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2-03-23 22:22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控系统机床

2021 年度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先进会员(十佳)名单

自主创新十佳: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JDMR600精雕高速加工中心;常州市新墅机床数控设备有限公司D100A-12-VDI40U 模块化高速伺服动力刀架;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DC 卷料激光切割自动生产线;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MK84125 高速精密数控轧辊磨床;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XH2412G×80 轨道辙叉数控高效龙门铣床;组威数控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发动机高效加工卧加自动生产线;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NJ-K084 小直径油泵柱塞组件数控精密旋合装备;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SE-WK007 数控电火花精密微孔加工机床;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超薄壁高精度系列弯管装备;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ZSD径向力双重平衡型浅孔钻系列刀具。

产品质量十佳: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HKD 高精度高分辨力绝对式光栅旋转编码器;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CP25 气压钳制器;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GSK988TA 车削中心数控系统;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10/20/22 系列高精高效齿轮刀具;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YKA2260 全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AMS.HS-30510 板料冲剪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KMC600SU 高动态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GLU13Ⅱ×30 定梁龙门加工中心;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YKZ7230 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陕西诺贝特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BOTDA25 双主轴数控排刀机床。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首个中国主导的机床数控系统系列国际标准ISO 23218 正式发布

2022 年9 月27 日,由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通用技术机床研究院”)牵头研制的国际标准ISO 23218-2《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控系统第2部分:系统集成要求》正式发布,此前同系列标准ISO 23218-1《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控系统第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已于6 月正式发布。

该系列标准的发布实现了我国在机床数控系统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从1 到N”的重要转变,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进入到体系化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ISO23218 系列国际标准面向机床数控系统厂商,站在全球化的视角,充分考虑数控系统对气候、机械、电气环境条件与安全防护等要求,建立了数控系统基本性能指标评价体系,确立了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条件阈值,突破了关键指标解耦测试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克了“开放平台同一、安全门槛同一、测评尺子同一”的核心问题,解决了数控系统标准技术要求统一难、厂家利益协调难、标准条款制定难等难题。

ISO23218 系列国际标准是0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的成功发布表明我国在04 专项支持下建立的“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标准体系”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成为国际上机床数控系统行业规则的制定者;标志着我国在机床数控系统国际标准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数控机床“大脑”国际标准将采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继ISO 23218-1、ISO 23218-2 两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之后,项目团队正在推进该系列国际标准新提案ISO/PWI 23218-3《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机床数控系统第3 部分:安全要求》的研究工作,该标准聚焦数控系统安全要求,确保机床数控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确保相关操作人员及财产安全、易于机床数控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当前已完成草案稿。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合锻智能科研项目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9 月21 日上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合锻智能公司以现场会议+视频方式组织召开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达海卓智能成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复杂异形空心构件协同变载液压成形技术与装备”项目成果鉴定会。

由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陈学东院士、太原理工大学黄庆学院士领衔,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燕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航天科技一院、一汽商用车开发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单位共9 位专家学者组成鉴定专家委员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教授、合锻智能董事长严建文、总经理王磊、工达海卓智能成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聪等项目完成单位代表出席。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梅熠处长主持。

苑世剑教授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在听取了完成单位的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后,认为:该项目实现了理论/工艺/装备的一体化,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其中大负载合模力快速精准可变加载成形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同意通过鉴定。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多个技术创新成果:一是建立了复杂加载条件下各向异性薄壁管应力本构模型,提出了薄壁管任意方向各向异性参数的精确测试方法,揭示全应力域(拉-拉、拉-压、纯剪)各向异性屈服行为,解决了现有的本构模型无法准确描述管坯液压成形的难题。二是发明了基于压力-体积协同变载的精确成形工艺方法,突破了液体压力-体积协同变载调控和可变合模力协同加载关键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恒压力加载方法存在的尺寸分散大、废品率高的难题。三是攻克了双腔内压与多工艺参量耦合协同加载控制及多向制孔技术,研制出双系统并联协同加载成形装备及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实现单机双件并联协同成形,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该项目研制的系列装备及生产线,已在我国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得到大批量应用,项目成果相关装备出口到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合锻智能)

