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到文化传承的救国实践:萧公权的学术转向

2022-03-23 16:16李一昕
关键词:公权学术政治

李一昕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萧公权先生是在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界均享有盛誉的学者,尤其以《中国政治思想史》闻名于海内外学界。作为政治思想家的萧公权,虽然从未担任过政府部门的职务,但其学术研究中蕴含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思考、政治关怀和社会理想。萧公权不是思想转型的旗手,①肖俊:《萧公权:会通中西古今的学术典范——兼论会通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意义》,《学术界》2004年第5期,第236页。也非政治界的头面人物,但作为一位在近代以来能够融贯中西古今的学人,在学术界有重要的影响力。②其在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地位可参看黄俊杰:《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台大历史学报》2001年,第27期;张允起:《宪政、理性与历史:萧公权的学术与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本文尝试从新闻学的角度对于萧公权学术生涯和治学心路的理解,探析萧公权如何融贯中西学术,穿梭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种学说之中,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和中西文化的沟通互鉴;从萧公权的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的碰撞与交融。

一、青年时期:从新闻到哲学的学术转向

萧公权祖籍江西泰和县,萧氏大家族中有不少“弃儒从商”者创办了当地知名“商号”,萧公权家中长辈研读欧美驻华教士翻译的著作,营造了中西融合的学习氛围。在耳濡目染之下,萧公权不仅自幼在私塾学习十三经,以及《纲鉴易知录》等史学要籍,同时也有较为开放的海外学术视野,从小便培养了一种中西有机融合的思维方式和性格。1915年进入青年会中学,萧公权初步接受了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1918年毕业后进入清华学校读书,其间以出版《民钟日报》的方式短暂参与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激发了学生群体参与社会运动的决心,学生联合会决定发行日报帮助宣传,由北大清华两校各推代表共同办理,清华决定由高等科三四年级同学推举代表,一些同学参与热情不高,只有四年级的桂中枢、三年级的李干和萧公权三个人,成为推为清华的代表,与北大代表去天津合作办报。他们和北大代表一起在天津法租界找到房子和印刷厂后,《民钟日报》顺利出版,内容接近普通日报,包括时评、社论、新闻、小品文字和广告等。由天津学生会派人负责发行,在北京和天津两地发行。可以看见,当时这些学生群体已经了解较为成型的新闻出版方式,认识到新闻专业对知识青年的发展道路和思维方式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力。然而“北京政府”不久就发现了“地下”报纸,经过与法国使馆和法租界的交涉,《民钟日报》被迫停刊了,仅存在了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民钟日报》刊行的期间,三位清华学子通力合作,分头去采访新闻,撰写评论,编排版面,送稿付印和校对印稿。“民钟”是在萧公权与几位学生共同努力之下才实现的按日准时出版。

以新闻出版的方式参与社会运动,使得萧公权对“办报”这一文化事业产生了兴趣。1920年萧公权从清华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了解到美国新闻学院课程除了必修的新闻学课程以外,还要求选修近代史、政治学概论、经济学原理、社会学、哲学概论等课程,以求拓展视界,扩大知识范围。新闻学是职业性的学科,在美国已经有所发展,他们提倡同时学习“自由教育”的课程,以开阔眼界,提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各类课程之中,“新闻学原理”和“初级新闻采访”是必修的课程。萧公权对于哲学课颇为满意,但是“初级新闻采访”课除了在教室里听取教授讲明采访技术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火车站上访问下车的乘客,很难获取到自己想要的新闻,最终学期末虽然“及格”,但也使他放弃了继续深造新闻学的想法,加上他对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转为学习哲学。

在学习哲学期间,萧公师从萨拜因(George·Sabin)和梯利(Frank·Thilly),于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次年以拉斯基的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政治多元论》出版。1928年《政治多元论》在伦敦被列入“国际心理学哲学及科学方法丛书”之一而获出版,被牛津大学指定为“当代巨著”(Modern Greats)的课程必读书目,获得了学术界的关注,展现了自身的学术能力。萧公权在《政治多元论》中,围绕“政治多元论”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面对多元现代社会和有局限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矛盾,萧公权提倡“善”的共同体,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之中强烈的道德伦理取向。

在美国留学专业从新闻转到哲学,不仅是学术兴趣的变化,也是深层次反映萧公权对于社会现实问题关怀方式的选择:由直接变为间接,由表面变为深层。1926年,萧公权回国任教,开启政治思想领域的治学生涯。萧公权回国后不久,中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而正是这种形式上的统一,让萧公权在对于“卓越、伟大而有至高力量共同体”的热情赞美的同时,也继续主张民主、理性、自由的理论原则。

