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采绿茶新品种

2022-03-24 00:44章志芳李小恋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王璐郝心愿
中国茶叶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品种

章志芳 李小恋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王璐 郝心愿

摘要:中茶501是从木禾群体种中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机采适宜性试验表明,中茶501属特早生种,产量高。制成烘青绿茶,外形深绿带毫,汤色绿尚亮,香气有花香,滋味清爽带花味,叶底绿亮。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含水浸出物49.21%、茶多酚17.50%、氨基酸4.83%、咖啡碱3.42%。抗寒性较强,高抗茶炭疽病、抗茶小绿叶蝉。新梢、最下节节间长,机采新梢完整率高。中茶501于2021年9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1)330040。

关键词:中茶501;新品种;适宜机采

Machine-picking Green Tea

Cultivar—— 'Zhongcha 501'

ZHANG Zhifang, LI Xiaolian, ZENG Jianming*, YANG Yajun, WANG Xinchao, WANG Lu, HAO Xinyu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08, China

Abstract: 'Zhongcha 501' is a new tea cultivar suitable for machine-picking, which was bred by single-plant selection from the Muhe population. System strain comparison tests and machine-harvested suitability tests show that 'Zhongcha 501' is an early-sprouting cultivar with a medium yield. It is made into roasted green tea with a dark green appearance, bright green soup, floral aroma, refreshing taste and bright green leaf bottom. It is rich in substances. The water extract content of one bud and two leaves in spring reached 49.21%, the content of tea polyphenols was 17.50%, the content of amino acids was 4.83%, and the content of caffeine was 3.42%. It showed strong cold and drought resistance, tea anthracnose resistance showed high resistance (HR) to tea anthracnose, resistance (R) to tea green leafhopper resistance showed resistance (R). The new shoots and internode are long, and the machine-picked new shoots have a high integrity rate. 'Zhongcha 501' got the registration number of non-major crop varieties: GPD Tea Tree (2021)330040.

Keywords: Zhongcha 501, new cultivar, suitable for machine harvesting

茶業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鲜叶采摘主要依赖人工,采茶工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6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1]。实现鲜叶机械化采摘是确保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适宜机采品种是鲜叶机械化采摘的基石[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2007年开始适宜机采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单株选择、品比试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育成了中茶501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特早生、品质优、发芽整齐、产量高、抗性强的特性,可实现优质鲜叶的机械化采摘。中茶501于2021年9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1)330040。

1  选育经过

中茶5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浙江木禾群体种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的新品种。2007—2009年主要完成了育种材料的发掘、单株鉴定和扩繁,2009—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试验基地开展了品系比较试验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其间对该品系的遗传稳定性、形态特征、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制茶品质、抗逆性和机采适宜性等进行了系统鉴定。2019—2020年对该品种的抗病、抗虫性和感官品质、生化成分等进行了补充鉴定。

2  品比和机采适宜性鉴定

2.1  品比试验方法

2.1.1  试验设计

以福鼎大白茶(CK)为对照,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布置品比试验。参试品系茶苗均为1年生无性系苗,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3.5 m2(9 m×1.5 m),采用双行双株条栽种植,行距150 cm,株距33 cm,试验按常规栽培茶园进行管理。

2.1.2  鉴定内容和方法

根据《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技术规程(暂行)》的方法和要求,对物候期、植物学性状、产量、耐寒性、抗病虫性等各项目进行观察、记载、鉴定。

按一芽二叶标准采摘春茶第一批芽叶制成烘青茶样和生化茶样送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等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检测。

2.2  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以福鼎大白茶(CK)为对照,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小区。

2.2.2  鉴定内容和方法

对参试品种的采前新梢性状、蓬面芽叶组成,机采鲜叶芽叶组成、完整性、机采完整鲜叶产量进行了调查。

通过田间观测茶树的物候期来确定品种机械采摘的适宜时期,当蓬面一芽二叶比例达30%时,即可进行机采。

机采前蓬面新梢芽叶性状调查:在每个小区中随机选择参试品种的15个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观测新梢长度、基梗长度和最下节节间长度,重复3次;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点,观察每个点(33.3 cm×33.3 cm)10 cm叶层内各种嫩度的新梢,计算各种芽叶的数量、质量百分比,重复观测3次。

机采后芽叶组成调查:对参试品种机采后芽叶组成进行分析比较,分出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三叶以上、单片、老桩、杂质,并计算各类芽叶数量、质量百分比,重复3次。

3  试验结果

3.1  品比试验结果

3.1.1  植物学特征

中茶501为灌木型、小叶类、特早生种。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中等椭圆形,叶长7.35 cm、叶宽3.50 cm,稍上斜状着生,成熟叶绿色,叶面微隆起,叶身内折,叶基楔形,叶尖渐尖,叶缘微波,叶齿尖细,叶质较厚。春季新梢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较少。内轮花瓣白色,子房茸毛密度为中等。

3.1.2  遗传稳定性表现

中茶501在表型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短穗扦插繁殖的第一、二、三代无性系茶苗的树型、叶片、新梢等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均表现一致。

