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适时调温策略对膝关节清理术患者影响临床研究

2022-03-25 07:23吴润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室温苏醒保温

刘 梅,齐 磊,吴润梅

(成都医学院附属二院416医院 麻醉科,四川 成都614000)

外科手术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低体温就是最常见的一种[1]。有研究表明,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中低体温概率最高可达90%,术后进入麻醉苏醒状态的患者低体温率也达到了70%[2-3]。虽然体温降低能够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从而使组织器官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增加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但同时也造成机体对麻醉药物代谢率降低、血钾浓度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组织细胞对氧摄取能力降低等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导致手术伤口感染率增加、凝血功能异常、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4]。目前,提高环境温度、冲洗液加温等都是最常用的预防低体温方法[5],术中适时调温策略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稳控措施,不仅提高患者体温,同时可改善凝血功能,进一步通过提升麻醉患者末梢循环进而增加了出血量提升温度,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术中适时调温策略,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在成都医学院附属二院416医院进行膝关节清理术的60名患者,依据患者在术中不同的体温管理办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纳入标准:①全身麻醉,ASA等级分为Ⅰ-Ⅱ级;②无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者;③神智正常,能正常沟通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55周岁;②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③药物过敏者;④免疫制剂使用者。依据患者在术中不同的体温管理办法,对照组采用冲洗液加温和常规被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取术中适时调温的方法,其中4名患者术中病情变化,中途退出,实际完成本研究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输液量、冲洗液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患者进入手术室将手术需要的静脉输液以及消毒液加温至22-24℃,将生理盐水加温至37℃,血制品在使用前由血库取出,在麻醉师与护士核对后室温下输注,使用防水敷贴封闭术野皮肤裸漏区,上肢和上半部躯干加盖肩颈被。观察组:采用术中适时调温策略,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30 min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4-26℃,在手术开始时将室温调至21-23℃,手术结束时将室温调回24-26℃;术前30 min采用恒温箱将术中使用的生理盐水以及消毒液加温至37℃恒温使用;采用加温仪将静脉输液以及血制品加温至41℃,术中使用库存血提前采用血液复温仪复温至37℃,使用防水敷贴封闭术野皮肤裸漏区,上肢和上半部躯干加盖肩颈被。

1.3 观察指标

(1)体温记录:由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术中40 min(T3)、术中80 min(T4)、术中120 min(T5)、出手术室时(T6)7个时间点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期间患者体温低于36℃时,则计为低体温记录;期间患者体温低于35℃时,则计为极低体温记录。(2)麻醉苏醒时间:由麻醉师以及麻醉恢复室工作人员共同评判、记录患者全麻药物停止至患者完全清醒所用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体温比较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体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中40 min(T3)、术中80 min(T4)、术中120 min(T5)、出手术室时(T6)的体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7个时间点体温比较

2.2 两组患者异常低体温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异常低体温情况比较,低体温和极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低体温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苏醒时间比较

3 讨论

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因为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在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下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6-8]。膝关节清理手术过程中导致患者体温失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麻醉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患者全身麻醉1小时后,体温会下降1-3℃[9-10]。近年来,针对术中低体温已有多种保温措施在广泛应用,其中加盖毛毯、棉被、调高室温等被动加温措施以及加温毯、冲洗液和静脉输液输血加温、暖风机等主动加温措施都已在应用中得到了肯定[11-12]。有研究表明,手术室环境温度与术中患者体温变化关系密切,2018版手术室实践指南也提出建议手术室温保持21-25℃[13-14]。但是,过高的室温会导致术中人员产生不适感,患者可能会因出汗导致伤口感染[15]。针对患者在麻醉后的体温骤降,会在手术切皮前和关闭伤口后将室温调至25℃,以缓解体温骤降,另外,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为保障手术人员舒适度以及骨水泥凝结效果,会将室温下调至22℃。在此期间会采取一些主动以及被动保温措施以防止患者过度失温。本次研究采取适时调温策略的观察组术中体温提高明显,而且在低体温,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研究表明,输液、输血、冲洗液预热加温等保温措施均能提高患者术中体温,使患者体温在全麻状态下趋于稳定[16-17]。本研究显示,手术40 min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保温措施均起到了保温效果,但观察组患者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极低体温情况,观察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观察组的室温调控和各种保温措施综合策略能够有效改善高危患者低体温。

猜你喜欢
室温苏醒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植物人也能苏醒
能“保温”的雪
室温过高加剧低血压?不准确
药品保存细解读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传感应用的研究进展
综合评价住房及室温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