扬力集团召开20 周年庆典暨营销工作推进会

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风华正茂。9 月28 日,扬力集团全体领导、各部门员工代表在扬力大厦欢聚一堂,热烈欢庆扬力科技园建成投产20 周年。

会前,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庆典视频,一幅幅照片引领大家一起回顾了扬力科技园建厂20 年来的创业事迹与辉煌成就,追忆了扬力人艰苦奋斗、拼搏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历程。回望20 年奋斗岁月的同时,更展望了扬力集团的战略发展,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在创新转型、扬力快行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专业化、智能化、规模化、重型化、国际化”的五化战略得到了有力的践行。

晚上18 时18 分,庆典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扬力重机公司总经理朱德宝,扬力数控公司总经理龚立新,集团林雅杰总裁先后发表致辞,总结回顾了扬力科技园过去20 年的发展征程。20 年来,扬力科技园两个厂区先后开发多项首台套和新产品,尤其扬力重型在大型冲压与锻造装备上取得了丰厚的业绩,一连串的成绩令人倍感振奋和自豪。

林总指出,20 周年是继往开来,也是鼓舞激励,我们要以更加奋斗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鼓足“劲头”、握紧“拳头”,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续写扬力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会上,九位优秀的营销经理代表进行了汇报发言,针对“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做好售前工作”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纷纷表示会结合所在区域市场的具体现状,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完成业绩指标。

在聆听了各位代表发言后,林雅杰总裁充分肯定了一线营销同志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他指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销售经理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好集团各项营销政策,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要用最优的服务和最佳的解决方案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此外,全体扬力人要内外同心、步调一致,瞄准全年目标任务竭力冲刺,确保订单能够按时、保质保量交付。

随后,林国富董事长作了重要讲话,号召全体营销人员要齐心合力,同舟共济,把自身发展融入公司整体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发挥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的品牌优势,实现自身价值,逢单必争,以优异的销售业绩为2022 年画上完美的句号。

(扬力集团)

亚威股份项目入选2022 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公示名单,亚威股份《高档数控金属板材成形机床远程运维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入选。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相关部署,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制造业企业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联合开展2022 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并于今年4 月印发《关于开展2022 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优先试点项目包括已发布、研制中的国家标准,配套应用相关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目标是形成一批推动智能制造有效实施应用的“标准群”。

《高档数控金属板材成形机床远程运维标准应用试点》项目聚焦高档数控金属板材成形机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运用《智能制造 远程运维系统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群,开展机床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建设升级,完善机床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机床服务效率和质量;开展标准群的宣贯和培训,验证标准群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智能制造 远程运维系统通用要求》国家标准的落地应用。

亚威股份是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剪折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近年来,公司先后牵头、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7 项,其中已发布实施7 项,主导起草4 项。建立了完善的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通过主导和参与标准的制定,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亚威股份)

宁波精达换热器扩胀装备自动化生产线

自动化、智能化,一直是装备制造业不断的追求。近日,宁波精达与客户携手创新,在公司—四工位立式胀管机上,完成了进一步的自动化开发。

宁波精达在交付给客户的生产装备上,增加了一款取料机器人机械手,配合专用卸料工装,提高了客户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操作强度。

新旧之间:解放初期工人思想的转变——以路翎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为个案 …………………………………………… 吴 昊(2.98)

本次改进的四工位胀管装备,可实现四个工位同时进行上料、胀管、扩口和下料工序,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跳跃式的肘节扩口机构,采用多组扩头同时扩口,扩口一致性高,管口的成形质量高。同时还设置有胀扩自动开、关机构,压门的进退、升降准确快捷,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叠加式工作台和双规格切换机构,可加工不同高度、规格的工件,灵活方便。微收缩胀管工艺,节省铜材,全新伺服系统控制铜管夹爪的开合,控制精确稳定。

