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实践研究

2022-03-23 17:56林慧先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11期
关键词:龙泉水闸闸门

林慧先

(江门市江海区南冲水闸工程管理所,广东 江门 529000)

1 工程管理现状

1.1 工程概况

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是江新联围礼东围的一个重要控制闸,位于新会区睦洲镇礼东围马鬃沙河下游出口处,始建于1951 年。2017年对龙泉滘水闸进行重建,重建后的龙泉滘水闸由3孔扩大到5孔,净宽由13 m扩大到35 m,设计最大过闸流量为254.88 m3/s,属中型水闸。新建电排站装机2840 kW,每小时可以抽排水14.4万m3,设计排水量为40 m3/s,属中型电排站。其主要任务是防台风暴潮和排涝。

龙泉滘水闸(电排站)兴建时礼东围内除原滘头办事处属原江门市郊区管辖外,其余的外海、礼乐、睦州、三江均属原新会县管辖,所以龙泉滘水闸(电排站)一直由新会区管理。后随着行政区域的不断变迁,礼东围内的外海、礼乐先后划归江海区管辖。2008年新会区将龙泉滘水闸(电排站)交由睦洲镇代管。为了进一步提升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运行管理水平,满足新时期标准化管理的需求和水利信息化发展需要,亟须对龙泉滘水闸(电排站)开展标准化管理服务,以全面提高工程的远控时效、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推进运行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完善管理机制

当前,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许多管理人员大多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使得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造成管理机制与实际工程管理不匹配。加上与其他相关部门缺少沟通,致使水闸(电排站)缺少联防联控管理机制、明确的管理标准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水闸(电排站)水文观测、监测方面的工作空缺,水系调度不协调,管理粗放、不专业,缺少规范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成为阻碍龙泉滘水闸(电排站)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1.2.2 缺少管理经费支持

多年来,虽然江门市财政部门每年对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进行补助,但所补助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日常运行管理需要,各个岗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工作不到位。水闸(电排站)内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缺少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尤其是一些电气设备岗位的工作人员,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外出参加专业技能学习,导致专业技能不足。甚至水闸(电排站)日常管护工作只能由一些非专业人员负责,这也造成一些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水闸(电排站)内一些技术资料整理和归档只能由办公室人员兼任,这也使得水闸(电排站)对技术档案整理、分类归档不够专业。

1.2.3 缺少信息化管理平台

龙泉滘水闸(电排站)在管理过程中,因为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政府部门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水闸(电排站)信息化技术滞后,自动化技术应用不够。加上缺少相应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缺少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得水闸内管理系统不连接,台账信息不全,无法及时获取水库实时信息,这种传统的人工管理和控制不仅使档案整理、分类归档工作缺乏专业化,同时还严重阻碍了龙泉滘水闸(电排站)信息化管理步伐[1]。

2 水闸(电排站)管理标准化实践措施

为了提高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运行管理水平,保障水闸(电排站)的安全运行,需将水闸原有分散的人、财、物统一的归整起来,使其充分发挥集约化管理的优势,同时搭配信息化手段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使管理单位对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做到心中有数,并获得决策判断的数据支撑。

2.1 管理工作标准化

(1)合理配备岗位人员。龙泉滘水闸(电排站)应按照工程需要合理分配相关工作人员,以确保每个岗位工作需求得到满足,所有工作岗位人员的设置达到水闸(电排站)运行管理要求。如:应各安排1人负责水闸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泵站工程运行维护等岗位可安排7名工作人员,以做好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水闸工程运行维护等岗位安排5名工作人员;水工、水文观测员3人,进行水工建筑物及水文情况的观测;信息化运行管理安排2人,负责信息化平台的操作使用;档案方面安排2人,负责日常工作记录材料的整理归纳;另尚需安排1名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人员工作安排及考核,并负责同上级管理单位进行对接。

(2)明确各岗位管理职责。南冲水闸工程管理所作为负责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运行管理工作责任人,应明确水闸(电排站)运行负责人、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相关人员、闸门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人员、水工水文观测员、信息化管理人员、档案员以及项目经理等的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使水闸(电排站)的设备维修养护、日常巡查、防汛值班、工程区域保洁、洪水预报调度、水文监测、工程监测、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同时,还需要加强各个岗位人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外出学习与技术交流,提升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并对上述岗位定期进行标准化考核评定,以增强标准化管理监督管理力量,确保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加强管理经费投入力度。为了使龙泉滘水闸(电排站)实现标准化管理,当地政府、财政相关部门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加大资金补助政策力度,使水闸(电排站)管理维护资金得到落实,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水闸(电排站)的运行管理、建筑物与设备的维修养护、各岗位人员培训、设施设备的配备、专业人才的引进均离不开管理资金的支持,而财政部门每年下拨的资金便是龙源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为此,相关政府财政部门需将管理经费落实到位。

