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志愿宣教规划方法研究

2022-03-24 12:26吕子阳马英楠王亚飞付艳云
关键词:概率志愿应急

吕子阳,马英楠,王亚飞,付艳云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35)

目前,我国的应急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1月15日,北京市在“志愿北京”平台注册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共5 748支,实名注册的应急志愿者共132 284人[1],大批的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应急志愿宣教活动,对于提高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既是国内外科普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又是在实际中已开始实施的工作内容。张楠楠[2]提出了科普活动效果评估体系,将其表示为活动主题、活动组织形式、环境氛围、教学工具、科学性、趣味性、吸引力、态度影响、行为影响9个二级指标;苟静惠等[3]建立了科普人员、基础设施、科普创作和活动组织4个维度、19个指标的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指标体系评价活动效果,但是目前关于应急志愿服务活动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

由于应急志愿组织的专业能力、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同时规范性也存在一定的欠缺,难以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4]。张勤等[5]指出志愿服务参与应急管理需要进行组织化建设。但目前社会公众接受志愿活动信息的渠道有限,如何精准地满足受众需求对于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吉杰[6]指出目前科普宣教活动存在服务水平低、组织方式单一、宣传内容简单、步调协调不一致等突出问题。因此,指导活动经验不足或没有活动经验的应急志愿组织如何有效开展宣教活动,是一项有必要的研究。

基于历史数据,通过贝叶斯网络将效果好的活动经验量化为具体指标,转化为不同规划路径下的活动满意概率,通过权重估计得到不同因素的权重分布,可为宣教活动开展提供具体的指导措施。因此,笔者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和权重估计的应急志愿宣教规划方法,明确高满意概率的活动规划路径,以期为指导应急志愿组织开展宣教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1 问题分析

1.1 数据来源

问卷发放对象为参与过应急志愿宣教活动的受众,问卷发放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5份,有效率为94%。受访对象年龄范围为11~76岁,平均年龄为34.4±12.2岁;男女比例为1∶1.3;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高中学历占16%,其他学历占13%。

1.2 要素分析

文献[7]指出志愿宣教活动的效果主要从传媒、活动类型、科普人员、场地和经费等要素体现。因此,笔者设计的问卷结构包括活动宣传方式、活动类型、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及对应的满意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结构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介方式是电视新闻、社区宣传等传统媒介方式的有效延伸。由于公众参与活动的目的不一,活动形式的规划需要满足主动学习者和被动学习者的不同需求[8]。活动宣传方式涵盖多种宣传媒介;活动类型中互动型、讲座型、实操型对场地规模和讲师的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在活动内容设计方面,宣传设计、活动讲解、操作训练等要素的设置也会因个体差异导致一部分的受众流失;活动结束后是否发放纪念品可以根据活动经费进行选择。

2 规划模型

2.1 基于BN网络的路径规划

图1 贝叶斯关系

图2 不同宣教路径能到达的活动满意概率

将不同规划路径下的受众满意概率进行汇总,结果如图3所示。224条路径的满意概率主要分布在0.539~1.000之间,满意概率92%以上的活动规划路径共有72个,仅占32%。文献[4]分析了北京市开展的996个志愿服务项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项目的设计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资金募集能力是项目无法继续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组织管理能力是造成部分项目无法正常运转的主要原因。因此,遴选满意概率较高的规划路径可以帮助应急志愿组织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图3 满意概率排列图

遴选满意概率为100%的活动规划路径,如表2所示,可得受众满意概率为100%的路径具有充分的多元性,应急志愿组织可根据自身能力和活动目的设计活动路径。同时为了活动的多样性,也可以在该范围内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宣教活动。

表2 满意概率为100%的活动路径

2.2 因素权重的确定

设路径集为O={O1,O2,…,On},i=1,2,…,n;因素集为P={P1,P2,…,Pm},j=1,2,…,m;xij为路径Oi关于因素Pj的取值,取值均大于零,且均为极大型指标。路径集O关于因素集P的因素取值矩阵为:

(1)

因素集P的变化对于满意概率的影响是渐变型,因此采用升半哥西分布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进行处理。

(2)

无量纲化后的数据结果如图4所示。从宣传方式来看,受众会对媒介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准确性作出判断,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受众对媒介方式的接受程度不同,微信公众号、电视新闻、朋友介绍是主要的宣传途径;从活动类型来看,组织方承受成本风险、活动风险的能力不同,互动型和实操型是主要的活动类型;为使志愿宣教活动具有延续性和规律性,需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的过程,讲师讲解、实操训练是主要的活动要求,同时也有23%的受众对于活动内容有其他要求;活动纪念品的发放一方面可以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延续应急志愿宣教活动的影响力。

图4 无量纲数据结果

通过余弦相似度和果蝇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A)两种方法求解4个因素的权重,表示4个因素在组织规划中对活动结果的贡献度。

用余弦相似度表示观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差异越小则该因素的权重就越低[10],具体计算方法为:

(3)

(4)

基于式(3)~式(4)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可得:ω1=0.25,ω2=0.25,ω3=0.25,ω4=0.25。

假设满意概率与4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为:

y=η1f(x1)+η2f(x2)+η3f(x3)+η4f(x4)

(5)

(6)

其中,ηj为满意概率函数的估计系数。

利用群智能优化算法FOA[11]对系数进行估计,得到果蝇迭代次数与均方根误差曲线,如图5所示,计算可得:ω1=0.25,ω2=0.26,ω3=0.25,ω4=0.24。

图5 果蝇迭代次数与均方根误差

综上,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4个因素具有近似的权重。从活动规划的角度来看,4个因素对活动结果的贡献度基本一致。

3 结论

(1)宣教活动规划路径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总体分布范围在0~100%,说明部分规划路径具有很强的可选性,效果较好,而部分规划路径的效果却较差。计算结果体现出开展宣教规划的必要性。通过贝叶斯概率量化以往的活动经验,为缺乏相关经验的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参考。满意概率为92%以上的规划路径占32%,有66条路径可以达到100%的满意概率。

(2)影响应急志愿宣教活动结果的4个因素具有近似的权重。为达到应急志愿宣教活动的良好效果,其侧重点需要贯穿全过程。第47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12]。庞大的基数为活动宣传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参考,通过网络宣传志愿活动信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结束等因素需要在大量的活动经验中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模式,使得活动具有良好的延续性,随着活动经验的不断增加,可为活动规划提供更多的参考。

(3)探讨的要素包括主体、受众、媒介内容及方式,实际工作中涵盖的要素更加广泛,同时,当受众的范围扩大,相应的概率值也会发生改变。部分研究指出活动效果与人口学特征存在关系[13],故在未来的工作中,选取更广泛的样本将有助于扩大最优规划的范围,为应急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更多的优化路径。

猜你喜欢
概率志愿应急
以志愿,致青春
概率统计中的决策问题
概率统计解答题易错点透视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