鉴定结果表明,中茶501品种具有较强的无性繁殖特性和遗传稳定性。

3.1.3  物候期

2014、2015年物候期观测结果见表1。中茶501的一芽一叶期平均比对照早6.5 d,一芽二叶期比对照早7.5 d,一芽三叶期比对照早5.5 d。综合2年的生长周期观察结果,中茶501为特早生种。

3.1.4  发芽密度

中茶501春季发芽密度见表2。中茶501在2014年的发芽密度比CK高出5.8%,而2015年比CK低6.1%,方差分析表明两个品种的发芽密度差异不显著。

3.1.5  产量

2014、2015年连续2年测定试验小区的鲜叶产量(表3)可见,中茶501的年度间和2年的平均鲜叶产量均与CK相当,表明中茶501丰产性好。

3.1.6  制茶感官品质

2015年和2020年分别在春茶第一轮采一芽二叶新梢制烘青绿茶送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感官评审(表4)。结果表明,中茶501品质外形深绿、紧结、略卷曲、有毫;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显花香;滋味较甘醇清爽带花味。中茶501两年得分均与福鼎大白茶相当。

3.1.7  生化成分

2015年和2020年采春茶第一批一芽二叶新梢制生化样送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生化成分(表5)。中茶501水浸出物含量高,2年平均达到49.21%,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比对照略高,茶多酚比对照略低,但儿茶素含量高于对照。春茶生化成分组成说明中茶501适宜生产优质绿茶。

3.1.8  抗逆性鉴定

对该品种的耐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见表6。中茶501两年的抗寒性均表现为较强,均优于CK,说明中茶501是耐寒性较强的品种。

采用田间调查法,2019年在茶树炭疽病发生高峰期,茶小绿叶蝉虫口上升期进行5次田间调查,鉴定了中茶501对炭疽病和茶小绿叶蝉的抗性(表7)。结果表明,中茶501对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高抗(HR),对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抗(R),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

3.2  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结果

2016—2018年,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中茶501的机采适宜性进行了鉴定。

3.2.1  新梢性状

中茶501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新梢性状见表8。中茶501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新梢的长度、基梗长度和最下节节间长度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长。

3.2.2  采前蓬面芽叶组成

中茶501采前蓬面芽叶组成见表9。中茶501芽叶密度略高于福鼎大白茶。当采摘标准控制在蓬面新梢一芽三叶比例为30%左右時,中茶501一芽二叶比例和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总比例均高于福鼎大白茶5~7个百分点,说明中茶501采前蓬面整齐度优于福鼎大白茶。

3.2.3  机采鲜叶质量

中茶501机采鲜叶中单芽、一芽一叶新梢的百芽质量大于福鼎大白茶,但从一芽二叶开始百芽质量比福鼎大白茶小(表10)。说明中茶501的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新梢比福鼎大白茶小,有利于加工。

各参试品种机采鲜叶中完整新梢机械组成见表11,2个品种的机采鲜叶均以一芽二叶新梢为主,福鼎大白茶机采鲜叶中单芽和一芽一叶的比例比中茶501高,中茶501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比例高。

从机采新梢组成的质量比例(表12)可见,中茶501机采鲜叶中完整新梢占比达到66.80%,比福鼎大白茶高出4.14个百分点;完整芽叶率达到80.56% ,高出福鼎大白茶8.34个百分点。完整的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新梢的总比例比福鼎大白茶高6个百分点。机采适宜性试验结果表明中茶501较福鼎大白茶更适宜于机采。

4  品种特征特性

中茶501为灌木型,小叶类,属特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中等椭圆形,春季新梢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较少。内轮花瓣白色,子房茸毛密度为中。

中茶501的鲜叶产量较高,年平均产量达4 677 kg/hm2,制成的烘青绿茶品质优,外形深绿带毫,汤色绿尚亮,香气花香显,滋味清爽带花味,叶底绿亮。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含量达49.21%,茶多酚含量为17.50%,氨基酸含量4.83%,咖啡碱含量3.42%,酚氨比为3.62。抗寒性较强,对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高抗(HR);对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抗(R),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中茶501新梢长度较长,芽头较肥壮,机采新梢完整率高于福鼎大白茶,为适宜机采的绿茶品种。综合而言,中茶501有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5  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茶501适宜在浙江杭州及相似生态区种植,适宜温度为年均气温15 ℃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9 ℃,年降雨量650~1 200 mm。宜采用单行双株或双行双株种植,大行距150 cm,丛距33 cm,定植时间以秋末冬初(10—11月)或早春(2月下旬—3月中旬)雨水充沛时节为宜,种后及时定剪促进分枝,3次定剪后可投入正式生产。春季每667 m2茶园施尿素10~20 kg,10月施基肥(菜籽饼)150~400 kg。

参考文献

[1] 尹军峰, 陆德彪. 名优绿茶机械化采制技术与装备[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9.

[2] 章志芳, 杨亚军, 李小恋, 等 .适宜机采的绿茶新品种——中茶502[J]. 中国茶叶, 2020, 42(12): 21-26.

[3]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7-23.

猜你喜欢
新品种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看禾选种
我国累计授予林业植物新品种权1763件
湖南省林科院2个紫薇新品种荣获现代园林新品种奖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一)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八)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2009年花卉新品种(五)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