五四运动前后,和萧公权相似,怀有新闻报国志向,但又转换方向的学者有如吴宓、蒋廷黻等。蒋廷黻认为“欲想获得真正的政治知识,只有从历史方面下手”,继由新闻转入政治后,他又从政治转向历史。尽管这些人最终都与新闻业擦肩而过,①刘宪阁:《萧公权和那些与新闻业擦肩而过的人》,《青年记者》2014年第31期,第93页。但从专业转换和选择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新闻、政治,还是历史或其他学科,都是学人希望寻找一个最符合自己理想的专业,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中做出相应的贡献,实现救国理想。

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专业转向无疑有一定的遗憾。因为新闻、报刊宣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产生了重要的思想转向,列宁曾经评论道,《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②[苏]E·A·斯捷潘诺娃:《马克思传略》,关益,李荫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4页。1925年12月到1926年6月,青年毛泽东也参与了《政治周报》的编辑工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强调办报是为了“革命”,革命的原因则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毛泽东对于新闻事业的使命感有着更明确地认识:“《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接受我们对于革命工作的忠实报告,全国革命的民众起来!”③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5页。可见,新闻编辑、报刊发行等工作对于青年来说是十分具有思想启发的社会活动,不仅能够开拓视野,还能够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从萧公权的学术转折过程来看,哲学与新闻的相通之处还于对于社会的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其核心在于“思想救国”“文化救国”。

二、治学时期: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文化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民国时期,留学生毕业回国任教,大多成了将西方教学方法和西学思想资源的引介者。回国后,萧公权流转于多所高校之后于1932年回归清华大学任教。他认为,清华学术空气浓厚、图书设备丰富,开展教学研究的条件良好。同样曾是清华留美学生的浦薛凤安排萧公权教授中国政治思想史和当代西洋政治思想,满足了萧公权的学术愿望。“中国文化当中固然有不合时、不合理的成分,但也有若干观念仍然有现代的意义……我今后要利用留美所受的一点训练,所得的一点知识,去从长研究中国文化。”①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8页。萧公权以中国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加速推行研究中国政治思想的计划”,②萧公权:《问学谏往录》,第120页。表明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以及对于传承传统文化领域有着强烈的学术志向。

以在清华的教学工作作为基础,萧公权在抗日战争时期成功完成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写作,③萧公权:《问学谏往录》,第113页。该书于1940年出版,便成了这一领域的学术标杆,萧公权因此争取到了学术界的一席之地。从根本思想上看,萧公权反对欧美学者轻视中国政治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中国“重实际而不尚玄理”的特点,故中国政治思想“属于政术(Art of politics)之范围者多,属于政理(Political Philosophy,Political Science)之范围者少”。④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89页。第二特点为多因袭,少创造。萧公权通过在历史脉络之中阐述政治思想的内涵,⑤汪祖荣、黄俊杰:《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萧公权学记》,中国台湾: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第78页。特别指出封建天下与专制天下政治思想特质的不同,认为正是西方政治思想的输入,引发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结构性转变。⑥任剑涛:《自我规训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东岳论丛》2012年第11期,第5页。萧公权取法于美国政治学理论,结合中国传统学术方法,注重史料、强调体现思想家原意,超越了西方学者的分上古、中世、近世三期的西方社会历史机械模式,选择“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学之方法”的研究进路,以呈现中国传统政治之中可作现代转换的思想资源。⑦张少恩、杨子波:《论儒学现代性之寻求——以萧公权对孟子政治哲学的诠释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第93页。这一学术实践实质上是通过“西为中用”来“推陈出新”,尊重文化源头的同时,注重沟通古今中西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现代化新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出版后,中国政治局势发生了诸多变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日益凸显。而1931年宣布实行训政至1947年召开国会,国民党治下16年间没有地方议会之设立,⑧萧公权:《宪法与宪草》,《宪政与民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35页。此类政治运转的停滞不仅因为战争的干扰,还反映了客观上缺乏能够应用于中国社会的行之有效的现代化制度。由此,设立怎样的制度来尽快恢复国力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成了学者们需要重点投入精力思考和写作的论题。1946年蒋廷黻推荐萧公权作为上海(申报)主笔,发表政论文章继续维护国民党的统治。面对这一新机会,萧公权虽然感到被认可,但还是自谦自己“训练、修养、识见、文才都不够担负这项工作”,没有“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捷才,最终对蒋廷黻的邀请辞谢不就。然而一个政治学者无论再怎样超然,依然会有“忍不住的关怀”。萧公权以学者的立场发表了一些有学术意味的时政评论,作为他学术思考的另一表达。⑨萧公权:《四年演变,两个阵营,一条出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萧公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99页。

