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23 07:12
山西青年 2022年4期
关键词:沉浸式驱动学习者

张 瑞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智能制造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化产业在不断转型升级,各个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都在迅速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被公众接受,并形成共识,成为了当下的时代潮流,国家也从多个层面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重大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就是着力培养广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动意识、创新能力和参与创业活动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正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石。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发动所有的大学生都去创业,而是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认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对创新创业产生积极的动力和正确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活动,从而形成个人素质结构。当前部分高校实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比较僵化,选择的创业教育教学方式以开展课堂基础知识系统讲解、开展专题讲座活动为主,基本方式就是向在校学生广泛传递一些高校创新创业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以开展理论课堂常规教学活动为主,忽视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教学模式僵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来进行教学调整,导致难以取得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业素养的培养都非常不利,学生也很难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热情[1]。

本文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结合沉浸理论与项目驱动教学法,营造沉浸式教学环境,驱动课程设计项目化,对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作出一些改革与改进。

一、沉浸理论与沉浸式教学模式

沉浸理论(flow theory)是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Mihalyi Csikszentmihalyi首先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种认知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些生活日常活动中,人们会完全投入到活动情境中,注意力集中,所有不相关的知觉都会被自动过滤,从而让整个人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2]。Csikszentmihalyi指出,“沉浸”是工作、学习的“最佳体验”(optimal experience),人们在从事工作学习时充满兴趣、不知疲倦、持续探索,不断取得新成果,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沉浸”带来的满足感所促成的。

对于这种沉浸式的理论我们通常可以将其理论总结起来归纳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者的动机与最终目标。这不仅是维持沉浸用户体验的一个首要条件同时也是维持用户沉浸的根本要素。

(二)阶段性学习结果及时反馈。反馈活动是一个不断强化自我刺激的心理过程,分阶段及时反馈可以有效地让所有活动参与者都得到一种受重视感和归属感。

(三)设置挑战难度和技能能力。设置挑战难度指的也就是所有人参与完成任务的最大难度,技能能力指的是用户善于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挑战难度与技能能力的平衡程度将是决定人们在参与活动中能否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关键要素。

(四)活动参与者的情感互动体验。在活动中人们的具体情感的表达是衡量沉浸理论的重要指标,参与者对某一具体活动所展示出来的兴趣,从具体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心理满足感等都被认为能够直接促使其较快的融入活动,参与者也往往会因此甘愿为其活动而付出。

(五)活动参与者自主行为控制。在一个全程性的沉浸式活动中,参与者对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自主控制,他们通常被认为是整个沉浸活动的发动者、规划者、承担者。

因此,在学习活动设计和课程环境构建方面,如果能够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将在客观上有利于学生作为主体沉浸体验的获得,沉浸理论中特别强调的是参与者的主体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角色模拟是一种比较好的“沉浸式”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社会环境中生动具体的展现。在此教学方法中将要求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能够扮演不同的领导角色,同时通过分工配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老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参与实施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并依此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中,项目组织将以学生自发组建初创团队、设计一个创业实践产品、撰写一份创业实践计划书及最后完成一次创业实践路演等一系列实践任务构成完整的创业实践体验。它本身应该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能适用于师生学习一定的专业教学内容;

(二)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专业技能充分结合运用起来;

(三)与实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或实际商业中的经营管理活动之间有直接的互动关系;

(四)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独立自主制定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的实践机会,在一定范围内学生可以自行决定组织、安排自己的实际学习工作行为;

(五)进行项目组织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要求参与学生通过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六)要求学生自己能够克服、处理在进行项目组织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七)学生有明确而具体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八)当在课程结束时,师生将共同讨论评价项目团队的学习成果。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从以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为中心变成为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中心,从以课程课本为教学中心转变成为以“项目”为教学中心,从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成为以实践活动教学为中心。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教学考评结果,而是始终注重在完成教学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行共同探讨、摸索,持续加深和创新自身知识体系,理解并熟练掌握教学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实际问题和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项目驱动教学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整合课程资源而构建项目协作的实践环境。

三、沉浸理论与项目驱动教学理论的契合点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两个理论之间有非常多的契合点,把沉浸理论引入项目驱动教学并能够完美结合,将大大地提高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效果。通过比较研究可归纳总结出两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者都以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来作为理论的中心。沉浸理论就是围绕参与者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而驱动式教学中,参与者的主体作用影响着整个项目活动的进程。

(二)外部条件的相似性。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行为发生时所处的外部情境是决定学习者能够足够投入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学习者的活动参与度和兴趣往往取决于外部情境中对于视觉感官刺激和吸引。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重视学习者应该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才能获得足够投入的主动学习体验,才能发现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三)自我学习动机的认可。沉浸理论中定义“自定目标”指“自己本身是具有目的的”,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对于沉浸式学习体验主要是源自学习者自身需求。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整体关注度提高有助于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和投入度。在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教学主题必须是开放的,学生应该自发参与到每个环节教学主题的创设过程中。从“是什么”提升到“为什么”扩展到“原来如此”,每一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探索,用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

