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之:数学先驱,培育英才

2022-03-23 03:02胡丹
家教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华罗庚杨振宁数学

编/胡丹

【人物简介】

杨武之(1896—1973年),安徽合肥人,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数学系主任和复旦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他是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的良师益友,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之父。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乃杨师也。”这个杨师就是杨武之。

关于“杨武之”,鲜有人知,但半个多世纪以前,真是“天下无人不识君”。在学术界或者在清华园,他的名字雷霆贯耳。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数学科学,培养出了无数人才。

他第一个将现代数学带进中国,并建立学科,在清华大学担任算学系教授和系主任长达20年之久,陈省身、华罗庚等均出自他门下。他还有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儿子叫做杨振宁。

杨武之家庭合影

【家风故事】

科学救国

杨武之的父母早亡,在叔父的帮助下修完了高等师范的学业,在安徽省立二中任教。

年少气盛的杨武之,曾经全凭毅力完成学业,自然希望能给贫苦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学校里施行严格的纪律,对一批纨绔子弟严加管束。学校规定,夜晚10时,关闭校门,使一批在外寻欢作乐而迟归的学生,不得其门而入。由此,一些不思上进的学生,对舍监杨武之大为不满。

一天晚上,进不去校门的学生寻衅闹事,砸破了杨武之的窗户,还将杨武之捂住,准备痛打一番。后来学校保卫闻讯而来,杨武之才得以脱身。闹事之后,这些闹事的学生个个家庭势力雄厚,家长自然袒护学生,企图不了了之。甚至有的家长告诉他:“在安庆这个地方,还轮不到你杨武之说的算,一句话就让你干不了。”

这一事件对杨武之刺激颇深,于是愤而辞职。他觉得一介书生,难以和腐败的政府及土豪劣绅相周旋,民主科学的思想才是中国的救命稻草。

杨武之因此萌生“科学救国”的意念,希望以出国留学,振兴中华科学,发扬中华文明来改变中国的黑暗现实。他在安庆教书期间,积极准备参加留学考试。

1928年秋,杨武之学成归国。一年后被清华大学聘为数学系教授,住进清华园西院19号。1929年秋,杨武之主导清华理科研究所算学部成立,将现代数学带进了中国的课堂,开展科学研究并培养研究生。

他自己则主要研究“近世代数及数论”,为大学生讲授代数,为研究生讲述群论,影响了大批后学者,华罗庚、陈省身便是其中的学员。他开创了中国近代数论研究,是我国数论研究的启蒙者、推动者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先驱者。

希冀实现“光诺”之愿

杨武之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楷模。青年时期他最欣赏的是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期盼祖国强大,也竭力想为之做点事。国事衰败,他常挂在嘴边的唱词是“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但他教儿子唱的歌曲却是“上下数千年,一脉延”和《中国男儿》。

1950年8月26日,28岁的杨振宁和23岁的杜致礼结婚。当时也在美国的胡适之先生引荀子《天论》为振宁、致礼夫妇题词:“从天而颂之,敦与制天命而用之。”1951年7月上旬,收到振宁拍来的孙儿已在美国平安出世请求爷爷命名的电报,武之先生复电,给长孙取名“光诺”。他希望将来能光耀于诺贝尔奖的遗孙之愿,想不到仅过6年便由儿子“提前”实现了!

杨武之在1957年去日内瓦探亲时,他给杨振宁、杜致礼题词:“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1997年6月30日夜,当杨振宁有幸在香港会展中心参加香港回归庆典,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7月1日零时庄严升起时,他想到父亲“如果能目睹这历史性的象征中华民族复兴的仪式,一定比我还要激动。南宋的陆游不是有一首《示儿》诗吗,父亲九泉之下有知儿子能躬逢这一盛典,将会改吟陆放翁诗句为’国耻尽雪欢庆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杨武之为振宁、致礼夫妇题词

教子严格,儿女成才

杨武之是一位教学极为认真的教授,也是一位教子极为严格的父亲。他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将不少数学知识传授给了儿女们。儿子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后来说:“父亲对我们子女们的影响很大。从我自己来讲,我小时候受到他的影响而早年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后来搞物理学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杨武之对杨振宁的影响,一直长久地发生着和存在着。

1973年5月12日,杨武之先生与世长辞。在他一生的时间里,上对得起国家民族,下对得起妻子儿女,一身正气,无愧于心。杨武之临终前对儿女们说:“我一生清白,教书为业,我同妈妈共同抚养你们五个子女,除五弟振复外,个个都是人才。大哥(杨振宁)天资聪颖,得天独厚,又刻苦努力,竟集学问之大成,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已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我们的祖先,必会含笑于九泉。我无愧社会,也无愧祖先,我想我也对得起妈妈和你们。”

猜你喜欢
华罗庚杨振宁数学
华罗庚、陈景润“弄斧”必到“班门”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海归”华罗庚的家国情怀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华罗庚的信任
信任
杨振宁的放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放弃也可以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