宁波精达公司自1990 年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新品的研发和技术实力提升。多次在时代洪流中,通过技术创新抓住了市场的机遇。截至目前,宁波精达积累技术专利达119项。

在换热器装备领域,宁波精达用技术引领行业进步,公司生产开发的超高速翅片冲,2006 年就获得了首(台)套名单,市场占有率取得行业领先位置。同时起草制定了国家标准1 项,行业标准11 项。

(宁波精达)

济南二机床参加2022 世界制造业大会

8 月31 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 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

大会以“新格局 新动能 新生态”为主题,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部省合作和省际区域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先进制造业成果展览区,作为济南本土的世界最大机械压力机制造商之一,济南二机床集团对其汽车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进行了展示。“公司从1955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压力机,不断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各种设备。”据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展会主管李刚介绍,到目前,济南二机床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为80%,国际市场占有率也排第一位,30%以上。“目前,该设备的冲压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8 次,属于国际领先水平。”李刚表示,该设备智能化程度比较高,无人操作全部自动化生产。

据悉,济南二机床集团自主研制的汽车全自动冲压生产线,装备了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企业。同时,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为全球汽车制造集团提供“量体裁衣”的中国解决方案,赢得了美国福特、日本日产、法国标致雪铁龙,以及世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批量订货,美日欧市场全面突破,国际市场占有率领先,塑造了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另讯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挑战,济南二机床主动适应市场最新变化,作为国内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多家新能源车企陆续签订总值超过5 亿元产品订单。

“疫情下,庞大的订单对企业来说也是‘幸福的烦恼’。我们今年的生产经营任务比去年增长了80%以上,目前订单仍在增长中。4~6 月份是生产高峰期,这对集团生产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但我们有信心把前期耽误的时间和任务赶回来。”罗丽丽说。

强大的研发制造实力是济南二机床自信的来源,不仅保障了订单,更大大提高了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疫情给进口配套件、零部件运输供应造成了很大影响,二机床提前谋划,想方设法通过国内供应商品牌替代等方式解决零部件供应的瓶颈。在验收环节,利用自主研发的“远程专家系统”,通过远程音视频交互,完成了疫情期间多个海外项目的“云验收”,避免疫情对项目整体进度的影响。

目前,济南二机床正开足马力保生产、赶进度,全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我们在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的同时,反复与国内外客户沟通,确定订单产品交付进度,三班倒赶制产品。”集团生产安全部部长罗丽丽告诉记者。

(济南二机床)

徐锻集团开展2022 年度质量月及质量竞赛活动

百年徐锻,质量为先,2022 年8 月30 日,徐锻集团召开了“2022 年徐锻集团质量月活动及质量竞赛”启动会,公司高层及各单位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品质部长郭世彦宣贯了此次质量月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接着公司副总张伟对市场行情进行了分享。公司副总荣虔接着对公司内部质量进行了客观分析,强调产品质量体现在每个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目前公司所面临的种种不利形势,并结合近期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要求各单位要结合“质量月”活动,从自身查找不足,从内部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改进。董事长助理兼行政副总乔裕木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质量月活动和质量竞赛活动的意义,强调质量月活动要用数字质量思维,务真求实,着重在过程,管控自身质量。

最后徐锻公司总经理陈健对此次质量月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今年的“质量月”活动要有特色,诠释了“狠抓质量,强化意识,严格执行,全面提升”的内涵,全体员工要转变思想,强化质量意识,要根据目前的形势,加强对质量工作的再认识、再提高。

最后,与会人员在“质量月”活动宣传横幅上签名承诺。质量月启动大会的举行,标志着2022 年徐锻集团“质量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相信随着质量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为提升徐锻质量总体水平,促进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锻集团)