2.2 制度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各项管理制度的支持,为此,根据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办法》等文中要求,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管理标准,编制《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运行管理规程》《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手册》《龙泉滘水闸(电排站)维修养护手册》《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考核评定标准》等,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调度运行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如: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规程,运行调度、工程观测工作责任制,防洪防汛等相关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增补、修订相关规程,实现操作规范化。同时,还要根据《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2014)、《泵站技术管理规程》(GB/T 30948—2021)相关要求及结合工程实际需要,不断完善水闸(电排站)的管理实施细则。如:不断完善标准管理考核机制、微机监控、视频监视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设定安全等级操作权限;制定控制运用计划或调度方案等;通过不断建立健全与完善水闸(电排站)各个岗位管理制度,并对关键岗位制度进行明示,促使各项管理工作得到落实,以实现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2]。

2.3 操作流程标准化

为了使水闸(电排站)工程日常巡查、设备运行操作等工作能够规范化,还需要根据《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2014)、《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水建管〔2008〕214 号)相关要求,对各个岗位工作制定工程巡查流程、各类设备操作流程等,以此细化相关岗位工作内容,确保水闸(电排站)的安全运行。

(1)工程巡查。工程日常巡查是监视水闸内水情和水流形态、工程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掌握水情、工情变化规律,为正确管理与运用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通过日常巡查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上报情况,配合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为此,工程检查应按照制定的巡查流程执行,并确保检查记录资料真实、准确、符合要求,确保工程巡查工作的标准化。

(2)操作运行。各类设备的规范操作关系到水闸(电排站)的安全运行,为此,通过对水闸(电排站)内机泵、闸门、启闭机等设备制定操作规程与操作流程图,以此降低各类设备操作失误率。如:在对闸门机排启闭设备进行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设备规程要求进行:先开排涝闸外江侧工作门(内河侧工作门处关闭状态)→启泵→动水冲开出水口双节浮箱拍门;机排结束顺序为:停泵→ 出水口双节浮箱拍门自重关闭→关外江侧工作门。而水闸在排涝、预降内河水位时,其闸门在开启时,需按照闸门开启规程要求在内外水位持平或相差较小(小于1.0 m)时开启闸门。如在特殊情况下需紧急排水,考虑到闸门内外水位差较大时,必须分级逐步开启闸门,且每提升一级闸门需等待3 min 水流基本稳定后再提升下一级。闸门开启度按0.3 m、0.5 m、1.0 m分级提升(在运行中可结合经验适当调整)。当闸站防洪运行时,闸门自排启闭次序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开闸门顺序为:开外江侧工作门→开内河侧工作门;自排结束关闸顺序为:关外江侧工作门→关内河侧工作门等。操作人员通过根据各类设备操作要求,严格按照调度运行指令、操作运行流程执行,以此推进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操作运行的规范化。

2.4 信息管理标准化

为保证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服务的有序开展,提高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需根据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构建可监控、可溯源、可考核的信息化平台,从而形成运行管理、业务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的统一综合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各岗位信息的高效共享,进一步提升水行政主管部门、三防办等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化管理及监管水平。为了节约投资、降低后期运营维护费用,本次增设龙泉滘水闸(电排站)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整合原有的信息资源,增加微机监测系统、信息展示系统、视频监视系统、洪水调度分析系统以及信息采集系统,使水闸(电排站)的运行管理实现全过程监管。系统建设完成后并入区级原有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对提升水闸(电排站)专业化、推进龙泉滘水闸(电排站)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管理都非常重要[3]。

3 总 结

本次根据龙泉滘水闸(电排站)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标准,编制水闸(电排站)管理手册,使各个工作岗位职责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各个岗位职责规章制度,逐步推进各个岗位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而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统一,不仅使各个岗位信息高效共享,还能进一步提高龙泉水闸(电排站)运行管理效率与标准化管理水平,从而保障了龙泉滘水闸(电排站)运行安全,使水闸(电排站)充分发挥防洪排涝作用及工程效益。

猜你喜欢
龙泉水闸闸门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水利工程闸门的管理及维护措施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水闸翼墙地基处理设计研究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我国专家发现药物成瘾新机制,找到“闸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