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与指标优化

2022-03-23 01:47邹静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2期
关键词:排放量环境监测原则

邹静涛

(四川省甘孜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川甘孜 626000)

引言

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若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应进行有效的农村环境监测。在农村环境监测过程中,一方面需遵循合理的布点原则,另一方面需对监测指标进行有效优化。

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1.1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因农业生产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在各项农村环境污染来源中占比较高,且农业生产源生化需氧量在全国总量中占比约达49.77%、农业生产源总氮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量中占比约达46.52%、农业生产源总磷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量中占比约达67.22%、农业生产源氨氮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量中占比约达22.44%。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及保障农作物良好生长,往往会长期、大量使用一些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被喷洒到农村土壤中后,必然会具有一定的残留,从而引起农村土壤污染[1]。其次,现代农业生产多为大棚生产,在大棚生产过程中则需要使用一些农膜,而农膜是无法完全分解的,往往会有一些残留在农村土壤之中,造成农村土壤污染。再者,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可能会采用污水进行灌溉,而污水灌溉也会给农村土壤环境造成较大污染[2]。

1.2 畜禽养殖

畜禽养殖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飞速发展,因其而产生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排放量也在随之增多。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总排放量高达25 亿t/年。而在如此之高的排放量下,却因为农村的排污净化处理设备不完善导致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无法被有效处理,大部分都是直接排入了水体当中,从而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较大污染。

1.3 工业企业生产

随着我国乡镇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虽然其产量正日益增多,但就其经营模式来看,仍旧是处于比较粗放的阶段,而这就导致了因工业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并且其环境污染还会牵累到农村地区,尤其是造成农村水体污染。换言之,现在很多乡镇工业企业生产发展是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面。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量中占比约达21.0%、废气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量中占比约达23.9%、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量中占比约达37.4%。

1.4 农村生活

在农村生活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废弃物,从而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未去除率高达90%。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仍旧缺乏完善的环境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等[3]。

2 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工业化发展的不断进步,虽然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其虽然空气质量较城市更好,但水污染情况却较为严重,所以总体环境污染问题亦不容忽视。基于此,开展农村环境监测乃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农村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查和了解农村现有环境质量状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农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保护及利用,从而维护农村生态平衡、优化农村环境效益、保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若农村环境监测开展不到位,则无法充分明确农村具体有哪些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也就无法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这必然会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乃至日益加重。由此可见,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对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5]。

3 农村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

经过对2017-2018 年期间我国150 个村庄的环境监测数据及10 个不同类型村庄的环境监测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农村环境监测的五项基本布点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二是针对性原则,三是代表性原则,四是连续性原则,五是可比性原则[6][7]。

3.1 科学性原则

在农村环境监测中需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到农村各类污染源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多指标和多要素进行综合、系统的环境监测及评价。

3.2 针对性原则

在农村环境监测中需始终遵循针对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到农村各类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扩散特征等,据此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测布点方案和治理措施。

3.3 代表性原则

在农村环境监测中需始终遵循代表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到农村污染源的类型多样性问题和分布不集中问题,在不同区域布设差异性大的监测点位、在同一区域尽量布设一致的监测点位,确保监测点位具有代表性,可充分反映出本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3.4 连续性原则

在农村环境监测中需始终遵循连续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到农村长远的环境监测工作需求,确保布设的监测点位能够连续反映出本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环境质量状况。

3.5 可比性原则

在农村环境监测中需始终遵循可比性原则,即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注重不同农村之间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差异,确保布设的监测点位具有可比性。

4 农村环境监测的指标优化

4.1 监测结果

(1)空气监测结果

采用自动监测模式对农村现有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对于特殊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再加测一氧化氮、臭氧、风速、风向、气压、温度及湿度。监测结果显示:2017-2018 年期间我国150 个村庄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畜禽养殖、传统炉灶使用及工业企业生产。

(2)土壤监测结果

砷、汞检测采用原子荧光法,镉、铅检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铜、锌、镍、铬检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锑检测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六价铬检测采用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pH 值检测采用电位法,阳离子交换量检测中性乙酸铵法。监测结果显示:2017-2018 年期间我国150个村庄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农业生产。

(3)饮用水监测结果

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关项目对农村现有饮用水和地表水进行监测;对于湖库型水源,再加测叶绿素a、悬浮物及透明度。监测结果显示:2017-2018 年期间我国150 个村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的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铁、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及粪大肠菌群。根据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相关项目对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17-2018 年期间我国150 个村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氟化物、硝酸盐、铁及总大肠菌群。

(4)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

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关项目对农村现有地表水水质进行监测;对于湖库型水源,再加测总氮、总磷、叶绿素a、悬浮物、透明度及水位;对于河流水域,再加测流量和水位;对于出入湖河流,再加测电导率和省市界断面流向。监测结果显示:2017-2018 年期间我国150 个村庄地表水总体水质污染的级别为中度污染,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及五日生化需氧量。

4.2 监测指标优化方案

经过对2017-2018 年期间我国150 个村庄的环境监测数据及10 个不同类型村庄的环境监测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农村环境监测的指标优化方案,详见表1。

表1 农村环境监测的指标优化方案

5 提高农村环境监测的策略

5.1 加强村民的环境检测意识

如果想要真正的做好农村环境监督工作,那么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加强村民的环境监督意识。村民作为农村环境的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只有提高了村民的环境监督意识,才能够真正地做好农村环境检测,在环境检测的过程中,每个村民的个人意愿对于环境检测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说村民个人的环保意识没有提升,那么,无论相关部门做多少次的环境监测,都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负责人可以通过印发宣传手册或者是开展环境监督知识讲座的方式来提高村民对于环境监测的认识,并且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监测当中,以身作则的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如果有相应的人员到当地来采集样本,村民要积极配合。

5.2 加大环境监测投资

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也可以通过加大环境检测投资的方式来提高农村环境检测质量。因为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对于农村环境的检测,通常都是利用人工到当地去采集样本,然后再带回总部处理,在样本运输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因为储存不当或者是和空气长时间接触,导致样本被污染的问题,这样一来,对于农村环境的检测结果也就没有那么直接,如果相关负责部门能够加大投资,将一些简单的环境检测一起设置到当地的村镇级部门当中,就可以尽量缩短整个样本储存的过程,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环境检测的效率。针对于投资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毕竟环境监测也是农村可持续性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5.3 开展定期环境监测检查

相关部门也要定期开展环境监测检查。因为环境监测在一些大城市当中,虽然都有专业的人员来负责,并且各个部门也都会以一定的重视程度,但是针对农村的环境检测问题,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根本就没有太高的重视程度,如果不定期开展环境检测检查,就会存在地方官员敷衍的现象,也就是说,检查结果都是根据当时的时间以及当地的地理情况随意采集的,根本就没有经过慎重的炫耀以及处理,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太强的防污染意识,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提高农村环境监测的质量,派相应的负责人员到当地去检查土壤或者是水样本。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工业企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活,在此背景下,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对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农村环境监测的关键之处在于遵循合理的布点原则及对监测指标进行有效优化,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农村环境监测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从而充分发挥出农村环境监测的作用与价值。

猜你喜欢
排放量环境监测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养分排放的影响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