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的山海经与卓荦的精神史 (三)

2022-03-26 11:13黄恩鹏
散文诗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命

黄恩鹏

四、聊说《大地芬芳》

“物活论”也叫“泛灵论”。是17世纪诞生的有关哲学的思想。它很好地灌注在了自然主义文学当中。物活或泛灵,拆除主客之间的樊篱,醒悟自然之妙,让主客浑然一体,洞照其间。《大地五部曲》第四部《大地芬芳》,诗人选取的是最引人瞩目的生态大境张家界风景区砂岩大峰林为场景,一个孩子和爷爷的视角,以童话语境和寓言构筑一部生态大散文诗长章。武陵松,岩峰,岩壁,九磨十难,以及众多美丽植物,让《植物经》扮演角色。文本复调式结构:虫子的童话。虫子的故事。鸟的故事。草木故事。巫傩故事。鱼猎故事。地名故事。风俗故事。叶子的诗歌。故事诗。微电影故事诗。大峰林交响诗。交响散板。树叶贴画。手机录音及视频。孩子的日记。等等。多视角、多维度、上下左右,进行杂糅,辽阔而纵深,博大而广远。生态之说,汇成一部蔚然壮观的生态大文本。让山水诗人在其中阅读那些寂静植物和生物。“森林醒来了。森林醒来了。山有木兮。林木喧哗。群山歌唱。”独唱,重唱,合唱,多声部合唱,全在这里了。这是一个浩大的自然场域所能够提供的大生命世界。在城市逼仄的环境里,没有给人的感官提供足够的空间,而是狭隘的、自私的、迷惘的。那么,自然大境不一样,总是慷慨地映现旺盛的生命本质。读山读水读草木,其实也是读人类自己。

“第一周”的“虫子们的世界”开场就是一个清隽的大天地:“一进山,阳光就清凉了。”梅花鹿、奶牛、紫蝴蝶、白蝴蝶、小女孩儿叶子、爷爷……昼看蜂飞蝶舞,观“虫子联欢会”;夜听蟋蟀练声,简直就是一部唯美的童话世界。像《纳尼亚传奇》的场景。一切都是新奇的,神性的。小女孩在森林中认知了诸多植物和生物。“继尾鸟和蝴蝶是同胞姐妹,答应帮她孵蛋。孵了三年六个月,把蛋对着太阳一照,蛋里清亮清亮的,终于是要孵出的那个模样了。只是蛋壳太厚,要用神刀才能破得开,一刀一刀切成几块,齐齐崭崭睡在窝里头:一身白白的是保护神,一身亮亮的是人,一身黑黑的是雷公,一身黄黄的是水龙,一身花花的是老虎,身子长长的是长虫;他们的脐带变成甲鱼、乌龟、土地、稻子、蕨菜、野猫、黄鼠狼、狐狸、蛇;蛋壳变成阴天,蛋膜变成晴天,还剩下一些寡蛋变成妖精鬼怪。”“就这样啊,天底下养了很多很多姑娘,站满九层山九层岭;养了很多很多后生,站满九大坝九大坪。人丁兴旺,像长满了大地的草木竹子,像布满了湖泊江河的鱼虾。”神话传说扩容了文本空间,是涤除时间的漫长,分鉴于岁月的广远。小生命天地曲曲弯弯,大生命世界浩浩荡荡。伟硕与微小,卑微与贵重,风抚山河,雨润草木,不分高低贵贱而加焉。“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这样的“天趣的”生命观,一定是发自性为之悟。诗人写森林,写岩峰,心态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至慧至乐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游踪。或者:“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合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种种世界观,可以说是可爱又可信的哲学精神,它是形而上学中对人生和艺术最根本的必然擁有的精神。观虚静,观自在。“揣想生命刚刚完成单细胞、藻类、鱼类的进化之后,晚古生代泥盆纪末纪的某些原始的有肺鱼类,兴许就是从我现在所驻足的地方,探头探脑从海水里爬上岸来,用四条粗短的从鳍进化而来的脚,开始了由海洋向陆地进发的最初旅程……”(《大峰林交响诗》1-2)这是给孩子们想象的,也是给成人阅读的。一句“太阳风鼓动腮帮,将彗星的尾巴吹长又吹长”,概说了时间的苍茫与漫远。张家界是时间的沧桑,于古歌里驻足瞭望:“不曾往‘在河之洲’的《诗经》里关关叫唤过,不曾若垂天之翼的大鹏扶摇九万里而逍逍遥遥游历过,不曾由王摩诘往唐诗中喂养过,不曾由李清照往宋词中喂养过。”是鸿蒙初开的存在,是原始的存在,也是自然中心主义的存在。