在这段时期,萧公权围绕“民主”“自由”等西方政治概念发表了多篇文章,通过学术类文章表达自己的政治制度构想。⑩刘猛:《钱端升的政制选择及其变迁原因》,《政治思想史》2021年第12期,第75页。1946年,萧公权发表在《观察》上的《说民主》以“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二分为论题,强调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调和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现了中庸的思想。1947年之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了更多指责,萧公权发表数篇文章呼吁政治改革,《中国的政治病》记录了他与“左倾”青年的谈话,青年说到在抗战期中他的父亲数十年努力经营而成就的实业被豪门侵夺去了,家境便由中富而入小贫,⑪萧公权:《中国的政治病》,《现代文丛》,1947年第9期,第3页。这样,青年人自愿参与革命事业,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料想,对于中国的“社会问题”,萧公权并不陌生,他也看到了政治之中的作风问题,只是作为教育界人士,他坚持从教育着手培养民主意识达到普及政治知识的⑫萧公权:《宪政二疑及其答复》,《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萧公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47页。。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明确代表具体的党派和思想,但还是通过话语传达了一定的政治立场。如1948年,萧公权在上海光华大学演讲《自由的理论与实际》,系统阐明了自己的自由观,他探讨了自由的概念流变和多重含义,提出“自强不息的人才是自由的人”,以及“自由不仅是个人天性的满足,也是人类社会性的满足”。

萧公权的学术志业有着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不仅对民主、自由观在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加上中国哲学进行修正,还强调重视从事学术工作者本人的态度,强调“学术独立”,建议求学的人在求学的阶段中放弃功利主义的人生理而采取崇奉真理的人生观。萧公权坚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的认可和向往,是从文化传承上来展现的信念和执着。

萧公权也有现实的一面,认为中国民众“民智未开”。因此,中国无法有真正的西方民主政治,呈现出对社会现实状况的悲观态度。例如,他认为中国百姓无法与上层知识阶层对话,最为重视之“自由”的社会基础并未形成。社会阶级的隔膜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关系层面的不平等,使得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新文化都无法推行。1948年,经济学家樊弘《评萧公权先生的二十世纪的历史任务》,①樊弘:《评萧公权先生的二十世纪的历史任务》,《时与文》1948年第7期,第7页。认为萧公权的“和平”实质上提倡的是“先礼后兵”,并且呼吁他不要忽视国民党的“恶行”,建议站在历史和人民的立场,反对美国和中国特权阶级的勾结,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早在五四新文化时期,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就认为必须走列宁的道路才能改造中国。郭沫若写道:“——哎,要解救中国,要解救中国人,除非有一次彻底的兵火!不把一切丑恶的垃圾烧尽,圆了寂的凤凰不能再生!”②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412页。要寻找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造社会的方法,就需要发动群众,激发人民无穷尽的智慧与力量,才能重建政治秩序,真正实现救国,这条路是由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并实践的。

三、寄踪美国时期: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学说选择

1948年社会学风散漫,同时受到物价飞涨、社会紊乱的影响,萧公权决定离开中国大陆。虽然此时的他认同需要变革政府才能树立社会公道,③萧公权:《问学谏往录》,第203页。但他也认为中国政治病已经入膏肓,自己无能为力,于是从上海到台湾任教,没多久就于1949年9月下旬离台赴美。在美国,萧公权以历史评论替代时政评论,以大部头的专著代替了政论文章,更加专注于学术志业。1949年,在华盛顿大学从事“远东”研究和教学,该校要求萧公权讲授“中国政府”,并且要求涉及中共组织。当时美国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何成功深感困惑,引发了“失去的中国”(The Lost China Thesis)讨论。萧公权从中国基层治理的角度开展了学术研究。在美国进行“乡村研究”,既是学术任务,也反映了“乡村”“革命”“现代化”成了政治学、历史学需要投入的学术创新研究领域。关于这个命题,美国方面十分想要开展研究,但因但牵涉的问题既不简单,资料的搜集又不容易,多年以来都没有学者应承。萧公权认为自己在“政治思想”的熟路上太久了,“垦荒”工作诚然艰苦,但会很有收获,还能借这个机会拓展学术视野。1955年,他的《中国乡村》写就后于1960年出版,在学术界内以资料翔实等优点获得了认可。中国是农业大国,许多传统文化与乡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着萧公权结合自己在国内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开始研究康有为。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以儒家为出发点探讨了社会改造的方法。萧公权认为康氏的方法是渐进的,但目标却是激烈的,他强烈的向往“乌托邦”体现了他对于现代化国家的追求和探索。然而,虽然是在探讨社会转型问题,但康有为不具备现实性和科学性的“宏论”,不能提供真正令人信服的解释并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从他在美国时期的学术研究看,萧公权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出发点依然包含了对传统的“大同理想”等优秀文化思想的坚守,同时尝试与欧美民主社会中的政治概念开展对话。然而两者之间缺乏真正的连接和转换条件,即脱离社会环境、脱离人民群众。传统学术与现实政治的差距在此体现得十分充分。“中国乡村”还是“大同理想社会”,反映了萧公权探索中国政治哲学和思想研究是以救国为初心,以及通过中西融合的学术创新推动旧社会走向“新世界”的学术志向。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很多民国学者以社会主义为理想社会,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然而,人文学科既有关怀人类的真知灼见,又不免有哲学与社会理想有学派之见。对于学者来说,强调“学术独立”,想要以一家之言来推动整个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无疑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文章为时而作”,在革命和战争的洗礼之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现实影响力尤为显著。除了独立读书和思考外,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注重发动群众的积极性、集合群众的智慧,扎根于中国大地来走出新路。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页。通过领导土地革命等方式,中国共产党改革了延续千年的农村生产关系;通过领导青年运动,中国共产党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通过开展结合群众的宣传工作,新闻事业起到了争取了思想团结统一,发动人民群众、积聚革命力量的作用,并由此获得了人民支持这一最坚实的执政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武器成了共同奔赴共同的社会理想的指导思想,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思想史学术领域中,同样有以社会变迁为主线的唯物史观展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如吕振羽在1937年出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几乎与萧公权的专著在同一时期出版。吕振羽出身世代农家,怀有“工业救国”之志向,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他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尤精研经济学和哲学,结合中国实际和中西方理论,参加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因此,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研究了对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阶级阶层利益思想的发展流变。

