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实践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探究

2022-03-23 06:52
科技视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技师工匠培育

汪 峰

(杭州技师学院浙江省学徒制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1500)

0 引言

技师学院学生理应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模式升级,高品质产品成为对外竞争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探究技师学院如何诱发职业教育从业者自身所蕴藏的工匠品质和社会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将成为职教领域发展的另一个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层次各行业代表座谈会上多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强调产业工人要具有工匠品质,并将工匠精神培育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号召全国人民重视“工匠”的培养;李克强总理不仅将弘扬“工匠精神”意识写在《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指示相关部门将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育列入“中国制造2025”长期战略中,并落实到相关文件,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宣扬。

1 技师学院实践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的困境

1.1 实践教学中工匠品质培育成效有待提升

结合黄炎培先生“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思想,认为职业本身具有双重责任,即对己谋生与为群服务两个方面。从谋生的角度讲,重点在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从为人服务的角度讲,职业教育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以训练他们成为具有工匠品质的完整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技师学院以知识和技能为重点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艰苦朴素,爱劳动的精神在新时代有新要求。2020年3月,国家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者应该获得普遍尊重,爱劳动应该成为社会新风尚。与这种新要求、新背景不协调的现象是:在90后的学生群体中,盛行一种“佛系”思想,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求不高,目标不明确,劳动意识不强,谋生技能与社会发展适应性有待提升等问题突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新时代所倡导的艰苦朴素、爱劳动的作风背道而驰,也是技师学院职业教育的短板,作为实践教学,本应以“艰苦朴素”和“劳动”为本,却将“技能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更加深入的探讨与弘扬。职业教育具有时代蕴意,自然也就被赋予了更多充满时代激情和气息的社会价值。技师学院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参与者之一,理应承担弘扬“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职责,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爱国爱企爱岗敬业”教育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教育从业者更加重视显现的技术教育,对弘扬“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载体、形式、表达和实现途径等存在偏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消隐的趋势。事实证明,过于偏重“技术性”教育会淡化对于“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效果。

(3)团队合作精神有待提升,规则精神有待完善。青年学子在任何时代和环境下,都要培育自己的人格魅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学生当然也不能例外。为使学生工匠品质的养成教育不流于空泛,实践课堂自然需要教导同学们遵守规则、团队合作,但这些内容往往不在教师考核和学生考评体系之中,产业所倡导的团队合作精神、规则精神也往往被忽视。

1.2 工匠元素在产业中的能力等级与实践教学不匹配

实践教学架构是:从宏观层面讲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师资等;从微观层面讲,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与技能,也包含少量情感目标,教学手段上以课堂教学项目为主,转化而来的产业项目也是由于条件限制去除了产业手段;从教育资源上讲,产业资源少之又少;从教学评价上讲,学生评价多数是教师唱“独角戏”,企业师傅由于条件限制,几乎不参与;从教学师资上讲,来源于企业或者在经历过企业系统培养的教师几乎没有,多数学校来源企业的教师人数在个位数。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实践教学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员工工匠品质的能力等级要求。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实践教学多停留在知识技能上,并将汽车知识和汽车维修技能放在最重要等级(ZZY),而产业关注的素养能力则被放在第二梯队,这与企业要求不匹配。汽车运用与维修产业人才需求应用图谱如图1所示。

2 技师学院实践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路径

2.1 提升技师学院实践教师素养修养

职业素养与个人修养都是一种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个人修养与职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是:勤勉对主动完成生产任务,俭约对节省开支提高利润,熟练对技术娴熟,责任对勇挑重担。教师在实践教学实施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术,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坚强的性格,艰苦奋斗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工匠品质培养中的行知关系。因此,提升教师自制、自治、服从、牺牲、感情、社会等品质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必由之路。

2.2 优化实践教学知识体系

完整的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包含关键概念、专业属性、教育规律、教学模式、教学项目结构、教学价值和品质等。实践教学知识体系仍然是以课程为载体,在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传承工匠精神,这个过程需要教学对象,还需要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研究不同的教学项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知识体系既是有形的课程、项目和环境,又融合了无形的基础、学情、认知与素养。因此实践教学也需要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差异来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知识体系。