美国自然中心主义代表作家约翰·缪尔、巴勒斯、利奥波德,以及爱默生、梭罗、蕾切尔·卡逊等等,写出了生态与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沙乡年鉴》和《瓦尔登湖》,绝妙灵动的文笔描述了自然景象,记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了人与自然的情趣。作为“生态中心论”者,利奥波德强调土地的优劣与人的伦理道德相关,与人的价值观取向相关。“生态中心论”者道出了“土地的伦理即是人类的伦理”这一重要理念。土地伦理包含土壤、水、植物、动物,以及大地上存在的一切。土地伦理观,就是让人放弃征服者的角色,对每一个伦理范畴内的成员暗含平等与尊敬,把山河大地、植物动物,当成共生共长的伙伴。也因为,只有自然生态才是人类的最佳伙伴,只有自然生态完整和谐,人类才能生活得美好。诗人在文本里隐含了这些蕴意,作为生态链重要的张家界,幸好未遭资本的染指。那是一个“鸟儿不惊的地方”,“太阳满目。群鸟种子般撒向天空”(第二周《群鸟种子般撒向天空》)。阿凡达自不必说,“悬浮山”的场景是那般熟悉。但是,山的故事,岩石的故事,森林的故事,以一部电影是讲不完的。诗人用心若镜,便是寂寥虚豁,意志炜明,洞见大美。以物观物,把“我”也当作“物”,主客相融,联类泛灵,从文本中活起来。鸟雀的故事融入的是精卫、后羿和巫师等神话色彩。人鹰与黎民百姓,战死沙场的壮士和山鹰,中了枪伤的大雁与孩子,皆是诗人的新神话。喻象的存在与人性的存在,是人与人、人与物的感应。自然天道,超现实童话,植物“生长”是行为,风霜雨雪面对的现实。因果轮回,梦境幻境,并不束缚生死矩限。人如草,如鸟,如蚁,如果实,神性就在这里。诗人赋予植物以态度和性格。陶渊明以本态生活发现植物的灵性,也是对物性人性本质的检验,更是对自然本体和生命灵魂的朝圣。苏东坡夜泊赤壁之下看见的是古战场的景象,从而牵出天下豪杰。“第三周”的主题“人间草木有灵性”或是草木本记。“学会像阳光一样俯下身子聆听草木的心跳,就会渐渐明白人也是草木的道理。”“一截枯干的树干,被藤葛的缠绕部分牢牢抓住,不肯松手;有两棵不同科目的树木,生生被藤葛拦腰堵住作了‘拉郎配’,年久月深,居然给搅和成躯体巴往一处的‘连理枝’了。”(《林子里长满藤葛》)象征和隐喻的《丢草坡》《榉木之殇》《听松》《跟植物私聊》,以及微电影故事,既有传统性,也有现代性。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命题,与“人与天地精神同往来”之大生命观是相同的。事实上,“物化”的诗学本质与自然天地相通,营造生命气象的氤氲感。对“本我”来说,与世界本质相联类,或可用物化、物忘的观念加以贯通。那么,读瞬息万变的天地便浑然忘记自身的存在。文本穿插了一些卓荦不凡的思考。如《大峰林交响诗》之《苍穹在上》,是自然学与人类学笔记,为文本的诗性表达释义。天人交感,天人合一的重要,刮垢磨光,乃见物事之本来面目。知道者必达于理,明心见性,思悟与推演,析理成言。“第四周”的主题是“遍地巫风傩雨”。心感即是物感。“镜无蓄影,故触物观照。”(陆机)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营构之象。主观与客体的反映,铸就了艺术品质。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只要与物发生关系,受其影响,则是必然。“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寒之谓也。”(《礼记》)诗缘于心灵生发,感于机遇,兴于联类。“民间有活态的巫傩世界”,言信之,诗言之。“那年我六岁”(历史)。“父亲一辈子活在这个世界里”(现实)。“我从家中翻出那些早已发黄的手抄本,宛若游弋迷宫。它的古老,它的斑驳,它的千枝万丫,盘根错节,好比一条大河和两岸数不清的支流。”