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观念建构及实践研究
——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课例研究》

2022-03-23 04:39白春英,王喜贵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例观念化学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变革,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国教育由应试向素质转变的重要理念,对于课堂教学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化学核心素养理念得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予以充分体现的保障,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能提升的根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课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版)一书由刘翠编著。本书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紧密结合当前中学化学的具体教学实际,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解读,并采取教学课例研究的方式,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观念建构与实践技巧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更加精准地解析和判断教学策略与课程设计的优劣,对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就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而言,主要可以看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层次分明,全方位阐述了核心素养的体系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科研究,往往需要较高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在深刻领会核心素养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本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理论篇,重点对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探讨核心素养的具体释义及其作用于真实课堂的探讨,理论剖析不仅透彻入理,而且内容全面,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系与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作者先后融入了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相关教育学习方面的理论观点,并探索融入到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教师在理解和领会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真正落实到化学教学实践当中。尤其是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阐释中,本书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强调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推动教师和学生教学角色的转变,从而在多元化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思维创新,探索新时代化学课程教学观念构建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时代化学教学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应试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思维和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教学观念正在逐渐构建和形成。本书以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创新提出了教育研究智慧的新思维,认为化学教师不能仅仅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教育能力,更加需要了解和思考社会热点及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从而能够更好地跟进时代潮流,为学生提供更加前沿的学科知识。作者指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观念建构,必须要以化学知识作为主要的载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在遵照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教与学的观念重构,对化学知识与规律形成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认知。基于此,本书提出了“观念构建为本”的化学教学思维,认为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多是知识的传播,但绝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堆积,而更加需要构建“粒子观”“元素观”“守恒观”等反映化学规律与化学应用的观念,进而形成化学科学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架构,从而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三、务实可行,研究案例紧扣化学课堂教学实践

与多数的化学理论与教学著作不同,本书虽然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式,但侧重点在于教学实践,实践研究方式则侧重于课例研究,对于教学实践具有较为直接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从结构上看,本书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涵盖了化学基础、元素知识到化学实验、数字化工具等各教学环节的典型课例,这些课例都是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探索,也是诸多优秀教师精心打造的典型范例,有着十分鲜明的教学特色。通过教学课例研究,读者特别是教师可以代入性分析教学目标及难点,参照书中课例的教学策略,如导入课程、创设问题、安排实验等,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进行反思与探讨,从而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在课例选取方面,作者没有追求面面俱到,而是紧紧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重点选择了二十个课例专题进行探讨,最大范围地囊括核心素养的理念与课堂设计的策略,对于课堂教学的观念建构与实践有着较好的借鉴效用。例如,在复习课教学课例章节,作者以铝及其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提出了“智慧之旅”的课例思路,从彰显智慧的角度对铝的结构、特性以及化合物的属性进行巧妙剖析,指出从全新的视角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可以避免知识的重复所带来的枯燥与乏味,进而引申出复习课的独特之处,更加益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课例观念化学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课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