基础背景值偏高,因此,两种环境下结球甘蓝的产量和品质均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受控因素较多,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蔬菜对硝酸盐的吸收、转运和累积受蔬菜品种、肥料类别、施肥量和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23],而肥料施用量过大是蔬菜体内硝酸盐累积的根本原因。因此,适量施肥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关键[24]。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提高,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加[25],而施用功能菌肥可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26]。王明友等[27]研究发现,黄瓜施用微生物菌肥后可显著提高果实中V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进食口味,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庞强强等[13]研究发现,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比较,微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能降低白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提高Vc和可溶性糖含量。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施用不同配比功能菌肥均能有效提高结球甘蓝V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和食品安全。

姚春霞等[6]研究指出,减量施肥能有效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且对产量、Vc、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功能菌肥减量25%后,结球甘蓝叶球中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增加。徐志峰等[28]研究指出,生物菌肥的施用量低于450 kg·hm-2时,黄瓜的产量、Vc、可溶性糖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因此,在适宜的土壤肥力及耕作管理条件下,适量施用功能菌肥不仅能增加蔬菜产量,还能有效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保证产品的综合营养品质。

猜你喜欢
结球菌肥露地
设施结球生菜绿色生产技术
南京农业大学在不结球白菜抗逆方面取得新进展
结球甘蓝类钙调蛋白CMLs与花粉萌发NPG1及NPGRs相互作用研究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新疆吉木萨尔县新地乡百成生物菌肥应用情况总结
蔬菜生产上使用生物菌肥的几个误区
绿色农产品露地黄瓜三大病虫害防治技术
杨梅种植的实践与研究
施用微生物菌肥应注意哪些方面
保护地结球生菜为啥不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