《最后的梯玛》民间信仰是由心灵绾接起来的,是精神的自在,生命的自在,理想与信念的寄托。以及鬼婆草、雷公老子、电母娘娘、雀宝郎逸闻、大梯玛、小巫女的童话等等,物性、神性与人性,绾接成一个生命神圣的链条。“第五周”主题是“回望渔猎时代”。蓝调子大峡谷:三亿八千万年以前的古海马洋、嵌在岩层中的化石与太古的三叶虫、始祖鸟与翼龙、鹦鹉螺与菊石、苏铁树与蕨类植物,都在佐证大地文明。而龙虾花已开了无数个生命年光,以及“老猎人的梦”是悲怆的屠戮,虎与狐,狼嗥与鹰啸,山谷里的生灵,恩仇有期。大峰岩和金鞭溪。恍若在翻阅一部大地变迁史,生生不息的灵魂,都是大地的神秘符号。而没有许许多多的野性的生命,就没有所谓的芬芳的大地。亿万斯年日月递嬗的地壳演化史册,人类只不过众生中具有高智慧的族群。除此,其他也都类同。“一个种类的血肉延续了另一个种类的生命,这是宿命,无法改变。”但是,人类对于大地的所作所为,对于野生动物的所作所为,终究会陷入孤单,以至最后毁灭。古希腊关于奥德修(尤利西斯)在海上十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现代人勃鲁姆一天之内在城邦街头游荡,但是,那一天之内的生活是无聊且混乱的,亦即喻指人类发展的历史。小说以万里无云的清晨开篇,后来,天空阴云密布,隐喻人类的种种罪恶,最后以白天的熄灭,黑夜笼罩大地而结束。文本喻示的世界图式与生态的毁灭图式,其实是一样的。乔伊斯揭示了人类的极端行为已达到了荒谬程度,联想与类比,暗示与象征,尤其是勃鲁姆凌乱纷繁而不合逻辑的一天的意识更是如此。峰林峡谷生态是一个动态系统,随时生,也随时灭。也因此最应该让人类警惕的是,时时都会听见“远去的虎啸”和“哭泣的娃娃鱼”,它们所发出的呼救的声音。第六周的主题是“守候老鹰聚会”。可以说,写鹰的诗作多多,有深度的却不多。多年前,我曾评论的《一个青年朝觐鹰巢》,是著名诗人昌耀的晚期作品。诗中展开的是这样一幕:孤寂的“我”,为了寻找那些“大山倨傲的隐者、铁石心肠的修士、高天的王”,只身来到了群鹰集聚的山中,“朝觐”这些他内心崇仰的“贤人、士子、学问家”,渴望能被这上天的“神灵”接纳。这种“朝觐”有着悲怆之感。事实上,“流寓人间的我”对这些“高天的王”所居之高处,是时日很久的“心怀向往”。因为,那定然是一些高高在上的、神性的生命灵魂,人间难以企及。《守候群鹰聚会》这样写道:山谷守候。涉水而过寻鹰。高顶的拱岩之上只有月光照临。想象山鹰所在的某个高度。迷途。但是,看见鹰了吗?“神的家中,鹰在集合。”(海子)或许不能看到鹰展蓝天,但内心的鹰已在高岩傲视大地。因为寻鹰,最后有了“多么美妙的迷路之旅啊”“想象自己是一只鹰”“我庆幸做了一回鹰”的生命感喟。“第七周”的主题“村寨风情不打烊”。地理的神性,亦是地域的精神性。无论是古诗词里的意境,还是现实乡村的温暖,都会吸引诗人流连忘返。古道上走着羊儿。孩子和大黑狗儿。织红梅报春、龙凤呈祥的织女。那个叫鹊儿的女人。村办小学旧址。偷中秋。送亮。糊仓。叶子在课堂学不到的自然课:美丽的昆虫、树叶贴画、植物与童话。还有许多大自然的“微电影”和“交响诗”。好似童话剧场的“剧终”:“听雪,听雪花悠悠落到湖面,迅即消融成液态的水鼓腮而歌;听雪花悠悠落到地面,积雪消融后放低身段渗入地下,得以灌溉的庄稼和植物,遂与雪后的光风霁月对接,与春天的心跳对接。”孤踪独响,悠然自得,身在山岭江海,渔耶?樵耶?是实地,亦是幻景。从丰富的自然中悟到深刻之存在,揭开了幽闭的回忆,使其“敞亮”。

猜你喜欢
生命
水为什么能成为生命之源?
生命之树
执着旺盛的生命之花
为生命护航
生命憧憬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生命的哭啼
《柔情史》:面对成长面对生命,有时无能为力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