2.3 改革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是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优化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实践教学与工匠精神融合的成效。在“敬业乐群”思想指引下,课题组积极实践“产业+实践教学+工匠品质”教法改革。为解决工匠精神培养教材内容滞后、脱离需求的问题,课题组首先对教学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化梳理,横向上:列举教学设计的基本组成模块,分析如何设置工匠品质目标、工匠品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开展工匠品质培育的方法、工匠品质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标准、如何进行引导和评价等;纵向上:着眼各组成模块内部结合点,重点分析工匠品质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融合的切入点,知识、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合的协同促进作用,工匠品质培育的方法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的选取,以及在标准、评价等方面的差异性。

2.4 培育工匠型教师队伍

搞活“工匠”型专业教师培训路径。坚持教师“走出去”,走进工匠中去。教师专长类型多、数量大,涉及多个学科、多层次,根据不同专业和个人成长需求,分期分批组织相应的人才到企业基层去学习,开眼界、变思路、学经验。坚持走出去,引导教师走出去学习一线工匠师傅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规范,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带回课堂,并内化为课堂资源。走出去,既要走到兄弟院校,更要进入工匠中去,在院校吸收他们的教学方法、理念,在企业借鉴工匠师傅的经验,传承规范,了解技术技艺。坚持教师“引进来”。要吸引企业工匠进入学校。通过吸引工匠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外聘专家,或者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支持和项目合作等形式充实“工匠”型教师队伍。

创设“工匠”型教师“传、帮、带”长效培养平台。“工匠”型教师最大的功效就是传承。拓展教师成长之路,建立“工匠”型教师“传、帮、带”的长效培养机制,通过校内专家型“工匠”教师传授技艺、一帮一、老带新的模式建立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以专家为引领、“工匠”团队为核心、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的教师培养体系。

建立“工匠”型教师职业成长规划。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实现教师个人成长与产业需求同步。其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工匠”教师认清自己与事业的目标,挖掘自身潜力,增强个人实力和竞争力,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提升自己,并获得幸福感和职业认同感,进而带动一批教师发展。

2.5 优化实践教学评价

融入“工匠”育人理念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评级的核心是关键目标和目标的关键点。标识观察点有四个层面,知识层面包含:检视概念、规律、公式等知识技能的学习,通过检视评价这部分教学是否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发现问题的路径、善于总结的能力等;技能层面:主要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实操活动,主要评价学生在探究和实操过程中语言表达、信息归纳、团队合作和资源搜索等能力;职业素养层面:学生的团队活动意识和素质,包括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和语言,诚信、对待事物态度等;社会服务层面:国家核心价值、服务社会和关爱他人等。一堂实践课并不包含所有的标识观察点,关键的学习目标一般设置在4~8个。这里需要注意,目标多了就会浮观于表面,要将核心要素设置为教学目标。

融入“工匠”育人理念的教学过程评价。一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主线。具体包含四看:一看思路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二看是否符合学情;三看是否符合社会核心价值;四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工匠”素养教育也有三看:一看教学脉搏的层次,二看知识导入效果;三看运作教学思路的效果。二评课堂结构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教学各个部分(包含工匠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技能和工匠育人(简称课堂三内容)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主要看三点:一看知识、技能和工匠育人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二看知识、技能和工匠育人衔接是否恰当;三看时间安排分配,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三评课题活动设计:这里包含三看:一看工匠育人活动是否与教学内容、背景、学生条件随机应变;二看教学方法适应工匠培养的多样化;三看课堂教学是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融入“工匠”育人理念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观察以下三点:一看“工匠”品质是不是得到共鸣;二看学生受益面,评价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三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评学生专注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自实践研究以来,项目研究紧扣“黄炎培‘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思想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在该精神对当代职业教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这一研究假设基础上,探究提升教师素养、优化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手段、培育工匠型教师队伍和优化实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究实践教学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合路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满足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对职业院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技师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