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模式下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思路

2022-03-24 10:52何友成黄健林翔英黄晓峰黄铭涵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350003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病证泻心汤胃脘

★ 何友成 黄健 林翔英 黄晓峰 黄铭涵(.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州 35000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州 350003)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多种因素作用下胃黏膜的慢性反应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早饱感等,目前认为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理化因素等相关[1]。CG检出率的增高与消化内镜技术的日臻完善关系密切。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增大、饮食结构及作息习惯的改变,CG的患病率逐渐攀升。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基于内镜诊断的CG患病率接近90%。由于CG起病隐匿,多数CG患者无持续临床症状,但相当比例患者在疾病进程中出现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等胃癌前状态及癌前疾病[3]。因此,对CG进行及时干预,以抑制胃黏膜组织炎症反应、促进胃黏膜组织的修复、阻止CG特别是胃癌前病变向胃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医学治疗CG主要采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感染、促进胃肠动力、抗抑郁焦虑等[1],短期疗效肯定,但病情易反复,长期使用存在耐药性及潜在的药物毒副作用。中医学虽无CG病名,但基于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属于“胃脘痛”“胃痞病”“嘈杂”等病范畴。中医学对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悠久且独具特色,除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还强调“辨病”的重要性。在中西医并存模式下,中医学的“辨病”,也应包括现代医学“病”的辨识。因此,辨病与辨证结合前提下,“辨病论治”“专病专方”的临床思路对于治疗CG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基于病证结合模式,浅析CG病证特点,并结合病例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CG的临床思路。

1 病证结合的内涵

1.1 病的概念

病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其包括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等要素,是对疾病的整体和纵向把握[4]。由于条件限制,传统中医学对疾病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疾病的名称多以症状命名,如胃脘痛、呕吐、泄泻等,未能很好揭示疾病的本质和预后[5]。若仅以症状作诊断,容易造成临床医生的误诊、漏诊。因此,现今“病”的概念应包括传统医学的“病”和现代医学的“病”,这也要求我们临床需要兼具两种思维方式来辨识、治疗疾病。

1.2 证的概念

证是疾病各个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是对疾病的横向把握。辨证论治是中医辨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的特点和优势。

1.3 病证结合的内涵

病证结合[4]就是临床辨识疾病过程中,既要掌握中医的“病”,又要熟知西医的“病”;既要辨病论治,又要辨证论治;只有先辨病,后辨证,明确病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2 慢性胃炎辨析

2.1 诊断依据

CG是各种因素反复作用于胃黏膜所产生的炎症反应。根据内镜下表现,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1]。镜下还可看到伴或者不伴有胆汁反流、糜烂、出血等改变。组织病理学改变常见有炎症、萎缩、化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镜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2.2 证候、病机

CG临床症状可见:(1)在上:纳差、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呃逆等。(2)在中:上中腹部的胀、闷、痛或者其他不适感。(3)在下:主要是伴随症状,可为便溏、腹泻或便秘等。病程一般较长,或数月,或数年,因饮食不慎、作息不规律而反复发作,或有缓解。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脾虚、气滞是本病的核心病机[6],也是基本病机的具体体现。脾虚为脾气虚或脾阳虚,气滞多为肝气郁滞、胃气不降而上逆,也可以表现胃肠腑气不通。在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内伤等因素作用下,则脾脏易虚、易寒,胃腑多实、多热,故脾胃易见虚实寒热错杂。“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虚实寒热错杂,则可致脾之清气不升,胃之浊气难降,清浊互结,盘踞中焦,上下气机难以相通,升降失调,故浊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呃逆等症状;清浊互结而见中上腹胀、闷、痛;清气不升反降,故可见头晕、神疲、便溏、泄泻。在此基础上,或因饮食、气候、情志、久病等因素影响下兼寒湿,或夹湿热,或有热毒,或有痰湿,或久病入络而生血瘀。

但是,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病机偏重又有不同:前者虚实夹杂,多实少虚,实可为寒湿、湿热、痰湿、气滞等,故以中上腹部胀、闷、痛或难以描述的不适感为突出症状,舌脉虚象不甚明显;后者虽虚实夹杂,但虚多实亦不少,虚可为脾胃气虚、脾胃阳虚,甚至脾肾阳虚,故多有表现为或平素疲乏无力,或舌淡胖,或脉细无力[7]。

3 治疗

辨病论治、专病专方是CG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是在认识CG基本病机的基础上,拟定方剂,并随证化裁。唐旭东教授认为,治疗CG总以通祛疾,应开其郁滞,调其升降,平调寒热,均可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8]。故结合本病的核心病机和兼夹病机,治法应为健脾运气,平调寒热,调理升降。“方从法出,法随证立”,选方用药应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化裁。

