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新生和“分类讨论”初相遇

2022-03-26 22:43沈婷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分类讨论负数数轴

沈婷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逻辑方法,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分类讨论思想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及很强的综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科学性,所以在数学解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筆者今年从事六年级数学教学,带领学生一次一次体会到分类严谨之美。

案例一 《有理数的意义》

在学习《有理数的意义》第一节课,我们引进了负数的概念,同学们体会到数的大家庭在扩大,于是在本节课进行中,提到了将我们学得有理数进行归类。这就是一个分类讨论的问题,如何分?

1.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

2.按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分类

同学们分类时开始有同学在按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分类时会漏了0,按整数分数分类时,也会漏了0.这其实就是“相称性原则”——分类应当相称,即划分后子项外延的总和(并集)应当与母项的外延相等。当然六年级的学生对这个肯定是会不明白的,笔者在教学时不会讲到这么理论的东西,但是有意识的问:“同学们,我们有没有遗漏了什么?是不是有理数的大家族的成员们都在里面了呢?”唤起大家对于分类完整的意识。

案例二《绝对值》

在绝对值的学习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典型问题:

例: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

这其实也是一个分类讨论,学生开始会觉得只有3,忽略距离要考虑原点的左边和右边,这个问题在高年级也会逐步加深,出现在复杂函数,或者几何计算中。所以在预备年级就应该引起重视。

变式1:数轴上到3距离等于5个单位长度的点是

变式2:|a|=4,a=

变式3:|a-3|,a=

案例三《线段和角的画法》

例1已知:线段如图,在直线l上取A,B两点,使AB=10厘米,若在l上再取一点C,使AC=2厘米,M,N分别是AB,AC中点.求MN的长度.

这两题是六年级学生最不擅长的分类讨论题目,原因有几何是他们刚开始接触,在图形上怎么分类?为何分类?如何能准确地分类?仔细看其实例题一就是我们案例二提到的距离问题,AB=10,AC=2,其实可以理解为C到A的距离是2,那么其实和绝对值是类似的。我们要考虑到A的左边和右边。知识的迁移,我们从数轴问题来到了线段的图形中,同时还有方法二我们可以抓住AB,AC公共点是A,分为B,C在A的同侧,和B,C在A的异侧。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不给图形中效果尤其明显。

变式1: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5cm,BC=3cm,求线段AC和线段BC的中点间的距离。

变式2:已知∠AOC与∠BOC互余,∠AOC=60°,OM是∠AOB的平分线,则∠MOC=

案例四《长方体的再认识》

在棱与棱位置关系的学习中,有学生向笔者反应:“老师,为什么棱与棱位置关系分类时在同一平面内分的是:平行,相交?不是平行,相交和垂直?”同学们已经学会思考分类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说明分类已经进到了他们数学的学习中,于是就顺势问大家:“你们有谁能说一说?”

同学一:“那不如分类成平行和垂直。”

同学二“这怎么成呢?这样会遗漏那些不垂直的情况”

同学三:“相交和垂直有重复,垂直也会有交点,是不是也是相交呢?”

同学们陷入了思考,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师:“那么大家现在觉得分类应该注意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不能有重复的!也不能漏!”

效果达到了,这其实就是分类讨论的“互斥性原则”,同学们能主动体会到是相当好的。

需要分类的数学问题,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更是重要,在六年级数学中,如果我们就有很好的启蒙,引导,那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分类讨论负数数轴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好乘方四注意
如何学好数轴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实数”检测题
数轴上的小数