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村融合”下的美丽乡村改造设计
——以北山村徐文寿湾为例

2022-03-23 14:26夏靖仪郝焕霞
山西农经 2022年20期
关键词:山村融合文化

□夏靖仪,郝焕霞

(1.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设计改造北山村徐文寿湾。乡村建设基于历史文脉、环境背景和旅游发展背景,从文化传承、环境适应和功能更新3 个路径探索和总结传统村落更新的可持续空间规划策略,助力乡村振兴。

1 研究方法及目的

1.1 课题背景

当今社会,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从农村搬向城市,农村里只留下了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新农村,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吸引中青年人回归家乡,同时利用当地特色景观吸引外来游客,实现“乡旅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为响应国家号召,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返乡创业,使农村不再是以前的破破烂烂、交通不便、住宿环境差的偏远乡村,而成为了现在人们工作累了想要来旅游休闲的一方净土,成为了城市居民远离城市喧嚣、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我国乡村的景好、物好、人美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永远藏于深山之中,要挖掘出来,改造规划,使更多人了解其历史文化[1]。

1.2 研究方法

1.2.1 理论研究

通过查找大量资料,了解关于美丽乡村、乡村改造规划、景村融合等各种相关文献,分析了研究及设计的课题,分析建设规划“美丽乡村”的有关案例。

1.2.2 实地考察

在网上搜集了有关北山村徐文寿湾的资料,但是通过图片还是了解得不深入,不清楚村湾的一些实际情况。所以实地考察了黄石市北山村徐文寿湾,调研了查阅资料时所产生的疑问,调查走访了当地居民。

调查发现,当地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儿童,没有中青年人,农村内的一些红色遗址并没有得到保护,基础设施不完善,屋前屋后杂乱无章,村内大片土地无人管理,村内排水沟壑与路面高差较大,村内有部分建筑与农村风格完全不符,所以着重对村庄的这几个方面进行规划改造。

同时发现,当地农村富含物产资源,如“八月炸”“北山头野生杨梅”;特色生态资源有“北山头野生古樱花”“北山头国家爬山健身步道”;优秀的红色文化遗址有“列宁小学”“徐文寿祠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徐文寿湾有着优秀的红色文化背景,同时生态资源优越,资源丰富,“闹中取静”适合城市游客休憩,核心资源突出,易形成IP 景点,资源组合良好,花、林、田、溪等自然条件成熟,拥有人文文化景观等,所以改造规划徐文寿湾后,发展前景较好。可以通过红色文化吸引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接受红色教育,如在困难的革命、建设和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敢精神,让人们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看见希望,所以后辈更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2-3]。

1.3.2 研究意义

一是社会意义。建设美丽乡村响应了党的号召,要合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和突出乡村景观的特色,并且能够保护乡村的生态自然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是现实意义。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可以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收入差异,吸引青壮年回归家乡,降低留守老人和儿童的比例[4]。

2 北山村徐文寿湾的项目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项目背景

大冶市殷祖镇围绕绿色、古色、红色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徐文寿湾的发展,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山区明显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及建设。

一是绿色百强。北山村也被称为北山头,坐落于黄石市大冶殷祖镇东南部,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有着“天然氧吧”“小庐山”之称。此外,这里还有北山头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野生古樱花、白玉瀑布[5]。

二是红色旅游。殷祖是革命老区,境内有建军旧址,北山村徐文寿湾内有“徐文寿祠堂”“列宁小学”等红色文化遗址,可以发展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生活水平。

三是古建小镇、生态新城。实施“生态新镇、开发兴城、产业强镇”三大战略,紧扣殷祖古建、生态、红色文化三大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古建小镇、生态新城”。

2.1.2 地址位置

北山村又名北山头,位于黄石市大冶殷祖镇东南部,是黄石老库区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和大冶南部生态旅游规划区。

大冶北山位于幕阜山丘陵地带,与大冶董家口的太婆尖、阳新县的奇峰山接壤,与大冶北山相对。全村有9 个自然垮,1 200 余人。村域面积约648.7 hm2,平均海拔为700 m 左右。北山村被誉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黄石最美乡村”[6]。

2.1.3 基本现状

一是农村布局。村民住宅呈点状分布,布局相对集中,但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和生态空间。农村建筑质量较好,大部分为新建房,少数为老屋改造,基本呈围合布局。新建房的风格与农村内的风格不相符。

二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村口设置了小型卫生间,但卫生环境较差,随着当地的旅游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设基础配套设施。

三是农村环境。村内整体环境较好,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村内的弯曲小径十分有趣,渠沟水质清澈,且具有高差,形成了小型“瀑布”,具有观赏趣味。

四是发展旅游业。北山村有“天然氧吧”“小庐山”之称,还有北山头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野生古樱花、白玉瀑布等旅游资源,但没有充分利用村内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7]。

2.2 文化提取和运用

徐文寿湾的特色景点较多,如北山头野生古樱花以及群山,可从中提取的设计元素以樱花和曲线形式为主,在村中集散广场的设计中使用了樱花铺地和曲线型铺地,此时的曲线又象征着山和水,樱花仿佛飘在山水之间,别有一番韵味[8]。