(四)两者都十分注重知识互动的引导作用,表现为知识交流与信息反馈。沉浸式的体验非常强调及时的过程反馈,参与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会因为他人的及时反馈而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感受体验,这将直接刺激他们增加后续的活动参与感和积极性,延迟或者减少反馈可能会导致参与者无法真正感觉到自己被他人重视,完成某项任务的成就感就可能会大打折扣。项目驱动要以一个小组的活动形式进行展开,每一个小组项目驱动任务完成序列都需要涉及组外到组内的专题讨论以及协商,同时每一个讨论阶段都需要有老师的专业评价指导以及不同小组间的相互交流进行评价,参与者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学习成长,每一个参与者既是项目驱动力的接受者也是项目驱动力的发动者。

四、沉浸式教学法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及研究,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我们尝试引入角色模拟,由学生主导组建若干创业项目小组,通过增强学生实际体验入手,提高和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因此改革的重点是:1.教学内容进程与实践项目开发过程相结合;2.学生以项目角色身份参与教学;3.教师以项目指导者的身份进行教学;4.改进考核内容与方法[3]。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24课时,14课时为理论课时。除了第一单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理论性较强,以视频演示讲解为主,并运用SWOT分析,引导学生对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认知,从而为后期团队负责人的选拔做好铺垫。其后各单元都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从第二单元《组建创业团队》开始进行角色分工,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能力特点,结合到创业项目开发环境中,选择适合的工作角色,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项目环节中融入关键理论知识点,并在关键节点进一步推动项目的进展,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创新创业“沉浸式”教学项目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沉浸式”教学项目总体设计

(二)项目小组的划分与角色分工

为了让学生更贴近实际,能够融入课程与实践项目,充分体验创业项目流程与角色,教师根据授课班级所属专业设定创业项目大行业背景,例如工业设计动漫专业设定为文创产品设计,电气、机器人专业设计为智能小家电设计等等。同时为了保证每位学生充分参与,对每组创业团队人数做出一定限制,一般以5~8人为限,一个班级组成团队5~7组。每个创业团队主要角色设定如下表。

序号 角色 职责1投资专家 参加路演答辩环节评分,并给予投资额分配。CEO 团队负责人,领导创业团队完成项目2 COO 负责创业计划书撰写3 CTO 负责路演PPT的制作4 CHO 负责答辩路演汇报5

(三)教学实施

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整体项目实施中,每一个学生个人的SWOT分析将作为“沉浸式”项目教学的起点,根据学生个人分析、课堂表现以及自主愿望,初步选定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学生为头脑风暴小组负责人,自由组成3~4人的头脑风暴小组,根据课程开始前根据班级专业设定的行业背景,学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经历、兴趣爱好,从生活出发,发掘合适的创意点,并提炼出一个或几个创业小项目,形成头脑风暴方案,方案的创新性将作为小组筛选的依据。汇总头脑风暴方案后,教师将在头脑风暴方案中确定立项5~7组,未立项小组成员将由双向选择后融入立项小组。立项成功的小组将在完成人员招聘后,正式成为初创项目团队,同时由团队负责人确定四个团队主要角色,并组织成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分析小组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通过讨论设计项目的商业模式,合作撰写创业计划书,并对整个创业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等。通过项目模拟初始创业过程,让学生进入沉浸状态,并通过项目驱动,保证课程学习各环节的推进,因此“沉浸式”项目驱动教学的实施,满足了学生接受刺激、挑战任务的需求。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开发,激发自身对创新与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求知欲,并通过自主学习,将理论知识快速运用在项目实操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4]。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

课程考核时按照项目进行过程考核,不安排期末集中考试,以过程考核为主要方式,对学生以小组单位完成的项目成果及实践过程进行评价,成绩构成见下表。

分类 平时成绩(汇总分数*40%) 团队成绩项目 个人起评分 考勤 课堂 创业项目分值 1.全勤学生起评80 2.头脑风暴负责人起评90表现 作业 个人角色路演PPT创业计划缺课一次扣10分,两次无成绩实际 实际 10 10 10 30

五、总结

“沉浸式”项目驱动教学法融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双创”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沉浸式”项目背景设定和实践环境,针对学生不同专业特点而设定相应的专业认知能力要求以及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此项教学改革,能够进一步将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真正做到“做中教”,学生可以在“做中学”。提升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密切度,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落在实处,真正做到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

该教学法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教学成果初显。针对实施“沉浸式”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课程中,涌现了一些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以及有创新点的创业想法,我们都在课程结束后会对学生进行更进一步具体的指导和扶持,指导学生报名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得不少优异的成绩。因此我们坚信,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在高职双创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发挥教师创新能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活动,“沉浸式”项目驱动教学法必将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沉浸式驱动学习者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沉浸式”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艺术与技术:“沉浸式”的历史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