谭全肖[9]分析近10年半夏泻心汤治疗CG的文献,结果提示,半夏泻心汤可有效缓解CG患者腹部胀痛、呃逆等不适症状,能减轻胃黏膜炎症,逆转萎缩及部分肠化,且具有抑制Hp的效果。张亮等[10]学者认为,半夏泻心汤尤其适用于以胃脘痞满为主症的CG。陈玲[11]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加味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组织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

3.1 半夏泻心汤溯源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文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予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其病因病机为少阳病误用下法后,伤及脾阳,脾胃内虚,邪热乘机从少阳攻入阳明,致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胃失通降,浊阴不降,二者互结于中焦,痞塞不通,故作痞满。另一出处为《金匮要略》,原文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由此可见,半夏泻心汤证的核心证候当为“呕”“痞”“利”,也符合CG“上”“中”“下”三类证候。抓住此三者,即抓住脾胃升降失调的关键。

3.2 方药分析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甘草组成。尤在泾[12]解读半夏泻心汤时认为:“中气既痞,升降失常,于是独阳上逆而呕,独阴下走而肠鸣,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方中半夏味辛,降逆止呕、散结除痞,以开结气;黄芩、黄连苦寒降泄,一可泻胃火而降浊阴,二可坚阴止泻;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复中阳而升清气,又加强半夏辛开之力,正如李振华教授[13]认为:“脾胃之病……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两字,尤为紧要”。另又以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斡旋中焦,“以为交阴阳,通上下之用”[12]。全方无一味理气药,以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通过中药相互之间的搭配,发挥着调和阴阳、调理升降的作用;且用参、枣、草助姜、夏、芩、连,又有扶正以祛邪,祛邪不伤正之妙。另外,李宇航[14]对半夏泻心汤进行拆方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均有不同程度调节胃分泌的作用;任小军等[15]证实了半夏泻心汤的作用机制与脑肠肽的调节相关。

半夏泻心汤还揭示了脾胃病的治疗大法,即顾虚实、调寒热、复升降。干姜与芩连的比重决定了方药寒热、气机的偏向,人参、大枣、甘草的用量决定了方药补益的力量,故根据患者寒热虚实的偏重进行化裁,其临床运用灵活多变。

在调理脾胃升降时,还应该考虑肝与肺气机对脾胃升降的影响。肝主疏泄,肝气升发,可助脾气升清;肺气肃降,可助胃肠腑气降浊。《灵枢》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脾胃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肺气机的协调,正如《素问·刺禁论》所言:“肝升于左,肺藏于右。”故运用半夏泻心汤时,可结合病情酌加苏子10 g、北柴胡6 g、枳壳12 g。苏子之用有三:降胃气、化痰湿、通腑气;北柴胡、枳壳合四逆散之意,长于疏肝理气,助木疏土,调理肝脾,使清者升、浊者降,以加强半夏泻心汤调升降之力。[16]

3.3 病证结合,三因制宜

3.3.1 谨守病机,化裁变化 非萎缩性胃炎如虚象不显,可酌加党参20~30 g以振奋脾胃机能。萎缩性胃炎因腺体减少、黏液分泌不足,消化功能下降而见腹胀,即所谓脾胃气虚而浊气不降,可加黄芪30~60 g以补气健脾,升提清气,加强脾胃运化功能;同时,还可酌加槟榔10 g、乌药10 g、沉香6 g,合四磨汤之意以促进胃肠理气降浊。

3.3.2 辨证加减 CG见腹胀、腹痛明显且苔白厚腻者,为湿阻气滞为甚,可加木香6~15 g、砂仁6 g、厚朴10 g、陈皮6 g以理气化湿;若舌苔白厚不腻而腹胀痛,为寒凝气滞,可加乌药10 g、沉香6 g或良附丸温中以散寒理气。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潮湿炎热,夏日易感暑湿之邪,而见头身困重,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舌苔厚腻,为暑湿之邪弥漫三焦,上困清阳、中扰脾胃、下滞肠腑之象。可加藿香10 g、佩兰10 g、白蔻仁6 g、薏苡仁30 g。藿佩重在芳香解表化湿,与白蔻仁、薏苡仁共用,以合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之意。肠腑不通,大便干结者,可加草决明30 g、莱菔子10 g理气通便;便秘较重时,改予大黄3 g、枳实10 g以理气通腑。尿色较黄,可加茵陈10 g。若胃痛部位固定,时而刺痛,或有舌质暗红、瘀斑瘀点,或舌下络脉增粗、迂曲,当考虑血瘀;若症状、体征不明显,可考虑微观辨证方法,即镜下见到胃黏膜的凹凸不平、息肉,活检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或肠化,亦可辨为血瘀[17],可酌加赤芍 10 g、三七粉 4 g。