3 “景村融合”策略

3.1 “景村融合”概念

“景村融合”是实现“村+景”共同发展,合理运用村内的优势资源来改善村内景观。要想乡村形成整体、有机的系统,就要从美丽乡村建设概念来说,乡村现在不仅是作为村民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而是集自然景观、经济生产和居住生活3 部分于一体完整体系,缺一不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当代改造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景村融合”是推进构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有效路径之一。

3.2 “景村融合”策略

3.2.1 景村一体,优化空间布局

在充分了解当地的空间和地形后才能合理规划,将徐文寿湾村内北山头野生古樱花特色景点以及特色旅游度假区,将村内特色红色文化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体验区。但重要的一点是要形成文化体验、和谐居住、幸福新村的“景村融合”形式。只有最大化发挥村内优势资源,才能更好地建设发展美丽乡村。

3.2.2 以景带村,明确主题形象

乡村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可吸引大量游客来参观旅游,而且乡村地域特色是城市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在建设规划徐文寿湾的过程中,应保护乡村的原生态村落风貌、传统建筑。不能只考虑收益,能否带来盈利,而是要更加注重是否体现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在规划建设徐文寿湾的过程中,要细致考察当地的自然条件,应保留浓郁的乡村气息,防止千篇一律,应以当地原生态、淳朴乡风和慢节奏氛围为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吸引游客观光,使其感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

在“景观融合”的过程中,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要相互融合,具有当地特色。只有明确了主题形象,才能发挥出各自优点。在规划建设中,应强化当地民俗文化,结合新时代价值观和新兴科技,推陈出新,使更多人接受[9]。

3.2.3 “三产融合”,创新旅游产品

“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经济发展形式,北山村徐文寿湾的第一产业以种植樱花、竹子和其他农副产品为主,第二产业以加工生产樱花饼、手工编织物等为主,第三产业是为一二产业服务的产业,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在建设规划中,要注重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感、体验感,可以利用徐文寿湾特有的田园景观,打造自助樱桃采摘园、生态农业园等,不仅符合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要求和特色文化产品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居民收入,增强了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因此,建议通过建设发展当地旅游业从而实现“景村融合”。

3.2.4 乡土材料,营造特色氛围

乡土材料是取自于本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和地域传统文化烙印,能够反映出该地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材料。

在设计改造徐文寿湾的过程中,铺地材料和其他材料大部分都是采用当地的本土材料,具有一定的乡村特色,铺地材料有毛石、鹅卵石等。

废旧乡土材料时间越久,本地的乡土味就越浓,其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所以在合理建设乡村时再利用废旧的乡土材料是非常必要的,经过简单加工能够表现良好的视觉效果或赋予其新的功能。例如,用废弃的瓦片、砖头、石头、陶盆等材料来制作景观墙,别有一番趣味,更能体现当地的乡土文化[10]。

4 基于“景村融合”的规划设计实践

在深入挖掘北山村徐文寿湾文化内涵、修缮现有民居建筑、开发旅游产品和优化农业景观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徐文寿湾的旅游资源总体布局,将徐文寿湾打造成集红色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态农业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复合型旅游新村。本次设计改造区域主要为集散广场、屋前屋后、河道两旁。

4.1 集散广场改造设计

集散广场主要分为销售农产品区、集散区、休息区、儿童娱乐区。

一是销售农场品区。铺地采用的材料是当地的毛石,物尽其用,摆放摊位使用的材料是当地的竹子和茅草,尽显当地的淳朴民风。除了售卖当地特色水果和食物以外,可以售卖当地居民用竹子编的各种小物件,还可以当作纪念品和伴手礼进行销售,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二是集散区。在集散广场中央留下了一大片的集散区,是留给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活动区域,例如可举行篝火晚会,游客和当地居民一起跳当地的特色舞蹈,提高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是休息区。居民和游客可以在此休息,圆形的景观休息椅,在中间种有绿植,既有休息功能,又有观赏功能。

四是儿童娱乐区。场地内设置了篮球场、儿童娱乐沙地以及娱乐设施,大部分来游玩的游客都带有孩子,当孩子有地方玩耍才会留下游客,家长有自己的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自然风光[11]。

4.2 屋前屋后改造设计

资源整合,弱化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矛盾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生态的新农村。在处理整治空间的问题上,规划采用“微田园、微果园、微菜园”的方法,改造屋前屋后以及家户之间的空地。利用本土材料,例如毛石、竹子等,整合利用可视可用空间,打破家户之间用地界限,打造乡土韵味。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要求,可打造自助采摘园、生态农业园等,增加居民额外收入,如此一来,可增强徐文寿湾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12]。

4.3 生态河道整治

河道两旁常有污水排入,应设置专门排放污水的暗渠,提高小溪河流的观赏度。同时在河道两旁种植花草,丰富视觉景观,设置竹编围栏,提高安全性。

5 结束语

北山村徐文寿湾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护传统村落刻不容缓,要合理整合利用这些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景村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山村融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山村日出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山村一天一个样
谁远谁近?
沉寂山村崛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