舒勒冷锻、温锻、热锻全系列产品将参加欧洲锻造展

舒勒的锻造设备产品种类十分丰富,涵盖从液压冷挤压力机、拉伸压力机、锻造压力机、机械式肘杆压力机、偏心压力机、曲柄压力机(以上可选伺服驱动)到螺旋压力机、有砧座锤和对击锤以及车轮轧机。全系列产品于9 月28~29日在西班牙毕尔巴鄂举行的欧洲锻造展上展出。

届时,还会一并展出舒勒子公司Farina 的16000 吨锻造设备。除了2018 年加入舒勒集团的Farina,米勒万家顿与Bêché 也同为舒勒旗下品牌。舒勒的零、部件锻造技术涵盖了从模具开发、工艺设计、换模装置、设备调试到模具制造等多个方面。生产线也可以完全自动化生产,提高工艺稳定性、产量和可用性。

早在2014 年,舒勒公司就启动了Ecoform 计划,该计划通过高效液压成型(EHF)等技术创新大大降低了生产线的能源需求。Farina 通过其KERS 动能回收系统为锻造压力机的可持续性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实现设备与工厂工程的数字化转型,舒勒在其“数字组件”中集成了大量的联网成形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提高生产力与实用性。其中包括了用于监控运行状态、锻造力、能耗需求、冷却与润滑回路的云服务、用于跟踪零部件的跟踪识别系统(Track &Trace)以及在生产出现问题时借助增强现实技术提供快速援助的“舒勒智能联络工具”(Schuler Connect)。

尽管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远程解决,不过分布在欧洲、巴西、墨西哥、美国、中国、印度和泰国的由800 多名舒勒专家组成的服务团队,可以随时为客户提供现场支持。

另讯 舒勒公司在收购意大利机械工程公司索维玛后,成为汽车工业和其他行业电池制造领域领先的设备供应商。在环保电动汽车成功发展的道路上,锂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索维玛一起,舒勒将会开发出大规模生产锂电池的超级工厂生产线。

根据估计,到2030 年,全球锂电池的年生产能力将比2020 年增加5 倍。而其中三分之一的计划产能有望在欧洲生产。除了德国,还将计划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瑞典、芬兰、波兰和匈牙利建设新的超级工厂。

索维玛是国际领先的高质量电芯生产设备供应商,总部设在意大利Villafranca di Verona,并在美国和中国设有分支机构。公司起初为汽车和其他行业的试验生产线与实验室项目提供相应的设备,其客户包括了全球知名的电池制造商,逐渐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声誉。此外,索维玛还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提供铅酸电池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交钥匙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索维玛集团拥有170 多名员工,最近一次公布的销售额为5000 万欧元。

“收购了索维玛后,舒勒可以将索维玛的技术专长与我们制造复杂生产线的专业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大规模制造零部件”舒勒集团首席执行官Domenico Iacovelli 说道,“这让舒勒可以有潜力发展成为电芯组装和电芯化成关键工艺技术的交钥匙供应商,为现有和规划中的锂电池超级工厂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舒勒已经为方形和圆柱形电芯壳体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高性价比的生产线。

今后,索维玛将为舒勒独资所有。总部位于德国格平根的舒勒在过去五年中逐渐扩充了其高效冲压线的产品范围。舒勒还是成形技术数字化与网络化领域的领导者,并在可持续技术发展领域不断开发新的设备。除了电池壳体生产线之外,舒勒还为电机冲片以及氢燃料电池、电解槽的双极板制造提供相应的生产线。

(舒勒中国)

猜你喜欢
数控系统机床
机床展会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基于FANUC 32i A数控系统的外部测量设计
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在SC125大型车铣镗床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FANUC Oi mate TD数控系统的手动功能开发
FANUC 0i-DCNC机床与机器人的组合应用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数控系统中GUI软件平台设计和实现
GNC61数控系统的斜面加工功能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