4 医案举隅

4.1 病例一

患者何某,女,15岁,2017年8月25日,初诊。形瘦,面黄少华,纳食一般。主诉:胃脘部胀闷、纳差5日。现病史:5日前贪食饮冷后出现腹胀、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刻下:上腹胃脘处胀闷不舒,多于餐后加重,纳减,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感,无呃逆、嗳气,无疲乏,自觉口腻,无口干、口苦,寐可,大便不成形,质地黏腻,伴便后肛门灼热感,每日一行,小便稍黄。舌淡红苔白厚腻,边有齿痕,脉弦滑。中医诊断:痞满(气滞脾虚夹湿热)。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治则:平调寒热,补虚泻实,调理升降。治法:理气健脾,清化湿热。处方:姜半夏9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5 g,党参20 g,神曲10 g,北柴胡6 g,枳壳18 g,木香 6 g后入,砂仁 5 g后入,厚朴10 g,陈皮 6 g,藿香10 g,佩兰10 g,茯苓15 g,苍白术各9 g,2剂,浓煎温服,日1剂,早晚各1次。1剂后,患者胃脘胀满即明显改善,但仍纳差,观其舌苔白厚腻,中间微黄,嘱其服完2剂。

二诊:诉已无胃脘胀满,食欲仍不佳,大便可成形,故守方基础上去木香、厚朴、神曲,枳壳减至12 g,加炒麦芽30 g加强健运脾胃之力。续进3剂。

三诊:诉纳转佳,大便正常,厚腻苔逐渐褪去。考虑其素体脾虚,嘱其平素可服参苓白术散颗粒调理。

按: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时值夏日,暑湿为患,加之因贪食饮冷,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纳运失调,升降失司,清浊之气互结于中焦,上下不能交泰,故作胃脘部胀闷、纳差、大便黏腻、不成行;湿阻气滞,易于化热,故见口黏腻,便后肛门灼热感、小便黄。舌淡红苔白厚腻,为湿欲化热之象;脉弦滑为湿阻气滞之征象。故辨证为脾虚气滞、湿热内蕴证,病在脾胃,病性为虚实寒热错杂。治以半夏泻心汤化裁,加神曲消食和胃,北柴胡、枳壳、木香、砂仁、苍术、厚朴、陈皮理气燥湿;藿香、佩兰芳香醒脾、解表化湿;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燥湿渗湿。二诊时,患者食欲未改善,故加炒麦芽健运脾胃。三诊时,诸症若失,故只嘱其服用参苓白术散颗粒以健脾益气,缓缓扶正。

4.2 病例二

患者何某,男,48岁,2018年6月18日,初诊。形瘦,平素纳食一般,易疲乏,性稍急躁。主诉:胃脘胀痛3日。现病史:缘于3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处胀痛,饭后加重,嗳气后减轻,自行口服“多潘立酮片”,疗效欠佳。刻下:胃脘部胀痛,饭后加重,嗳气后减轻,咽部异物感,口干苦,纳寐不佳,二便尚调。舌尖稍红,苔白厚腻,脉弦细。辅助检查:2018年4月10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虚气滞,湿热内蕴)。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治则:平调寒热,补虚泻实,调理升降。治法:平调寒热,理气健脾,散结除痞。方药如下:姜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6 g,党参30 g,茯苓15 g,白术10 g,苏子10 g 北柴胡6 g,枳壳12 g,厚朴10 g,砂仁6 g后入,合欢皮15 g,炒麦芽30 g,紫苏梗10 g,陈皮9 g,2剂,浓煎温服,日1剂,早晚各1次。患者服第一剂后,胃脘胀痛即大为减轻。

二诊:已无胃脘胀痛,咽部异物感稍减,仍口干苦,纳寐如前,未见明显改善,舌脉如前。见前方有效,故守方去砂仁、麦芽、茯苓,加夜交藤30 g、茯神20 g。续进3剂。

三诊:诸症皆失。

按:结合病史,患者因脾虚在前,因虚而滞,故见有胃脘胀痛,饭后为重;脾虚则痰湿内生,痰气互结于咽喉,故咽部异物感;湿阻气滞,郁而化热,则口干苦;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寐欠佳。舌尖红,苔白厚腻,为湿阻气滞,渐次化热之象;脉弦细,弦为气滞,细为脾虚气血不足之象。故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方中茯苓、白术健脾益气;苏子、北柴胡、枳壳调理肺肝,畅脾胃升降;砂仁、厚朴理气化湿;炒麦芽健脾和胃;加苏梗,合半夏厚朴汤之意以行气化痰散结;合欢皮疏肝安神。二诊时见气滞已减,而纳寐如前,故佐加夜交藤、茯神加强安神之功。

5 总结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CG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升降失司,脾虚气滞是其核心病机。半夏泻心汤的方药构成,反映了脾胃病治疗的核心治则,即顾虚实、调寒热、复升降,契合CG的病证特点。因此,半夏泻心汤作为CG,尤其是“痞满型”CG的专方,有着丰富的内在理论基础,符合传统医学的临床辨治思维。把握半夏泻心汤的组方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CG的疗效。

猜你喜欢
病证泻心汤胃脘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