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等12则

2022-03-23 14:38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22期
关键词:机组

01 三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鼓励企业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逐步减少使用火电的电解铝产能。利用电解铝、工业硅等有色金属生产用电量大、负荷稳定等特点,支持企业参与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提高消纳能力。力争2025年、2030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别达到25%、30%以上。

02 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11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利用具有可再生、清洁、低碳的特点,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推动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作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有利于更加准确反映能源利用实际情况,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用能空间,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节能降碳措施,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03 两部门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

1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指导锂电企业结合实际和产业趋势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在关键材料供应稳定、研发创新投入充足、配套资金适量充裕的前提下,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建立创新引领、技术优先、有序扩张的发展格局。同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04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电网企业要优化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做好电力供需分析和生产运行调度,强化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优化运行调度,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发电企业要加强燃料、蓄水管控及风电、光伏功率预测,强化涉网安全管理,科学实施深度调峰灵活性改造,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非计划停运。电网企业要加大城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供电服务和民生用电保障能力。

05 国家电网办电服务接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11月16日,国家电网办电服务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营,实现了国家电网服务客户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线上快捷办电,进一步拓宽了线上办电服务领域,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为创新“互联网+”线上联动服务模式,积极推动电力公共服务升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挥“网上国网”线上服务优势,基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联合建设了涵盖查询服务、办电服务、地方服务、用电政策4个模块的办电服务专区,包括用电余额、电量电费查询以及新装、更名、过户等19项电力业务,进一步拓宽了线上办电、用电服务渠道。

06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能量密度锰基混合单液流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团队,开发出基于Br-辅助MnO2放电的混合型液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逆性高的优势。液流电池(FBs)具有安全性高、寿命长、效率高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液流电池能量密度较低,进一步发展受阻。Mn2+/Mn3+具有电极电位高、溶解度高、电化学动力学良好、成本低等优势,在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氧化态Mn3+的歧化副反应易导致“死锰”积累,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07 我国首个应用电力大数据测算碳排放模型研发成功

11月12日,全国首个应用电力大数据测算碳排放模型——“电-碳分析模型”通过专家评审。“电-碳分析模型”创新构建了“以电算能、以能算碳”的计算方法,依托电力行业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碳排放量的相关性基础,发挥电力大数据实时性强、准确度高、分辨率高等优势,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该模型是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创新和有效补充,在国际上属于首创,可有效支撑碳排放核算工作。有关院士专家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

08 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成功发电

10月31日,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20兆瓦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实证项目成功发电,成为全球首个投用的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海阳南侧海域,此次建设的500千瓦漂浮式海上光伏由两个环形浮体单元组成,单个浮体单元装机容量250千瓦,由环形抗风浪浮体、耐海洋环境的高强薄膜、光伏系统等组成。在直径53米,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篮球场的浮体单元上,共安装了770块光伏组件,其发出的清洁电能汇流到逆变器后送至同场运行的半岛南3号风机平台,后续将通过海上升压站送出至电网。

09 首座“核蓄一体化”抽蓄项目主体工程开工

近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蓄一体化”抽蓄项目——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顺利开工。这是中核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抓“双碳”目标下的抽水蓄能市场机遇,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具体举措。云霄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福建省在建装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将建设6台30万千瓦混流可逆式蓄能机组。此外,电站建设期间,将有效带动项目地区相关产业发展,预计每年增加地方税收约1.7亿元;建成发电后预计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1.6亿元。

10 全球首台2.7兆瓦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赛瑞号”正式下线

11月3日,世界首台2.7MW高效紧凑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华能“赛瑞号”于10月30日正式下线。“赛瑞号”由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首次突破了风电机组多级叶轮协同捕能、高效梯次利用的技术难题,解决了长期限制风电机组的风能捕获效率低、叶片尺寸过大等瓶颈。与传统风电机组相比,双风轮机组可实现单机效率提高15%,风机叶轮尺寸缩小近一倍,成本降低10%以上,额定功率下等效单位扫风面积风能捕获功率提升至传统机组的2倍左右。同时,机组对材料、制造、运维等要求更低,成本也随之降低。

11 2022年亚太地区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协议将达7亿千瓦

近日,Wood Mackenzie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受飙升的能源价格影响,2022年亚太地区企业可再生能源购买协议将达到7亿千瓦。除了受到国家脱碳目标的影响,市场力量越来越成为企业加大采购可再生能源的推动力。主要的增长来自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柬埔寨、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主要是规模有限的屋顶光伏项目。目前,太阳能发电购电协议占比为57%,风电占比25%,最大的企业用户是台积电、必和必拓、纽克雷斯特等大型公司。报告提出,鉴于未来几年能源价格可能仍将处于高位,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12 南非斥资832亿美元加速能源转型

南非政府日前公布832亿美元(1美元约合7.163人民币)能源转型投资计划(JETIP),该计划旨在保障能源安全并推进绿色转型。其中,580亿美元用于电力领域,以支持电网升级改造、加快老旧煤电厂退役、新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目标在2050年将在运煤电厂减至两座(Medupi和Kusile)、2050年前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180亿美元用于绿氢领域,将加建设电解槽和储运设施,目标在2050年实现绿氢年产量达到600~1000万吨,年出口量超200万吨;72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旨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机组
水口水电站7号机组完成增容改造和并网发电
350MW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田湾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我国首台采用四支路技术抽水蓄能机组投入试运行
白鹤滩水电站4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300MW机组配风优化降低NOX的研究
邸若冰:机组控制系统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