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转型”相协同的内核问题,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文脉延续。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有足够的文化信心和文化责任意识。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页。1945年4月,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以批判继承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观。③盛海英、杨雪薇:《从批判继承到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继承理念的创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37页。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上注重与多种学科的对话、融合和提升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指引民族独立和复兴,通过结合人民群众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伟大历史成就。

余论:学术救国作为初心

近代以来,中国经受了百年屈辱的历史,民国时期同时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学者,他们学习新闻、政治、哲学、历史等学科,无论专业方向如何,本意都是希望以文化为脉络,连接中西方,追寻先进的社会理想和社会文化,期望能够更好地报国、救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历史的脉络传承中华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信念感,也就成为近代以来学人的不懈努力方向。

关于理想社会形态及其实现道路,无论是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都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理论构想。近代中国学人为了寻求理想社会、改变社会发展而进行的哲学思考都有其价值,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思想的分野带动了一场又一场思想论争,如“问题与主义”“科玄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等,对中国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哲学能够改变世界,文化能够影响一代人,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萧公权采用的“中西融合、推陈出新”的学术立场是有意义的,能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脉络寻找理想的社会形态。

萧公权从新闻学研究着手,怀着传承和发扬中国思想文化的初心,以思想史的研究方式来论证中国政治思想不但可以和西方政治思想相提并论,而且也有可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资源。萧公权对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表示认同,依照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脉络上提倡“政治自由、经济平等”的“大同社会”。虽然萧公权早年求学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学说,但因为缺乏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了解,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尝试以“自由民主社会”进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调和。萧公权最重视的是结合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不仅体现为他对于传统、伦理和道德的强调,还在学术上倾向于研究建设和管理国家的美国政治学。但他以辛亥革命作为“已遂之革命”,重视“三民主义”,而非超越了三民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在现实政治问题上,他以学者的身份坚守于“学术界”,认同孙中山的“民主政治学”,在尚未对国民实现“民主、平等”的中国强调“自由”。总体来看,萧公权在的美国政治学及其意识形态,缺乏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认知,忽视了中国社会发展趋势,难以真正领会什么是中国人民现实的追求,也就难以找到真正通向理想社会的行之有效的进路。

萧公权的学术转向虽然多有变化,并且有意与现实政治保持距离,但其学术初心是不变,也就是秉持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坚守和信心,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和中西文化的沟通互鉴,以回应五四新文化时期就树立的救国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深深地印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根之所系。五四新文化运动迈出了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的第一步,新思想启发民智、延续文脉。从发展规律来看,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接续努力,中国思想和文化土壤才能持续不断的焕发新的生机。在五四新文化时期传播的诸多学说之中,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也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主义的理想照进了现实。也就是说,人文学科只有扎根于中国社会,结合人民实践,并兼收并蓄地探寻发展规律,才能产生引领社会变革的政治思想。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迈向新的台阶,在这一伟大征程,学人需要自觉结合中国实践、立足人民立场,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创新时代需要的理论,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价值追求,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猜你喜欢
公权学术政治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涉税信息共享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平衡——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切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有权不用、小权滥用、公权私用 这些权力堵点正在损伤发展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